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5.37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
- 格式:doc
- 大小:70.52 KB
- 文档页数:8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3.(2012年岳阳模拟)孔子说:“质(质朴)胜文则野,文(文采)胜质则史(虚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
”下列对两位圣贤的话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材料都体现的是中庸思想B.都反对过度与不及,推崇恰到好处C.认为中庸是美德,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D.知识即美德,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故A、B、C三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
4.(2010年浙江卷)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同时符合材料中“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的只有亚里士多德。
5.斯多亚学派认为( )①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②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过程是符合理性的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逻各斯从世界中产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7.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选C。
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了人文主义之下。
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而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出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滨州期末)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2.(2013·银川模拟)斯多亚学派认为()①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②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过程是符合理性的③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④逻各斯从世界中产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2013·太原一模)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由此可见,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4.(2012·汕头调研)古希腊存在多神崇拜,就连众神之主的宙斯在人们心中也没有无上权威,这说明古希腊()A.思想自由B.经济发达C.政治稳定D.制度先进5.(2012·海淀期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
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B.强调人的价值C.树立人的尊严D.注重人的道德6.★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这里体现的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7.(2012·吉林摸底)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8.(2012·者并不是非基督教徒。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三模)古希腊悲剧认为所有的苦难都来源于神的安排。
面对这些苦难,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都用一种高贵的方式去承担和行动,从不陷入消极的无助的悲叹之中。
这说明古希腊( )A.戏剧推动了某某进程B.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C.城邦和公民走向堕落D.摆脱神对城邦的影响B[根据材料可得出古希腊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故选B项;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某某进程,排除A项;古希腊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人文主义思想兴起,促进了城邦和某某政治走向繁荣,排除C项;根据材料“古希腊悲剧认为所有的苦难都是来源于神的安排”可知古希腊未摆脱神对城邦的影响,排除D项。
]2.(2019·德阳二模)在古代雅典,曾立法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
奴隶主不能随意卖掉奴隶,在奴隶年老之后还得赡养他们。
在城市的多数行业中,奴隶可以取得与自由人一样的薪水,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某某制度趋于完善B.人文精神受到重视C.公民群体日益壮大D.商品经济发展受阻B[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雅典注重保障奴隶的权益,重视人的价值,故选B项;“趋于”的表述不准确,应该说某某制度不断完善,排除A项;奴隶被排除在公民群体之外,排除C 项;材料强调雅典重视人的价值,未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
] 3.(2019·某某一模)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B.具有理性精神C.否定神灵存在D.捍卫思想自由B[根据材料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具有理性精神,故选B项;智者学派推崇绝对真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与神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反对思想专制,排除D 项。
三十八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0·南京模拟)“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尝试。
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一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发展心智活动。
”材料旨在说明( )A.特定的社会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B.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C.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人的心智发展【解析】选A。
材料反映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不需要长时间劳作,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而中国是农耕社会,农民长期辛苦劳作,缺少理性思考时间,因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成就巨大,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成就相对较少,说明特定的社会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故选A;B、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D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排除。
2.(2020·南通模拟)普罗塔戈拉提出:人为了生存,最初凭借智慧学会耕作、建筑语言等各种技艺,然后为了自保建立群居的城邦,“正义”和“相互尊重”是城邦秩序的原则,是人人分有的政治智慧。
这一思想( )A.肯定人的价值与作用B.会导致个人道德的沦丧C.旨在提高人们的智慧D.强调人是万物唯一尺度【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普罗塔戈拉强调人学会耕作、建立群居的城邦等,并且有政治智慧,因此体现的是对人的肯定,故A正确;根据“‘正义’和‘相互尊重’是城邦秩序的原则”可以看出,并不会导致个人道德的沦丧,排除B;材料主旨是肯定人的价值,而不是要提高人的智慧,排除C;人是万物唯一尺度忽视了道德的作用,这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
3.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矛者》《刮汗污的运动员》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
据此可知,古希腊( )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解析】选D。
蒙昧中的觉醒与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答案]B[解析]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之相符的选项是B项。
2.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
该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普罗泰格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A项符合题意。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B项错误。
从题干中“第一个”可以排除C、D两项。
3.“……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这种观点()A.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D.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强调了智慧影响人的道德,这实际上体现了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4.“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B.十二铜表法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新艺术的到来、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
据此可确定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文艺复兴最符合题意。
5.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鲜明地提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本质上看,这种观点()A.有利于人性的解放B.否定了宗教对人生的价值C.忽视了道德的作用D.是对世俗政权的公开挑战[答案]A[解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人文主义,这种观点有利于人性的解放。
【世纪金榜】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15.37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高考题组】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1·全国卷·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选B。
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排除;C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某某政治,D不符合史实。
故选B。
考点二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2.(2014·某某单科·T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解析】选D。
从“佛罗伦萨”“人文主义”判断这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主X追求自由幸福和享受。
A、B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虔诚信仰上帝,C错误。
D符合题意中对教会安于清贫的抨击。
3.(2013·某某文综·T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某某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解析】选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是表现人性美、表达人物内心的。
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是揭示社会现实的。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是表现光与色的。
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是夸X的,是表现人的苦闷的。
课时规范练34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在古希腊,“医生”这一职业诞生于对“医神”的崇拜活动。
后来,名医希波克拉底却将疾病的起因与宗教巫术区别开来,对每一病例的诊断都以观察为依据。
由此可见,希波克拉底( )A.反对神灵崇拜B.注重医术传承D.具有实证精神,对每一病例的诊断都以观察为依据”可知,希波,具有实证精神,故选D项;材料强调“将疾病的起因与宗教巫术区别开来”,并未反对神灵崇拜,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古代医术的发展情况,不能体现出“传承”,排除B项;材料中的希波克拉底是医生,医生的职业特点是严谨实证而非个性自由,排除C项。
