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粤教沪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368.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单元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课标要求】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材分析】粤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的第二课,基于对前一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分析,讲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对我国现行经济制度的分析,是上一课内容的延伸,为下一课做铺垫。
本课在全书知识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
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初中生,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多,学生对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喜欢探究并已具备一定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学习兴趣更趋广泛和稳定,愿意阅读多种材料,并且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身边的社会现象、新鲜事物感兴趣,善于观察、思考问题,参与欲、表现欲强。
但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政策性较强,而且概念多,相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较抽象点,所以真正理解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地处非公有制异常活跃的某某,让学生充分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不尽深刻。
因此,应多从当地现实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地位与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我国经济制度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热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教案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要求1、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教具多媒体教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学过程1、观察与思考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就我国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归类并说明所占的比重,分析书本P12“观察与思考”的图一。
2、家族大会餐以“我”的形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介绍各种经济成分及作用。
3、图表见地位老师根据学生介绍,做好位置排列,整理知识要点,建构知识网络;并利用书本P13图二,特别强调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成分大搜索(1)由学生归结这些经济成分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2)再用“观察与思考”图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犹如中国经济发展大厦的“基石”和“窗户”。
5、探究与交流老师播放反映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材料或图片:机器大生产与手工小作坊;现代都市与西部落后农村;农业机械化与人牛耕地场面。
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分析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现场小调查课堂上即兴向学生了解其父母或亲戚所从事的职业及收入状况,分析这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并讨论分别属于何种分配方式,引出分配制度的内容。
7、家庭小帐本对小张一家的收入(本人邮局工作,月工资2000元,妻子在个体服装厂,工资每月1000元,爸爸承包村里的责任田,年收入1万元,弟弟买股票赚了1万元,家里一小店面出租年收入5000元。
)进行分析,结合书本P16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进一步分析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8、让事实说话呈现材料“温州城的变化”(附录4),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