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917.50 KB
- 文档页数:32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是一种较新的语言学理论,旨在探究语言中的构式,即词汇
搭配结构。
它认为语言中的意义是通过各种搭配结构实现的,因此,构式
语法致力于探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句法结构的联系。
以下为构式语法
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1.构式的概念:构式是由词汇和句法成分组成的语言结构。
它描述了
语言中词汇搭配的特点,例如,动词与它后面的名词搭配形式,介词与它
后面的名词短语搭配形式等。
2.词典构式学:研究构式在词典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词典中的例句和
例句中的构式。
3.搭配性:探究不同词汇之间的搭配,例如,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动词与介词的搭配等。
4.句子构式:研究句子中词汇的组合方式,例如,主语与谓语的组合、动词与宾语的组合等。
5.结构倒位:探究句子中词汇顺序变化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例如,主
语-谓语结构与谓语-主语结构的差异。
6.权衡分析:研究在不同语言结构之间进行权衡的语言处理过程,例如,词语顺序与词性的权衡、语言认知成分的权衡等。
构式语法是将词汇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研究构式结构,探究语言的内部机制,从而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系统。
本文旨在解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在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的语言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具有特定形式和意义的语法结构。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构成语言的基础。
在构式语法中,词项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构式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整体。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词语句法具有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在不同的构式中发挥不同的语法功能。
例如,动词“吃”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吃苹果”中的行为动词,“吃完”中的完成态动词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的语法功能的变化,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和灵活。
2. 语义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也强调语义的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由其所在的构式所决定的。
例如,“快乐”这个词项在不同的语境和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如“他非常快乐地笑了”中的情感状态,“快乐的节日”中的节日氛围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使得语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达力。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
其次,构式语法也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构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通过对构式语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及其解释力的分析,来详细解释其核心观点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二、构式语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句子结构和意义是通过构式来实现的,即特定的构式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功能。
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1. 构式的多层次性:语言中的构式具有多层次性,从简单的词汇构式到复杂的句子构式,每个层次的构式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意义。
2. 构式的形式与意义:构式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形式的变化会导致意义的变化,而意义的变化也会影响形式的选择。
3. 构式的功能: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陈述、疑问、祈使等,这些功能是通过特定的构式来实现的。
三、构式语法的解释力构式语法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能够解释许多语言现象。
例如,在词语句法方面,构式语法能够解释同一词汇在不同构式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在语义方面,构式语法能够揭示句子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功能。
此外,构式语法还能够解释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以及语言的习得和发展过程。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句法分析方面,构式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义。
其次,在语义分析方面,构式语法可以揭示句子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语义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
此外,构式语法还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语言处理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构式语法理论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
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
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图2-1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主要支派:(1)Goldberg,A.E.& Lakoff,G..(2)Fillmore,C.J.& Kay,P.(3)Croft,W. &Talor,J.R. (4)Langacker,R.W.研究重点:词汇语义(lexical semantics)、标记性构式(marked structions)、题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3.国内的主要代表学者(部分学者观点、论文的罗列)张伯江1999: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是最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构式研究由此引进国内。
构式语法举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构式语法,这可有意思啦!比如说“吃食堂”,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构式。
咱平常不就说“去食堂吃饭”嘛,但“吃食堂”就很特别呀,并不是真的在吃食堂这个建筑,而是在食堂里吃饭的意思,多奇妙啊!还有“晒太阳”,是真的在吃太阳吗?当然不是啦,是享受阳光的照射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说说“养病”,病怎么养呀?其实是在说照顾生病的自己,让身体恢复健康呢。
就好像我们养宠物一样,要好好照顾它们,让它们茁壮成长,那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需要“养”呀!
“下雨了,快收衣服”,这句话里也藏着构式语法哦。
“收衣服”,衣服怎么收呢?其实这里表达的是把衣服收起来,避免被雨淋湿这个行为。
这就好像我们把宝贝的东西藏起来保护一样。
然后还有“打车”,不是去打出租车这辆车,而是要乘坐出租车呀。
这就跟骑马一样,不是打马,而是骑在马背上嘛。
构式语法就是这么神奇,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特别的意思。
这就好比搭积木,不同的积木搭在一起,就能建成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
咱平常说话如果多留意这些,能发现好多好玩的构式呢!
总之啊,构式语法真的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
不是吗?大家平时也可以多找找这样的例子呀,一定会让你对语言有新的认识呢!。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语法理论,它将语言结构看作是由构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
在构式语法中,语言结构被描述为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构式组成的层次结构,并通过语法规则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构式语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描述。
构式论元结构是指一个谓词(动词或形容词)所涉及的一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与谓词的语义角色相关联。
例如,在句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中,谓词“chased”有两个论元,分别是主语“the cat”和宾语“the mouse”。
构式语法中,构式论元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构式来描述。
这些构式描述了一个谓词所需的论元数量和类型,以及它们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英语中,一些动词需要一个宾语,而另一些动词需要一个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
这些不同的构式可以通过语法规则来描述,并且可以用来分析和生成语言结构。
总之,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构式的语法理论,它通过构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
构式论元结构是构式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描述了一个谓词所需的语言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构式语法可以用来分析和生成语言结构,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描述语言的语义和语法结构。
- 1 -。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引言在语言学领域,构式语法家族的理论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语言分析方法。
构式语法的理论围绕着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展开,试图解释句法和语义完备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构式语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词语句法和语义多功能性的价值。
一、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1. 构式构式指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一种词、短语或句子形式和功能的组合。
在构式语法中,构式被认为是语言单位,它由词汇项和句法范畴的组合构成,具有更具体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2. 词语句法构式语法着重研究词语的句法属性。
在传统语法中,词语常常被归类为某个特定的句法范畴,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而构式语法则将词语从句法层面看作构式的一种,这意味着词语可以在句法结构中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3. 语义的多功能性语义的多功能性是指一个词语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传统的语法理论中,词语的语义通常被认为是鲜有变化的,和词语的句法范畴相关。
然而,在构式语法中,一个词语可以通过不同的构式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二、构式语法的解释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一个词语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和语义。
以动词为例,传统语法认为动词只代表一种词性,例如“跑”只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而构式语法则认为,“跑”可以作为不同的构式出现,如“跑步”表示一种动作,“跑题”表示一种偏离主题的行为等。
这种多功能性的词语句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解释句子的意义。
2. 语义和句法的互动构式语法进一步强调了语义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一个词语的语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句法架构来实现。
通过不同的搭配,一个词语的语义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发生变化。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构式语法的价值1. 促进语言研究的深入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准确地解释语言现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