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桁架位移法求解程序设计修正版

平面桁架位移法求解程序设计修正版

平面桁架位移法求解程序设计修正版
平面桁架位移法求解程序设计修正版

目录

摘要 ............................................................................ - 3 -第一章题目的意义...................................................... - 4 -第二章理论分析......................................................... - 4 -2.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4)

2.2平面桁架分析的基本问题 (7)

第三章程序设计框图..................................................- 12 -第四章程序代码........................................................- 13 -4.1计算平面桁架位移法的程序代码 .. (13)

第五章应用..............................................................- 16 -5.1例一 .. (16)

5.2例二 (19)

第六章结论······························································- 22 -参考文献 ·····································································- 22 -

平面桁架位移法计算的MAPLE程序设计

摘要

本文利用位移法编写MAPLE程序来计算平面桁架各节点位移、各杆的轴力。通过虚设位移和约束处的位移处理,由位移表示出杆件轴力,把杆件轴力和支反力转化为节点力,建立节点力的平衡方程,根据线性代数知识求解多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出杆件内力。所以,通过MAPLE输入特征矩阵和约束条件,采用后处理方法编写MAPLE程序代码计算出平面桁架各节点位移、约束处的支反力和各杆件内力。本文通过2个计算实例表明其计算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平面桁架;位移法;MAPLE;程序设计

平面桁架位移法的MAPLE程序设计第一章题目的意义

平面桁架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房屋、桥梁、电视塔等等都可以发现,因而平面桁架的求解变得尤为重要。在以往我们学过的力学知识中,我们发现平面桁架求解是相当复杂的,运算量比较的大,然而我们利用的平面桁架位移法的MAPLE程序设计则大大降低了运算量,也极大的提高了运算精度。

第二章理论分析

2.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位移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另一种基本的、也是有效的方法,不仅如此,对于静定结构,位移法也是一种计算方法。力法从未知力/缀余力入手,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对于超静定结构中任意两点的相对变形都是0,也就说所有的力在该位置上产生的变形之和为0,因此力法可以称之为位移协调法。位移法与之相对

应,即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结构体系来讲,结构中的任意一点或任意组成部分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因此该点或部分必然存在内力的平衡,以内力平衡为基础所构建的线性方程组来求解结构内力,也是一种极佳的方法。因为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此结构的内力平衡一般从位移为未知量来入手,最终求得结构内力。这种以位移为初始未知数求解结构内力的方法称为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是以在小变形的基础的结构体系中,内力是可以叠加的,位移也是可以叠加的。结构中的受力、变形是可以分阶段、分次发生的,分阶段、分次发生的受力、变形是可以线性叠加的,叠加的结果与这些力、变形同时发生的结构所产生的内力、变形是相同的。

位移法可按两种思路求解结点位移和杆端弯矩:典型方程法和平衡方程法。下面给出典型方程法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1、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杆端弯矩的表达式称为转角位移方程。

①两端固定梁转角位移方程:

②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梁转角位移方程:

③ 一端固定一端定向支承梁转角位移方程:

④已知杆端弯矩,可由杆件的矩平衡方程求出剪力:

其中是相应的简支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剪力;M AB,M BA的正

负按位移法规定。

2、直接列平衡方程法:

位移法方程实质上是静力平衡方程。对于结点角位移,相应的是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对于结点线位移,相应的是截面的投影平衡方程。用基本体系方法计算时,是借助于基本体系这个工具,以达到分步、分项写出平衡方程的目的。

也可以不用基本体系,直接由转角位移方程,写出各杆件的杆端力表达式,在有结点角位移处,建立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在有结点线位移处,建立截面的投影平衡方程。这些方程也就是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正负号的规定

结点转角、杆转角、杆端弯矩和剪力一律以顺时针为正。

其中:形常数(刚度系数)

2.2 平面桁架分析的基本问题

要解决平面桁架问题,首先,要了解平面桁架的基本假设:

1.各杆件都用光滑铰链链接。

2.各杆件都是直的,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通过铰链的中心。

3.荷载与支座的约束反力都作用在节点上且位于轴线的平面内。

4.各杆件的自重或略去不计,或平均分配到杆件两端的节点上。

桁架中各杆件都是二力杆,杆件的内力都是轴力。

其次,在平面桁架分析的基本问题中,我们利用理论力学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有:

1.节点法:假想地截取平衡桁架的一部分为分离体,若分离体只包含一个节点,称为节点法。节点处的平衡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2.截面法:若分离体包含两个以上的节点,称为截面法,为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3.节点法和截面法的混合应用。

用结构力学进行分析的方法有:

1.节点法:假想地截取平衡桁架的一部分为分离体,若分离体只包含一个节点,称为节点法。节点处的平衡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2.截面法:若分离体包含两个以上的节点,称为截面法,为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3.节点法和截面法的混合应用。

用结构力学进行分析的方法有:

1.力法:是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基本未知量的数目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位移法:是以独立的结点位移(结点角位移与独立结点线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与超静定的次数无关。

关于位移法的简例(《结构力学Ⅰ》【第二版】包世华p274)

先举一个简单的桁架例子,以便于具体地了解位移法的基本思

路。

图7-1a 为一个对称结构,承受对称荷载Fp 。结点B 只发生竖向位移⊿,水平位移为零。在位移法中,把此竖向位移⊿选作基本未知量。这是因为:如果能设法把位移⊿求出,那么各杆的伸长变形即可求出,从而各杆的内力就可求出,整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看出,位移⊿确是一个关键的未知量。

现在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基本未知量⊿的问题。计算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结构中选取一个杆件进行分析。

