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科版高中化学主题3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课题2陶瓷的烧制课件选修2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28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设计”一座硫酸厂(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硫酸的工业尾气可以直接排入大气B.进入催化反室的气体,必须先经净化、干燥C.在吸收塔内用水来吸收SO3D.在高温、高压下由SO2和O2合成SO3【解析】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若不净化、干燥,易造成催化剂中毒,即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效。
【答案】B2.在硫酸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能在空气中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二氧化硫会与杂质反C.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D.三氧化硫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三氧化硫吸收完全【解析】A项,“粉碎”目的是为了增大反接触面积;B项,“净化”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C项,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速率,不能使转化率发生改变。
【答案】D3.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的条件或措施有(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B.使用V2O5做催化剂C.转化器中使用适的温度D.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解析】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的条件是D项。
(增大反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降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保持适温度是为了使催化剂活性最好。
【答案】D4.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28920034】①氧化剂②还原剂③催化剂④吸附剂A.①②B.①C.①③D.③④【解析】飘尘会吸附SO2和O2,并对SO2和O2的反起催化作用。
【答案】D5.有A、B、C、D四个中城市,它们水源、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它们的相对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各城市各有其特点:A城市是风光秀丽,人口稠密,土地供紧张的旅游城市,环保要求高,近郊有丰富的FeS2资源。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2 化学与技术化学主题3 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课题2 陶瓷的烧制鲁科版巩固辅导第三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陶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B、制作陶器一般分为制泥、成型、干燥、烧成等步骤C、制陶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这样制得的陶器牢固D、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得灰陶,在还原气氛中得红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的原料中都含有石灰石B、生产陶瓷和普通玻璃的原料中都含有石英C、某些合成橡胶可用做生产黏合剂的主要原料D、生产水玻璃和玻璃的原料中都含有烧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用铁容器存放浓盐酸C、硅是制造半导体的常用材料D、工业上利用氨气制硝酸属于人工固氮【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玻璃可作木材防腐剂和阻燃剂B、“大漠孤烟直”描述的是物质升华的过程C、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D、黏土既是制水泥的原料又是制陶瓷的原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B、对海洋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I等金属C、氮的固定不定都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D、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陶瓷制品的是( )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B、实验室中的坩埚C、实验室中的试管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根据陶瓷的生产原理,可以得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①以含硅物质作为原料②主要产物是硅酸盐③反应条件是高温④反应原理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 )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B、实验室中的坩埚C、实验室中的试管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剧烈摩擦,航天飞机尖端的温度超过1000℃.为防止高温将其烧毁,科学家给航天飞机相应部位设计安装了可靠的保护层.制作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A、合成塑料B、新型陶瓷C、镁铝合金D、不锈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磷酸钙是陶瓷,也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用于制成人造骨骼,这是利用了这类材料的( )A、耐高温的特性B、电学光性C、光学特长D、生物功能【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的原料是粘土B、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粘土和石膏C、钢化玻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氮化硼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小、耐磨损、密度大的特点B、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C、氧化铝陶瓷的熔点低,硬度小D、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信,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瓷器(英文名为______)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作为陶瓷的故乡,我国陶都______的陶器和瓷都______的瓷器,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答案】:【解析】:。
鲁科版化学与技术模块“陶瓷的烧制”的教学设计作者:姜春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知能目标】1、了解陶器、瓷器的烧制过程2、了解陶瓷的历史3、了解新型陶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教学重点】陶器的制作过程【导入】陶瓷制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请同学们联想一下你见过的,你知道的陶瓷制品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补充,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精美的陶制品【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它们都是陶器,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制作的吗?制作它们要经过怎样的过程?请同学们依据大屏幕提供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大屏幕展示要落实的问题1、制作陶瓷的原料是什么?2、黏土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如何表示?3、黏土各成份的作用是什么?4、陶器的烧成要经过哪些步骤?5、陶器烧成中的主要工艺条件是什么?6、需要控制的温度环节是哪些?7、烧成的温度大约为多少?高或低各有什么缺点?8、气氛指的是什么?9、红陶、灰陶中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10、你村曾有过砖厂吗?你去看过吗?你亲手制作过陶器吗?请发表一下你的见闻。
