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9例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结果:25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中有1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i期吻合;14例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中9例行右半结肠切除i期吻合。
26例行i期切除吻合术的患者中,1例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
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中具体情况作出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对右半结肠癌和情况允许的左半结肠癌患者应尽量选择选择i期切除吻合术。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结肠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结肠癌并发的急性肠梗阻大多属于闭袢型肠梗阻,只有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缓解肠梗阻症状,可防止因肠坏死引起的穿孔、腹腔感染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
由于结肠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特殊性,目前临床上对于右半结肠梗阻均选择ⅰ期切除吻合术,但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尚存在争议。
我们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39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9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均为我科于2008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
患者年龄38~79岁,平均(65.2±6.9)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肠胀气及气液平,其中为26例为完全性肠梗阻,1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
术前通过结肠镜并取病理确诊21例,其余18例为手术确诊;肿瘤位于升结肠5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9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1例;dukes分期为b 期12例,c期21例,d期6例。
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期行i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02年4月~2009年11月2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实施i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患者中无死亡,无腹腔感染。
并发症发生情况,1例发生吻合口瘘(3.85%),经双腔负压冲洗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于术后36天自行愈合;l例发生吻合口狭窄(3.85%)。
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应用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术【中图分类号】r 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52- 01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且多数患者体弱、高龄,据报道结肠癌并肠梗阻发生率约8% ~21%[1-2]。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发生梗阻时又多属晚期,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预后。
我院自2002年4月~2009年l1月行i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6例,临床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2年4月~2009年11月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6例,男16例,女10例,男女比例1.6:1,年龄35~72岁,平均55.4岁。
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应的临床表现,经术前腹部平片、ct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左半结肠癌所致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发病部位分别为脾曲8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13例。
病理类型以腺癌为多(88.5%),其他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
1.2 治疗方法经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后,36~72h保守治疗症状无确切改善后,立即行手术治疗。
对于有严重的腹膜炎表现以及中毒症状者,经必要的手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
术中予以结肠灌洗[3-4]。
进腹后探查明确病灶,纱布包绕病变肠管,拟行切除肠段之肠系膜,距离病灶5~6cm游离拟行切除肠襻,肿瘤肠段切除后,将近端开放肠管提出腹壁切口外,以无菌塑料袋包裹,将肠内容物排人容器内。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对策赛福丁阿迪力杨旭【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时行一期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术中小肠减压和结肠灌洗,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
结果:本组病例17例,其中3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讨论:对左半结肠伴急性梗阻行一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其认为一期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但我们通过手术及文献分析,行一期手术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术中小肠减压和结肠灌洗,正确肠吻合及术后处理,可到达满意疗效。
结肠癌是肠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左半结肠癌约占全部结肠癌75%以上【1】,临床上以肠梗阻表现而入院的病人中,结肠癌梗阻的病人仅次于粘连性肠梗阻位居第二位【2】。