图7-2a 中杆AB ,如已知杆端B 沿杆轴向的位移u i (即杆的伸长),则杆端力F Ni 应为 i i

i Ni u l EA F (7-1) 式中E 、A i 、l i 分别为杆件的弹性模量、截面面积和长度。系数EA i / l i 是使杆端产生单位位移时所需施加的杆端力,称为杆件的刚度系数。式(7-1)表明杆件的杆端力F Ni 与杆端位移u i 之间的关系,称为杆件的刚度方程。

图 7 - 1 图 7 - 2

第二步,把各杆件综合成结构。综合时各杆在B 端的位移是相同的,即都由B 改变到B ’,此为变形协调条件,各杆端位移u i 与基本未知量⊿间的关系为(图7-2b )

i i a u sin ?= (a )

再考虑结点B 的平衡条件∑Fy=0,得(图7-1b )

∑==51sin i p i N F a F

(b )

其中各杆的轴力FNi 可由(7-1)表示,再利用式(a )可用基本未知量⊿表示,代入式(b ),既得

p i i i

i F a l EA =?∑=251sin (c ) 这就是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它代表平衡方程,是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由此可求出基本未知量

⊿= ∑=512sin i i ai i

p

l EA F (d )

至此,完成了位移法计算中的关键一步。

基本未知量⊿求出以后,其余为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为了求各杆的轴力,可将式(d )代入(a ),再代入式(7-1),可得

i i i i i i i i a l EA a l EA FN 251

sin sin ∑== (e) 将图7-1a 的尺寸代入式(d )和(e ),设各杆EA 相同,得 EA

a F p 637.0=? F N1=F N5=0.159F p

F N2=F N4=0.255F p

F N3=0.319F p

在图7-1a 中,如只有2根杆,结构是静定的;当杆数大于(或等于)3时,结构是超静定的,均可用上述方法计算。可见,用位移法计算时,计算方法并不因结构的静定或超静定而有所不同。

第三章程序设计框图

第四章程序代码

4.1 计算平面桁架位移法的程序代码

>

restart:with(linalg):with(plots):printlevel:=0:interface( showassumed=0):

Warning, the protected names norm and trace have been redefined and unprotected

Warning, the name changecoords has been redefined

>XY:=matrix([[0,0],[1.5,0],[2.25,0],[3,0],[4.5,0],[3,-0.5 ],[1.5,-0.5]]):

>NE:=matrix([[1,2,E,A],[2,3,E,A],[3,4,E,A],[4,5,E,A],[5,6 ,E,A],[4,6,E,A],[3,6,E,A],[6,7,E,A],[3,7,E,A],[2,7,E,A],[ 1,7,E,A]]):

>NP:=matrix([[1,2,-8],[2,2,-8],[3,2,-6],[4,2,-8],[5,2,-8] ]):

> NC:=matrix([[1,1],[1,2],[5,2]]):初始数据的处理

>truss:=proc()平面桁架位移法求解子程序

global XY,NE,NP,NC:

local

x1,y1,x2,y2,L,cosa,sina,k1,T1,T2,T,ss,a,f,solu,k,i,j,uv,p p,ff,nf:

uv:=matrix(rowdim(XY)*2,1,0):pp:=matrix(rowdim(XY)*2,1,0) :ff:=matrix(rowdim(NE),1,0):nf:=matrix(rowdim(XY)*2,1,0): ht:=(XY,NE)->display(plot([seq([XY[i,1],XY[i,2]],i=1..row dim(XY))],style=point,color=red,symbol=circle,symbolsize= 30),plot([seq([[XY[NE[i,1],1],XY[NE[i,1],2]],[XY[NE[i,2], 1],XY[NE[i,2],2]]],i=1..rowdim(NE))],color=blue,thickness =2),textplot([seq([XY[i,1],XY[i,2],i],i=1..rowdim(XY))],c olor=red),axes=none):绘图程序代码

for k from 1 to rowdim(XY) do;虚设位移

uv[2*k-1,1]:=u[k];uv[2*k,1]:=v[k];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C) do;约束处的位移处理

i:=NC[k,1]: j:=NC[k,2]:

uv[2*i-2+j,1]:=0: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E) do; 有虚设位移求杆件内力

i:=NE[k,1]: j:=NE[k,2]:

x1:=XY[i,1]: y1:=XY[i,2]:

x2:=XY[j,1]: y2:=XY[j,2]:

L:=sqrt((x2-x1)**2+(y2-y1)**2):

cosa:=(x2-x1)/L :

sina:=(y2-y1)/L:k1:=NE[k,3]*NE[k,4]/L:

T1:=cosa*k1: T2:=sina*k1:

T:=matrix([[-T1,-T2,T1,T2]]);

ss:=matrix([[uv[2*i-1,1]],[uv[2*i,1]],[uv[2*j-1,1]],[uv[2 *j,1]]]);

ff[k,1]:=det(simplify(multiply(T,ss))):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E) do;把轴力化为节点力

i:=NE[k,1]: j:=NE[k,2]:

x1:=XY[i,1]: y1:=XY[i,2]:

x2:=XY[j,1]: y2:=XY[j,2]:

