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1.古希腊音乐:《塞基洛斯墓志铭》二、中世纪音乐2.《四旬斋前第三个主日的弥撒曲》选段3.《复活节弥撒曲》的继叙咏4.游吟诗人贝?德?万塔顿:《我看到云雀高飞》5.德。
迪亚:《我必须唱》6.亚?德?拉?阿勒:《罗班爱我》7.汉斯?萨克斯:《大卫是诚实而正直的》8.佚名:《埃斯坦比耶舞曲》9.平行四度与五度的奥尔加农10.温彻斯特大教堂的奥尔加农11.圣玛蒂亚修道院的奥尔加农12.雷奥南的两声部奥尔加农13.佩罗坦的四声部奥尔加农14.康都克特:《欢呼圣母》15.经文歌《有人嫉妒/伤心的爱/求主怜悯》16.经文歌《她统治着》17.经文歌《新鲜的草每》18.维特里:经文歌《公鸡喋喋不休地叹息》19.马肖:叙事歌《羞耻,恐惧和踌躇》20.马肖:《圣母弥撤曲》的“羔羊经”21.波隆纳:牧歌《一只凤凰》22.兰地尼:叙事歌《她不再怜悯》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23.邓斯泰布尔:经文歌《你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24.杜费:《赞美诗》25:杜费:经文歌《玫瑰在近日开放》26.杜费:弥撒曲《脸儿苍白》的“羔羊经”27.奥凯亥姆:弥撤曲《MI-MU的“羔羊经”28.约斯堪:经文歌《圣母颂》29.拉索:歌曲《我亲爱的夫人》30.拉索:无伴奏合唱《回声》31.拉索:经文歌《女巫的预言》32.马丁?路德:新教圣咏《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33.帕勒斯特里那:《玛采鲁斯教皇弥撤曲》的“信仰经’,34.G加卜利埃里:《坎佐纳》35.莫尔顿:器乐曲《武士歌》36.约翰逊:琉特琴曲《绿袖》37.杰苏阿尔多:牧歌《我无言离去》38.马伦吉奥:牧歌《孤独而凄凉的荒野》39.蒙特威尔第:牧歌《冷酷的牧羊女》40.卡契尼:牧歌《最奸诈的面孔》41.蒙特威尔第:牧歌《我的爱在哪里》四、巴洛克时期音乐42.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选段43.佩里:歌剧《优丽迪丝》选段44.普赛尔:歌剧《阿尔米德》选段45. A?斯卡拉蒂:歌剧《格里塞尔达》选段46.许兹:《扫罗,你为什么要迫害我》47.科雷利:《三重奏鸣曲》(0p3 Not).48. F.库泊兰:古钢琴《组曲》选段49. D?斯卡拉蒂:《奏鸣曲》(K119)50.维瓦尔蒂《G小调大协奏曲》(0p3 Not)51.维瓦尔蒂:《大协奏曲:四季》52.巴赫:《前奏曲与赋格》Bwv54353.巴赫:《马太受难曲》54.巴赫:《约翰受难曲》55.巴赫:《D大调第三乐队组曲》56.巴赫:《音乐的奉献》57.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58.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59.亨德尔:《水上音乐》60.亨德尔:《皇帝焰火音乐》五、古典主义时期音乐61. C??E.巴赫:《第四奏鸣曲》62.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优丽迪丝》选段63.佩格莱西:喜歌剧《管家女仆》64.海顿:《第77交响曲》65.海顿:《弦乐四重奏》0p71 NO 366.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67.海顿:《第101交响曲?时钟》68.海顿:《弦乐四重奏》0p3 No569.海顿:《第45交响曲?告别》70.海顿:《第100交响曲?军队》71.海顿:《第104交响曲》72.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K46773.莫扎特:歌剧《魔笛》选段74.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75.莫扎特:歌剧《唐?乔凡尼}选段76.莫扎特:《第40交响曲》77.莫扎特:《第41交响曲》78.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79.贝多芬:《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80.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81.贝多芬:《第8钢琴奏鸣曲.悲枪》82.贝多芬:《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83.贝多芬:《第21钢琴奏鸣曲?黎明》84.贝多芬:《第3交响曲》85.贝多芬:《第5交响曲》86.贝多芬:《第6交响曲》87.贝多芬:《第9交响曲》88.贝多芬:《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1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89.威伯:歌剧《自由射手》选段90.威伯:钢琴曲《邀舞》91.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92.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93.舒伯特:《第8交响曲》94.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95.