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式语法相关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构式语法相关理论

构式语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Adele E.Goldberg,她的代表作是《构式:从构式语法的角度看题元结构》。构式语法与框架语义学以及语用学联系密切,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石,也正是构式语法基于语义研究这样的特点,在我国语言研究领域颇受欢迎。汉语相对而言是一种意合语言,很多句子不能够单单从形式上得到合理的解释,构式语法的引入,为我们理解汉语、研究汉语带来了新的思路。当前,我国涉及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的领域,有过介绍并研究的主要有张伯江、沈家煊、陆俭明、李临定、马庆株、石毓智、严辰松、牛保义、王寅等,其中讨论内容主要涉及长期稳定的句式或结构,如“把”字句、存在句、双宾句、被动句、部分短语结构等。

Goldberg认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而其形式Fi也好,意义Si也好,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全然从C的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他构式所推知。”构式作为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既包括语素和词,也包括半固定以及固定的习语、熟语,还有抽象的句型等等,可以说构式可以覆盖语言的所有层级。于是,我们可以概括构式语法包含的基本思想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构式有两部分组成,一为形式,一为意义。既然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那么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式等均可纳入构式语法的研究范围。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主要研究的是理想化的语言,意图将规则的语言运用数理逻辑形成公理化形式演算系统以便实现最简,证实经济原则的存在。而现实中的语言,则不完全或一定不存在理想化的语言,这也对研究不规则的语言提出了迫切要求。构式语法的出现与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规则语言的解释及分析问题。因为构式语法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语言,如规则的不规则的,简短的复杂的、标记的无标记的、抽象的具体的等。这也是构式语法能够发挥其不同于其他语言理论作用的一个突出特点,简单说就是可以“作用于生僻语言现象”。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构式语法认为构式义的表达不是其各组成部分的叠加义,而是超越各部分本有意义的新义。也就是说构式义作为整体,并非部

分意义之和。例如“有人缘”,就是说某人人缘好,如果只是从各组成部分分析,我们应该理解为某人+拥有+跟人相处的关系。再如,前面我们曾说过,构式语法与语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意义入手分析更易理解,如在一家餐厅客人恶狠狠地对服务员说:“我的汤里怎么有苍蝇”?该句子就并不是真正询问苍蝇出现的原因,而是在餐厅这样的情境中对该店的指责与抱怨。所以这里的构式意义,就是与语用意义结合的结果。

总之,构式语法理论作为近年新兴的语言理论,发展比较迅速,较快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与理论,并被实践应用于语言的解释与研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去解释先前研究遗留问题,并且可以采取该研究去探索一些新语言现象的构式规律、意义浮现等问题。

构式语法学家认为,“构式不仅是个结构形式的问题,它本身就有其特定的意义,它与词汇义一样,都反映了人类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语言中的构式和语式就是人们对这种体验的把握、概括和语法化的结果。他们作为相对稳定的构式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于语法体系之中,成为人们表现真实世界、反映体验和认知结果的基本框架”

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的重点在于分析“题元结构”,它主要涉及事件参与者的角色。另外,Goldberg还谈到“凡是动作,就要涉及有关参与者和实际场景……"

关于构式,我们不能单一地考察构式自身,那样只能获得有限的句法信息。“特定的构式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体现了说话者对特定语境的识解,因而是构式解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何为主观性?何为主观化?Lyons(1977)对主观性与主观化做出了解释。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含有说话人“自我”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构式语法的先驱之一Langacker,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他主要关心的不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形成的历史过程,而是从认知出发来观察日常语言的使用,看说话人如何出于表达的需要,从一定的视角来“识解"(construe)一个客观场景。Langacker定义的“主观性”还包括说话人对情景的“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而把“主观化"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

特定构式具有的特定话语功能作为构式的重要语用信息,是构式解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个构式的产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单一个方面的原因所能左右的,作为语言的一个零星部分,它同样有着语言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随着语言“兄弟姐妹”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何兆熊(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语用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语境不同,同一个话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转引自张伯江、方梅1996)。“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

吴为善、夏芳芳(2011)指出,构式作为一个整体表达式,表达的是构式义,体现的是说话人对情景的识解,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因此我们考察一个构式,不但要要解析构式语块,揭示构式义,更要说明其语境适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