L:=sqrt((x2-x1)**2+(y2-y1)**2):

cosa:=(x2-x1)/L : sina:=(y2-y1)/L:

pp[2*i-1,1]:=pp[2*i-1,1]-cosa*ff[k,1]:pp[2*i,1]:=pp[2*i,1 ]-sina*ff[k,1]:

pp[2*j-1,1]:=pp[2*j-1,1]+cosa*ff[k,1]:pp[2*j,1]:=pp[2*j,1 ]+sina*ff[k,1]: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C) do;把支座反力引入节点力

i:=NC[k,1]: j:=NC[k,2]:

pp[2*i-2+j,1]:=X[i,j]+pp[2*i-2+j,1]: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P) do;已知载荷的处理

i:=NP[k,1]: j:=NP[k,2]:

nf[2*i-2+j,1]:=NP[k,3]:

od;

for k from 1 to rowdim(NC) do;约束出的位移由支反力替代

i:=NC[k,1]: j:=NC[k,2]:

uv[2*i-2+j,1]:=X[i,j]:

od;

for k from 1 to 2*rowdim(XY) do;节点平衡方程

f[k]:=pp[k,1]=nf[k,1];

od;

solu:=solve({seq(f[i],i=1..rowdim(XY)*2)},{seq(uv[i,1],i= 1..rowdim(XY)*2)});位移与支座反力的求解

ff:=subs(solu,evalm(ff)):

for k from 1 to rowdim(NE) do;

i:=NE[k,1]: j:=NE[k,2]:

print(F[N,i,j]=evalf(ff[k,1],4)):

od;

ht(XY,NE);

end proc:

> truss();子程序的引用

=

F

-33.00

N12

,,

F

=

-33.00

,,

N23

F

=

-33.00

,,

N34

F

-33.00

=

,,

N45

34.79

F

=

N56

,,

-8.000

F

=

N46

,,

-5.408

F

=

N36

,,

37.50

=

F

,,

N67

-5.408

F

=

N37

,,

-8.000

=

F

,,

N27

34.79

=

F

N17

,,

第五章应用

5.1 例一

>XY:=matrix([[0,0],[0,6],[3,0],[3,3],[3,7],[6,0],[6,6],[6 ,8],[9,0],[9,9],[12,0],[12,6],[12,8],[15,0],[15,3],[15,7] ,[18,0],[18,6]]):

>NE:=matrix([[1,2,E,A],[1,3,E,A],[1,4,E,A],[2,5,E,A],[5,4,E,A],[5,8,E,A],[4,3,E,A],[4,6,E,A],[4,7,E,A],[3,6,E,A],[6,7,E,A],[6,9,E,A],[7,8,E,A],[7,9,E,A],[7,10,E,A],[8,10,E ,A],[9,10,E,A],[10,12,E,A],[10,13,E,A],[9,11,E,A],[9,12,E ,A],[12,13,E,A],[13,16,E,A],[15,16,E,A],[16,18,E,A],[12,15,E,A],[17,18,E,A],[15,17,E,A],[14,17,E,A],[14,15,E,A],[11,14,E,A],[11,15,E,A],[11,12,E,A]]):

> NP:=matrix([[5,2,-10],[8,2,-10]]):

> NC:=matrix([[1,1],[1,2],[17,2]]):

truss();

?

= F ,,N 120. = F ,,N 1315. = F ,,N 14-21.21 = F ,,N 250. = F ,,N 54-10. = F ,,N 580. = F ,,N 430. = F ,,N 46-7.08 = F ,,N 47-14.14 = F ,,N 3615. = F ,,N 67 4.993 = F ,,N 6910. = F ,,N 78-10. = F ,,N 79-11.18 = F ,,N 710-7.070 = F ,,N 8100.

=

F

10.

,,

N910

-7.070

=

F

N1012

,,

0.

=

F

N1013

,,

5.

F

=

N911

,,

0.

F

=

N912

,,

F

=

0.

,,

N1213

0.

=

F

,,

N1316

0.

=

F

N1516

,,

0.

=

F

,,

N1618

F

=

-7.070 N1215

,,

F

=

0.

,,

N1718

F

=

-7.070 ,,

N1517

F

5.

=

N1417

,,

F

=

0.

,,

N1415

5.

=

F

N1114

,,

F

-.01

=

,,

N1115

-.01

=

F

N1112

,,

5.2 例二

>XY:=matrix([[0,0],[2,-2],[2,0],[4,-2],[4,0],[6,-2],[6,0] ,[8,0],[10,-2],[10,0],[12,-2],[12,0],[14,-2],[14,0],[16,0 ]]):

>NE:=matrix([[1,2,E,A],[1,3,E,A],[2,3,E,A],[2,4,E,A],[3,4 ,E,A],[3,5,E,A],[5,4,E,A],[4,6,E,A],[4,7,E,A],[5,7,E,A],[ 6,7,E,A],[6,8,E,A],[7,8,E,A],[6,9,E,A],[8,9,E,A],[8,10,E, A],[9,10,E,A],[9,11,E,A],[10,11,E,A],[10,12,E,A],[11,12,E ,A],[11,13,E,A],[11,14,E,A],[12,14,E,A],[13,14,E,A],[13,1 5,E,A],[14,15,E,A]]):

> NP:=matrix([[5,2,-10],[8,2,-10]]):

> NC:=matrix([[1,1],[1,2],[15,2]]):

>truss();

17.68

F

=

N12

,,

-12.50

=

F

N13

,,

-12.50

=

F

N23

,,

F

=

12.50

,,

N24

17.68

=

F

,,

N34

F

-25.

=

N35

,,

-10.

F

=

N54

,,

27.50

=

F

N46

,,

F

=

-3.535

,,

N47

-25.

=

F

N57

,,

F

=

2.500

,,

N67

F

-3.535

=

N68

,,

-27.50

=

F

N78

,,

F

=

30.

,,

N69

F

-10.60

=

N89

,,

F

=

-22.50

N810

,,

F

=

7.500

,,

N910

22.50

=

F

N911

,,

-10.60

=

F

N1011

,,

-15.