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96.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97.舒曼:钢琴套曲《蝴蝶》98.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99.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00.门德尔松:序曲《仲夏夜之梦》101.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102.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103.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选段104.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105.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序曲106.瓦格纳:歌剧《女武神》中“飞行的女武神”107.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108.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09.约翰?斯特劳斯:歌剧《编蝠》序曲110.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111.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12.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113.马勒: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114.马勒:《第8交响曲》115.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死与净化》116.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17.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18.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119.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120.李斯特: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121.李斯特:《第1钢琴协奏曲》122.李斯特:钢琴与乐队《死神之舞》123.柏辽兹:《幻想交响曲》124.弗朗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25.丹弟:《法国山歌交响曲》126.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选段127.圣?桑:组曲《动物狂欢节》128.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选段129.比才:歌剧《卡门》选段130.罗西尼: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选段131.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序曲132.贝里尼:歌剧《梦游女》选段133.多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选段134.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选段135.威尔第:歌剧《阿依达》选段136.威尔第:歌剧《奥塞罗》选段137.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选段138.列昂卡瓦罗:歌剧《丑角》选段139.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140.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选段141.普契尼:歌剧《托斯卡》选段142.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43.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144.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45.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146.鲍罗汀: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147.鲍罗汀:歌剧《伊戈尔王》选段148.穆索尔斯基:交响幻想曲《荒山之夜》149.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150.里姆斯基—科萨克夫:交响组曲《谢赫拉查德》151.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选段152.