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多解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波的多解问题一、波传播的周期性与多解问题1.造成波传播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 与周期T 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的距离Δx 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关系的Δt 或Δx ,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 =nT +Δt (n =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 =nλ+Δx (n =0,1,2,…)。
二、针对练习1、(多选)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正x 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1P 、2P ,已知1P 的x 轴坐标小于2P 的x 轴坐标,则( )A .若221λ<P P ,则1P 向下运动,2P 向上运动 B .若221λ<P P ,则1P 向上运动,2P 向下运动 C .若221λ>P P ,则1P 向上运动,2P 向下运动 D .若221λ>P P ,则1P 向下运动,2P 向上运动2、(多选)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其最大周期为2.0 sB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其传播的最小速度为2 m/sC .若波速为26 m/s ,则t =0时P 质点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D .若波速为14 m/s ,则t =0时P 质点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3、(多选 )一列横波以10 m/s 的速率沿水平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经时间t ∆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T t T >∆>2(T 为这列波的周期).由此可知t ∆可能是( )A .0.3sB .0.5sC .0.6sD .0.7s4、(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该波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x =0处的质点沿y 轴负向振动;t =2.0 s 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 传播,已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3m ,且在某一时刻,A 、B 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A 、B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横波的波长可能是( ) A 、3m B 、6m C 、2m D 、4m2、如图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 轴传播,,b 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 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 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试在图上、b 之间画出波形图。
3、如图甲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b 两点,相距14.0m 。
b 点在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 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
经过1.00s 后,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 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A .4.67m /sB .6m /sC .10m /s D.14m /s4.一列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实线所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波形图象变成图1中虚线所示,波速大小为1m/s .那么这段时间可能是( )A .1sB .2sC .3sD .4s5、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经0.02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和频率f 可能是( )A .=5m /sB .=45m /sC .f =50HzD .f =37.5Hz6.图5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 时的波形图,图6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 .s cm v /25=,向左传播 B .s cm v /25=,向右传播 C .s cm v /50=,向左传播 D .s cm v /50=,向右传播7.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有a、b两点相距14m ,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值时,b点的位移恰为0,且向下运动.经过1s 后,a点的位移为0,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值.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 .sB .6m/sC .10m/sD .14m/s8.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轴上x 1=0和x 2=1m 两处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9所示,又知此波的波长大于1m ,则此波的传播速度v =_____m/s .(取整数)9.一列波以速率v 传播,如图2所示,t 1时刻的波形的实线,t 2时刻的波形为虚线,两时刻之差t 1-t 2=,且小于一个周期T ,有下列各组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 .T =0.12s ,v =100m /sB .T =,v =300m /sC .T =,v =300m /sD .T =0.04s ,v =100m /s10.如图所示,图3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秒时的波形图,图4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 .v =25cm/s ,向左传播 B. v =50cm/s ,向左传播图1图5 图6 图93 x /m126 9 y/m0 图2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1x/my/m3 图7C. v =25cm/s ,向右传播D. v =50cm/s ,向右传播11.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经△t = ,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其波长为2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C.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D.若波速是19m/s ,则波向右传播12.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只正确的是( )A.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波长可能是8mC.周期可能是D.波速一定是24m/s 13.一列波的波速为/s ,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7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小于一个周期)后波形如细线所示,这段时间可能是____s 或____s .14.在图10所示的坐标中,有一列横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速度为6m/s ,当位于x 1=3cm 的A 质点恰在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位于x 2=6cm 的质点B 正处于x 轴下方最大位移处,求: (1)这列波的最小频率。