F

=

N1012

,,

c语言计算平面桁架内力计算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5 int n,nc,nn,m,e,f;//节点总数,固定节点数,自由度数,杆件数int io,jo;//单根杆对号指示数 int ihl[M],ihr[M];//杆件左右节点号 double a[M];//各杆截面积 double mm[M];//杆件质量 double ea[M];//杆件EA的值 double x[M],y[M];//节点坐标 double dp[M];//总体系下的节点载荷 double t[2];//0,1分别为坐标转换矩阵的cos(),sin() double c[2][2];//总体系下的单刚 double clxy[3];//0,1,2分别为杆长,正弦,余弦 double h[M];//杆件轴力 double r[M][M];//总刚度阵 double rd;//桁架轴力杆局部系单刚 double u[M];//桁架节点位移 double v[2];//存放节点位移差 double d[M];//LDLT分解时的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double l[M][M];////LDLT分解时的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double fdp[M];//总体系下支座反力 void iojo(int k)//计算对号指示数io,jo { int i,j; i=ihl[k-1];//k号杆左节点号进入i j=ihr[k-1];//k号杆节点右号进入i io=2*(i-nc-1);//uxi前未知位移的个数 jo=2*(j-nc-1);//uyi前未知位移的个数 } void ch(int k)//计算杆长与方向余弦函数 { int i,j; i=ihl[k-1];//k号杆左节点进入i j=ihr[k-1];//k号杆右节点进入j clxy[1]=x[j-1]-x[i-1];//k号杆x坐标差 clxy[2]=y[j-1]-y[i-1];//k号杆y坐标差 clxy[0]=sqrt(clxy[1]*clxy[1]+clxy[2]*clxy[2]);//k号杆长 clxy[1]=clxy[1]/clxy[0];//k号杆件x轴余弦 clxy[2]=clxy[2]/clxy[0];//k号杆件y轴余弦

空间桁架结构程序设计(Fortran)

空间桁架静力分析程序及算例1、变量及数组说明

2、空间桁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源代码 !主程序(读入文件,调用总计算程序,输出结果) CHARACTER IDFUT*20,OUTFUT*20 WRITE(*,*) 'Input Data File name:' READ (*,*)IDFUT OPEN (11,FILE=IDFUT,STATUS='OLD') WRITE(*,*) 'Output File name:' READ (*,*)OUTFUT OPEN(12,FILE=OUTFUT,STATUS='UNKNOWN') WRITE(12,*)'*****************************************' WRITE(12,*)'* Program for Analysis of Space Trusses *' WRITE(1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SU *' WRITE(12,*)'* 2012.6.25 Designed By MuZhaoxiang *' WRITE(12,*)'*****************************************' WRITE(12,*)' ' WRITE(12,*)'*****************************************' WRITE(12,*)'*************The Input Data****************' WRITE(12,*)'*****************************************' WRITE(12,100) READ(11,*)NF,NP,NE,NM,NR,NCF,ND WRITE(12,110)NF,NP,NE,NM,NR,NCF,ND 100 FORMAT(6X,'The General Information'/2X,'NF',5X,'NP',5X,'NE',5X,'NM',5X,'NR',& 5X,'NCF',5X,'ND') 110 FORMAT(2X,I2,6I7) NPF=NF*NP NDF=ND*NF CALL ANALYSE(NF,NP,NE,NM,NR,NCF,ND,NPF,NDF) END !******************************************************************** !总计算程序 SUBROUTINE ANALYSE(NF,NP,NE,NM,NR,NCF,ND,NPF,NDF)

桁架内力计算

15-1 多跨静定梁

031=+-=+'=qx qa qx y Q D X a x 3 1 = 2 当l X = α cos 2 l q Q B -= αα0sin sin =--qx y N A X

因在梁上的总载不变:ql l q =11 αcos 11 111q l l q q l l q === ()()()111221122111 1 1 d p l V f H M H H x a p a p l V M b p b p l V A A C B A B A A -?= ===+==+= ∑∑∑

f M H V V V V C A B B A A = = = f=0时,H A =∞,为可弯体系。 简支梁: ① 1 P V Q A - = ()a x P V A- - 1 H=+H A ,(压为正) ②()y H a x p x V M A A - - - = 1 1 即y H M M A - = D截面M、Q、N ()y H a x p x V M A A x ? - - - = 1 1 即y H M M A x - = ? ? ? ? sin sin sin cos H Q N H Q Q x x + = - = 说明:?随截面不同而变化,如果拱轴曲线方程()x f y=已知的话,可利用 dx dy tg= ?确定?的值。 二.三铰拱的合理轴线(拱轴任意截面 = = Q M ) 据:y H M M A ? - = 当0 = M时, A H M y = M是简支梁任意截面的弯矩值,为变值。 说明:合理拱轴材料可得到充分发挥。 f M H c A =(只有轴力,正应力沿截面均匀分布) c M 为简支跨中弯矩。

计算结构力学自编平面桁架

平面桁架 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unitmax 30 #define pointmax 30 #define matermax 10 #define Pmaxnum 20 #define bindmax 20 main() { int unit[unitmax][4],bind[bindmax][3],number[5]; float point[pointmax][2],material[matermax][2],P[Pmaxnum][3]; float allarray[pointmax*2][pointmax*2]; void readdata(int unit[unitmax][4],float point[pointmax][2],int number[5], int bind[bindmax][3],float material[matermax][2],float P[Pmaxnum][3]); void all(float point[pointmax][2],int unit[unitmax][4],float material[matermax][2], int number[5],float allarray[][pointmax*2]); void equa(float allarray[][pointmax*2],float P[Pmaxnum][3],int bind[][3], int number[]); void result(int unit[unitmax][4],float point[pointmax][2],int number[5], float material[matermax][2],float allarray[][pointmax*2]); readdata(unit,point,number,bind,material,P); all(point,unit,material,number,allarray); equa(allarray,P,bind,number); result(unit,point,number,material,allarray); } /******************************************************************/ void readdata(int unit[unitmax][4],float point[pointmax][2],int number[5], int bind[bindmax][3],float material[matermax][2],float P[Pmaxnum][3])

