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复合丙泊酚在精神分裂症病人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09.64 KB
- 文档页数:2
67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8月下第21卷第24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胡相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胡相萍1…黄育2(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28244)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28244)【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骨科腰椎病人的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
方法:本次研究收录的患者均是来自我院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行老年骨科腰椎手术100例患者,因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而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同时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的等量生理盐水。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T0-T8,麻醉前、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或者生理盐水泵注10分钟后、插管时、切皮时、气管拔管后、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以及术后7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苏醒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T1、T2、T3、T4的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低于对照组的还有T2、T3、T4的SBP、DBP水平(P <0.05);同时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也比对照组低,并且苏醒和拔管的时间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后躁动评分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 <0.05);而T5、T6、T7的简易智力状态监测量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并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在老年骨科腰椎病人的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可以有效稳定血液动力学,同时对于患者的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腰椎手术;骨科;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4-0067-03高龄患者多有退变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性腰椎病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若经一项或几项保守疗法均不奏效,或有手术适应证,则需立即进行手术。
精神疾病患者麻醉注意要点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罹患精神疾病同时需要手术的患者已不在少数,然而,对于精神患者的麻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性的措施,因此,麻醉医师必须正确认识该类患者的特殊性,在麻醉诱导、管理和苏醒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1.精神病患者需要急诊手术,除了可能发生在身体各处的器质性疾病外,多半可能是由于自我伤害(如自杀,误食金属锐器等)造成,这种患者往往病情紧急,常可伴有失血性休克和酸碱电解质失衡等严重病理生理状况。
2.精神病患者疾病及药物治疗相对特殊,现病史获得较困难,常常可能合并其他未能预料的疾病。
3.精神病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攻击性,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医务工作者和手术室环境下,因为紧张情绪和意识障碍而具有攻击性。
4.合并酒精、药物等滥用的患者,常常会影响麻醉药的作用效果。
二、精神病患者的麻醉注意要点(一)术前注意要点1.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切忌轻率中断精神类药物的使用,以防止患者既往精神症状的复发或加重。
2.对于急诊手术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尽可能详尽收集相关病史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积极处理可能发生的失血性休克等急症情况,麻醉同意书应由有行为能力的法定监护人签字。
3.对于可能有潜在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应在术前给予适当约束,可以考虑术前使用镇静药物,同时尽量保证足够多的工作人员在场。
4.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或出现药物戒断症状的患者,应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其戒断症状,如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可尝试使用阿片类药物予以治疗,酒精依赖患者予以苯二氮类药物(如咪达唑仑)行替代性治疗,躁狂患者急诊手术则可使用氟哌啶醇10mg予以镇静。
(二)术中注意要点1.麻醉中经常遇到的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包括毒品在内的药物成瘾、药物依赖以及急慢性酒精中毒等,因此在麻醉管理中将会涉及到精神异常的控制和麻醉药物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肝药酶的作用,许多精神类药物都可以加速麻醉药物在体内的降解而降低麻醉药的血药浓度,因此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可在BIS等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仪器监测帮助下适当加大麻醉药物的剂量,同时注意麻醉药物和精神类药物可能存在的协同呼吸循环抑制作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机制发表时间:2019-09-10T15:32:35.0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郭良平[导读] 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全麻麻醉药,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安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广安 638000)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全麻麻醉药,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不良反应少、起效快以及清楚迅速等优点。
但是,目前对于丙泊酚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未上得到明确。
在医学上通常认为全麻药的作用可以是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传递或降低中枢兴奋性神经传递或两者都有作用,从而起到麻醉的效果。
