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20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方式有的不少人会因生宝宝所带来的后遗症,比如说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以前是有一些传统的医术来治疗,以前的传统也有一些弊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叫做子宫动脉栓塞手术,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栓塞方法有3种术式:(1)子宫动脉栓塞术(UAE);(2)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3)卵巢动脉栓塞术(DAE),较常见的是UAE。
所有患者TUAE 均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
采用经皮右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将COBRA尖端先后分别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证实其为肌瘤,供血动脉后经导管注入超化碘油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属于血管介入性手术。
介入手术(interventional operation)是利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X射线、腹腔镜等现代医学影像导向技术,对病变所在器官和组织进行定向手术,以达诊断和治疗目的。
目前该法已成为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于其具有微创伤、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近20年发展迅速。
一般分为血管性介入手术及非血管性介入手术两大类别。
血管介入性手术由Seldinger于1953年创立。
根据置管位置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亚选择性——插至腹主动脉;选择性——插至腹主动脉一级分支;超选择性——插至腹主动脉二级或更小的分支。
该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使一些不能手术的病人获得治疗机会,简化了外科手术。
主要包括:血管造影、血管栓塞、血管成形灌注化疗、引流及活组织检查等。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开始于1920年,最初用于产后止血,后又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盆腔灌注化疗。
1994年曾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前准备。
1995年英国Ravina等首次用于临床代替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经验。
之后,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gation,TUAE)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精选word导读: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子宫切除术最主要的原因为:感染、栓塞后疼痛、阴道出血、肌瘤脱垂。
除上述常见并发症外,最近也有一些少见并发症的报导,如在栓塞治疗后出现永久性闭经伴子宫内膜萎缩,或出现不全肠梗阻等。
一、子宫动脉栓塞副反应和并发症:(一)栓塞后常见的副反应:栓塞剂的反流、导管移位、误栓、附壁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严重者可致死亡。
(二)盆腔疼痛:由于子宫肌瘤发生严重变性坏死所致,栓塞后疼痛通常出现在术后6~8小时内,可持续几天,约有5%~10%的妇女盆腔疼痛可持续至2周以上,如没有感染证据而疼痛持续2~3个月以上,需手术治疗。
(三)栓塞综合征:发生率可达40%,包括下腹疼痛、发热、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恶心、呕吐,为自限性,通常经保守和支持治疗可在48小时到2周内自行缓解,常不需用抗生素。
(四)下肢酸胀无力。
(五) 坏死组织滞留和排出。
(六) 子宫内膜炎:极少出现,可能与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存在感染灶有关,术中动脉内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有效预防,但应警惕有栓塞术后发生感染而导致败血症死亡的可能。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子宫切除术最主要的原因为:感染、栓塞后疼痛、阴道出血、肌瘤脱垂。
除上述常见并发症外,最近也有一些少见并发症的报导,如在栓塞治疗后出现永久性闭经伴子宫内膜萎缩,或出现不全肠梗阻等。
二、子宫动脉栓塞的远期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术虽然对切除子宫有顾虑的患者提供了选择,然而易造成隐匿性卵巢衰竭。
子宫动脉栓塞术影响卵巢的功能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一)术中暴露于放射线下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
(二)栓塞物质会通过通过输卵管卵巢通路到卵巢导致卵巢的直接损伤。
(三)一些患者卵巢血供依赖于子宫动脉,栓塞后卵巢的血液灌注也会减少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行较大量的临床随访观察。
因此,在选择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时应慎重,尤其是盆腔炎症未控制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动脉硬化患者及本身有血管造影禁忌证的患者,应列为该项治疗的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