考点3 波的多解问题(实力考点·深度研析)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 与周期T 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 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
这样波形就有多种状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考向1 波传播的双向性和时间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解析] (1)由题图可知λ=8 m 。
当波向右传播时,在Δt =t 2-t 1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 1=nλ+38λ=(8n +3)m(n =0,1,2,…) 波速为v 1=s 1Δt =8n +30.5m/s =(16n +6)m/s(n =0,1,2,…)。
当波向左传播时,在Δt =t 2-t 1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 2=nλ+58λ=(8n +5)m(n =0,1,2,…)波速为v 2=s 2Δt =8n +50.5m/s =(16n +10)m/s(n =0,1,2,…)。
(2)若波速大小为74 m/s ,在Δt =t 2-t 1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 ′=v ′·Δt =74×0.5 m=37 m ,因为37 m =4λ+58λ,所以波向左传播。
[答案] 答案见解析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找出造成多解的缘由,比如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可先假设波向右传播,再假设波向左传播,分别进行分析。
(2)依据周期性列式,若题目给出的是时间条件,则列出t =nT +Δt (n =0,1,2,…);若给出的是距离条件,则列出x =nλ+Δx (n =0,1,2,…)进行求解。
(3)依据须要进一步求与波速⎝ ⎛⎭⎪⎫v =Δx Δt 或v =λT =λf 等有关的问题。
►考向2 空间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2024·海南卷)下面左右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 的两个质点P 、Q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波的周期是5 sB .该波的波速是3 m/sC .4 s 时P 质点向上振动D .4 s 时Q 质点向上振动[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看出该波的周期是4 s ,A 错误;由于Q 、P 两个质点振动反相,则可知两者间距离等于⎝ ⎛⎭⎪⎫n +12λ=6 m ,n =0,1,2,…,依据v =λT =32n +1 m/s ,n =0,1,2,…,B 错误;由P 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看出,在4 s 时P 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C 正确;由Q 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看出,在4 s 时Q 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D 错误。
波的图象多解问题【思考】1.波动图象多解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引起:①波图象的周期性;②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2.由于波的周期性和波的传播方向的不明确导致波动问题中出现系列解、多解问题,主要包括三种情况:① 时间间隔Δt 与周期T 的关系不明确② 波传播的距离Δx 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③ 传播方向的不明确【预测】1.一列横波沿直线在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直线上相距s 的a 、b 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如图所示,若a 、b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且经过时间t 后质点b 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则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 )A .t sB .t s t s 232和C .t s t s 434和D .ts t s 636和 2.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 ,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上的质点P 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 处的质点Q 刚好到达最高点。
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 )A .8m/s ,向右传播B .8m/s ,向左传播C .24m/s ,向右传播D .24m/s ,向左传播3.一列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 =1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 )A .波长一定是4cmB .周期一定是4sC .振幅一定是2cmD .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4.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P 1、P 2、P 3···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cm ,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0.50sB .0.13sC .0.10sD .0.20s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x 轴上相距 1.2m 的两个质点A 和B ,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是相反的,已知波的周期是0.2s ,则这列波的波速多大?【例题】6.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 、b 两点,相距14m ,b 点在a 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 点的位移达到正的最大时,b 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s 后,a 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 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最大,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 .4.67m/sB .6.0m/sC .10.0m/sD .14.0m/s7.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1.05m 的两质点a 、b ,当a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时,b 恰好在平衡位置,已知a 、b 间的距离小于2个波长,波的频率为200Hz ,求波传播的可能速度。
2.4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即沿x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传播。
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
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
