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歇后语张飞穿针歇后语释义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
张飞穿针线歇后语
1、张飞穿针线——大眼瞪小眼
解释:比喻不适合的人做不恰当的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张飞逮地鼠——大眼瞪小眼
2、抓住张飞当李逵打——认错了人
3、张飞逮豆鼠子——大眼儿瞪细眼儿
4、张飞捕蚂蚁——没劲的小事
5、张飞遇李逵——黑对黑;黑上加黑
6、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7、张飞和曹操打哑谜——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8、张飞戒酒——明天不晚;明天
9、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10、张飞到了长坂桥——两眼圆睁,大喝大吼
11、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2、张飞穿针眼——大眼瞪小眼
13、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14、张飞读书——粗声粗气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6、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17、张飞杀鸡——岂用牛刀
18、张飞喝酒——有勇无谋
19、张飞的母亲姓吴——无事生非
20、张飞遇李逵——以黑对黑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张飞穿针的歇后语范文一:张飞穿针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三国人物叫做张飞。
他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恐怕是他的一项技能,那就是“张飞穿针”。
这个歇后语由来已久,而如今仍然非常流行。
“张飞穿针”是一个歇后语,意思是说一个粗壮的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非常困难。
这句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张飞穿上美女的衣服,结果惨遭失败的情景。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好笑,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深意。
毕竟,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在并不一定完全匹配。
这个歇后语的用词非常贴切。
张飞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这个歇后语的源头。
同时,中文中的“穿针”也暗示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强调了这个歇后语的难度。
写作重点:本文首先要介绍这个歇后语的内容和来源,然后阐述其深层次的意义,最后分析用语为何贴切。
范文二:张飞穿针张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
而他的一个技能,就是后来被称为“张飞穿针”的歇后语。
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中国流传最广的歇后语之一。
这个歇后语的意思很好理解。
一个粗壮的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穿上的。
这个歇后语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张飞这个英勇的将领,他即便身材威武,穿上女人的衣服也不可能成功。
这句话形象生动,让人好笑,同时也让人深入地思考了一下人类外表和内在之间的关系。
这个歇后语的用词非常贴切。
其中的“张飞”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一个历史人物,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歇后语的主题。
同时,“穿针”本身也代表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多的是在强调难以实现的愿望或目标。
写作重点:本文首先要介绍这个歇后语的意思和来源,然后阐述其生动形象的特点,最后分析用词为什么非常贴切。
张飞经典歇后语《张飞经典歇后语》张飞,这位在三国历史中赫赫有名的猛将,以其勇猛无畏、豪爽直率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围绕着他,也产生了许多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歇后语。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这一歇后语形象地描绘出张飞看似粗犷豪放,实则在面对细致活儿的时候可能会显得手足无措的情景。
张飞的形象通常是威猛善战,手持丈八蛇矛,冲锋陷阵,对于穿针这种需要耐心和精细的活儿,确实不是他的专长。
这句歇后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张飞性格中与细腻相对的那一面,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张飞。
虽然他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勇猛鲁莽,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细心和谨慎的一面。
也许在战场上,他会在冲锋之前精心策划战略;或者在对待兄弟情义时,也能留意到细微之处,给予关怀。
这一歇后语提醒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去判断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其复杂的性格和多样的能力。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表达了对于张飞来说,某些事情轻而易举,就像吃豆芽那样简单。
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强大实力和自信。
无论是在战场上杀敌,还是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小挑战,张飞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本领,都能够轻松应对。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说明了张飞的强大气场和他所售卖之物的棘手。
刺猬浑身是刺,不好摆弄,而张飞本人性格刚烈,不好招惹。
这句歇后语将张飞的性格特点与所卖之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诙谐效果。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突出了张飞的威猛让人望而生畏。
在古代,贩私盐是违法的行为,但如果是张飞在做,可能就没人敢轻易去检查和阻拦。
这反映出人们对张飞的敬畏,也从侧面烘托了他的威名。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鸡毛轻盈,张飞力大无穷,面对鸡毛这样的轻物,他的力气再大也难以施展。
这句歇后语有时用来形容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强大的能力,也可能因为对象或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发挥作用。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再次强调了张飞并非只是一味的莽撞,他也有运用智谋的时候,而且这种智谋往往是在他原本的豪爽性格基础上展现出来的,更显得出其不意。