柴可夫斯基:《第6交响曲,悲枪》153.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年序曲》154.斯美塔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155.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56.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157.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158.巴托克:《为弦乐器、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159.德?法雅:舞剧《三角帽》选曲160.萨拉萨蒂:小提琴曲《吉普赛之歌》161.斯克里亚宾:《第5交响曲》162.拉赫玛尼诺夫:《第2钢琴协奏曲》163.拉赫玛尼诺夫:《第3钢琴协奏曲》164.德彪西:管弦乐《牧神午后》165.拉威尔:《波莱罗舞曲》166.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七、二十世纪音乐167.勋伯格:《月迷彼罗》168.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169.贝尔格:歌剧《沃采克》选段170.威伯恩:《5首乐队小品》171.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春之祭》172.斯特拉文斯基:《圣诗交响曲》173.亨德米特:歌剧《画家马蒂斯》选段174.奥涅格:《太平洋231号》175.梅西安:《异国鸟》176.瓦列兹:《电子音诗》177.瓦列兹:《电离》178.施托克豪森:《青年之歌》179.潘德列茨基:《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180.克拉姆:《孩子们的原始呼声》181.布列兹:《无主人的锤子》182.约翰?凯奇:《方塔纳混合曲》183.莱斯庇基:《罗马的喷泉》184.埃尔加:《谜语变奏曲》185.霍斯特:《行星组曲》186.布里顿:管弦乐《青年乐队指南》187.格什文:钢琴与乐队《蓝色狂想曲》188.格什文: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89.科普兰: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选段190.伯恩斯坦:《西城故事》选段191.哈恰图良:舞剧《加亚涅》选段192.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93.肖斯塔克维奇:《第1交响曲》194.肖斯塔克维奇:《第5交响曲》195.肖斯塔克维奇:《第7交响曲》196.肖斯塔克维奇:《第8交响曲》197.肖斯塔克维奇:《第11交响曲》198.肖斯塔克维奇:《四重奏》199.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200.卢托斯拉夫斯基:《管弦乐队协奏曲》。
MikhailPletnev 卡尔·韦伯序曲集专辑英文名: Weber: Konzertstuck, Overtures 专辑中文名: 卡尔·韦伯序曲集别名: f小调《音乐会曲》,《自由射手》序曲艺术家: Mikhail Pletnev资源格式: APE版本: RNO, DG发行时间: 1997年地区: 德国简介:作曲:Carl Maria Von Weber指挥:Mikhail Pletnev钢琴:Mikhail Pletnev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录音: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 12/1996CD编号:Deutsche G 453 486-2资源出处:my own cd专辑介绍:卡尔·韦伯(1786-1826)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德国色彩,他的音乐处处描写德国大地与森林之美,独特的器乐与和声效果,常能触及听众的心灵深处而使身受感动,后背作曲家如“瓦格纳”、“舒曼”、“柏辽兹”与“德彪西”都钦佩他模仿他的这种浪漫气息,他确立了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乐派的风格。
《魔弹射手》(Der Freischütz, J. 277)开始创作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
作者认为这部作品是他唯一完整的歌剧作品。
歌剧的故事情节是:青年猎人马克斯在一次射击初赛中失败了,他正为第二天的决赛发愁,因为如果继续失利,按照猎人的风俗习惯,他就不可能同自己的恋人阿迦特成婚。
这时,一个已经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声名败落的猎人卡斯帕尔乘虚而入,他因为自己的死期将至而急于找个替身,便诱骗马克斯到鬼魂出没的狼谷炼制百发百中的弹。
决赛开始了,马克斯的目标是从花丛中飞起的一只小白鸽,殊不知这是阿迦特的化身。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1、维瓦尔第曾获得当代“最杰出的_____C_______”的称号。