【学生】主动发言【教师】规范答案,并用大屏幕展示1——9题答案。
【学生】讲解自己的见闻。
【教师】请看大屏幕,这些物品与刚才所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它们属于什么?【学生】表面光滑、细腻、明亮、漂亮瓷器。
【教师】瓷器的烧制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大屏幕展示问题1、制瓷的原料是什么?怎样用氧化物形式表示?2、烧成温度是多少?3、瓷器的性质如何?4、硅酸盐材料有哪些?【学生】活动,回答问题【教师】规范答案【教师】我国有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在唐末时期迅速发展,明清时达鼎盛以景德镇而著名,在陶瓷制品表面经常涂有釉。
什么是釉?它有什么作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知识支持栏目,并上网搜寻,以扩大同学的知识视野。
【教师】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陶瓷材料已在航空航天、信息、医疗、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鲁科版选修二《陶瓷的烧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陶瓷制作的基本过程,掌握陶瓷烧制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 知识目标1.了解陶瓷的概念和历史文化背景。
2.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和制作步骤。
3.了解陶瓷烧制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4.熟悉陶瓷制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提高学生对材料、工具和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处理能力。
3.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陶瓷的概念和历史文化背景教学要点:陶瓷的概念;陶瓷的历史文化背景;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
2. 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和制作步骤教学要点: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制作陶瓷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
3. 陶瓷烧制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要点:陶瓷烧制的原理和分类;不同烧制方式的特点;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
4. 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教学要点: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陶瓷制作中的环保要求。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1. 讲解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陶瓷的概念、历史、制作过程和烧制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演示通过演示,向学生展示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材料和制作步骤,以及陶瓷烧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3.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制品,并进行烧制,感受陶瓷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4. 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彼此的看法和体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习成绩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考核,评价学生对陶瓷制作和烧制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
陶瓷的烧制(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与陶瓷、玻璃、水泥同类的物质是( )A.光导纤维B.有机玻璃C.人造纤维D.砖瓦【解析】陶瓷、玻璃、水泥、砖瓦均属于硅酸盐材料;光导纤维的成分为SiO2;人造纤维和有机玻璃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D2.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解析】23【答案】 A3.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 ) 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B.实验室中的坩埚C.化学实验室中的试管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解析】实验室中的试管为玻璃制品。
【答案】 C4.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解析】普通玻璃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制得,A正确。
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SiO2,C正确。
二氧化硅易与碱液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因此盛NaOH 等强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得用玻璃塞。
【答案】 B5.过量的泥沙、纯碱、生石灰熔化后生成( )①水泥 ②玻璃 ③陶瓷 ④混凝土 ⑤一种硅酸盐材料A .①④B .②⑤C .③D .②【解析】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2Ca O·SiO 2、3CaO·SiO 2、3CaO·Al 2O 3和铁铝酸钙,其生产原料为黏土、石灰石。
混凝土是水泥、碎石和沙子的混合物。
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其主要原料是黏土。
泥沙的主要成分是SiO 2,与纯碱、生石灰在高温下发生反应:SiO 2+Na 2CO 3=====高温Na 2SiO 3+CO 2↑,SiO 2+CaO=====高温CaSiO 3,而Na 2SiO 3、CaSiO 3与SiO 2的熔合物即是玻璃,玻璃是一种硅酸盐产品,故答案为B 。
课题2 陶瓷的烧制●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课标解读1.认识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
2.明确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原料、成分、性能。
3.明确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性。
4.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原理。
●教学地位本课时知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举例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有关生产原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均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新课导入建议大家看了这些图片以后,想到了什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51-5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可利用[问题导思]作为探究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55-57讲解研析,对“探究2,普通陶瓷和新型陶瓷”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3、5题。