有关张飞穿针歇后语本文是关于有关张飞穿针歇后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下面由就为大家整理的张飞穿针歇后语,欢迎大家观看~张飞穿针歇后语:1、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的是人高马大,而且看起来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从这个字面就可以看去,张飞也会穿针,就可以看出,然来张飞也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一就是:粗中有细。
2、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拓展知识:张飞穿针歇后语由来的故事张飞少时拜王养年为师,王文武双全,教张飞学文习武,对他一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养年见张飞性格从小刚烈勇猛又粗莽不羁,就对他进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着绣花针,把花线往针眼里穿。
开始时,张飞拿着针,“大眼珠”对着针孔的“小眼”,不知如何着手,急得哇哇直叫。
王养年就在旁谆谆对他说:“你有‘大眼’,针有‘小眼’,心里就是没有‘心眼’。
作为武将,既要习武,也要学文;要勇冠三军,更要谋略过人,方能克敌制胜。
”说后,他就手把手地教张飞,如何将线头捻细,如何屏住呼吸,如何“大眼”对着“小眼”,再加上一个“心眼”,“三眼相通”慢慢将花线穿过针眼。
最后,王养年对他说:“心别急,今天穿不进,明天穿;明天穿不进,后天再穿。
今后你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多长个心眼。
”从此以后,张飞就天天一人坐在房里苦练穿针本领,性格也逐渐潜移默化地变得安静起来了。
使他一生养成了“小事粗鲁、粗中有细;大事有谋,谋略过人”的可贵品质。
因此在他今后的军戎生涯中,不管是擒刘岱、释严颜,还是威震长坂桥、八蒙赚张郃等等战斗,屡建奇功,扬名三军,使常人刮目相看。
张飞穿针歇后语意思张飞穿针歇后语意思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整理有关张飞穿针歇后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张飞穿针歇后语意思【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附:“张飞系列”歇后语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卖针——人强货扎手张飞的妈妈——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张飞吃称陀——铁了心了张飞绣花——不对劲张飞吃豆腐——小菜一碟9.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战关公——不念旧情张飞遇李逵——黑对黑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讨债——气势汹汹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骑老虎——人强马壮张飞剔牙--*换鸟*张飞接吻--有两把刷子曹*张飞打哑谜——你猜你的,我猜我的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抓住张飞当李逵打——认错人了张飞穿针歇后语意思【2】张飞要去征战,他的妻子让他穿针引线。
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才成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别人一种道理等,都不能直接告诉他(她)。
故事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张飞的妻子提示张飞穿针。
张飞的妻子没有把穿针的方法直接地告诉张飞,而是用一些*事用语提示张飞怎么穿针,这样既能让张飞学会穿针,又能让张飞学会打仗要粗中有细。
更多关于张飞的歇后语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睡觉——不闭眼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猛张飞舞*——杀气腾腾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张飞上阵——横冲直撞曹张飞戴口罩——显大眼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张飞穿针歇后语意思【3】拼音首字母是z的歇后语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3、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4、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6、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7、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8、张飞绣花-粗人有股细劲9、张飞卖肉-光说不割10、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1、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1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13、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14、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15、张天师被鬼迷-瞒不了人16、张生跳粉墙-偷花贼17、张生的病-吃*没用18、张生碰着崔鸳鸯-一见钟情19、张果老骑驴-倒着走20、张果佬倒骑毛驴-越走越远21、张果佬倒骑毛驴-向后看22、张家的儿子李家荞-大有名堂2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24、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2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26、诸葛亮*琴-计上心来27、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28、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2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30、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31、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32、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3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34、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3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3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3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38、诸葛亮当*师-办法多3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40、诸八戒的法名-无(、悟)能41、坐飞机钓鱼-够(钩)不着42、坐轿子喊丫鬟-福享尽了43、坐在轿里翻跟头-不识拾举