A、歌唱家B、古钢琴家C、小提琴家D、作曲家2、《四季》、《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的____C________作品。
A、歌剧B、清唱剧C、小提琴协奏曲D、长笛协奏曲3、《狂暴的奥兰多》、《奥林匹克竞技》是维瓦尔第的____D________作品。
A、康塔塔B、清唱剧C、弥撒曲D、歌剧4、英国把_____B_____誉称为“英国民族音乐家”。
A巴赫、B、亨德尔5、亨德尔出生在_______A____,长期定居在___________。
A、德国,英国B、英国,德国C、德国,意大利D、意大利,德国6、亨德尔创作的大合唱《哈利路亚》是他著名作品_____A______的一部分。
A《弥赛亚》、B、《参孙》7、“号管舞曲”选自亨德尔的作品______C___,它是_________舞曲。
A、《水上音乐》,四拍子B、《焰火音乐》,三拍子C、《水上音乐》,三拍子D、《水上音乐》,四拍子8、亨德尔的“号管舞曲”中,主题音乐乐器的使用先后为__弦乐__、____木管乐__、__弦乐和木管乐一起___。
A、弦乐B、弦乐与木管乐C、木管乐9、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共_____B___卷,每卷_________首前奏曲和赋格。
A、1,48B、2,48C、2,24D、1,2410、巴赫的____B___理论对欧洲近代音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A、指挥B、平均律C、管风琴演奏D、复调音乐11、巴赫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等作品是___A__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2、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___B______类乐曲。
A、键盘B、管弦乐C、室内乐D、声乐套曲13、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____C_____类乐曲。
瓦格纳导赏①丨歌剧创作历程概述中文字幕的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瓦格纳歌剧创作历程概述追求独创性艺术人格的瓦格纳以他卓越的乐剧成为浪漫主义高潮和衰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师。
本文将瓦格纳的歌剧作品按创作顺序进行介绍,以对其歌剧的创作历程做出简要概述。
纪念瓦格纳主题:1、从《漂泊的荷兰人》学习瓦格纳作曲技法;2、关于瓦格纳的“乐剧”及“主导动机”;3、杨燕迪丨瓦格纳的叔本华;4、瓦格纳对音乐做了哪些大胆改革丨带你了解瓦格纳乐剧的特点;5、瓦格纳的艺术道路丨纪念理查·瓦格纳逝世一百周年;6、瓦格纳导论丨其人其事在德意志最高声望的艺术节——拜罗伊特艺术节上盛演着理查德·瓦格纳这位天才艺术家毕生的歌剧理想。
瓦格纳深刻而复杂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他曲折迂回的歌剧创作道路,从初期的继承德国浪漫歌剧传统到以古希腊艺术形态为导向的“乐剧”革新,再到最终的回归于宗教向往,这位德国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翻云覆雨的19世纪以超然激进的革命思想精神谱写出恢弘磅礴、独树一帜的艺术历程。
他的革新引起了艺术与哲学界的轩然大波,更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
瓦格纳共创作有十部歌剧,终其一生的奋斗是为了乐剧艺术理想的实现。
切利比达克指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一、沿承传统瓦格纳1833年初,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歌剧《仙女》,完成于1834年。
这部歌剧依照德国浪漫歌剧风格写作而成且在当时并无影响,瓦格纳去世后该剧才得以上演。
1836年由瓦格纳在马格德堡指挥首演的《恋禁》是他第一部上演的歌剧,内容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一报还一报》,并明显带有意大利贝里尼式的优美旋律。
这两部歌剧作为瓦格纳初试牛刀的作品与他后期歌剧理念的革新相比显得并无深远意义,但这同时为引领瓦格纳日后走上“整体艺术”的道路做了最初的伏笔:正是有了依照主流的平庸才产生了打破传统的信念。
这时候瓦格纳也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婚姻,于1836年秋天与女高音演员明娜·普兰纳结婚。
[音乐笔记] 格里格:皮尔·金特[音乐笔记] 格里格:皮尔·金特第一组曲(作品第46号)易卜生的诗剧《皮尔·金特》大量使用象征和寓喻的手法,通过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来表达挪威上层社会的虚伪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同时又将诸如瑞典大国主义、丹麦抗击普鲁土、希腊武装起义、美国南北战争等当时世界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融入其中,表现出对社会、人民的极大关切。