平面桁架

常见问题解答七 第七章平面桁架 1.屋盖结构体系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何适用? 答:屋盖结构体系分为无檩屋盖与有檩屋盖。 (1)无檩屋盖:无檩屋盖一般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等重型屋面,将屋面板直接放在屋架或天窗架上。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的跨度通常采用6m,有条件时也可采用12m。当柱距大于所采用的屋面板跨度时,可采用托架支承中间屋架。 (2)有檩屋盖:有檩屋盖常用于轻型屋面材料的情况。如压型钢板、压型铝合金板、石棉瓦、瓦楞铁皮等。石棉瓦和瓦楞铁皮屋面,屋架间距通常为6m;当柱距大于或等于12m时,则用托架支承中间屋架。钢板和压型铝合金板屋面,屋架间距常大于或等于12m。 2.常用的屋架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和适用? 答:屋架外形常用的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弦和人字形等。 三角形桁架适用于陡坡屋面(i>1/3)的有檩屋盖体系,通常与柱子铰接,房屋的整体横向刚度较低,简支屋架弦杆支座处内力大,跨中内力小,截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支座处上下弦杆交角过小内力又较大,使支座节点构造复杂。 三角形屋架的腹杆布置有芬克式和人字式。芬克式的腹杆较多,但压杆短、拉杆长,受力相对合理,且可分为两个小桁架制作与运输,较为方便。人字式腹杆的节点较少,但受压腹杆较长,适用于跨度较小(L≤18m)的情况。人字式屋架的抗震性能好,所以在强地震烈度地区,,常用人字式腹杆的屋架。单斜式腹杆的屋架,腹杆和节点数目较多,只适用于下弦需要设置天棚的屋架,一般情况较少采用。

梯形屋架适用于屋面坡度较为平缓的无檩屋盖体系,与简支受弯构件的弯矩图形比较接近,弦杆受力较为均匀。屋架与柱的连接可以铰接也可以刚接。刚接可提高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腹杆体系可采用单斜式、人字式和再分式。屋架支承分为下承式和上承式。与柱刚接的屋架宜采用下承式。下承式使柱计算高度减小又便于在下弦设置屋盖纵向水平支撑,以往多采用之,但上承式使屋架重心降低,支座斜腹杆受拉,且安装方便,近年来逐渐推广使用。 图7-2 梯形屋架 人字形屋架的上、下弦可以是平行的,坡度为1/20~1/10,节点构造较为统一;也可以上、下弦具有不同坡度或者下弦有一部分水平段。多用于较大跨度。宜采用上承式。 人字形和梯形屋架的中部高度主要取决于经济要求,一般为(1/10~1/8)L,与柱刚接的梯形屋架,端部高度一般为(1/16~1/12)L,通常取为2.0~2.5m。与柱铰接的梯形屋架,端部高度可按跨中经济高度和上弦坡度来决定。人字形屋架因中高度一般为2.0~2.5m,跨度大于36m时可取较大高度但不宜超过3m;端部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8~1/12,人字形屋架可适应不同的屋面坡度,但与柱刚接时,屋架轴线坡度大于1/7,就应视为折线横梁进行框架分析;与柱铰接时,即使采用了上承式也应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折线拱的推力对柱的不利影响,设计时要求在屋面板及檩条等安装完毕后再将屋架支座焊接固定。 图7-3 人字形屋架和平行弦屋架 平行弦桁架在构造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弦杆及腹杆分别等长、节点形式相同、能保证桁架的杆件重复率最大,且可使节点构造形式统一,便于制作工业化。 3.屋盖支撑有何作用? 答:屋盖支撑的作用: ①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作用。 ②避免压杆侧向失稳,防止拉杆产生过大的振动。 ③承担和传递水平荷载。 ④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与方便

平面桁架计算程序

! PTA说明: 1,数据输入文件为DATAIN.TXT中,数据依次为(NE,NJ,NR,NP,NP); (X,Y)*NJ ; ! (IJ1,IJ2,A,EI)*NE;(JR1,JR2,JR3,JR4)*NR;(PJ1,PJ2,PJ3)*NP;(PF1,PF2,PF3,PF4)*NF ! 2,NE单元总数;NJ节点总数;NR约束总数;NP节点荷载总数;NF非节点荷载数;X,Y节点坐标; ! IJ(NE,1),IJ(NE,2) 单元期终点;A 单元面积;ZI 截面惯性矩;JR(NR,1)约束结点号; ! JR(NE,2:4)横向竖向转动约束(1); PJ(NP,1:3)分别为结点号、荷载类型、荷载值; ! PF(NF,1:4)分别为单元号、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据起点距离 !主程序 PROGRAM Plane_Truss_Analysis implicit none integer NE,NJ,NP,NF,NR,N real E integer,allocatable,DIMENSION(:,:)::IJ,JR real,allocatable,DIMENSION(:)::A,P,X,Y !动态数组定义 real,allocatable,DIMENSION(:,:)::PJ,PF,TK OPEN(1,FILE='datain.TXT',STATUS='OLD') !打开文件大datain.txt并存到标号1中 OPEN(2,FILE='dataout.TXT',STATUS='NEW') !建立文件dataout存储计算结果 READ(1,*)NE,NJ,NR,NP,NF,E N=NJ*2 !位移总数 allocate(X(1:NJ),Y(1:NJ),IJ(1:NE,2),JR(1:NR,4),A(1:NE),PJ(1:NP,3),PF(1:NF,4),TK(1:N,1:N),P(1:N) ) WRITE(2,10)NE,NJ,NR,NP,NF,E !打印表头 10 FORMAT(/1X,' ***********平面桁架力计算PTA***********'//4X,'单元数NE=',I2,12X,'结点数NJ=',I2,14X,'支座数NR=',I2,/4X,'结点荷载数NP=',I2,8X,'非节点荷载数 NF=',I2,8X,'弹性模量E=',E12.4) CALL INPUT(NE,NJ,NR,NP,NF,X,Y,IJ,A,JR,PJ,PF) !数据输入 CALL TSM(NE,NJ,E,X,Y,IJ,A,TK,N) !形成结构原始刚度矩阵 CALL JLP(NE,NJ,NP,NF,X,Y,IJ,PJ,PF,P,N) !形成结构综合节点荷载阵列 CALL ISC(NR,JR,TK,P,N) !引入结构约束条件 CALL GA USS(TK,P,N) !高斯消去法计算结构坐标下的节点位移 CALL MVN(NE,NJ,NF,E,X,Y,IJ,A,PF,P,N) !计算单元杆端内力 CLOSE(1) CLOSE(2) deallocate(X,Y,IJ,JR,A,P,PJ,PF,TK) END PROGRAM Plane_Truss_Analysis !原始数据输入 SUBROUTINE INPUT(NE,NJ,NR,NP,NF,X,Y,IJ,A,JR,PJ,PF) DIMENSION X(NJ),Y(NJ),IJ(NE,2),A(NE),JR(NR,4),PJ(NP,3),PF(NF,4)