44、坐汽车拿鞭子-老赶45、坐在飞机上钧鱼-差得远46、坐飞机写文章-高论47、坐电梯上楼-不怕(爬)48、坐飞机钓鱼-差远了49、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50、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51、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52、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53、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54、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55、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56、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57、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58、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59、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60、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61、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62、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63、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多,滋味不少64、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65、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66、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67、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68、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69、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70、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71、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72、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73、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74、猪尿泡打入-情节重75、猪婆吃包衣-自吃自76、猪鬃刷子-又粗又硬77、猪大肠-扶不起来78、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79、猪肉汤洗澡-腻死人80、猪向前拱,鸡住后刨-各有各的门道81、猪蹄子不放盐-旦(淡)角(脚)82、猪脑壳-死不开窃83、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84、猪八戒肖媳妇-心甘情愿85、猪八戒想娶媳妇-一厢情愿86、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87、做梦吃大餐-高兴得流出口水88、做梦掉下井-虚惊一场89、做梦被老虎咬伤-虚惊一场90、做梦变蝴蝶-想人非(飞)非(飞)91、做梦学吹打-快活一时92、做个大褂丈二宽-大摇(腰)大摆93、做梦学吹打一-快活一时94、做贼的不用化装-贼眉贼眼95、做媒人的赔女儿-输在嘴上96、做媳妇的没婆婆-好当家97、做砖的坯子、**的鞘子-框框套套98、做了皇帝想成仙-心高99、做梦当皇帝-神气一时100、做梦见恶鬼-虚惊一场。
川渝歇后语
川渝歇后语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通常以当地的民俗、俚语、方言等为基础,幽默诙谐,寓意深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川渝歇后语: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形容粗心大意或眼神不好,也比喻事
情复杂难以处理。
2.茅屎坑起波浪——疯(风)发了:形容人行为失常或情绪失控,
如同茅屎坑里的波浪一样不可控制。
3.床铺底下放风筝——疯(风)发了:形容人行为荒唐或超出常规,
如同在床铺下放风筝一样不合常理。
4.砂布揩沟子——找死:形容自找麻烦或自寻死路,砂布是粗糙的
布料,沟子指厕所的蹲坑,用砂布去揩厕所蹲坑无疑是自找麻烦。
5.穷得想偷狗——叫唤(咬唤):形容人贪得无厌或嘴巴不饶人,穷
得连狗都想偷,真是贪得无厌。
6.马桶上插花——摆设:形容某些东西华而不实或毫无用处,如同
马桶上插的花一样只是摆设而已。
7.厕所里放鞭炮——惊(冲)臭:形容做事不讲策略或触犯别人的
利益,厕所是臭气熏天的地方,在里面放鞭炮会更加臭,而且会惊扰到别人。
8.背上背个死老鼠——装象(像):形容某些人表面装得很像回事,
实际上却毫无价值或令人不齿。
9.耗子洞里打架——窝里战;自相残杀:形容内部争斗或自相残害,
如同老鼠在洞穴里打架一样。
10.麻布口袋装猪鬃——提不起又撇不脱:形容某些事情既无法解决
又无法摆脱,猪鬃是猪身上的毛,很脏很难清理,用麻布口袋装猪鬃无疑是无法处理又无法摆脱的麻烦。
张飞穿针歇后语释义张飞穿针歇后语释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张飞穿针歇后语释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答案】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释义】1、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的是人高马大,而且看起来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从这个字面就可以看去,张飞也会穿针,就可以看出,然来张飞也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一就是:粗中有细。
2、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
【歇后语的含义】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2]。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
”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
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
张飞穿针歇后语解释(8篇)篇一:张飞穿针歇后语篇一一是说,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另一说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关羽张飞穿针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张飞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因为他的性格和举止,后人便认为张飞是鲁莽之人。
早年间,张飞曾拜王养年为师父,王羊年看张飞是可塑之才,既教他习武又教他认字读书。
但是,张飞做事鲁莽性急,为了改掉张飞性急的毛病,王养年便让张飞每天穿绣花针。
张飞天天拿着绣花针,大眼瞪小眼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心里万般着急。