所以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时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还是分期手术,目前尚有争议,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收治17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病人,行一期癌肿切除对端吻合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32—75岁,均为首次就诊,有便秘史10例,慢性气管炎病2例,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1例,术前控制血糖和血压。
发病部位;乙状结肠8例,降结肠5例,结肠脾区4例,病程8—70小时。
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明显腹胀,无排便排气,恶心呕吐不突出,无腹部手术史。
查体:有不同程度腹部膨隆,腹肌软,有压痛但不固定,可见肠型,未触到包块,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呈阶梯样,2—4小时内动态观察气液平面增多增宽,无孤立肠袢,10例做了水溶性碘口服造影:提示胃肠排空迟缓,6小时后碘剂到达盲肠并显影,可见扩张的升结肠。
肛门指检:直肠空虚,手套无血迹。
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结肠肿瘤。
2:手术方式所有病例全麻,探查肿瘤具体位置,而后检查有无转移情况,本组有1例探查时发现合并盲肠肿瘤,行全结肠切除。
结肠癌肠梗阻是一个慢性进行急性加重的过程,起初症状轻微,早期难以诊断[1]。
因肿瘤类型、肠腔大小、肠内容物的稀稠度等因素,左半结肠癌较右半结肠癌更易发生梗阻。
急性肠梗阻为左半结肠癌常见并发症,约占肠梗阻的1/4[2]。
左半结肠癌梗阻多为闭袢式肠梗阻,肠壁水肿重,肠腔污染重,易发生坏死穿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病人41例,男26例,女15例,34~71岁,平均(63±4.1)岁。
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呕吐、黏液血便、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13例、冠心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
病理分型:腺癌38例,黏液癌3例。
39例病人术前腹部X线摄片报告低位肠梗阻。
41例病人均行高分辨CT示左半结肠梗阻,梗阻部位位于乙状结肠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9例,横结肠5例。
28例急诊作术前碘伏醇灌肠造影检查,提示结肠缩窄。
4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28例行肿瘤切除、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吻合,其中1例因吻合欠满意加做盲肠双口造瘘,2期瘘口关闭。
B组13例行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远端封闭。
1.2方法术前积极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常规行胃肠减压,深静脉置管,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导尿,术前30min静滴头孢西丁2g。
A组手术过程为:在肿瘤远、近端分别结扎结肠,肠腔内注入替加氟0.5g,循结肠癌手术原则,切除左半结肠。
再切除阑尾,将无菌尿管由阑尾腔插入盲肠。
充分保护术野,将小肠内容物挤压入结肠,再由结肠断端排出肠内容物,注意避免用力挤压肠管,以免造成细菌毒素入血;再以温生理盐水由尿管内注入肠腔,持续灌洗结肠至灌洗液基本清亮;最后以稀释后的碘伏盐水灌洗结肠。
灌洗结束后,结扎阑尾,确认肠管血供佳、切缘有活力,以国产康迪管型肠道吻合器行结肠端侧吻合。
第25卷第3期华 夏 医 学Vol.25No.32012年5月Acta Medicinae Sinica May,2012左、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与重建的疗效舒守成①(乐至县佛星镇卫生院普外科,四川乐至 641500)摘要: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与重建的临床疗效。
方法: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32例,右半结肠癌并肠梗阻36例,均术中行肿瘤一期切除,两组都行直线切割缝合器侧消化道重建。
分析左右半结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左、右半结肠手术所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左、右半结肠手术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
所有病例均无吻合口狭窄发生。
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与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结肠癌;低位肠梗阻;消化道重建;吻合口漏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3-0320-03Efficacy of primary surgical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left and right colorectal carcinoma com-bin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SHU Shou-cheng//Dept.of General Surgery,Foxing Town HealthHospital,Lezhi 6415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imary surgical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in left and right colorectal carcinoma combin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32cases wereleft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36cases were right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intestinal obstruction.The both groups were given intraoperative primary tumor removal and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by the side of linear stapler.Then,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on the time spending in the operation and the complicationin the two groups.All patients had no anastomotic stenosis.Conclusion:There was no differentclinical efficacy observed in treatment of left or right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Key words:colorectal carcinoma;intestinal obstruction;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anastomotic stenosis 目前结直肠癌所致的急性低位性肠梗阻已经成为了腹部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1]。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讨论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讨论
