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四十四)
- 格式:doc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10
课时跟踪练13一、选择题1.(2024·广州高三质检)下图分别是萨克斯、鲁宾和卡门、恩格尔曼所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荧光标记法C.图3所示实验中,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D.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解析:选C。
图1中B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项错误;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B项错误;图3所示实验中,光束照射的部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O2,所以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C项正确;萨克斯的实验只能证明有淀粉生成,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D项错误。
2.(2024·肇庆高三质检)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但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下列有关玉米光合作用的叙述,合理的是()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生成NADPH和ATP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利用NADPH和ATPC.C3的还原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D.叶肉细胞中缺乏酶Rubisco的基因解析:选A。
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可以通过光反应阶段生成NADPH和ATP,A项合理;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因此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利用NADPH和ATP进行C3的还原,B项、C项不合理;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叶肉细胞中酶Rubisco的基因没有表达,D项不合理。
3.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暗反应最初形成的很可能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C.3-磷酸甘油酸可直接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是各种糖类解析:选A。
由题表可知,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O2中碳元素的去向,故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项错误;根据时间分析,3-磷酸甘油酸要先转化成12种磷酸化糖类,然后才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C项错误;题表中的数据说明光合作用除了产生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其他有机物,D项错误。
2019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模块检测(人教版生物选修三)(含解析)一、选择题1.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如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组合全序列,这种方法虽然十分可靠,但工作量很大,也存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A.细胞组织培养B.胚胎移植C.基因工程D.PCR技术2.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 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A. B.C. D.3.(2012江苏理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4.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C.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5.基因工程中称为“基因剪刀”的是()A. DNA连接酶B. DNA聚合酶C.蛋白质水解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增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7.据新华社东京2006年5月1日电,多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人类DNA上启动子的数量可能超过19万个,3万个基因平均每个至少有5个启动子,启动子总数的77%拥有多个起始点,每个起始点转录出的RNA种类也存在差异。
1.下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3是透明带,7是原肠腔B.发育的先后顺序是A→C→BC.1部位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D.A、B、C时期的细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解析:图中A是桑椹胚,B是囊胚,C是原肠胚,发育的顺序为A→B→C。
图B中1是滋养层,2是内细胞团,3是透明带,4是囊胚腔,图C中5是外胚层,6是滋养层,7是原肠腔,8是内胚层。
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答案:A2.下图为利用胚胎工程培育新个体的流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①可以是卵裂球B.若该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术,则①的形成不需要卵细胞的参与C.无论利用的是哪种胚胎工程技术,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中都要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D.②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的目的解析:胚胎分割的对象可以是卵裂球;核移植技术往往将体细胞的核移植到未受精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图中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早期胚胎,培养基中不该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因为该细胞会抑制细胞分化;②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便于其接纳外来的早期胚胎。
答案:A3.(2013·南通调研)2010年,英国“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面是试管婴儿培育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增加排卵数量B.过程②需要在添加ATP的获能液中完成C.过程③的培养液中应该添加动物血清D.过程④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受体对供体胚胎没有排斥解析:精子获能液是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栽体A23187溶液。
答案:B4.某干细胞研究小组人员从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植入去核的牛卵母细胞中,从而培育出混合胚胎。
该胚胎发育到第三天时已含有32个细胞,可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供医学研究使用。
课时跟踪练3一、选择题1.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肥胖、龋齿和某些糖尿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长期糖摄入量超标有关B.在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C.DNA指纹法的原理是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D.鸡蛋、肉类煮熟后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解析:选D。
经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变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但高温不破坏肽键,D项错误。
2.(2024·大湾区高三一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依赖于其独特的结构。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DNA分子螺旋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复制的进行C.蛋白质在高温下失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不同导致功能出现差异解析:选D。
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项错误。
3.(2024·龙岗高三期中)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的DNA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核DNA是链状的B.人体细胞中的RNA是由DNA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无碱基间的配对C.DNA和RNA所含的碱基不同,五碳糖和磷酸也不同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解析:选A。
原核细胞中的拟核区和质粒都是环状DN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核DNA呈链状,A项正确;人体细胞中的RNA一般是单链,但tRNA 折叠成三叶草形,存在部分双链区域,有碱基间的配对,B项错误;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但磷酸是相同的,C项错误;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只有一种,即DNA,D项错误。
4.(2024·广东六校高三联考)研究发现,细胞内普遍存在被称为“分子伴侣”的一类蛋白质,该类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细胞工程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Ⅱ)1.下图是某组织培养过程的简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花粉粒――→①愈伤组织――→②胚状体――→③植株A .花药离体培养的条件与种子萌发的条件完全相同B .若花粉粒核中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则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或多倍体C .②③过程都是细胞分化过程,因此起作用的激素只有生长素D .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所需条件要求更高,需要MS 培养基,另外还需要适宜的pH 、温度和光照,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等,A 错误;花粉培养形成的植株称为单倍体,B 错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多种激素起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 错误;在该过程中,单个细胞最终培养成了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 正确。
答案:D2.“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B .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方法是PEG 和灭活的病毒诱导C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D .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解析:除去细胞壁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属于再分化过程。
答案:C考点二 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 .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少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 .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D .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解析: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在培养瓶中会贴壁生长,最终会形成一层细胞,相互接触后停止生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部分第三章第三节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
下列有关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从某些原核生物中提取D.限制性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解析: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并且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酶容易受到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在原核生物中提取。
答案:D2.(2011·唐山质检)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C.运载体对宿主细胞的生理代谢不起决定作用D.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解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引起受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
答案:B3.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A.用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B.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C.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进一步筛选D.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解析:已知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人工合成更方便快捷,没有必要再利用mRN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合成,更不必再进行筛选。
答案:B4.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其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
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
