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6
第九课第一框“治安管理处罚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共五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涉及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涉及法律的内容,教材通过设计系列专题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本课内容属于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与“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两课内容。
本节课选取“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以探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处罚"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把前面学习的法治理念落实到依法律己上,同时为后面学习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等内容奠定基础.二、教学对象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3)班的学生,该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比较活泼,反应比较灵敏,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够.学生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了一些法律知识,有助于开展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但学生不理解一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不知道哪些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四类行为,知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方式。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感受违法带来的危害,增强对法律的认同与守法意识.3、运用目标:学会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和处罚方式。
2、教学难点: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学习法,从学生熟悉的时事热点展开主题学习,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组织探究学习,结合汽修专业的实习情境进行课堂练习,以问题为核心,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辨别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分析违法的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2)组织组内讨论,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组间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标准《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护理伦理学》主要介绍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社会的关系,以及护理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基础理论、规范体系、基本实践和道德问题。
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比较和系统。
《卫生法规》是一门法律课程。
它是一门应用法学教育课程,运用一般法学理论和方法,阐释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和现实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现代法律信仰精神。
二,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是护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必修课。
适应医学的人文性和新医学模式的要求,《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学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
它是护理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从中学护理的第一学期开始,然后是各种临床护理科目。
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有利于实践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提高护理质量。
有利于医院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有助于护士解决护理道德问题,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理念根据学院的安排,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计划生育伦理、人类生殖技术、死亡护理伦理在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的教学水平:1。
可以说:生殖限制技术护理伦理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和护士的伦理责任;死亡标准,临终病人的特点和要求,临终护理的伦理标准和尸体护理的伦理标准。
熟悉并理解:制定脑细胞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实施临终关怀的意义;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
3.树立正确的人口与生育观;了解安乐死的伦理争议、立法现状、护士在死亡教育中的作用、生殖健康、器官移植和临终关怀的概况。
1.熟悉评价护理道德教育类型的标准和依据以及护理道德培养的方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说课人:邓艳丹说课团队:薛德忠、罗婉玲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上午好。
我是来自德育教研组的邓艳丹。
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职业道德与法律》。
本次说课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改革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是学生的“引导型”课程。
、课程目标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两部分。
体目标包括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素养教育、综合教育。
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方面。
识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力目标包括两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希望学生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感目标包括三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涵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大环境下能自觉践行依法治国的精神。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课程设计我们团队从设计理念、教法设计、学法设计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职业需要为基础,以学生意识引导为目的,以学生会用、能用为度。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的德育引导为主线,辅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懂得在职场和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课程教法设计本课程的教法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教学法。
其目的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模式,便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那些?功能:1.认识功能。
2.调节功能。
3.教育功能。
作用:首先,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再次,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从本质上看,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一致的,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两者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2从历史上看,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是一方面借助本阶级的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实施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借助本阶级的法律来维护和推行他们的道德。
3.从内容上看,两者都是社会规范,都是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
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4.从作用上看,两者互相补充。
道德对法律的创制具有指导作用;对法律的实施具有保护作用;对法律的漏洞具有弥补作用。
职业道德概述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其本质是:第一,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联系。
第三,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4、职业道德具有哪些社会功能?1. 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
2.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影响。
3.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4.职业道德可以促使人们自我完善。
职业道德的内容4、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有那些?一、正确认识职业价值。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护理伦理学》主要介绍护士与患者、与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与护理科学、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护理伦理学研究内容:基本理论、规范体系、基本实践、道德难题。
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比较、系统。
《卫生法律法规》是一门法律学科课程,它是运用一般的法学理论和方法阐释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和现实社会意义,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信仰法律的现代法治精神的一门应用性法律教育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是护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必修课程。