格里格应邀为这部诗剧配乐二十三段音乐,后来又从中选出两套组曲。
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1、“晨景”——原为诗别第四幕第五场前奏曲。
皮尔远涉重洋,成了富商,来到摩洛哥。
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幻想在他面前展现的沙漠成为金色的王国,同时在尼罗河上建立一个名为皮尔·金持的城市。
格里格的配乐完全是假设性的,他并没有去描绘炎热的沙漠,而是北国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
乐曲用纯朴单一田园风味主题的自由而精心的发展,特别是长笛和双簧管的呼应极具牧歌风格。
从弦乐器齐奏到整个乐队强奏,是“太阳已经穿过云层照射出来了”,而从大提琴、木管、到铜管,似乎是牧笛声声、小鸟歌唱、树叶簌簌,这是挪威森林的画面,音乐明朗悦人,并有些冰冷之感。
2、“奥臭丝之死”——第三幕第四场的前奏曲和结束曲,皮尔的母亲奥丝躺在病杨上,渴望因罪潜逃的浪子归来。
弥留之际,皮尔赶了回来。
母亲追忆皮尔儿时景象,皮尔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
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只用弦乐队(除低音提琴外全加用弱音器)演奏。
乐曲以圣咏气质的四部和声为基础,气氛郁闷,萦人心怀。
,乐曲分成两段,前后有呼有应,有起有落。
前半段主题的反复出现意在传达内心的诉说;后半段的笔法则较为松散,乐句痛苦地下降,音调变成半音与自然音的叹息。
这是奥丝临死前短暂的反照,而后生命之火便慢慢地熄灭。
3、“安妮特拉之舞”——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账篷里,皮尔·金持一身东方人打扮,俨然以预言家自居,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用舞蹈向彼尔献媚,皮尔也逢场作戏地爱上了她。
1、(德国)巴赫:《赋格的艺术》《d小调赋格》《钢琴平均律曲集》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宗教合唱作品《马太受难曲》2、(德国)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3、(意大利)维瓦尔蒂:小提琴协奏曲《四季》4、(奥地利)海顿:清唱剧:《创世纪》小号协奏曲5、(奥地利)莫扎特:交响曲——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歌剧:《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6、(德国)贝多芬:交响曲——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序曲——《爱格蒙特》、《普罗米修斯的生灵》、《雅典废墟》钢琴协奏曲——第一、第三、第五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7、(奥地利)舒伯特:交响曲——第八(未完成)、第九艺术歌曲——《魔王》《鳟鱼》《野玫瑰》《菩提树》《圣母颂》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8、(德国)威伯:《魔弹射手》(《自由射手》)(序曲)钢琴曲:《邀舞》9、(德国)门德尔松:交响曲——第三《苏格兰》、第四《意大利》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0、(德国)舒曼:交响曲:第一交响曲(春天)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梦幻曲》《维也纳狂欢节》11、(德国)瓦格纳:歌剧——《汤豪塞》(Tannhauser)序曲《黎思济》(Rienzi)序曲《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序曲《罗思格林》(Lohengrin)序曲《纽伦堡名歌手》(Die Meitersinger yon Nurenberg)序曲《女武神》(Die Walkure)第二部分1、(法国)柏辽兹:《幻想交响曲》2、(匈牙利)李斯特:交响诗——《塔索》3、李斯特:交响诗——《马捷帕》4、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5、(法国)比才:管弦乐——《卡门》第一、第二组曲6、比才:管弦乐——《阿莱城姑娘》第一、第二组曲7、圣·桑:管弦乐——《骷髅之舞》8、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9、圣·桑:《管风琴交响曲》10(德国)瓦格纳:歌剧序曲——《唐豪瑟》11、瓦格纳:歌剧序曲——《纽伦堡名歌手》12、瓦格纳:歌剧管弦乐曲——《尼伯龙格的指环》之《女武神》13、(意大利)罗西尼:歌剧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14、罗西尼:歌剧序曲——《威廉·退尔》15、威尔第:歌剧序曲——《命运的力量》16、威尔第:《安魂曲》17、(俄罗斯)格林卡:歌剧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包罗丁: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19、穆索尔斯基:管弦乐——