2.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但是人可以进行选择和判断,理智面对遗憾,即使不能改变也要,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D项。
3.(2022·江西宜春二模)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
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C.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注的是人自身,是人对自然统治力量的,这反映了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辉煌的文化,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而不是哲学发展的特点,排除B项;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排除D项。
4.(2023·河南安阳高三调研)苏格拉底说过:“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好一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却能使人富有美德。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池州模拟)“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此观点意在强调( )A.“美德即知识”B.“人生而自由平等”C.“人是万物的尺度”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2014·潍坊模拟)“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
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C.“美德即知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2014·盐城模拟)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
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
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
这表明斯多亚学派( )①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③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④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意大利艺术史学家乔治奥·瓦萨里(1511-1574年)在其《绘画、雕塑、建筑大师传》中,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
恩格斯说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运动( )A.未揭露当时教会的黑暗B.未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C.未对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构想D.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封建斗争5.(2013·广东六校模拟)“人既不存在于天堂,也不存在于地狱;既不是短暂的,也不是永恒的,他们可以用自由意志成为自己的造物主,把自己造就成想变成的任何人。
”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虚无主义B.唯物主义C.人文主义D.因信称义6.“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七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沈阳模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
”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 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C.法律秩序D.精神基础【解析】选D。
社会习俗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古希腊政治文明不可能奠定近代欧洲人的社会习俗,故A错误;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不符合主旨,故B错误;罗马人的法律奠定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基础,与希腊无关,故C错误;“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可知希腊政治文明对欧洲人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故D正确。
2.普罗塔戈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
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解析】选B。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说明其兼顾知识与美德,B正确。
3.(2015·遵义联考)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解析】选A。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希腊道德败坏的原因是由于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强调从个人出发所引发的问题,A正确。
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
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
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这个时代( )A.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D.倡导美德即知识【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故A错误;“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是宗教改革时期,故B错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故C正确;“倡导美德即知识”属于古希腊时期,故D错误。
5.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
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
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据此可以得出(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解析】选A。
据材料“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A正确。
6.(2016·大连模拟)“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
”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 )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D.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解析】选B。
材料强调了人文主义,“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说明得到封建君主的支持,与世俗权力结合紧密,应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故B正确。
7.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
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解析】选C。
“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展现的是人的力与美,歌颂的是人性,不是效仿神灵,A错误,C正确;由《掷铁饼者》无法看出古风浓厚,世情淳朴,B错误;图片没有涉及政治制度,D错误。
【拓展延伸】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8.某学者在评论《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解析】选A。
从“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可知,偶然的行为带来了巨大影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A正确。
【加固训练】英国阿伦·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有解放作用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解析】选C。
题干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说明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或者弊端在于仅仅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仅仅是少数人的人文主义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答案是C。
9.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解析】选A。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马丁·路德广泛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语言习惯,并按此进行翻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A正确。
10.(2016·江淮十校联考)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
”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解析】选D。
路德没有反对宗教信仰,A错误;路德只是认为把人分为不同阶层是错误的,没有否定神职人员的存在,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反对封建君主统治的信息,C错误;按材料“所有的基督徒”“并无区别”,可知路德意在强调平等,D正确。
11.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劵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劵,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B.否定教会权威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D.传播无神论思想【解析】选C。
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的直接目的是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而不是“推动宗教信仰自由”,A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会权威,本身说法无错,但与题意不符,B错误;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的直接目的是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C正确;D 说法本身错误。
【拓展延伸】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总之,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12.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解析】选C。
依据材料“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可知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对科学的辱骂与破坏,体现反理性的特点,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
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里克利统治着。
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
伯里克利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材料二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
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樊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材料三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10分)(2)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8分)(3)材料三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
(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古希腊时期出现的伟大哲学家以及这些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作答即可;第二问从雅典伯里克利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其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第二问结合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