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0
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9T06:21:21.94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作者:张丽丽[导读]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张丽丽吉林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 132011【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1-2020.1(实施常规外科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与2020.1-2021.1(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微外科修复效果远远高于常规修复,通过肢体功能评分判断出患者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修复良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更为有效,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重要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多由于交通事故或工地不安全施工导致,近年来发生率是只增不减。
而四肢骨折常伴随着重要血管损伤,使治疗难度系数更大。
患者需及时救助,一旦延误后果非常严重,挛缩、感染、截肢,再严重者危及生命[1]。
及时治疗,更有效的修复是如今临床研究的关键,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使用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显微外科修复,因此随机选取我院2019.1-2020.1使用常规方法修复的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25±4.23岁)与2020.1-2021.1使用显微外科修复的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12±5.45岁)进行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用于本次实验比较。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关键词】动脉四肢主要动脉损伤比较常见,需紧急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和肢体。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截肢率已显著降低。
我院从1990年~2002年6月先后收治49例急性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病人,由于及早手术,无一例死亡,2例术后因小腿挤压严重坏死予以截肢,其余47例均成功,收到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8~50岁;就诊最短时间40min,最长18d。
锐器伤30例,枪伤5例,玻璃伤10例,车辆伤3例,砸伤1例。
损伤部位及性质:锁骨下动脉2例,腋动脉3例,肱动脉12例,尺桡动脉19例,股动脉7例,桡动脉6例;开放伤37例,闭合伤12例;完全离断35例,不全离断14例;其中血栓4例,6例假性动脉瘤形成。
合并症:失血性休克17例,伴行静脉损伤13例,肌肉断裂损伤18例,骨折9例,神经断裂14例,屈肌腱损伤24条。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49例均行血管修复术,端口吻合37例,血管移植12例,最长的达20cm。
有2例动脉损伤血管移植后小腿严重挤压坏死,最后截肢,其余47例均成功。
术后同时修复骨折、肌肉、神经和肌腱。
术后随访最长时间10年,最短4个月,肢体外形及功能正常,静脉移植无一例发生动脉瘤。
2 讨论2.1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断,要做到准确,防止漏诊。
除刀伤外,凡四肢主要动脉走行的损伤、骨折、脱位及挫伤等,都应警惕有无动脉损伤。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正确诊断,如伤口有搏动性大出血,张力性或搏动性水肿,肢体严重水肿,温度低,苍白,毛细血管反应及静脉充盈差,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细弱、摸不到,运动感觉弱或消失等,如有怀疑不能确诊者,有条件可行造影或立即手术探查。
一旦漏诊或延误处理可造成肢体或生命丧失。
本组有1例股骨下1/3骨折合并股静脉血栓形成,有1例膝关节前脱位合并动脉断裂,肢体有血液循环,但肢体发凉,毛细血管反应差,足背动脉触不到。
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张英华;张春生;陈仲华
【期刊名称】《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8(021)003
【摘要】[目的]回顾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栓塞的治疗疗效。
[方法]采用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直接吻合;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缺损,动脉栓塞两断端自体静脉移植吻合;髂外动脉栓塞股动脉健侧与患侧耻骨联合上大隐静脉搭桥术。
[结果]64例病人术后随访了5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应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总页数】1页(P217)
【作者】张英华;张春生;陈仲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中心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406
【相关文献】
1.四肢血管损伤急诊显微外科治疗 [J], 朱一龙
2.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J], 胡召云;陈武
3.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J], 花莉;贾艳艳;孙春晖
4.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救护 [J], 王秀凤;王丽霞;刘彩林
5.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救护 [J], 王秀凤;王丽霞;刘彩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罗庚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0(029)019
【摘要】目的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诊治分析,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2例血管损伤修复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结果本组62例,血管修复术后死亡1例,截肢2例,肢体血液循环不良、不同程度肌坏死挛缩5例,其余各例血循环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对保存肢体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截肢率,恢复肢体功能.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罗庚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手外科,广东东莞,523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 [J], 袁虹豪;刘承伟
2.四肢主要动脉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J], 杨文君
3.外固定架联合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 [J], 赵强;党鹏
4.下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J], 翟向前;付振才
5.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分析 [J], 胡红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外科治疗四肢血管损伤40例报告
黄国华;汤成华;满毅
【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
【年(卷),期】1999(005)004
【摘要】四肢血管损伤日渐增多。
DeBakey报告在二战期问的2471例血管损伤患者中,四肢动脉损伤就占90%。
Hermreck等报道四肢血管损伤占总创伤的3%。
对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是提高成功率、保全肢体的关键。
我科从1991年~1997年间收治四肢血管损伤40例.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42)
【作者】黄国华;汤成华;满毅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骨科显微外科研究室,20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
【相关文献】
1.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J], 方均强;廖坚文;林冷
2.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处理(附39例报告) [J], 贾维东;乔永东;杨海波;李亚平;吕金捍;戈朝辉
3.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J], 莫家栋;宋建榕;陈奋勇;李建东
4.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治疗体会(附32例报告) [J], 李魁章;刘小化;等
5.四肢血管损伤20例报告 [J], 王桂新;何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外科治疗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显微外科治疗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损伤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神经进行修复、移植和血管修补,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进行修复的5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术后随访,其中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治疗有效率高。
结论:对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技术进行神经和血管的修复和重建,可以有效避免肢体因缺血而坏死。
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显微外科;臂丛神经;血管损伤;临床【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090-01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致病原因有很多,比如挤压、枪击、机械、车祸或锐器,都会导致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
它是一种严重的合并伤,病情比较复杂,受伤的部位解剖位置特殊,必须及时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臂丛神经进行修复,以免导致患者的上肢功能的丧失,造成严重的后果[1]。
本组选取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进行修复的5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术后随访,术后功能评价优良率达76%。
将主要临床治疗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选取的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共5例。
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分布为24-64岁,平均年龄41岁。
所有患者的受伤部位都为侧位,其中左侧4例,右侧1例手术方法对于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我们必须及时的进行诊断,然后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抓住治疗时机,尽快让患者的神经和血管得到修复。
主要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臂丛根性撕脱伤:通过膈神经、副神经以及颈丛运动支移位来修复正中神经及胸背神经。
以膈神经移位吻合肌皮神经,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正中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