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预算调整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7.59 KB
- 文档页数:2
预算调整工作流程
部门 步骤
总经理 关键步骤说明
①各部门根据变化的预算执行环境的要求,提出预算调整要求
②财务部根据相关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要求,结合企业的度经营目标的要求,分析导致预算出现异常的原因
③财务部根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发展要求,在分析部门预算调整意见的基础上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④财务部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预算调整会议,组织讨论调整方案
⑤财务部根据企业财务文件管理办法,对在财务预算调整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进行整理、分类保存,以备参考
财务总监 财务部 各部门 预算调整资料保存
预算 调整 提出
预算 调整 实施
年度预算
下达
预算 执行
预算执行环境发生变化
①提出预算调整要求
②分析预算 异常原因
③制定预算调整方案
审核
审批
⑤预算调整资料保存
执行调整方案
下达调整方案
④组织讨论调整方案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年度预算管理流程1.适用范围适用于总部及区域事业部年度预算编制、年度预算执行、年度预算考核。
预算主要包括:投融资预算、成本费用预算、销售预算、损益预算、现金流预算。
2.控制目标确定总部年度预算,控制其执行偏差,确保总部和区域事业部经营目标的实现。
3.定义3.1预算: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将总部未来的销售、费用、利润、成本、现金流等以预算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组织与协调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完成企业既定的目标。
3.2预算期间:年度预算期间为每年日历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
4.职责4.1财务管控中心4.1.1设置预算套表模版。
4.1.2收集、汇总各区域事业部预算套表。
4.1.3负责总部整体预算指标的测算。
4.1.4对总部及区域事业部预算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汇报。
4.2行政管理中心4.2.1下发预算编制通知、分配各职能部门预算编制具体工作。
4.2.2负责各区域事业部预算的审核、反馈、确认。
4.2.3组织召开年度预算会议。
4.2.4负责总部及区域事业部预算执行考核。
4.3营销策划中心4.3.1负责各区域事业部库存量、可售量、销量、销价、回款及销售费用确定。
4.3.2对各区域事业部上报营销预算进行审核。
4.4其他职能部门4.4.1确定相关专业预算指标。
4.4.2负责区域事业部编制的月度、年度预算相关专业指标的审核。
4.4.3对专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跟踪、考核。
4.5财务部4.5.1对区域事业部各专业部门的年度预算进行审核、修订、汇总。
4.5.2对区域事业部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反馈。
4.5.3对于区域事业部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出具整体预算分析报告。
4.6区域事业部总经理4.6.1审核区域事业部年度预算和预算考核方案。
4.7总部高层4.7.1总部执行总裁审核总部年度经营目标与年度预算终稿,审批总部预算考核方案。
5.1预算编制基本要求5.1.1编制依据:1)总部发展战略及规划。
工作指南: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调剂流程参考小编按:预算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时往往因为编制不科学不合理,或执行过程情况变化及确实无法精准预测等因素,导致细化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不准确,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其实各地财政部门都允许在年中进行预算调剂,但考虑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减少预算调剂的随意性,原则上是不鼓励调剂的,倒逼预算单位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实际工作中,预算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除非特殊情况变化,预算调剂一般以微调为主,需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办理,而不是任性的超预算、无预算、挤占预算列支,往往不经意就违反了预算法规定,如果倒霉被问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大家要加强知识更新学习掌握和财政对口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
下面以某市为例,介绍一下该地最新的预算调剂的程序,供大家知晓,各地都大同小异,具体操作以本级财政部门的规定为准。
一、部门预算调剂的情形部门预算调剂是指除预算法规定的预算调整事项外,在人大批复的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单位支出预算在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项目之间的变动。
部门预算批复后,应当强化预算约束,原则上不做调剂,但确需调剂的,按相关程序办理。
对存在人员编制数变动、实有人数变动、机构职能调整、政府出台增(减)支政策、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紧急进行处理、原预算科目不符合预算执行需要无法支出等情形的,可以按规定程序进行调剂。
二、管理流程及规则(一)“三公”经费预算原则上不得调剂。
各单位因特殊情况确需调剂“三公”经费预算,按程序报批后由财政局发文批准预算调剂。
其中:调剂增加“三公”经费预算必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涉及“三公”经费之间的调剂事项,应提供公务用车购置审批单、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等相应证明材料。
(二)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间调剂,以及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科目调剂,由单位填写《市本级预算指标调剂通知单》并报财政局归口业务科室提出意见、预算科会签审核,经财政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篇一:预算调整工作流程预算调整工作流程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各部门关键步骤说明预算调整方案篇二:预算调整管理办法预算调整管理办法为了规范预算调整的管理,加强企业预算控制的科学性,防范预算调整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制定预算调整管理办法。