简单平面桁架受力分析

简单平面桁架受力分析 仪22 廖嵩松 020854 内容摘要:桁架使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求解桁架受力有三种方法:虚位移法、节点法、截面法,他们个又有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更多情况是将它们综和运用。 关键词:桁架——虚位移法——节点法——截面法——载荷 参考书目: 李俊峰,张雄,任革学,高云峰编.理论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西北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和兴锁主编.理论力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牛学仁主编.理论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一、 桁架简化模型 桁架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各构件在同一平面内的桁架称为平面桁架。简单平面桁架是指在一个基本三角框架上每增家两各杆件的同时增加一个节点而形成的桁架。它始终保持其坚固性,且在这种桁架中除去任何一个杆件都会使桁架失去稳固性。 在简单平面桁架中,杆件的数目m 与节点数目n 之间有确定关系。基本三角框家的杆件书和节点数都等于3。此后增加的杆件数(m-3)节点数(n-3)之间的比例是2:1,故有 323-=-n m 即 n m 23=+ 在计算载荷作用下平面桁架各杆件的所受力时,为简化计算,工程上一般作如下规定: (1) 各杆件都是直杆,并用光滑铰链连接; (2) 杆件所受的外载荷都作用在各节点上,各力作用线都在桁架平面内; (3) 各杆件的自重忽略不计; 在以上假设下,每一杆件都是二力构件,故所受力都沿其轴线,或为拉力,或为压力。为便于分析,在受力图中总是假设杆件承受拉力,若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表示杆件承受压力。 二、 计算桁架受力的三种方法 1、 虚位移法 接触所求杆的约束,用约束反力 代替,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但有一 个自由度。假设系统沿此自由度的方 向有一微小的运动,可得出各主动力 作用点及所加约束力的一组虚位移, 根据虚位移原理可列出一个方程,解 出约束反力的大小。 例1.求解图1所示平面桁架中1 杆的约束力。 解:去掉1杆,用N1和N1’代替。假

桁架计算方法

展示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2d11856484.html, 模型云 https://www.doczj.com/doc/2d11856484.html, 桁架计算方法 房屋建筑用的桁架,一般仅进行静力计算;对于风力、地震力、运行的车辆和运转的机械等动荷载,则化为乘以动力系数的等效静荷载进行计算;特殊重大的承受动荷载的桁架,如大跨度桥梁和飞机机翼等,则需按动荷载进步履力分析(见荷载)。 支撑系统有上弦支撑、下弦支撑、垂直支撑和桁架租赁共同组成空间稳定体系。桁架的高度与跨度之比,通常采用1/6~1/12,在设计手册和规范中均有具体规定。计算次应力需考虑杆件轴向变形,可用超静定结构的方法或有限元法求解。 平面桁架一般按理想的铰接桁架进行计算,即假设荷载施加在桁架节点上(如果荷载施加在节间时,可按简支梁换算为节点荷载),并和桁架的全部杆件均在同一平面内,杆件的重心轴在一直线上,节点为可自由动弹的铰接点。 工程用的桁架节点,一般是具有一定刚性的节点而不是理想的铰接节点,由于节点刚性的影响而出现的杆件弯曲应力和轴向应力称为次应力。 从力学方面分析,桁架租赁外形与简支梁的弯矩图相似时,上下弦杆的轴力分布均匀,腹杆轴力小,用料最省;从材料与制造方面分析,木桁架做成三角形,钢桁架采用梯形或平行弦形,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桁架为多边形或梯形为宜。 根据桁架杆件所用的材料和计算所得出的内力,选择合适的截面应能保证桁架租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以及各杆件的强度和局部稳定,以满意使用要求。桁架的使用范围很广,在选择桁架形式时应综合考虑桁架的用途、材料和支承方式、施工条件,其最佳形式的选择原则是在满意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制造和安装所用的材料和劳动量为最小。桁架的整体刚度以控制桁架的最大竖向挠度不超过容许挠度来保证;平面桁架的平面外刚度较差,必须依靠支撑体系保证。 空间桁架由若干个平面桁架所组成,可将荷载分解成与桁架租赁同一平面的分力按平面桁架进行计算,或按空间铰接杆系用有限元法计算。理想状态下的静定桁架,可以将杆件轴力作为未知量,按静力学的数解法或图解法求出已知荷载下杆件的轴向拉力或压力(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