师父王养年在一旁告诉张飞说,做任何事都不能性急,只有耐下性子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都要多留一个心眼。
张飞听从师父的教导,慢慢地在穿针引线中,学会了粗中有细的道理。
张飞曾经在阆中担任县令一职,当时,有两位妇人在县衙门前击鼓鸣冤。
张飞便升堂处理案件,原来是两位妇人为了争夺一名孩子的抚养权。
张飞观察到一名妇人文静柔弱,一名妇人强悍粗暴,张飞立即决定让两位妇人各拉小孩的一个手臂,如果谁能把小孩扯到自己那边,那么这位小孩就归谁所有。
张飞一声令下,两位妇人都使劲的拉扯小孩,小孩被扯疼了,哭的十分伤心。
那位柔弱的妇人也留下了两行热泪,随之便松了手,而那位悍妇面露凶狠之色,只顾枪孩子,根部不顾孩子的感受。
张飞怒斥悍妇,不顾亲情,只想得到孩子,如此没有怜悯之心,怎能养育好孩子。
随后,张飞认定柔弱的女子拥有了孩子的抚养权。
从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特点。
篇二:张飞拆桥歇后语篇二后人在读张飞后,从这些故事中总结了很多歇后语,“张飞拆桥——不留后路”就是其中一个歇后语。
这一歇后语在《三国志张飞传》中有所体现。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队兵马南下进行讨伐,刘琮得知曹操率领大军来袭时,赶紧投靠了曹操。
刘备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敢和曹操正面对抗,刘备便领军向南方逃走。
数以十万的百姓们得知刘备向南走后,纷纷跟随刘备逃亡。
曹操知道刘备已经率军逃亡虎,急忙派遣手下将士曹纯率领精兵前去追击刘备。
张飞穿针歇后语是什么导读: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着重塑造的英雄形象,这是一位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肤色黝黑的壮汉,同时又武力过人,曾多次主动挑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吕布,吕布竟曾一度忌惮张飞,嗓门大更是人物一大亮点,是蜀汉大臣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的武将。
于是乎,后世流传了关于他的许多轶事、典故和歇后语,那么,你知道张飞穿针歇后语是什么吗?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释】1、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的是人高马大,而且看起来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从这个字面就可以看去,张飞也会穿针,就可以看出,然来张飞也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一就是:粗中有细。
2、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关于张飞的其它歇后语集锦:张飞睡觉——不闭眼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张飞上阵——横冲直撞曹张飞戴口罩——显大眼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更多关于张飞的歇后语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张飞拆桥——有勇无谋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张飞穿针歇后语下是什么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导语: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
历史上关于张飞的记载数不胜数,歇后语就是其中一种语言形式。
那么您知道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吗?张飞穿针有什么样的典故呢?关于张飞的歇后语还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的'典故:据说有一天,张飞带着士兵去跟敌人打仗,很快地他们就把敌人消灭了。
战胜归来后,张飞发现自己的裤子破了一个洞。
于是,他去买了针和线,决定自己用针补裤子。
晚上的时候,张飞点起油灯缝补自己的裤子,但针线怎么也穿不过去。
他大发雷霆,火冒三丈,说:“可恶,我人将还穿不了不成。
”张飞过于生气,一下子就把针折断了,他扔到地上直踩那把针大叫:“看来这份困难的工作要给我最亲爱的老婆来干了。
”关于描述张飞的歇后语:让张飞绣花,黛玉领兵————滥用人才李逵遇着张飞————你痛快我干脆黑李逵碰见猛张飞————见面就崩;非崩不可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闯帐的张飞————好出头嘴里进蚊子————张飞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张飞睡觉————不闭眼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张飞戴口罩————显大眼抓住张飞当李逵打————认错了人属张飞的————粗中有细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不念旧情张飞遇李逵————黑对黑;黑上加黑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张飞讨债————气势汹汹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纫针(ren zhen引线穿过针鼻儿) ————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张飞骑老虎————人强马壮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卖针————人强货扎手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张飞卖肉————一刀切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张飞卖刺猥————人强货扎手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张飞嗑瓜子————不够塞牙缝;不够嚼张飞看地老鼠————大眼瞪小眼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张飞剁肉馅————大材小用张飞当县官————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张飞打岳飞————乱了朝代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张飞吃秤砣————铁了心、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张飞唱曲子————粗声粗气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让张飞绣花————滥用人才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曹操张飞打哑谜————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张飞穿针歇后语释义
【答案】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释义】
1、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的是人高马大,而且看起来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从这个字面就可以看去,张飞也会穿针,就可以看出,然来张飞也是个细心之人。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一就是:粗中有细。
2、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
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