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
- 格式:doc
- 大小:333.00 KB
- 文档页数:9
河北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诗人、朝代与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王安石——北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 李白——唐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 . 白居易——唐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 . 孟浩然——唐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2. (5分)判断下面的说法的正误(1)只要勇敢、机智,就一定是个好猎手。
(2)“神机妙算”就是形容计谋高明。
(3)李寄斩蛇是因为她不怕蛇。
(4)“敌人一窝蜂地抢了草帽戴在头上”是比喻句。
(5)“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是比喻句。
3. (8分) (2019六上·南充期末) 作家沈石溪的作品《狼王梦》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说。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4. (4分)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相看两不________,只有敬________山。
②遥望洞________山水翠,白云盘里一青________5. (4分)美文回顾(1)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品读李贺《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中的“子”是________,这句话出自他和他的学生的语录集________,告诉我们要 ________。
我还知道他的其他名言,如________。
6. (8分) (2019四上·商丘月考) 知识回顾。
(1)我们做事情时必须要准确、严谨,因为“差之________,谬以________。
西藏拉萨市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王勃是()之一。
A . 初唐四杰B . 唐宋八大家C . 扬州八怪D . 八大散文家二、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2. (5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月球表面全是水。
3. (8分)判断正误。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4. (4分)我会填。
①离离________草,一岁一________。
野火烧________,________吹又生。
②春风一拂________,南燕双归________。
③________能叫石头落泪,________能叫枯木发芽。
④________直下三千尺,疑是________落九天。
⑤________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⑥________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5. (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关于读书,《论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敏而好学,________。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忆读书》一文中,现代儿童文学作家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8分)《坐井观天》教材回顾。
(1)青蛙和小鸟在为________争论,青蛙认为________,小鸟认为________。
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使劲向上一跳,跳出了井口,它看见________,心想,________。
于是,它对小鸟说:“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2) ________的葫芦藤上长满了________,开出了几朵________的小花。
花________以后,藤上________了几个小葫芦。
安徽省淮南市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六上·汽开区期中) 下列题目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过零丁洋》文天祥B . 《苏武牧羊》蒋荫堂C .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D . 《和时间赛跑》朱自清二、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2. (5分) (2018五上·抚宁期末) 判断正误。
(1)“肺”字的总笔画数为9画。
(2)“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
(3)《长相思》中提到的“榆关”指的就是山海关。
(4)《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5)《难忘的一课》作者倾诉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6)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 (8分) (2017一上·福田期末)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公鸡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弯。
(2)“星”“只”“草”“花”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
(3)“橡皮、尺子、铅笔、作业本、苹果”都是文具。
(4)《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4. (4分)背一背,写一写我会背《咏柳》,我还能默写呢!咏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分) (2019四上·通榆期中) 填空(1)一场秋雨________,十场秋雨________。
(2) ________则裕,________则小。
(3)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
(4) ________。
露似真珠月似弓。
(5)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
(6) ________,雪却输给一段香。
6. (8分)根据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文内容,回答问题。
贵州省毕节市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不是鲁迅名言的一项是()A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 .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二、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2. (5分)判断对错(1)《渔歌子》前两句写自然景色,后两句写景中之人——渔父。
(2)《渔歌子》刻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雨垂钓图”。
(3)“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描写告诉我们春汛到来了。
(4)《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词人张志和。
3. (8分)判断对错。
(1)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2)民间故事就是神话故事。
(3)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4)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4. (4分)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1)黄山绵廷数百里,每到一处,所看到的美最都不一样,这正如苏轼所说:“________,________。
”(2)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我站在江边,看到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 (4分) (2020六下·) 古诗名句填空。
(1) ________,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
(3) ________,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________。
(4) 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5)百川东到海,________?6. (8分)读句子,写出人物的心情。
①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________②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________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________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第 1 页 共 9 页
