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
- 格式:ppt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18
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学习目标:一、了解提取关键词这类压缩语段试题的特点;二、掌握提取关键词这类压缩语段试题的基本技巧;三、运用技巧解题。
学习过程【考点阐释】1、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2、基本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3、主要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4、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分析:“关键词”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令人耳目一新。
那么什么是关键词呢?关键词是常出现在文献篇名或文献正文中,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
后来也适用于计算机检索。
就今天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高考.压缩语段.关键词”,那么这三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了。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金榜例题】1、(2005年全国高考卷)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 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
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方法归纳:方法一:三步解题法(一)是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馆藏古籍”)、人才是主题词,不可不取。
(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如“修复”、“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不可不取。
(三)是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如本题可连缀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
这有点像提取句子主干,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浩海信息多,浓缩取精华——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浩海信息多,浓缩取精华——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19.提取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2015“绵阳一诊”)第二届科博会期间,公安部门在会场设置安保部,先后对主要活动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20余次实地勘察,设计出了精确、合理、科学的安保工作框架,从组织机构、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方面都作出了细致的安排,实现了会展中心周边整体物理隔离,增加了视频监控点位80余个,规划了大型停车区域5个,制定了详细的车辆通行、分流方案,确保会场秩序井然。
在此基础上,安保指挥部还设置了28个职能组,统一从各警种、各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抽调警力,参加科博会安保执勤。
记者在会场看到,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都着装上岗,在会场内来回巡逻,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他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什么是关键词?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
一般放置在文段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
后出现在网络搜索中,指人们输入到搜索框中的关键文字。
就今天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高考压缩语段关键词”,这三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善于提炼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内容。
应注意的问题:1、关键词既可以是双音节词,也可以是四字短语或多音节短语;2、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不会是虚词;3、书写时注意词语的顺序,因为不少题暗含顺序的要求,最好按原文顺序书写。
考点扫描提取关键词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
它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基本步骤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表述为:“什么怎么样”这种结构)一、关注话题任何语段,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
如何提取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是近年来高考热考的一种题型。
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
由于“提取关键词”是“压缩语段”的变体,所以在答题思路上要借助“压缩语段”的解题思想。
“提取关键词”正确的方法是:先整体把握材料,用压缩语段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压缩,提取出一句话;然后再对这句话进行压缩,提取关键词。
即:两压缩,两提取。
【例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
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1)第一步:对材料进行压缩和提取。
这是一段记叙性的文字,全文两句话,其中第一句话由两个分句构成。
第一句话,第一层从国家图书馆的角度,以修复任务的巨大(5000余米)与修复人员稀缺(不过10人)之间的反差,表明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第二层,从全国的角度,说明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短缺非个别现象(全国围都存在)。
第二句话,以一种假设的结果强调古籍修复人才的不足。
所以,这段文字可以压缩为一句话:我国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极为不足。
(15字)(2)第二步:对第一步压缩后的话进行提取:有了这句话作基础,提取关键词就有了明确的围,确定的指向。
以第一次压缩的文字为蓝本,最后提取的关键词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一是明确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不可不取.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三是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容,即可敲定。
(一)明确说明对象“古籍”(“馆藏古籍”)、人才是主题词,不可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