平面桁架ansys分析

作业一 平面桁架ansys 分析 用ansys 分析图1。设250.1,100.2cm A MPa E =?=。 图1 1 设置计算类型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OK 2 选择单元类型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 →Link 3D finit stn 180 →OK 3 定义实常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 →Add… →select Type 1→OK →input AREA:1 →OK →Close (the Real Constants Window) 4 定义材料属性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2.0e5, PRXY:0.3 →Material →Exit 5 生成几何模型生成关键点,如图2. 图 2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 → 1(3,0),2(0,0),3(0,30) →OK 生成桁架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Lines →Lines →Straight Line →依次连接点2→1→3→1→OK如图3. 图3 6 网格划分,如图4.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 lines: Set →Pick All :OK→input NDIV: 1 →OK →(back to the mesh tool window)Mesh: lines →Mesh→Pick All (in Picking Menu) →Close( the Mesh Tool window) 图 4

桁架有限元程序流程(有限元课程设计)

有限单元法课程设计

有限单元法是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单元法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各单元相邻边界的位移协调。有限单元法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组合体,由细分单元去逼近求解域,由于单元的不同连接方式和形式各异的单元形状,因此可以适应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区域;第二,利用每一个单元内的近似函数(形函数)来表示全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把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只要求出单元结点的物理量,就可以确定单元组合体上的其他未知场函数,如果选择合适的形函数,随着网格密度的减小,近似解将逐步趋向精确解;第三,有限单元法计算得到的总体刚度矩阵为稀疏带状矩阵,这样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存储和计算的效率大大提高,便于处理大规模问题。 从上述有限单元法的特性可知,其计算原理简单,但由于单元连接方式和单元形状的多元化,以及近似函数的选择合适与否,使得有限元法在针对具体问题求解时比较烦琐,正是基于这样的应用背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更简单实用的单元模型—平面等效桁架单元模型。最后,编制有限元分析程序,将这种桁架单元模型运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模型中混凝土采用等效桁架单元,钢筋采用一维杆单元,利用混凝土等效的应力应变关系对各种构件进行弹塑性分析,并试探性的提出了单元破坏准则。用本文方法和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经验证用本文模型在保证同等工程精度的条件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平面桁架;形函数;刚度矩阵;有限元分析软件

一、桁架有限元程序流程 (1) 1、子程序说明: (1) 2、平面桁架内力计算的标识符 (2) BH 二维数组,用于存放单元截面尺寸 (2) NRES 二维数组,用于存放约束的位移值 (2) JP 二维数组,用于存放节点的荷载值 (2) ESTIF 四维数组,用于存放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2) 二、数据准备 (3) 三、平面桁架内力计算程序 (4) 参考文献 (11)

桁架内力的计算3.4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内力的计算 3.4 静定平面桁架 教学要求 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3.4.1 桁架的特点和组成 3.4.1.1 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结构是指若干直杆在两端铰接组成的静定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桥梁和房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南京长江大桥、钢木屋架等。 实际的桁架结构形式和各杆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受力情况复杂,要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是困难的。但根据对桁架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对桁架进行结构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大多数的常用桁架是由比较细长的杆件所组成,而且承受的荷载大多数都是通过其它杆件传到结点上,这就使得桁架结点的刚性对杆件内力的影响可以大大的减小,接近于铰的作用,结构中所有的杆件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力,而弯矩和剪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在取桁架的计算简图时,作如下三个方面的假定:(1)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铰结点上。 通常把符合上述假定条件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 3.4.1.2 桁架的受力特点 桁架的杆件只在两端受力。因此,桁架中的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在杆的截面上只有轴力。 3.4.1.3 桁架的分类 (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铰接三角形开始,逐次增加二元体所组成的几何不变体。(图3-14a) (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联合组成的几何不变的铰接体系。(图3-14b)

(3)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两类的桁架。(图3-14c) 3.4.2 桁架内力计算的方法 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主要为: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结点法――适用于计算简单桁架。 截面法――适用于计算联合桁架、简单桁架中少数杆件的计算。 联合法――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桁架时,单独应用结点法或截面法往往不能够求解结构的内力,这时需要将这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从而进行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从几何构造分析着手,利用结点单杆、截面单杆的特点,使问题可解。 在具体计算时,规定内力符号以杆件受拉为正,受压为负。结点隔离体上拉力的指向是离开结点,压力指向是指向结点。对于方向已知的内力应该按照实际方向画出,对于方向未知的内力,通常假设为拉力,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说明此内力为压力。

桁架施工方案

管桁架施工方案 编制人: 初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4.施工准备 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7管桁架相贯线焊接措施 8.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9.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0.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11.施工图节点构造深化设计措施及方案 12.服务及保修 1.编制依 据目录 3. 4. 5. . 10 28 30 31 36 37 3.9

1.1编制原则 1.1.1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法律、标准、规范,发挥我公司的优势, 遵守我公司的质量信誉方针,用我们的承诺和智慧雕塑时代的艺术精品。 1.1.2科学的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使各施工阶段之间互相搭接、衔接紧凑,力求达到快速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 1.1.3全面贯彻执行公司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1.4加强工程项目优化配置及动态管理,确保现场双文明工程。(文明施工、文明现场) 1.2编制依据 1.2.1投标文件、相关设计文件 1.2.2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01) 1.1.3技术规范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2002)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 —1995) 《优质碳素结构钢》GB/ T699—1999 《普通碳素结构钢》GB/T700—199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1994 《结构用无缝管》GB / T8162—1999 《直缝焊管》GB/T13793—1992