1.时间的多解问题例1.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4所示,实线是这列波在t1=0.1 s 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2 s 时刻的波形,求:图4(1)如果此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的最小值;(2)如果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的可能值.答案 (1)30 m/s (2)v =(80k +50) m/s(k =0,1,2,3…)解析 (1)由波形图知波长λ=8 m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38λ(k =0,1,2,3…)由v =Δx Δt 知,当k =0时波速取最小值.解得最小波速v min =30 m/s(2)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kλ+58λ(k =0,1,2,3…)由v =Δx Δt 得v =(80k +50) m/s(k =0,1,2,3…)1.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t 1=0和t 2=0.05 s 时刻,其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解析:(1)由图可知:A =2 cm ,λ=8 m(2)若波向右传播,则Δx 1=14λ+nλ=2+8n (n =0,1,2,…)v 1=Δx 1Δt =2+8n 0.05=40+160n (n =0,1,2,…)若波向左传播,则Δ x 2=34λ+nλ=6+8n (n =0,1,2,…)v 2=Δx 2Δt =6+8n 0.05=120+160n (n =0,1,2,…)答案: (1)2 cm 8 m (2)40+160n (n =0,1,2,…),120+160n (n =0,1,2,…)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传播速度;(3)若波速是4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答案 (1)0.84n +3s(n =0,1,2,…) 0.27 s (2)5(4n +1) m/s(n =0,1,2,…) (3)向右解析 (1)波向左传播,传播的时间为Δt =34T +nT (n =0,1,2,…),所以T =4Δt 4n +3=4×0.24n +3 s =0.84n +3s(n =0,1,2,…),最大周期为T max =0.83 s≈0.27 s.(2)波向右传播,Δt =T 4+nT (n =0,1,2,…)所以T =0.84n +1s(n =0,1,2,…),而λ=4 m 所以v =λT =5(4n +1) m/s(n =0,1,2,…).(3)波速是45 m/s ,设波向右传播,由上问求得的向右传播的波速公式得:45 m/s =5(4n +1) m/s ,解得n =2.故假设成立,因此波向右传播.例2.如图5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对应的是t =0.5 s 时的波形图.求:图5(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的速度多大?(2)如果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的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1)0.12 m/s (2)0.84 m/s解析 (1)如果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周期T >0.5 s ,则波向左传播的距离x =14λ=14×24 cm =6 cm波速v =x t =0.06 m 0.5 s =0.12 m/s(2)如果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T 满足0.3 s <T <0.5 s ,则波向右传播了1个波长多,所以波传播的距离为x =34λ+λ=74×24 cm=42 cm波速v =x t =0.42 m 0.5 s =0.84 m/s.1.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5 s 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 <t 2-t 1<4T ,问:(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 m/s ,波速方向如何?[解析] (1)波向右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38λ(k =0,1,2,3…)由Δt =Δx v 知传播时间满足Δt =kT +38T (k =0,1,2,3…)由于3T <t 2-t 1<4T因此k 取3故Δt =3T +38T由波形图知λ=8 m波速v =λT解得v =54 m/s(2)波向左传播时,传播距离Δx 满足Δx =kλ+58λ(k =0,1,2,3,…)传播时间满足Δt =kT +58T (k =0,1,2,3…)由3T <t 2-t 1<4T 可知k 取3故Δt =3T +58T波速v =λT解得v =58 m/s(3)波速大小为74 m/s 时,波在Δt 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Δx =v Δt =74×0.5 m =37 m =(4λ+5) m所以波向左传播[答案] (1)54 m/s (2)58 m/s (3)波向左传播2.(2019·绵阳三诊)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是图中实线,在t 1=0.2 s 时的波形是图中虚线,P 为介质中x =4 m 处的质点,则( )A .该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 m/sC .从t =0开始,质点P 经过0.2 s 沿x 轴正方向运动1 mD .t =0.4 s 时,质点P 的位置y =4 cm[解析] 当波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 =nλ+34λ=4n +3,0.2=nT +34T ,波速v =20n +15(m/s),T =0.84n +3,n =0、1、2、3… 当波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 =nλ+14λ=4n +1,0.2=nT +14T ,波速v =20n +5(m/s),T =0.84n +1,n =0、1、2、3… 由于波传播方向的不定性,所以据波形图与时间无法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故A 错误。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性问题1.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的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2)双向性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例4一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方向直线传播,A、B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其振动图象分别如图9甲和乙所示,AB间的水平距离x=2 m,求:图9(1)该简谐横波传播速度的可能值;(2)若改变波源的振动频率,使A、B两质点的振动同步,求频率的可能值.答案(1)v=12n+1m/s(n=0,1,2,…)(2)f=m4n+2Hz(n=0,1,2,…,m=1,2,3,…)解析(1)由图象可知,该简谐波的周期T=4 sx=(2n+1)λ2(n=0,1,2,…)设传播速度为v,则有v=λT解得该简谐横波传播速度的可能值v=12n+1m/s(n=0,1,2,…)(2)设波源振动频率为f,则有x=mλ′(m=1,2,3,…)v =λ′f解得频率的可能值f =m 4n +2Hz (n =0,1,2,…,m =1,2,3,…)5.(2015·课标Ⅰ·34(2))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v =25 cm/s.两列波在t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10所示.求:图10(1)t =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2)从t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质点的时间.