江西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文学常识D卷
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 )是不用文字的信。
A . 飞鸽传信
B . 五支箭
C . 家书
二、 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
2. (5分) (2020六下·) 判断正误。
(1)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2) “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3) 《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
(4) 《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 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3. (8分)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美国作家雪莱的名言。( )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4. (4分) 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到泗水边游赏,水边的风光焕然一新。________,________。
5. (4分) 连一连。
①予人玫瑰________ 闻善则拜
②与其锦上添花________ 手有余香
③春雨惊春清谷天________ 有过则改
④见善则迁________ 不如雪中送炭
⑤闻过则喜________ 夏满忙夏暑相连
第 2 页 共 9 页
6. (8分) 根据课文《大松树和小松树》填空
①小明________低下了头;
②小芳站在高塔上,能看到________地方;
③大山将小松树______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7. (6分) 把下面的词分成四类写下来。
猴子 松鼠 卷心菜 黄莺 芹菜
菠萝 兔子 鸭梨 杨梅 菠菜
喜鹊 丝瓜 哈密瓜 野猪 西瓜
狐狸 麻雀 黄花菜 百灵鸟 燕子
五、 默写 (共6题;共56分)
8. (5分)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2) 盛年不重来,________。(陶渊明)
(3) 莫等闲,________,空悲切。(岳飞)
(4) 多少事,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毛泽东)
(5) 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
9. (17分) (2018五上·肇庆月考) 古诗词默写
泊船瓜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 3 页 共 9 页
________,
________。
10. (4分) (2018一上·桐梓期末)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锄禾________,汗滴________。
(2) 远看________,________水无声。
11. (6分) (2019·长沙) 根据语境填写词、句、诗。
(1) 林则徐的“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告诉我们只有胸怀宽广,为人正直,方可站得
稳,行得正。
(2)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王勃的“________,
________”就是这样的名句。
(3) 陶醉于六月的西湖美景,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而王籍的“蝉噪林逾静,
________”则带给我们空山鸟语的恬适和悠闲。
(4) 农谚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自然的观察积累下来的生活生产经验,如“________,瑞雪兆丰年”和“芒
种火烧天,________”可以帮我们通过对天象的观察,从而来推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的变化。
12. (8分) 请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 爱人若________。——《墨子》
(2) ________,不贰过。——《论语》
(3) ________,有礼者敬人。——《孟子》
(4) 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深于矛载。——《荀子》
13. (16分) 填写诗句。
①轻风扶细柳,________。
②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
第 4 页 共 9 页
④明月松间照,________。
六、 综合题 (共3题;共24分)
14. (4分)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次“看”,是“鸟”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树,
它仿佛在说:________;第二个“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________。
(2) 你从这两个“看”字中读出了什么?
(3) 我还知道表示“看”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去年的树》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这篇童话通过________展开的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
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话;第二次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话;第三次是
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话;第四次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占美了
高尚的、令人感动的________。
(5) 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15. (12.0分) 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
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 这段话主要写了( )
A .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 . 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 .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2) 把这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3) 有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建筑物外墙的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也有助于
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美化生活环境。这种植物就是________。
16. (8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第 5 页 共 9 页
(1) 《一分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
(2) 在《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中,狗熊在通知大家要召开动物大会时,分别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了错误。
(3) 读万卷书,________。
七、 连线题 (共3题;共13分)
17. (3分) (2017六上·蚌埠期末) 句子连线。
18. (5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用线连接歇后语
19. (5分) (2020一下·南平期末) 课内积累,我会练一练
只在此山中 处处闻啼鸟 幼不学 行万里路
春眠不觉晓 云深不知处 古对今 不能则学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叫千门万户开 不知则问 圆对方
平生不敢轻言语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万卷书 老何为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判断题 (共2题;共13分)
2-1、
2-2、
2-3、
2-4、
3-1、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4-1、
5-1、
6-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7-1、
第 7 页 共 9 页
五、 默写 (共6题;共56分)
8-1、
8-2、
8-3、
8-4、
8-5、
9-1、
10-1、
10-2、
11-1、
11-2、
11-3、
11-4、
第 8 页 共 9 页
12-1、
12-2、
12-3、
12-4、
13-1、
六、 综合题 (共3题;共24分)
14-1、
14-2、
14-3、
14-4、
14-5、
第 9 页 共 9 页
15-1、
15-2、
15-3、
16-1、
16-2、
16-3、
七、 连线题 (共3题;共13分)
17-1、
18-1、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