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练习题
- 格式:wp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分/题,共90分)1.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是()。
A、有职业道德的人一定能够获得事业成功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D、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2.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成功的关系的正确论述是()。
A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B 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人肯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C 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D 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与职业道德无关3.职业道德对企业能够起到()的作用。
A 决定经济效益B 促进决策科学化C增强竞争力 D 树立员工守业意识4.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指员工()。
A、热爱自己喜欢的岗位B、热爱有钱的岗位C、强化职业责任D、不应多转行5.职业道德对企业起到( )的作用。
A、增强员工独立意识 B、模糊企业上级与员工关系C、使员工规规矩做事情D、增强企业凝聚力6.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休息的权利。
A、公民B、人民C、劳动者D、工作阶级7.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诚实守信的要求。
A、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实现利益最大化B、打进对手内部,增强竞争优势C、根据服务对象来决定是否遵守承诺D、凡有利于增大企业利益的行为就做8.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的()不是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
A 激励作用B决策能力 C 规范行为 D 遵纪守法9.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
A、契约B、劳动合同C、公证书D、约定10.某企业的厂房实际价值是100万元,投保时保险金额为40万元,后房屋发生30万元的损失,则保险公司应赔偿()。
A. 12万元B. 30万元C. 40万元D. 100万元11.保险人在支付了3000元的保险赔偿款后向有责任的第三方追偿,追偿款为5000元则()。
A.5000元全部退还给被保险人B.多余的2000元在保险双方之间分摊C.5000元全归保险人D.将2000元退还给被保险人12.汽车保险合同订立的流程不包括()。
生活需要法律练习题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说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法律来源于生活C.生活离不开法律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2.从下表中我们能够认识到()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④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对于法律的认识错误的是()①法律只与成年人有关,和我们中学生关系不大②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标尺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下列行为中没有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是()A.王某乘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B.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C.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D.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5.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施行后,开启了中国依法治“善”新时代。
这有利于()①确保公民的一切权益不受侵犯②坚持依法治国,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保障③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④杜绝一切骗捐、诈捐行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必须弘扬法治精神,使法治的信仰融入人们的血液之中,共同推进法治中国进程。
为弘扬法治精神,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用法治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冲突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
我国开展“天网”行动说明()①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实现④追回外逃人员已成为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唯一工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法律部门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军事法等。
第一课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第一课时2.个人礼仪是以( C )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行为习惯B.文化素养C.社会公德D.物质文明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是( A )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职业礼仪 D.公共礼仪 1.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 ABCD )A.扬长避短B.整洁C.卫生D.美观 2.关于仪表修饰,我们要做到( ABCD )。
A .适合身体B .适应场合C .整体协调D .适度2.与人交谈时应该( D )。
A.用手指点对方B.随意插话C.自卖自夸D.坦诚、谦虚和礼让1.交往礼仪是指( B )。
A.社会成员在相互间礼尚往来与待人处世的准则B.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C.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D.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和谐程度3.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是( C )。
A.应酬时冲别人打哈欠、咳嗽和打喷嚏B.面试时翘着二郎腿C.与人交谈时要言到心到D.服装不整洁且有异味5.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 C )提出来的。
A.英格丽·张B.马克·吐温C.莎士比亚D. 《礼记》4.登门拜访他人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D )。
A.未经主人邀请和许可,自由进入各个房间B.入座之后不能走动C.随意改换主人家里的摆设D.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1.“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 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 A ) A.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求职礼仪 B.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 C.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方和开朗 D.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第二课时B第三课第一课时1.我们的职业形象等于下列哪些方面( ABC )之和。
A.简单的修饰B.得体的着装C.优雅的仪态D.岗位的职能1.关于遵守职业礼仪的意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D )。
A.职业礼仪是职业成功的助力B.职业礼仪可以展现职业的特色C.职业礼仪能够协调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和谐D.职业礼仪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1.(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A 家庭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2.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
3.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5.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A 内心信念B 社会舆论C 传统方式D 评价方式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A 养性B 内省C 顿悟 D慎独7. 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D 法律的强制性8.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A 建议B 服兵役C 批评D 受教育9.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行政复议10.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A违宪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错不得分,少答得1分)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A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B言谈举止真挚大方C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D表情自然舒展2.“内省”要真正做到()A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 B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C敢于解剖别人,批评别人 D有决心改正缺点,扬长避短3.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等特点。
第九课预防违法行为一、教学目标1.认知(1) 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 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这一重点内容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危害性,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行为的处罚。
从理论上讲,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占据的分量很重。
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
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
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还由于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刺激,有爱表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又有急于融于团体的心理需要,从而出现爱模仿、爱从众的一面。
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因一点小事,甚至一个眼神不对自己的心思,就会打架斗殴,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练习题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九)整理人:湖北崇阳柳顺荣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爱岗敬业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A.工作态度B.劳动技能C.职业意识D.职业理想2.做到爱岗敬业的前提是()A.乐业B.勤业C.精业D.守业3.“一口清”、“一抓准”、“一刀准”、“活地图”、“问不倒”体现的职业道德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1.庄子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平凡的职业可以干出不平凡的成就B.普通的职业也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C.干一份工作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精神满足。
D.职业不过就是个熟练活儿。
2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择业机会,在以下说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A.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观念B.多转行,多学习知识,多受锻炼C.可以转行,但不可盲目,否则不利成长D.干一行就要干到底,否则就是缺少职业道德3.关于爱岗与敬业关系的论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爱岗与敬业是相互联系的B.敬业不一定爱岗C.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精神D.爱岗不一定敬业三、理解说明现实不同于理想,很多人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
目前你所做的工作很可能就不是你喜欢做的工作。
但是对你现在手中的工作,一定要以欢快和乐意的态度接受,以虔诚和认真的姿态完成。
所以,作为职业人,不仅要能做自己爱做的事,也要能爱自己所做的事。
1.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有人说:“喜欢自己做的事”。
请谈谈自己对乐业的理解。
2.怎样才能做到乐业?职业道德练习题(九)2、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A二、多项选择 1. ABC 2. AC 3. AC三、理解说明(1)乐业就是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或培养出兴趣。
(2)首先,培养兴趣;其次,体味和享受职业乐趣。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凡是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
()
2.违法行为据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
3一般违法行为危害性不大,可以不予惩罚。
().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受法律处罚。
()
5.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
二、单选题
1.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违宪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E.以上全有
2.()叫一般违法行为。
A. 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E. 以上全有
4.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主要有()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E.以上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