简单桁架内力计算

3.4 静定平面桁架 教学要求 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3.4.1 桁架的特点和组成 3.4.1.1 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结构是指若干直杆在两端铰接组成的静定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桥梁和房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南京长江大桥、钢木屋架等。 实际的桁架结构形式和各杆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受力情况复杂,要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是困难的。但根据对桁架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对桁架进行结构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大多数的常用桁架是由比较细长的杆件所组成,而且承受的荷载大多数都是通过其它杆件传到结点上,这就使得桁架结点的刚性对杆件内力的影响可以大大的减小,接近于铰的作用,结构中所有的杆件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力,而弯矩和剪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在取桁架的计算简图时,作如下三个方面的假定: (1)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铰结点上。 通常把符合上述假定条件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 3.4.1.2 桁架的受力特点 桁架的杆件只在两端受力。因此,桁架中的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在杆的截面上只有轴力。 3.4.1.3 桁架的分类 (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铰接三角形开始,逐次增加二元体所组成的几何不变体。(图3-14a) (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联合组成的几何不变的铰接体系。(图3-14b) (3)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两类的桁架。(图3-14c)

3.4.2 桁架内力计算的方法 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主要为: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结点法――适用于计算简单桁架。 截面法――适用于计算联合桁架、简单桁架中少数杆件的计算。 联合法――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桁架时,单独应用结点法或截面法往往不能够求解结构的内力,这时需要将这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从而进行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从几何构造分析着手,利用结点单杆、截面单杆的特点,使问题可解。 在具体计算时,规定内力符号以杆件受拉为正,受压为负。结点隔离体上拉力的指向是离开结点,压力指向是指向结点。对于方向已知的内力应该按照实际方向画出,对于方向未知的内力,通常假设为拉力,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说明此内力为压力。

桁架施工方案

管桁架施工方案 编制人: 初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4.施工准备..................................................... 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7管桁架相贯线焊接措施.......................................... 8.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9.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0.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11.施工图节点构造深化设计措施及方案............................ 12.服务及保修 (41) 1.编制依据 1.1编制原则 1.1.1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法律、标准、规范,发挥我公司的优势,遵守我公司的质量信誉方针,用我们的承诺和智慧雕塑时代的艺术精品。 1.1.2科学的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使各施工阶段之间互相搭接、衔接紧凑,力求达到快速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 1.1.3全面贯彻执行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1.4加强工程项目优化配置及动态管理,确保现场双文明工程。(文明施工、文明现场) 1.2编制依据 1.2.1投标文件、相关设计文件 1.2.2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平面桁架静力分析

实验二:平面桁架的静力分析 一、平面桁架静力分析程序框图 平面桁架静力分析程序名为PTSAP(Plane Truss Structural Analysis Program)。其主要表示符说明如下: TL(20)——算例标题。实型数组,输入参数。 NJ——结点总数。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N——结构的自由度,即整体刚度矩阵阶数。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NNE——单元总数。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NMT——单元类型总数。同类型单元E、A 相同。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NPJ——结点荷载总数。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JE——(2,100)——单元两端结点号数组。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JN(2,100)——结点位移号数组。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X(100)、Y(100)——结点坐标数组,X(I)、Y(I)分别为I 号结点的x 坐标、y 坐标。 JEA(100)——单元类型信息数组。JEA(I)为第 I 单元的类型号,同类型的单元弹性模量横截面积相同。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EA(2,25)——各类型单元的物理、几何性质数组。EA(1,I)、EA(2,I)分别为第 I 类型单元的弹性模量、截面面积。输入参数,实型数组。 JPJ(50)——结点荷载的位移号数组。JPJ(I)为与第 I 个结点荷载相应位移分量的位移号。整数数组,输入参数。 PJ(50)——结点荷载的位移号数组。PJ(I)为与第I 个结点荷载的数值。实型数组,输入参数。 M(4)——单元定位数组,及单元两端的位移号数组。整型变量,输入参数。 AK(200,200)——存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上半带元素。 AKE(4,4)——存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 T(4,4)——存坐标变换矩阵或其转值矩阵。 P(200)——结点荷载。解方程后,存结点位移。 FE(4)——存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与单元杆端位移的乘积。 F(4)——先存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杆端位移,后存局部坐标下单元杆端力列阵。

简单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

25您的位置:在线学习—>在线教程—>教学内容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3.4 静定平面桁架 教学要求 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3.4.1 桁架的特点和组成 3.4.1.1 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结构是指若干直杆在两端铰接组成的静定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桥梁和房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南京长江大桥、钢木屋架等。 实际的桁架结构形式和各杆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受力情况复杂,要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是困难的。但根据对桁架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对桁架进行结构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大多数的常用桁架是由比较细长的杆件所组成,而且承受的荷载大多数都是通过其它杆件传到结点上,这就使得桁架结点的刚性对杆件内力的影响可以大大的减小,接近于铰的作用,结构中所有的杆件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力,而弯矩和剪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在取桁架的计算简图时,作如下三个方面的假定:(1)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铰结点上。 通常把符合上述假定条件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 3.4.1.2 桁架的受力特点 桁架的杆件只在两端受力。因此,桁架中的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在杆的截面上只有轴力。 3.4.1.3 桁架的分类 (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铰接三角形开始,逐次增加二元体所组成的几何不变体。(图3-14a) (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联合组成的几何不变的铰接体系。(图3-14b) (3)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两类的桁架。(图3-14c)

平面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运用ANSYS进行平面刚架模拟建模及误差分析 摘要 有限单元法(或称有限元法)是在当今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泛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它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ANSYS软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能与多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本文主要分析平面刚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模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与手工计算之间的误差。 关键字:ANSYS软件有限元平面刚架 PIANE STEEL FRAME WITH ANSYS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ERROR ANALYSIS ABSTRA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modern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Because of its versatility and effectivenes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by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w become a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At present,the software of ANSY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 software on the world, interfacing with the majority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 realizing the sharing and exchange of dat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odel of planar frame software of ANSYS. KEYWARDS:software of ANSYS,finite element,planar fram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