适应医学的人道性质和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以培养学生崇高的医学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是护理人文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为中专护理第一学期开课,后续各临床护理科目;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及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有利于实践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医院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护士解决护理道德难题,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学院的安排、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教高【2006】16号文的精神及护士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岗位需求进行设计。
在课程开发上,采用模块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在能力培养上,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理念;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的设计理念,坚持历史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本课程共分为两大模块,护理伦理学模块内容包括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规范、范畴及实践;护理法规模块包括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概述、有关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护士条例制度以及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问题。
旨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学会用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尽护士的义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部分)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3. 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二、教学内容1. 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2.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3.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要求4.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5. 职业道德在职场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职业道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职业道德在职场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4. 角色扮演法: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体验职业道德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 案例材料、讨论题目3. 角色扮演道具、职场模拟场景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职业道德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分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职业道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职业道德在职场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5. 角色扮演: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体验职业道德的实际操作。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感悟文章质量。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职业道德规范:介绍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如诚信、公平、尊重、负责等。
2. 职业道德修养:讲解如何培养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成为职业道德高尚的人。
3. 职业道德评价:分析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了解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职业道德评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分享心得体会。
4. 自我评价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A.比较法B.自评法C.他评法D.心理测验法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8.交往礼仪的内容: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2.职业礼仪的内容: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
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职业道德与法律》第⼀轮复习之知识梳理第⼀课⼀、名词解释:1、⾃尊P82、⼈格P10⼆、填空题1、认识⾃我是⼈⽣的起点。
P62、⾃尊⾃信是正确认识⾃⼰的结果。
P8'3、赢得他⼈尊重的前提是⾃我尊重。
P84、⾃信是⾃尊的前提基础,是促使⼈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强不息的精神动⼒,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P95、⾼尚的⼈格是国格的⽀柱,是⼀个民族的脊梁。
P106、个⼈礼仪主要表现在⼀个⼈的仪容仪表、⾔谈举⽌、待⼈接物等⽅⾯,这是⼀个⼈的精神⾯貌、内在品质、⽂化素养、风度魅⼒的外在表现。
P127、个⼈礼仪修养的核⼼是尊重他⼈、与⼈友善、表⾥如⼀。
P138、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为规范与待⼈处世的准则。
P16@9、交往礼仪的核⼼是尊重和友好。
P1710、道德、纪律、法律都是调整⼈与⼈之间关系的重要⾏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段。
P1三、辨析题1、要做⾃⼰⼈⽣的主⼈,就要正确认识⾃⼰,完善⾃我意识。
(√)P6]2、正确认识⾃⼰,就要做到⾃我欣赏。
(×)P73、⼀个⼈正确认识⾃⼰、接受⾃⼰的程度⾼低,决定着他⼯作能⼒的强弱。
(×)4、加强⾃律就要学会克⼰、慎⾏、表⾥如⼀。
(√)P15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谈举⽌真挚⼤⽅,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然舒展。
(×)P12四、简答题1、遵守个⼈礼仪的作⽤有哪些P12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有哪些P183、如何养成遵守个⼈礼仪的习惯P14-154、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P19`第⼆课⼀、填空题1、敬业和实⼲是职场最⼤的礼仪. P242、职业礼仪,是指各⾏业的职业⼈员,在因为⼯作需要的⼈际交往中,应遵守的⾃尊与敬⼈的⾏为规范。
P23\3、奉献是职场礼仪的最⾼境界。
P254、敬业奉献是职业礼仪外显⾏为⽅式的重要⽅⾯,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项目教学设计(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课程名称:职业道与法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制定人:李蓉、李桃制定时间: 2012.07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代码:职业道德与法律适用专业:各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1、前言1.1课程性质《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1.2设计思路遵循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良好的法律行为方式、良好的心态与行为调节能力为己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且可持续发展终身受益为课程归宿。
2、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课程内容与要求4、教学活动参考设计5、实施建议5.1 教材编写1. 基础性、发展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编写科学、灵活,教材编写要注重图文并茂,多结合案例进行编写。
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相关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编写教材。
5.2教学方法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搜索四年级下册培优课道德与法治一课三练第九课答案1、我国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可以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物质保障的制度是()。
[单选题] *养老保险(正确答案)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2、2020年,绵阳段某等人在微信群里散步新冠肺炎疫情虚假信息,使公众产生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安定。
公安机关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因为他的行为是()[单选题]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碍公共安全行为(正确答案)妨碍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玩闹行为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词中“道”的引申含义是()。
[单选题] *道路生活社会(正确答案)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规则4、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A. 公共纪律B. 群众利益C. 社会稳定D. 公共秩序(正确答案)5、44.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这句话体现了()[单选题] *A.集体生活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正确答案)B.在集体中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C.我们在任何事情中都应无条件服从集体D.集体提供了让我们超越他人的平台6、【单选题】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并将其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单选题] *A、习近平治国理政B、习近平军事思想C、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答案)D、邓小平理论7、【单选题】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一个贯穿于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的优秀传统,即()。
[单选题] *A、实用主义B、崇尚精神(正确答案)C、理想主义D、义利结合8、【单选题】民事活动应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以外,还应遵循()原则。
[单选题] *A.可持续发展B.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正确答案)C.赔礼道歉D.罪刑法定9、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单选题] *依法治国执法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正确答案)10、下列哪些是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