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式语法理论

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

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

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

图2-1

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主要支派:(1)Goldberg,A.E.& Lakoff,G..(2)Fillmore,C.J.& Kay,P.

(3)Croft,W. &Talor,J.R. (4)Langacker,R.W.

研究重点:词汇语义(lexical semantics)、标记性构式(marked structions)、题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

3.国内的主要代表学者(部分学者观点、论文的罗列)

张伯江1999: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是最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构式研究由此引进国内。

沈家煊2000:有必要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路子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传统配价语法;自上而下:构式语法)(转引自李勇忠.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10-14.),从跨语言的角度研究“偷”和“抢”的构式意义;2001:运用标量模型对跟“还”有关的两个句式的分析。

陆俭明2004:运用了“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理论解释了构式语法理论应该解决的问题。

王黎2005:认为应该是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而不是反过来。

王寅2007:“吃/eat构式”(外语教学);2009:“吃他三个苹果”(中国外语),“副名构式”(外语教学),“动结构式”(外语教学与研究)

李文浩2009:“爱V不V”(现代外语)郑娟曼2009:“还NP呢”(语言教学与研究)李宗江2009:“爱谁谁”(汉语学习)

王天翼2010:汉语拷贝句的EMI分析(现代外语)

4.构式语法的理论价值及局限

理论价值:(1)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者是先前想不到去解释的语法现象;(2)进一步去探求影响句子意思的因素,进而探究句子意思的组成;(3)说明语言中各种不同句式产生的原因和理据;(4)避免将句式的语法意义误用到句中的某个虚词头上;(5)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引起我们对以往语言理论新的反思和思考,开拓句式研究新领域,从而将语言研究引向深入。

局限:(1)凡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都看作构式;(2)反对“转换说”,将一个个构式孤立化,忽视了所指相同构式之间的相关性;(3)放弃投射观点和与之相关的组合规则,认为“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4)构式的范围过于宽泛,造成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很难自圆其说。

该部分参见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及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