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客专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文稿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16.74 MB
- 文档页数:79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自密实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1自密实混凝土工艺原理自密实片石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当混凝土模板安装就绪后,采用机械或人工在模板内堆成~高度的堆石体,然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依靠自重流动,均匀地完全填充到堆石体的空隙,自密实混凝土与片石凝结硬化形成片石混凝土。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立模加固→片石码放→自密实混凝土拌合→浇筑基础混凝土→墙身立模加固→片石码放→安装泄水孔→浇筑墙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3施工方案、方法施工准备施工前,做好场地平整,为混凝土、片石及周转材料的运输、堆放准备好场地。
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测量放样测量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及开挖边界线,由施工队埋设护桩。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0或20米,深基坑或陡坡地段采用跳槽开挖,每段长度10米,相邻两侧挡墙做完后在开挖中间段落防止基坑坍塌;基坑深度大于米时采用放坡开挖,坡比视现场地质情况按1:~1:放坡开挖或增设基坑支挡防护,挖基土方堆放在基坑边2m以外,防止基坑边坡因受压垮塌,沿基坑周边设*截水沟,防止降雨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基底,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并在基坑最低处角落或4个角处设集水井,将积水引入在集水井后采用潜水泵集中排出基坑,基底严格按设计开挖成台阶。
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回复测量放样桩位,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避免机械扰动基底破坏地基承载力,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出现超挖现象应严格采用集配好的灰岩夯实回填,严禁虚填。
模板安装基础施工前,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若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可继续基础施工,若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应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后,按方案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参与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掌握操作规程。
2.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3. 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1. 人员安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 严禁酒后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保持精神饱满。
-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2. 设备安全- 自密实混凝土泵送设备、搅拌设备等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 使用泵送设备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 泵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泵送。
- 泵送结束后,应将泵管清洗干净,防止堵塞。
3. 材料安全- 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置,确保混凝土质量。
- 材料堆放应整齐有序,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4. 环境安全- 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 高温季节,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 雨季施工,应做好防雨、防滑措施。
五、应急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部门。
2. 根据事故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人员疏散、灭火、急救等。
3. 事故处理后,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吸烟、饮酒、打闹。
3. 作业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七、交底人(姓名)八、接受交底人(姓名)九、日期(年月日)十、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技术交底记录3.6、泵管出口高度与模板高度尽量减小。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示意图:3.7、钢丝网架复合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任一截面处保温板两侧混凝土液面高差,挤塑板不应大于400mm。
(原则上混凝土浇筑时,保温板外侧混凝土高于内侧混凝土,减少钢丝网架外漏现象发生)。
3.8、同一浇筑点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在多个浇筑点之间切换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次层混凝土。
3.9、钢丝网架复合剪力墙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振捣棒插入模板内振捣,可采用振捣棒在模板上沿、外侧部位进行点振或用皮锤敲击等方式进行辅助振捣。
3.10、钢丝网架复合剪力墙的拆模时间应比普通剪力墙延迟24h。
模板拆除后,应立即采取塑料薄膜或喷涂、涂刷养护剂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11、冬期施工时,不得向裸露部分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保温材料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3.12、外墙装饰层施工前应对螺栓孔进行封堵。
封堵螺栓孔应先填入与保温板等厚的保温材料,再用干硬性砂浆两端填实,并在外表面涂刷防水涂层。
3.13、浇筑前应对泵车及混凝土输送管道进行清洗,浇筑时应在泵车进料口设置网孔为20mm-25mm的筛网。
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效果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因此保持混凝土的浇筑的连续性是其关键,如果停泵时间太长,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变差,必须对泵管内的混凝土进行处理。
3.14、浇筑墙体混凝土时,注意混凝土浇筑至板底位置,尽量避免混凝土淋落在顶板上。
3.15、内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再浇筑外墙混凝土时,两种混凝土接茬部位,钢丝网内侧普通混凝土要用振捣棒复振,避免施工缝接茬位置印记明显。
3.16、剪力墙模板根部一定要密封严密,减少流浆现象发生。
如发生流浆现象,模板内部只留下骨料,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1.1、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相应规范、图集。
1.1.2、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已完成,预埋件及管线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已办理意见手续,检查合格。
1.1.3、砼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1.1.4、车库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C30S6,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C30,现场布置一台汽车泵。
1.1.5、混凝土浇筑之前,标高控制点已经做好。
1.1.6、现场施工人员均已见过技术交底,并准确掌握本工程特点。
模板、钢筋看护人员、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测量人员已经到位,混凝土振捣工应持证上岗。
1.2、人员准备1.2.1、管理人员:混凝土布料工3人,振捣工人8人,收面工人10人,壮工5人,看筋工人2人,看模工人2人。
1.3、材料准备1.3.1、商品混凝土:C30S6混凝土,坍落度:160-- 180mm,从商混站发车到施工现场浇筑部位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1.3.2、外加剂:缓凝剂,早强剂。
1.4、工、机具准备汽车泵、砼吊斗、50振捣器、30振捣棒、木抹子、胶皮水管、塔式起重机、布料杆、溜槽、铁抹子、铝合金刮杠、盒尺、小线、铁锹、铁盘等。
1.5、现场准备1.5.1、施工脚手架已经搭设完毕且验收合格,混凝土浇筑操作层脚手架搭设合格。
1.5.2、现场水电供应到位,如果需要夜间施工,施工地点照明工具准备完毕。
1.5.3、施工队伍人员到齐,管理人员到齐,看模和看筋人员到位,班前安全交底完毕。
1.5.4、汽车泵位置布置完成,支设完成,塔吊司机及信号工到位。
2、施工工艺2.1、工艺流程支设汽车泵→混凝土运输→浇筑墙体(顶板)混凝土→振捣→拆模→混凝土养护。
2.2、工艺要点2.2.1、水润湿到位,基层清理完毕,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
2.2.2、混凝土布料: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得超过2m,按浇筑顺序布料,不得在同一位置浇筑混凝土过多,不得在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设置浇筑挡板,对准浇筑挡板布料。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自密实混凝土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线外试验段自密实混凝土图1 模板粘贴模板布图2 模板固定及排气孔模板安装道板四角设置排气孔,排气孔上边缘高于轨道板顶面。
排气孔模板安装前检查轨道板是否精调到位,模板预埋件是否安装齐备,预埋螺栓是否松动。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注意检查,模板接缝是否严密。
顶紧螺栓是否顶紧模板,扣压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图3 自密实层压紧装置固定立模完毕后,在轨道板四角安装4个防上浮百分表,曲线段四角增设分表,并将初始值调零。
百分表安装完毕后严禁踩踏碰撞,在灌注时应避免同时、多人站在轨道板上而导致读数异常。
灌注完毕后应每隔 5min进行读一次数并记录在表格上。
上浮值不应大于图4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设备混凝土进入灌注料斗前,经过溜槽这一装置,可以明显减少气泡的产生,且放砼操作人员与灌注孔液面控制人员协调配合,时刻注意灌注料斗液面,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避免将空气带入到板腔内。
通过下料管口模板内混凝土下降情况和在观察孔观察混凝土流动状态,随时检查混凝土在轨道板下的流动情况,当流动情况不良时及时调整混凝土下料速度。
灌注过2个观察孔及模板四角排气孔观察自密实混凝土在板下流动情况,图5 灌注及观察孔封堵、养护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尽量减少两侧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应对混凝①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带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
②自密实混凝土终凝以后方可拆除压紧装置和防侧移固定装置。
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④模板拆除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轨道板四周自密实混凝土。
当模板与第11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