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453.26 KB
- 文档页数:2
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通过合理选择《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预设实验和合理安排实验顺序,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增加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通过综合实验,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责任感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1影响高分子化学选修课教学效果原因分析1.1师生重视程度不够与必修课相比,高分子化学做为选修课师生重视程度不高,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部分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态度不够认真;对选修课教学规律研究不足,过于注重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传授的完整性,缺乏趣味性、实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部分教师对高分子化学相关实践应用知识储备缺乏,教师自身实践深度不够,跟不上高分子化学日新月异的实践发展。
二是学生对选修课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高分子化学内容在学年评优评先中靠不着、考研中考不着、工作中用不着,以致于“凑学分”的现象普遍;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不清晰,照搬必修课学习模式,不能很好地把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中。
1.2高分子化学内容特点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高分子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
高分子化学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内容十分抽象。
高分子合成化学基本反应的过程、机理等都不是人用肉眼能看到的,高分子理论也都是在基于各种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使其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2)概念性知识也很复杂。
概念性内容是高分子化学的基础内容,很多概念性知识极易混淆,如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和各种结构单元等。
(3)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各种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相对分子量、聚合速度等基本理论,而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途涉及很少,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高分子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实验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设备和仪器更新缓慢,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和有效,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新一轮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亟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探讨。
通过改革,可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改良实验仪器设备,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益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高校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1.2 问题提出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实践能力培养;二是教学资源分散,实验设备老化,导致实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三是缺乏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和支持,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实验设备和资源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有效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1】摘要: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接受课堂高分子化学理论学习,巩固高分子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科学素质。
文章介绍了嘉兴学院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前的部分准备工作、调整实验项目、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及建设实验课程的网站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通过两个学期的初步实践表明,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方面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实验;改革;实践高分子化学是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还可通过安装实验装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而分析现象、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由于本专业设立仅有5年时间,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也只有短短的3个学年,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及实验室建设的延迟,所开设的实验一般都是一些典型的验证性实验(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等),学生往往不用动脑思考,只要按照标准步骤动手完成实验即可。
基础性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但是,往往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等到学生到大四做毕业论文时,问题也暴露出来:缺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意识没体现出来。
经初步调研论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确定选择即将开展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高材09、10级学生作为这次实践教学改革的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让学生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珍惜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
尤其是高分子化学实验,在实验前有大量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调试、检修工作;所需玻璃器皿的清洗工作,化学试剂的配制,如单体、引发剂的精制,溶液的配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