《荒山之夜》20、穆索尔斯基(拉威尔配器):管弦乐——《图画展览会》2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西班牙随想曲》2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舍赫拉查德》23、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4、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25、柴科夫斯基:管弦乐——《天鹅湖组曲》26、柴科夫斯基: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27、柴科夫斯基:管弦乐——《1812序曲》28、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29、(捷克)斯美塔纳:管弦乐组曲——《我的祖国》30、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31、(挪威)格里格: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32、(芬兰)西贝柳斯:管弦乐——《芬兰颂》33、(法国)德彪西: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34、德彪西:管弦乐——《大海》35、拉威尔:管弦乐——《达夫尼斯与克罗埃第二组曲》36、拉威尔:管弦乐舞曲——《波莱罗》37、保罗·杜卡:管弦乐——《魔法师的弟子》(《小巫师》)38、(奥地利)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39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40、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41、(德国)理查德·斯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42、理查德·斯特劳斯:交响诗——《堂·吉珂德》43、理查德·斯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生涯》44、理查德·斯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45、理查德·斯特劳斯:歌剧管弦乐选曲——《莎乐美》之《七层披沙之舞》46、(意大利)雷斯匹基:管弦乐——《罗马松树》47、雷斯匹基:管弦乐——《罗马喷泉》48、雷斯匹基:管弦乐——《罗马节日》49、(匈牙利)巴托克:管弦乐——《乐队协奏曲》50、巴托克:管弦乐——《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51、巴托克:舞剧音乐——《神奇的满大人》52、巴托克:第一、二、三钢琴协奏曲53、(英国)埃尔加:管弦乐——《威风堂堂进行曲》54、霍尔斯特:管弦乐——《行星组曲》55、布里顿: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56、布里顿:《战争安魂曲》57、(西班牙)法里亚:芭蕾舞音乐——《三角帽》58、(美国)格罗菲:管弦乐组曲——《大峡谷》59、柯普兰:管弦乐——《阿巴拉契亚的春天》60、格什温:钢琴与乐队——《蓝色狂想曲》61、格什温:管弦乐——《一个美国人在巴黎》62、(俄罗斯)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音乐——《春之祭》63、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音乐——《彼德鲁斯卡》64、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音乐——《火鸟》65、(奥地利)勋伯格:朗诵与乐队——《一个华沙幸存者》66、巴伯:弦乐队——《柔板》67、(法国)奥涅格:管弦乐——《太平洋231》68、米约:管弦乐——《世界的创造》69、(苏联)普洛科菲耶夫:管弦乐——《彼得与狼》70、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瓦格纳的《唐豪瑟序曲》创作于1844年,是为他的三幕歌剧《唐豪瑟》所作的序曲。
这部歌剧讲述了中世纪骑士、游吟歌手唐豪瑟与瓦尔特堡领主的侄女伊丽莎白相爱,但又因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的诱惑,在维纳斯堡住了一年。
后来他因感到厌倦返回瓦尔特堡参加歌唱比赛,伊丽莎白喜出望外。
领主勒令唐豪瑟去罗马恳求教皇赦免,但教皇拒绝并宣称除非他的手杖生叶开花,否则去过维纳斯堡的人不会得救。
唐豪瑟黯然返回故里,路遇送葬的行列,原来伊丽莎白久思成病,不幸死去。
唐豪瑟抚棺痛哭,气绝而逝。
此时一群年轻的朝覲者带回生叶开花的手杖,伊丽莎白的献身精神终于使唐豪瑟的罪过得到赦免。
《唐豪瑟序曲》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和第三部分为朝觐者的合唱音乐的呈示及其展开,第二部分采用奏鸣曲式,描绘唐豪瑟在维纳斯堡花天酒地的生活。
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在风暴掀动的大海狂澜中,“梯的斯”号帆船,象一片树叶起落千浪峰涛谷之间。
船上有一只叫作罗勃的纽芬兰种大狗,还有被牢牢捆在一起的、至死不分离的一对爱人。