结肠癌并发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
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
我院自2001至2007年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62例,现将其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病例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26~81 岁,其中60 岁以上42例,占全组的67.7%。
其中56例患者有便血及粘液便史(90.3%),27例患者体重明显减轻、消瘦(43.5%)。
19例在3个月内有误诊为痔疮的病史(30.6%),17例发生急性梗阻前有口服泻药病史(30.7%)。
1.2 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
结肠脾曲11例(17.7%),降结肠29例(46.7%),乙状结肠22例(35.4%)。
按lukes分期:B期12例(19.3%),C期34例(54.8%),D期16例(25.8%)。
1.3 手术方法
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术16例(25.8%);肿瘤切除+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10例(16.1%);单纯结肠造瘘,Ⅱ期肿瘤切除术9例(14.5%);单纯结肠造瘘7例(11.2%);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20例
(32.2%)。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9例患者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已发生扩散,无法行根治切除术;1例发生吻合口瘘;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中毒性休克1例,呼吸衰竭l例,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2.0%,切口感染率为5.0%。
平均住院日13 d随访34例,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96.0%、72.0%、35.0%。
3 讨论
结肠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是危及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而左半结肠癌约占大肠癌发病率的54%左右[1]。
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往往一般情况较差,常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及低蛋白症。
同时由于癌肿与回盲瓣的病理解剖关系,多形成闭袢型肠梗阻,加之左半结肠血供差,久之极易导致结肠坏死、穿孔,严重者,甚至全身感染中毒、休克致死亡。
我们认为,对于这类病人你要早期手术,力争在24~48 h内完成。
结肠癌发生梗阻时有两种病变需要解决:一是解除梗阻,二是切除肿瘤。
但不同性质的病变,要求同时取得满意的效果,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梗阻性右半结肠癌的手术方法,意见趋于一致,即有可能切除肿瘤时,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及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左半结肠腔较细,肿瘤性质多是浸润型,容易在肠腔内形成环形狭窄,且大便经过左半结肠时多已成型,不易排出,故临床中15%的左半结肠癌患者因为急性肠道梗阻而入院治疗。
根据患者来院时不同的情况及肿瘤病情的不同,我
们采取了如下几种治疗方案。
由于左半结肠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发生并发症时可导致严重后果,结肠癌伴梗阻。
(1)采用结肠造痿,Ⅱ期消化道重建术,肿瘤切除+乙状结肠吻合+吻合近端结肠造瘘;单纯结肠造瘘,Ⅱ期肿瘤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证为:梗阻严重,肠管高度扩张,肠壁高度水肿,年老体弱,并发病多以梗阻肠段内较多固态大便,无法较好净除者。
但分期手术的显著缺点是患者需承受多次手术痛苦,一些年老体弱者,甚至不能承受再次手术而失去治愈机会,也有些患者于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已发生扩散,无法行根治切除术。
并且分期手术的5 年生存率并不比I期手术高,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基于上述Ⅱ期手术方式的缺点,随着术中胃肠道灌洗技术的应用,手术技术的改进,抗生素的正确应用,营养支持措施的加强,近年来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行I期切除吻合术在临床工作中被愈来愈多的应用。
(2)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2]。
我们自1996年起开展,其手术的适应证为:患者年龄较轻,无严重并发病,能耐受较长的手术时间;梗阻时间较短,肠壁水肿较轻,色泽及血供良好,术中肠道灌洗能除去固体粪便,细菌清除较彻底者;腹腔内渗液少,无严重污染者。
抗生素应用及营养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这是一种污染较重的手术方式,因而术前、术中、术后使用足量高效的抗生素,对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常联合运用头孢类抗生素+庆大霉素+替硝唑/甲哨唑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于此类患者老年人较多见,部分属肿瘤晚期,且由于梗阻感染等消耗,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
肠壁水肿严重,组织愈合能力差,如发生吻合口瘘,死亡率高达25%-45%。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时合理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从而部分降低了患者如切口裂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3]。
因此,为了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尤其用于结肠灌洗的冲洗液中应加灌甲硝唑和卡那霉素,要冲洗充分,使肠道内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数量减少。
如对吻合口吻合状况不满意时,可于吻合口近端肠腔内放置肛管减压或阑尾切除盲肠造瘘减压。
吻合口要无张力,吻合要轻柔。
周围应放置腹腔引流管,目的是引流腹腔渗透液,减少腹腔内感染的几率,强调引流管时间要放足,度过危险期。
术中、术后积极扩肛,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
由于合理运用上述方法,本组l9例患者除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1个月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
【参考文献】
[1]汪建平,唐远志,董文广.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2):79-81.
[2]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术[J].实用外科杂志,1988,8(1):19.
[3]彭淑牖,陈依青,牟一平,等.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J].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