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格式:doc
- 大小:674.00 KB
- 文档页数: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
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式中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②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本文试着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五、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1.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2.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如下图)。
故可判定图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例: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答案:B六、水库大坝的建设:1.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图文详解十三等值线及其特征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小相等。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1,A点的海拔为1500 米,B点的海拔为500 米,C 点的海拔为-400 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 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A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 米。
▲图文详解十五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
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2.相关线面: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3.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
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度的地图,用于分析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等。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小,表示地形起伏很小;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大,表示地形起伏很大。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大;相反,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缓和。
等高线的形态:等高线的形态表示地形特征。
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顶,椭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坡,V形的等高线表示沟谷,平直的等高线表示平原等。
等高线的连接关系:等高线的连接关系表示地形的连续性。
如果等高线连接紧密,表示地形连续;如果等高线间隔较大,表示地形间有间断。
通过以上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山峰、沟谷等地形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实地工作和旅游探险提供参考。
1/ 1。
第二章地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能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能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能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能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和选择,得出正确的判断。
学习重点:
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
预习自测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地表坡度的关系
如图B是一座小山,一位老奶奶要登山,出于安全考虑,她上山的线路最好选择哪一条?为什么?
三、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
1、注意结合下图切实领会掌握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2、根据等高线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
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原因分别是:
A.原因是;
B.原因是;
C.原因是;
D.原因是;
当堂检测
1、下图是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四图中属于山谷的是( )
2、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3、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
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