具体制度内容示范如下。
预算调整管理办法第1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企业预算调整的管理,加强企业预算控制的科学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总部及所属分(子)企业。
第2章预算调整管理第3条进行预算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1. 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预算目标。
2. 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 预算调整重点是指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
第4条预算调整方案应符合的要求1. 预算调整事项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2. 预算调整重点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或非正常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3. 预算调整方案客观、合理。
第5条预算调整条件1. 企业体制改革。
2. 大型自然灾害的影响。
3. 企业内部重大政策调整。
4. 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
5. 国家宏观政策大幅调整,例如预料外的全国工资上涨等。
6. 市场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经营目标必须进行调整。
7. 业务经营范围变更。
8. 其他,例如销售收入时间差异、新产品投放推迟、显著的现金速度变化、新的资本投资等。
第6条预算调整方式预算调整分为预算事项的应急调整和年度调整。
应急事项是指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事项,需每月调整一次;年度调整是指对重大事项的调整。
第7条年度预算调整年度预算需要做调整的,相关部门需于当年6月底前将调整预算申请上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无法平衡解决的,报请企业董事会调整年度预算。
预算的调整按原预算编报审批程序办理。
第8条应急调整若因特殊情况或应急任务需要发生预算外项目支出,而又无法等待调整预算,则须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财务部依据有关签报或会议纪要等文件办理付款。
一、年度预算编制流程:1.制定编制计划:确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表、编制的范围和流程,并指定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人员。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数据,包括历史财务数据、经营计划、市场趋势、成本信息等。
3.制定预算原则和假设: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环境,制定适用于预算编制的预算原则和假设,例如通货膨胀率、人力资源成本增长率等。
4.制定预算指导方针:确定预算编制的目标和重点,并向编制人员传达预算指导方针,确保编制工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5.制定预算框架:根据组织的业务结构,制定预算的分类和层次结构,并确定各个预算项以及预算金额的构成要素。
6.编制部门预算:各个部门根据预算指导方针和预算框架,按照预算编制流程编制各自的部门预算。
7.预算协调和调整:对各个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协调和调整,确保各个预算项目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8.预算审批和批准:将编制完成的预算提交给财务部门或管理层进行审批和批准。
9.实施预算:编制完成后,将预算逐步放入实施,并在日常经营中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10.监督和控制:通过定期的预算执行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及时采取行动进行调整和纠正。
11.预算评估和反馈: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工作方法,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预算编制工作流程:1.确定编制计划:明确预算编制的具体时间表和工作流程,并确定负责预算编制的人员。
2.收集数据:收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数据,包括历史财务数据、经营计划、市场情况、成本信息等。
3.制定预算原则和假设: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环境,制定适用于预算编制的预算原则和假设。
4.制定预算指导方针: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和重点,并向编制人员传达预算指导方针。
5.制定预算框架:根据组织的业务结构,制定预算的分类和层次结构,并确定各个预算项和预算金额的构成要素。
6.编制部门预算:各个部门按照预算指导方针和预算框架,编制各自的部门预算。
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的流程和要点概述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的流程和要点,以帮助企业高效地进行财务规划和预测。
流程1. 收集数据和信息在制定年度财务预算之前,需要收集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相关市场和行业的信息,如竞争环境、经济发展趋势等。
2. 制定目标和指标在收集完数据和信息后,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和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增长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
3. 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制定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市场分析等方面。
在制定销售预算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销售渠道等因素,以合理预测销售收入。
4. 制定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制定财务预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方面。
