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评析与解读与2020年备考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203.46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大纲中要求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学、系统发育和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等内容,并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其关系,充分体现
当今生物学在综合、系统、实验和解释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本次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偏Ⅰ型,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联想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内容积累和归纳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深入理解现代生物学中最新理论知识,尤其是在细胞、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系统发育和进化等方面。
理解新理论后,需要系统地结合旧知识、新知识,并以实际问题
为依据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发展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次,复习时要掌握众多生物基础常识,如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的活动特性,植物的
生长与分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的生物信息传递过程,以及胚胎诱导和遗传工程技术的
一般过程和原理等。
此外,理解深化要做到读懂,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扩充知识范围,熟悉实验常识,做到学以致用。
要培养思维能力,善于分析问题,预测结果,获得系统的实验技能,能有
效利用搜索、筛选和检索来解决知识点难点。
最后,把重点埋在细节处,试题往往是细微的细节显示出的问题,因此在解答时应注
意原理问题与细节问题间的关系,切记要留心详尽补充细节,以免出现误差和误解的瞬间。
2018年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巩固老知识,把握考点,增强综合解题能力,为高考备考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考生应该在合理的时间规划复习,
抓住重点,扩展熟练掌握知识面,熟练掌握各类知识点,积极完善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及能力综合解题能力,最终考出一个令人满意的高考绩点!。
2019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学科*网【点睛】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建议作者:卢镇岳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08期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整体框架,切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最新精神,充分发挥了生物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在试题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既体现了劳动观念,又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关切。
试题凸显生物学科的鲜明特色,高度重视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试题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并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题目保持一贯的风格和特征,做到稳中有进,题目既注重基础性又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达成。
作为选拔性考试试卷的组成部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题目层次合理,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并无出现偏、难、怪题。
下文将对试题总体呈现的鲜明的突出的四个特点进行分述并给出对2020年理综生物备考的建议。
一方面,生物学的整体发展与农业劳动实践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农业劳动实践的经验积累推动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也从理论指导层面促进了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选取了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为背景弘扬劳动精神,着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反映出生物学科在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在强调劳动观念的同时突出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能够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相关问题的解决。
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1题以果园生产实践为背景,考查相关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种间关系等生态系统基本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鼓励学生重视劳动生产实践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题目情景也反映出生物防治害虫方法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处分突出了生物学理论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应用性导向,传达出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基本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劳动生产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到自身基本的认知结构当中。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并提出了备考建议。
在试题概况分析中,指出了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和题型特点;在试题命制原则和特点分析中,强调了考查基础和能力的平衡。
备考建议包括重点复习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做好心理调适。
结论部分总结了备考要点,并展望未来备考方向。
建议备考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心态。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考生可以更好地备战高考生物科目,取得满意的成绩。
【关键词】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备考建议、概况、命制原则、特点、重点复习内容、解题技巧、心理调适、总结、展望、备考方向1. 引言1.1 介绍文章内容和背景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是当前备考生关注的热门话题。
随着高考的临近,生物作为理综科目的一部分,对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我们有必要对2019年的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2019年的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进行概况分析,了解试题内容和出题特点。
接着我们将探讨试题命制的原则和特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
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包括重点复习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做好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帮助考生有效备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相信考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2019年的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并且在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备考生有所帮助,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2 解释为什么对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进行分析和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是考生备战高考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生物作为理科生物这门科目的内容繁杂且涉及面广,考试题目设计常常涉及到生物的基础知识、实验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内质网功能是分泌蛋白质加工和合成脂质(如性激素和磷脂),所以由内质网就可以直接确定答案,选A;细胞核是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所以合成的的物质是DNA和RNA。
2.答案B解析: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葡萄糖,所以A错;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经过第二阶段产生乳酸的,所以B正确;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的同时可以释放能量合成ATP,所以C错误;当氧气浓度升高会抑制无氧呼吸过程,甚至使无氧呼吸停止,所以在升高氧气浓度,会降低酸味的产生,D错误。
3.答案C解析:由题干的已知条件可知:H﹢-ATPase是载体蛋白,同时具有酶的活性,所以运输氢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且能量来自ATP水解,而不可能来自蓝紫光的照射,所以C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是错误的;通过②实验的对照——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后溶液PH不再降低(氢离子不能再运输),说明A和B 正确;通过①实验——将保卫细胞放在PH低的溶液中(细胞外溶液氢离子多)而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变,说明氢离子不能自动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所以D正确。
4.答案D解析:人失水过多(如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水而渗透压升高,可以排除A;而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是和渗透压成正比的,此种情况抗利尿激素会增加,排除C;根据生活常识,缺水会口渴,排除B;口渴会排尿量减少,说明此时肾小管吸收水的能力加强了,而不是降低,D不会发生的。
5.答案B解析:如果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是杂合子,由此确定答案中有①,在A和B之中;②是两种性状杂交后代出现1∶1的比例(测交比例),在不知道显性和隐性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哪一个是纯合,哪一个是杂合,所以排除A,而选择B。
6.答案A解析:此题的关键是绘制数量金字塔,对于由草和羊构成的生态系统,当然是草多羊少,即下边体积大上边体积小,正金字塔;而对于乔木和昆虫构成的生态系统,显然是昆虫比树多,下边体积小上边体积大,是倒金字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