那么,我们就分别从中枢抑制性和中枢兴奋性两个方面对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一、丙泊酚对中枢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的作用中枢抑制氨基酸受体主要分为两种,分为为Υ一氨基丁酸受体(GABA)和甘氨酸受体(GlyR),相关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丙泊酚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这两种受体有关。
其中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分布,GABA又分为A型和B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产生抑制的作用,通常在医学上被认为是许多麻醉药的主要作用位点。
丙泊酚对A型受体主要起到增强GABA与A型受体之间的反应,从而导致神经元网络兴奋性降低,从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很多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丙泊酚对于A型受体的麻醉作用机制,但是对于B型受体的麻醉作用机制则没有得到证实,有研究者推测,激活中枢B受体至少可以部分的促进丙泊酚的麻醉作用,但是该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甘氨酸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其主要分布在脊髓和脑干中,其对多种麻醉药物均比较敏感,但是由于甘氨酸在人体中的分布主要在脊髓和脑干等神经区域,也是主导起到抑制作用的地方,为此,丙泊酚对氨基酸的作用一般是在全麻效益中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丙泊酚对中枢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的作用中枢兴奋性谷氨酸受体有很多种,主要的分为: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A-amino-3-hydroxy-5-methy-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Kainate 受体,其中AMPA受体和Kainate 受体被成为non-NMDA 受体,从相关的动物实验的结果来看,丙泊酚对人体内嗅皮层以及脊髓多突触兴奋性的传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是由NMDA受体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当人体处于静息膜电位下,NMDA受体就会处于一种无活的状态,只有在膜电位去极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NMDA受体才会被激活。
椎管内麻醉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防治的研究进展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镇痛效果确切,肌松效果好,经济实用等优点。
广泛的应用于下肢、盆腔及下腹部手术。
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术中常出现内脏牵拉反应、病人紧张不适、麻醉平面不当导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剧烈波动等。
其中内脏的牵拉反应是手术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
1、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机制内脏牵拉反应又称内脏牵拉反射,属于内脏痛和牵涉痛的范畴。
其发生机制复杂,现仅部分被阐明。
具有定位不明确;疼痛持续时间长;对扩张、牵拉刺激敏感;常伴随恶心呕吐、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等特点。
人体胸腔、腹腔、盆腔的内脏器官,均被内脏自主神经支配,而内脏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大神经分支纤维。
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状态,精确地平衡、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内环境的稳定。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便会出现各种机体功能障碍[1],这便是内脏牵拉反射的病理生理基础。
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局麻药物可逆性的阻断脊神经的传导来发挥作用的。
当脊神经被阻滞后,来自脊髓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阻断而暂时丧失功能。
而迷走神经直接发自颅底,进入胸腔分为左右两个主干,沿食管两旁下行,沿途发出心、肺、心包、大血管等内脏纤维分支,密布于心、肺、纵隔内脏器官组织。
左右主干又穿过膈肌裂孔再汇入腹腔神经节,发出纤维分支纤维密布于腹腔的各个内脏组织。
大主干分支又参与了各个神经节和骶前神经丛,其纤维分支密布于盆腔的子宫、卵巢、附件、阴道、直肠、膀胱、前列腺等等各个器官和组织。
由此看来,迷走神经的行程长,分布广,但椎管内麻醉下局麻药物无法与其接触,故对迷走神经的功能状态没有干预[2]。
此时便产生了机体交感神经过度抑制和迷走神经的兴奋之间的矛盾。
而术者探查牵拉内脏造成的迷走神经反射亦使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机体短时间内不能代偿这种急剧的变化,便出现了以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为特征的临床上既麻烦又独特的所谓内脏牵拉反应和内脏牵拉痛问题。
骨科手术中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骨科手术中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麻醉技术,它通过阻断神经的传导,使手术部位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手术安全性和病人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神经阻滞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神经阻滞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应用范围、临床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神经阻滞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1. 神经阻滞技术起源及发展神经阻滞技术起源于19世纪初,最早应用于上肢外科手术。
随着对解剖学和荷尔蒙学知识不断深入了解以及荷尔蒙学知识在医学领域应用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神经解剖和荷尔蒙分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神经阻滞技术的分类和原理神经阻滞技术可根据阻滞部位和药物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神经阻滞技术有硬膜外阻滞、硬膜外连续穿刺、腰麻、骶管麻醉等。
这些技术通过注射药物,使荷尔蒙分泌机制发生改变,从而达到神经传导的阻断。
3. 神经阻滞性疼痛管理随着对疼痛管理理念和方法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骨科手术采用了神经阻滞性疼痛管理。
这种方法通过在手术前或手术中进行神经阻滞性荷尔蒙注射,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后疼痛,并减少对镇静剂和镇静剂类荷尔蒙等荷尔蒙类荷尔蒙类用量。
三、神经阻滚在骨科手朮中应用范围1. 骨折手术神经阻滚技术在骨折手术中应用广泛。
骨折手术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而神经阻滚技术可以有效地使手朮部位失去感觉,减轻手朮疼痛,并减少对镇静剂和镇静剂类荷尔蒙等荷尔蒙类荷尔蒙类用量。
此外,神经阻滚技术还可以减少手朮中的出血量和创伤面积。
2. 关节置换手朮关节置换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数。
在关节置换中,神经阻滚技術通常被用于疼痛管理和肌肉松弛。
通过对关节周围的神经进行阻滚,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使患者在手数过程中保持舒适。
3. 脊柱外科脊柱外科是一种复杂的骨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