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体外对CPTI基因的修饰是在编码序列上进行的C.修饰的结果是使该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得以表达D.该转基因水稻的后代中不一定检测到CPTI基因解析: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该目的基因经体外修饰后改变了其表达程序,但未改变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故修饰部位在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上;结果中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只是效果不佳,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表达。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基因工程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解析: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含有目的性状的一切生物,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真菌、细菌,还可以是人等;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以及将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必须使用同一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以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人的胰岛素原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体内得以表达,但是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加工,故其合成的胰岛素原不具有胰岛素的功能,即没有生物活性;作为标记基因是为了检测并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但对于目的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
答案:D2.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还必须从基因入手。
与基因工程不同,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答案:B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答案:B4.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对DNA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A.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释放出DNA等核物质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黏稠物不再增多D.要用冷酒精沉淀DNA,甚至可将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却解析:A项的做法是为了充分释放出核中的DNA分子,使进入滤液中的DNA尽量的多;C项是让DNA充分沉淀,保证DNA的量;D项的道理同C项;而B项的操作并不能使DNA增多或减少。
(新课标)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选修3)1.如图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的抗虫基因可利用________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图中①过程为构建____________,此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除采用图中的方法外,还可采用基因枪法和________________。
含有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能够发育成抗虫棉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3)欲检测抗虫基因在棉花体内是否成功表达,可在个体水平上做____________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
如果含有一个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的抗虫棉视为杂合子,则该转基因抗虫棉自交一代,预计后代中不抗虫植株占________。
【解析】(1)获取的抗虫基因可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把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成重组质粒的过程称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图示中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还可采用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植物细胞能够发育成完整个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欲检测抗虫基因在棉花体内是否成功表达,可在个体水平上做抗虫的接种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
视为杂合子的转基因抗虫棉产生的雄配子中有一半不含抗虫基因,产生的雌配子中有一半不含抗虫基因,故其自交子代中不抗虫的植株占1/4。
【答案】(1)PCR 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 限制酶与DNA连接酶(2)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全能性(3)抗虫的接种1/4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经研究发现青蒿素还具有抗肿瘤的功效,能杀伤人的肝癌和卵巢癌细胞系。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细胞工程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 植物的组织培养(Ⅱ)1.下图是某组织培养过程的简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花粉粒――→①愈伤组织――→②胚状体――→③植株A .花药离体培养的条件与种子萌发的条件完全相同B .若花粉粒核中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则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或多倍体C .②③过程都是细胞分化过程,因此起作用的激素只有生长素D .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花药离体培养所需条件要求更高,需要MS 培养基,另外还需要适宜的pH 、温度和光照,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等,A 错误;花粉培养形成的植株称为单倍体,B 错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多种激素起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 错误;在该过程中,单个细胞最终培养成了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 正确。
答案:D2.“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B .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方法是PEG 和灭活的病毒诱导C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D .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解析:除去细胞壁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属于再分化过程。
答案:C考点二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少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解析: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在培养瓶中会贴壁生长,最终会形成一层细胞,相互接触后停止生长。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四)生态工程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解析:生态工程属于少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答案:A2.“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种生态工程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主要模式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其原理在于“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
答案:C考点二生态工程的实例(Ⅰ)3.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矿山废弃地很少有动植物,而且土壤也被严重破坏,所以关键是先要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答案:C4.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是针对控制我国西北地区大范围的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的生态工程。
答案:C5.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
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B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6.“粮桑鱼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7. “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解析: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用于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同时食用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被蔬菜光合作用利用,故题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食用菌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菌渣作为有机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只能为蔬菜提供CO2和无机盐,蔬菜不能从有机肥中直接获取能量;该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菌渣等废弃物,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
答案:C8.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解析:该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中能量的流动;由于各生产环节中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故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B9.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解析:出现能源大量消耗、污染物的积累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发生了障碍,生产模式没有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D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0.(2018·吉林舒兰一高学校期末考题)下图是某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等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________原理。
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毎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________能力。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
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该农场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蘑菇是一种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每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果园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低。
(4)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能量多级利用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等)。
(5)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1)分解者(2)物质循环再生自我调节(3)信息传递果园中生物多样性低,营养结构简单(4)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5)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11.(2018·湖北联考)Ⅰ.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
请回答。
(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 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B. 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 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2)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据此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_______________(答“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不会随________________(“花粉”或“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___(“父本”或“母本”)的遗传特性。
Ⅱ.(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解析:Ⅰ.(1)叶绿体不会进入精子,可以进入卵细胞,故A错误;转基因植物一般是杂合子,则植物杂交的后代会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故B错误;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故C正确;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没有生殖隔离,故D错误。
(2)由于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或由于叶绿体大多数基因的结构、转录与翻译系统均与原核生物类似,因此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
(3)叶绿体基因控制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会随花粉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
Ⅱ.(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答案:Ⅰ.(1)C(2)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由于叶绿体大多数基因的结构、转录与翻译系统均与原核生物类似合理答案给分)(3)不遵循花粉母本Ⅱ.(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2)循环经济12.(2018·哈尔滨三中模考)随着工业的发展,采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如何恢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协调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图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流程图,请分析回答:(1)矿区废弃地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________。
(填选项)①造成土体、土壤、植被的破坏②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会阻碍植被的生长③影响土地景观④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间的持续协调发展关系。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恢复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