⇐步骤4:通过[例1]和教材P51-55“用黄土制作陶器”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2、4题。
⇒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并安排课下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通过了解陶器、瓷器及新型陶瓷材料的原料等内容,知道陶瓷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陶与瓷以及新型陶瓷材料在成分上的区别。
2.通过陶瓷的制作工艺等内容,了解陶瓷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陶与瓷在制作工艺上的主要区别及釉的成分与作用等。
1.陶和瓷的区别。
(重点)2.明确陶瓷的成分,生产原料。
(重点) 3.陶瓷的制作工艺。
(难点)4.普通陶瓷和新型陶瓷的性质。
(重难点) 用黄土制作陶器1.制作陶器的原料:黏土,其中黄土是最常见的黏土。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走进化学科学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电解质3、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1、碳的多样性2、氮的循环3、硫的转化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1、硅、无机非金属材2、铝、金属材料3、复合材料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1、认识有机化合物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4、塑料、橡胶、纤维选修一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1、关注空气质量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1、食物中的营养素2、平衡膳食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1、电池探秘2、家用燃料的更新3、汽车燃料清洁化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1、衣料的学问2、走进宝石世界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4、金属制品的防护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1、装备一个小药箱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选修二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1、空气分离2、氨的工业合成3、氨氧化法制硝酸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2、氯碱生产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1、“设计”一座硫酸厂2、陶瓷的烧制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3、煤的综合利用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2、玉米的化学加工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共价键模型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4、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1、认识晶体2、金属晶体与离子晶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化学反应的方向2、化学反应的限度3、化学反应的速率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水溶液2、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3、沉淀溶解平衡4、离子反应选修五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1、认识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烃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1、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2、醇和酚3、醛和酮、糖类4、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3、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物质的其他聚集状选修六主题一物质的分离1、盐的精制2、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综合实验活动:从茶叶中撮咖啡因主题拓展:分离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主题二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2、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中化学反应综合实验活动: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主题拓展:现代实验技术在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主题三物质的检测1、物质组分的检验2、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检测主题拓展: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主题四物质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2、实验室制备化工原料综合实验活动:酿制米酒主题拓展:从实验室到工厂——化工过程开发。
选修2第三章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第2节陶瓷的烧制测试题 2019.91,250C PH=a的NaOH溶液和PH=b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为()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显酸性的是①Na+、H+、SO42-、HCO3-②K+、Al3+、H2PO4-、HCO3-③Na+、H+、Cl-、C6H5O-④H+、Fe2+、NO3-、Cl-⑤Na+、Al3+、NO3-、AlO2-⑥Cu2+、Mg2+、SO42-、NO3-A.②③⑤B.①⑥C.①④⑤D.只有⑥3,六价铬对人体有害,含铬废水要经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方法是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Cr(OH)3沉淀。
其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r2O7+6FeSO4+6H2SO4=3Fe2(SO4)3+Cr2(SO4)3+7H2O,现用上述处理1×104L 含铬(+6价)78mg/L的废水,试回答:(1)处理后,沉淀中除Cr(OH)3外还有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需用绿矾多少克?4,设计一原电池,实现总离子反应为:++=+2332Fe Fe Fe 的化学反应。
说出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离子反应方程式,画出装置图。
5,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 杂质,利用下图的仪器装置可用来测定纯碱Na 2CO 3的百分含量:供选用的试剂有:纯碱样品、碱石灰、浓盐酸、浓H 2SO 4、NaOH 溶液,稀硫酸,自来水、无水CaCl 2、饱和NaHCO 3溶液。
实验步骤:a 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 准确称量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管D 的质量(m 1g );c 准确称取纯碱样品质量(n 1g )并放入广口瓶内;d 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试剂3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e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再称量D 的总质量(设为m 2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试剂1、3、4、5分别为1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2 进行操作e 时,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