这就是作曲家瓦格纳和他的妻子明娜。
他们向往巴黎这个艺术的大舞台,于是躲开债主的催逼,离开里加偷越边界,飘洋过海,取道伦敦去巴黎。
但是,海上风暴的袭击,使八天的航程竟延宕了三、四个星期。
这次不平凡的遭遇,使瓦格纳想起了荷兰漂泊者的传说。
他感到,“从这些印象里,可以得到诗歌与音乐的鲜明色彩。
”
在巴黎,瓦格纳陷于贫困之中。
“有一天,我们的苦难达到了绝望的边缘。
口袋里一个苏也没有了。
我一早就步行出发——没钱乘车——去巴黎弄钱,即便是五法郎也好。
”
在如此困窘的境地里,作曲家依然捕捉着自己对“荷兰漂泊者”的强烈印象。
1841年7月,瓦格纳在讨价还价中售出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剧本大纲,这才有钱租来钢琴,开始作曲。
仅用七周时间,他就完成了歌剧的全部音乐和配器。
总谱的手稿边角,记载了作曲家辛酸痛苦的经历。
第二幕结尾处写着:“8月13日,明天我的经济危机又将开始。
”第三幕结束处写着:“完蛋了。
默东。
1841年8月22日,处于痛苦与忧虑之中。
”但是,瓦格纳似乎受到贝多芬的感召,在手稿上,他还写下了“在黑夜里,在贫困中,通过荆棘,走向光明”的字样。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剧情源于北欧传说:一个荷兰航海者,立誓要冒险绕过好望角。
如果失败,他甘愿终身漂泊海上。
魔鬼听后,便惩罚他永久在海上航行,只有找到一个真诚爱他的姑娘,才能结束无终止的漂泊。
歌剧从荷兰人到达挪威港开始。
挪威船长的女儿桑塔久慕荷兰航海者,她与漂泊者一见钟情,海誓山盟。
但荷兰人发现另一位叫埃里克的青年也追求桑塔,使误解姑娘薄情,毅然离去。
桑塔痛苦地奔上临海峭岩,望着远去的帆影,跳海殉情。
此刻,只见海波湍急,帆影顿失。
在残阳余晖中,隐现出荷兰人与桑塔幽灵般的身影。
他们拥抱着,出现在大海上空……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包括了歌剧音乐的主要主题,描述了戏剧的概貌和意境,是瓦格纳早期歌剧中的一篇著名的序曲。
弦乐组在高音区,以旷远的震青,烘衬着小号和木管单调的长音,勾画出一幅海景画图——白茫茫的海面上,旋流翻滚,风浪咆哮。
在永不平息的大海中,荷兰人漂泊的帆船,从股股的圆号声部隐隐浮现。
这支音调,孤寂凄凉。
象是飘忽不定的幽灵,立于喧嚣的狂涛之中,没有归宿,没有依托:这时,从弦乐低声部涌出一股急流,很决就冲出海面,掀起皇天而立的浪壁水墙。
铜管乐和大管以强劲的呼唤。
发出荷兰人与风浪搏斗的呐喊。
当海涛与乱云汇成难以分解的疯狂暄刚时,定音效的声声霹雳,将浓聚的水天炸开一道裂隙。
小提琴飞驰而下的震音,平息了动荡的云水。
大海呈现出风平浪静的和谐面貌。
大提琴与中提琴声部断续地飘出荷兰人残存的帆影。
定音鼓三声微弱的敲击,海面上一片寂静……
荷兰人的船只靠近了挪威港。
”
一位久慕漂泊者的美丽少女跑来。
她是挪威船长的女儿桑塔。
她从柔美的英国管上唱出一支深情的歌。
在节奏上它酷似荷兰漂泊者的主题。
但起落婉转的音调,又融进了热恋少女的柔情。
这个旋律取自歌剧第二幕桑塔的叙事歌。
”作为纯朴痴情的桑塔主题音调,它为序曲带来浓郁的抒情色彩。
定音鼓又唤来海上风暴。
此时,喧嚣的海潮,与其说是大自然威力的显现,不如说是爱情的狂澜涌进了荷兰人与桑塔的心扉。
管弦的绚丽色彩,在穹宇覆盖的大海胸膛上,在两位情人激荡的心田上,尽情地绘出浪涛与风雨的交响!一漂泊者虚幻的帆影,桑塔秀颀的身姿,几乎全部淹没在挪威港湾的水手号子声中…
风浪逐渐平静下来。
挪威水手们跳起水手舞蹈。
粗扩豪放的音调为序曲嵌上一幅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
在歌剧的第三幕中,这支旋律欢庆水手们战胜风浪、胜利返航:
接着,风浪再起。
挪威水手的英武身影,不顾弦乐飞旋而起的巨大风浪,,向漂泊者高喊呼唤,引导他的船只靠岸。
荷兰人看到了热情救助的手。
漂泊的船只在浑厚的长号声部,浮现而出,破浪前行,与水手豪迈的欢声交融,使风浪黯然失色。
这时,荷兰人看到桑塔的身影。
她站在悬崖上,面对壁立的浪峰,激动地高声呼唤自己的恋人。
尽管风浪使喊声若隐若现,但她那诚挚的心声仿佛煮沸了激荡的海水。
管弦一声响亮的和弦,带来浩海一片寂静。
瞬息之间,小提琴急驰向上引来潮涌声浪。
这已不是海的喧腾,而是水手的狂热舞蹈响彻云天。
在弦乐闪烁的波光中,大海渐渐平静下来。
铜管乐有力地奏出荷兰人的音调,孤独的帆影,又向远方飘去。
空旷的涛声引来了坚琴的绚丽音响。
在轻盈的波浪中,痴情的少女桑塔高高站立在木管乐的高音区,凄切而漫郁地吟唱心中的恋曲。
飘忽的旋律,象失落归宿的飞溅的浪花,荡漾着,消逝在渺茫的音响空间。
乐队一声全奏和弦,结束了整个序曲,也决定了桑塔姑娘殉情的悲剧命运。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的早期歌剧作品。
作曲家放弃了那种时髦的、庞大而华丽的歌剧创作特征,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交融中,创造出一个充满德国情调的浪漫主义的传奇故事。
这部歌剧是他转向乐剧创作的起步,用他的话讲,“奠定了一种新的体裁的基础”。
歌剧的序曲,以无涯无际的大海与桑塔的抒情形象为基础,构成一幅美妙的音画。
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年轻艺术家,从这里跨出因袭模仿的范围,开始踏上自己在歌剧创作,特别是在歌剧交响化方面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