答案 (1)x =(50+300n ) cm (n =0,±1,±2,±3,…)(2)0.1 s解析 (1)两列波的振幅均为8 cm ,故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质点应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λ乙=60 cm ,λ甲=50 cm则甲、乙两列波的波峰x 坐标分别为x 甲=(50+k 1×50) cm (k 1=0,±1,±2,±3,…)x 乙=(50+k 2×60) cm (k 2=0,±1,±2,±3,…)综上分析,所有波峰和波峰相遇的质点x 坐标应为x =(50+300n ) cm (n =0,±1,±2,±3,…)(2)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对应为两列波的波谷相遇.t =0时,波谷之差Δx =(50+2n 1+12×60)-(50+2n 2+12×50) 整理可得Δx =10(6n 1-5n 2)+5波谷之间最小的距离为Δx ′=5 cm两列波相向传播,相对速度为2v =50 cm/s所以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最短时间t =Δx ′2v=0.1 s. 6.有两列简谐横波a 、b 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1所示,已知a 波的周期T a =1 s .求:图11(1)两列波的传播速度;(2)从t =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 =1.0 m 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 答案 (1)2.5 m/s (2)5.4 s解析 (1)由图可知a 、b 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 =2.5 m ,λb =4.0 m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为v =λa T a=2.5 m/s (2)a 波的波峰传播到x =1.0 m 的质点经历的时间:t a =Δx a v =1+mλa vb 波的波峰传播到x =1.0 m 的质点经历的时间:t b =Δx b v =1.5+nλb v又:t a =t b =t联立解得:5m -8n =1(式中m 、n 均为正整数)分析知,当m =5、n =3时,x =1.0 m 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 时经过时间最短.将m =5代入t =1+mλa v解得:t =5.4 s.。
波的多解问题
1.知道波的问题中多解形成的原因。
2.能正确求出波的多解。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作风。
1.重点:波的多解产生的原因。
2.难点:波的多解的分析。
一、波的多解产生的原因
由于波在时间及空间上的重复性,波在传播方向上有不确定性,故波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多解,因此,在解决波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多解。
这类问题又往往与波形图联系在一起。
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波形图,而且必须考虑各种可能性。
1.传播方向不确定引起多解:波总是由波源发出并由近及远地向前传播。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各质点的振动情况依据波的传播情况是可以确定的,反之亦然。
如果根据题目中中已知条件不能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或者不能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就会出现多解。
2.波在空间上的重复性引起多解:沿波的传播方向,距离相隔n(n=1,2,3,…)个波长的质点的振动情况是完全相同的,故波沿波的传播方向传播n(n=0、1、2……)个波长时,波形图与原来完全相同。
因此,当题目中波的传播时间与质点振动的周期的关系不确定,或波的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不确定时,就会出现多解。
因
此,在已知传播时间的情况下,应考虑传播时间是否已超过一个周期;在已知传播距离的情况下,应考虑传播距离是否已超过一个波长。
3.两质点间关系不确定形成多解: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如果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不确定,就会形成多解。
二、例题分析
例1、如图所示为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此时x=2m 处的质点M 恰好
位于平衡位置,再经过0.1s ,质点M 到达y=2cm 。
已
知波的周期大于0.1s 。
求波速。
分析:由于波的周期大于0.1s ,故波在0.1s 内传
播的距离必小于一个波长。
由M 到达的新位置可以画出再过0.1s 时的波形图如图。
由于不知道波的传播方向,也无法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故新的波形可能是原波形向右传播λ/4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原波形向左传播3λ/4而形成的。
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
故在解题时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由图可读出波长λ=4m 。
1、若波向右传播,则依题意,在0.1s 时间波传播了λ/4。
s=λ/4=1m v=s/t=1/0.1=10m/s
2、若波向左传播,则依题意,则0.1s 的时波传播了3λ/4。
s=3λ/4=3m
y/cm
-2
v=s/t=3/0.1=30m/s
说明:①这是由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引起的多解问题。
② 波速也可以用公式v=s/t 求。
其实,波在传播时,就是整个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式中的s 可理解为整个波形在时间t 内移动的距离。
例2、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军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0.05s 时的波形图。
求波速。
分析:由于波在空间上具有重复性,即波传播n(n=0、1、2、3……)个波长时波形图不变,故虚线所示的波形,可能是波在0.05s 内沿x 轴正方向传播2m 而形成的,也可能是传播了λ+2、2λ+2、……n λ+2(n=0、1、2、3……)而形成的。
解:由图可读出:λ=8m
在0.05s 内,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 s=n λ+2=8n+2 (n=0、1、2……) ∴ v=s/t=(8n+2)/0.05
=40(4n+1)m/s (n=0、1、2、3……) 说明:这是波在空间上具有重复性引起的多解问题。
例3、绳上有一列简谐波向右传播。
当绳上某点A 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0.3m 的质点B 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
已知波长大于0.1m ,求
y/m
这列波的波长。
分析:依题意,A点必在波峰,B点在波谷。
但A、B间到底相距几个波长却
未知。
我们必须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我们不妨画
所有在波谷的点都可能是B点,故A、B间的距离是
λ/2、3λ/2、5λ/2……(2n+1)λ/2。
解:依题意:
(2n+1)λ/2=0.3 (n=0、1、2、3……)
∴λ=0.6/(2n+1) (n=0、1、2、3……)
当n=0时,λ=0.6m
当n=1时,λ=0.2m
当n=2时,λ=0.12m
当n=3时,λ=0.086m<0.1m,不合题意。
∴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0.6m、0.2m、0.12m。
说明:这是由质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确定引起的多解问题。
例4、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s后它的
波形图。
求该波的波速。
解:由图中读出波长λ=4m。
⑴若波向右传播,则在0.2s时间传播的距离为:
s=nλ+λ/4 (n=0、1、2、3……) Array∴v=s/t=(4n+1)/0.2
=5(4n+1)m/s (n=0、1、2、3……)
⑵若波向左传播,则在0.2s时间传播的距离为:
s=nλ+3λ/4 (n=0、1、2、3……)
∴v=s/t=(4n+3)/0.2
=5(n+3)m/s (n=0、1、2、3……)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