在制定成本预算时,需要考虑产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采购成本等因素,以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
5. 制定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划和预测,它涉及到企业的资本支出和资本回报等方面。
在制定资本预算时,需要考虑企业的投资计划、现有资产的维护和更新等因素,以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本。
6. 制定预测现金流量表预测现金流量表是制定财务预算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
在制定预测现金流量表时,需要综合考虑销售收入、成本支出、资本投资等因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现金流动。
7. 编制财务报表在完成以上步骤后,根据制定的目标和指标,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报表。
这些报表通常包括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以定量的方式展示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8. 审核和调整制定年度财务预算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审核和调整。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预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预算调整管理办法预算调整管理办法是为了合理调整预算、保障预算执行甚至提高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下面将从其定义、内容、实施流程等方面详细阐述预算调整管理办法。
一、定义预算调整管理办法指的是在原有年度预算规定范围内,通过立案、审批、公告等具体程序进行的对部门预算的修改和重新分配过程。
二、内容(一)普遍性预算调整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调整的数量、程序、期限、审批权限等,其主要内容包括:1. 调整的金额和预算科目根据事务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原有预算科目和金额可能无法满足部门的需求。
为了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责,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实时调整和拟订新的预算科目及金额。
2. 实际需要和财政收入预算的拟订和调整都需要以实际需要和财政收入为基础,这样能更好地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如果预算调整不以实际需要为基础,就可能导致预算浪费和资源闲置,或者可能让部门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从而影响工作开展。
3. 执行期限和审批权限预算调整还需要确定执行期限和审批权限,以便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预算执行扰动。
(二)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预算调整还可能涉及以下方面:1. 相关规定预算调整过程中要考虑相关规定,如部门治理法规、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规定等,以确保调整满足法规要求。
2. 协调部门预算调整通常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利益与需求,因此需要有制度和程序,以确保各部门在调整中均能得到合理的财政支持。
3. 公示公开预算调整过程中,为了保障预算透明度和公正性,在调整完成后,还需要公示公开,让民众了解预算调整情况。
三、实施流程预算调整过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立案预算调整的第一步是立案。
即部门经过在内部论证和讨论后,需向财政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并提交必要的调整材料和证明。
(二)审批将立案调整申请材料转交给财政部门,并向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财政部门会在限定时间内对该调整申请进行审批,并要求部门负责人在限定时间内提供必要的修改或补充材料。
一、财政预算流程:从编制到执行财政预算是以法定形式确立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全年财政收支的准则。
因此,财政预算管理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核心。
从预算收支范围上看,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主要有“四本账”,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从预算管理职权上看,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草案,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
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
图表1:财政预算管理职权框架编制 审查和批准财政部 全国人大 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确定标准: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行编制。
地方各级 地方各城 r 财政部门 f 人大来源:《假算法》,中冬地军研无所 中央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实现流程: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实现需要经过“预算草案的编制一一预算草案的审查和批准一一预算执行一一预算调整”四个步骤,其中预算草案的编制最为繁琐,内容庞杂,涉及面广,需要在财政部的统筹下各部门协调工作。
财政预算编制的实际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
先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自下而上地将预算收支建议数上报财政部;再由财政部对各级反馈的建议进行综合平衡,将预算指标自上而下地下发至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再依据上级下发的指标,编制预算草案,自下而上地汇总至财政部。
财政预算的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由全国人大审批执行,地方预算由同级地方人大审批执行。
财政预算执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