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声 检 测 工 艺 卡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15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得板材、碳素钢与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得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与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与其她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得超声波检测等、1。
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得一般程序与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得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得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得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得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得超声波检测工作、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得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根据工程特点与本工艺编制具体得《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
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
7 根据检测结果与委托单,填写相应得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与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特种设备超声检测通用工艺卡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程序1仪器调整(1) 聚焦清晰、增益适当、抑制置关。
(2) 有标准要求的灵敏度余量。
JB/4730.3-2005第67页3.223.1 款规定在达到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3) 深度范围选择适当。
2、入射点至前沿距离I。
的测定:(1)在CSK-I A试块上测试;(2)要求误差=± 1mm3、K值的测定要求:(1)要求误差=± 0.1mm(2)可在CSK< A试块上进行,计算式:K=(a2-a1)/(h2-h1)。
(3)可以在CSK-I A试块上测定,K=(l o +x-35)/30。
4、扫描线的调节①要求误差w 2%②可以在CSK-3IH试块上进行。
也可以在CSK-I A试块上测定。
③小于20毫米厚的钢板焊缝要求使用水平定位。
大于20毫米的钢板可焊缝以使用水平定位,也可以使用深度定位法,但要求荧光屏的利用不低于满刻度的50%5、表面耦合补偿根据实际试板情况,推荐上表面的声能损失一般按3-4dB补偿;下表面的声能损失按4dB补偿。
一次性规定有要求的。
按照一次性规定。
6、距离——dB曲线的绘制①可以绘制距离——dB曲线,也绘制距离——波幅曲线。
②三条线在图上的位置及灵敏度关系要符合标准要求。
③在距离一一dB (或波幅)曲线图上需注明参考波幅的高度、是否已计入表面补偿,使用的定位方式及调节比例7、探伤灵敏度的选择及调整。
探伤灵敏度是指在确定的声程范围内发现规定大小缺陷的能力。
一般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有关标准确定。
可通过调节仪器上的[增益]、[衰减器]、[发射强度]等灵敏度旋钮来实现。
调节探伤灵敏度的目的在于发现工件中规定大小的缺陷,并对缺陷定量。
探伤灵敏度太高太低都对探伤不利。
灵敏度太高、示波屏上杂波太多、判伤困难。
灵敏度太低,容易引起漏检。
实际探伤中,在粗探时为了提高扫查速度而又不引起漏检,常常将探伤灵敏度提高,这种在探伤灵敏度基础上适当提高后的灵敏叫做搜索灵敏度或搜查灵敏度。
超声检测工艺卡一台现场组焊反应器,材质为16MnR,壁厚42mm。
现要求对其主体对接环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技术等级为C级),请按JB/T4730-2005填写下表检测工艺超声波探伤工艺卡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超声波探伤工艺卡1、表1为某高压气体贮罐超声波检测工艺卡,请将工艺卡中的空白项填写完毕。
(15分,每空1分)探头系统进行重新核查?(5分)答:(1)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2)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3)连续工作4h以上时;(4)工作结束时。
3.根据JB/T4730-2005标准规定,该工件的纵、环焊缝是否需要作横向检测,如何进行横向检测?(5分)答:应进行斜平行扫查,并把各线的灵敏度均调高6dB.4、如果在该容器超声波检测中发现有裂纹存在,应如何处理?(5分)答:(1)首先应将裂纹打磨至肉眼不可见,必要时可进行表面检测,以确认裂纹消除干净;(2)返修后应采用同样的工艺进行超声检测,以确认是否产生新的超标缺陷;(3)根据相关规程(《容规》、《检规》)应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扩探。
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3.2.2.1 探伤仪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3.2.2.2 探头3.2.2.2.1 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3.2.2.2.2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2.2.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3.2.2.3.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钢板超声波检验工艺卡编号:ZJ/ZC-15-739-01钢板规格(厚×宽)(㎜)钢管规格(㎜)材质检验标准日期9.5*2515 Ф813*9.5 L290MB SY/T6423.5 B2 E2级2012.12.18主要工艺参数灵敏度对比试块耦合剂Φ6/100%波高,补偿6dB Φ6 mm平底孔水类别设备型号探头规格探伤速度手动PXUT-350K 5P F5 Ф30 ≤150mm/s自动HSD-24 5P F5 Ф30 3m/min要求:1、仪器灵敏度调校频次:每4h用标样校验灵敏度一次,交接班时也应校验,并做好调校记录。
2、采用人工方式移动对比试块或探头,移动速度不小于正常检测速度调节设定灵敏度,使每个探头能检测出对比试块上的人工缺陷,且能触发报警系统。
3、检测扫查方式:超声波检查系统应采用平行带扫描方式进行检查,扫描至少应能覆盖表面的10%,钢板侧边25mm、板头150mm范围内必须100%进行手工超声波分层检查。
4、探头布置:钢板两侧边各布置2只探头,其余探头横向间距150mm,用于板头、板尾和钢板中部扫查。
5、手动超声波钢板探伤对自动钢板探伤显示可疑区域进行复查。
6、验收标准:1)未产生触发或报警的钢板判为合格。
产生触发或报警的钢板,则认为该钢板可疑,对钢板可疑区域应用手动超声波进行复查。
2)钢板端头及纵侧边上不允许存在分层。
钢板端部及纵侧边25mm范围内的分层均视为缺陷,有这种缺陷的钢板应切除,直到除去这种分层为止。
其它部位上的允许分层的限值为:任何方向不允许存在长度超过50mm的分层;长度在30mm~50mm的分层相互间距应大于500mm;长度小于30mm、相互间距小于板厚的若干小分层构成连串性分层,该连串性分层中的所有小分层长度总和不得大于80mm。
7、未叙及部分按SY/T6423.5 执行。
8、自动探探头分布:注:此批钢管管号为:ZJ-739-01-**编制:审核:批准:水压前超声波检验工艺卡编号:ZJ/ZC-15-739-02钢管规格(㎜)材质检验标准日期Ф813*9.5 L290MB SY/T6423.3 2012.12.18主要工艺参数检测时机灵敏度(%)对比标样探头规格耦合剂正常焊缝Φ1.6/100%波高,补偿6dB Φ1.6竖通孔 2.5P8×12K2.5 化学浆糊设备型号探头移动区域校验/探伤速度PXUT-350直射波一次反射波≤150mm/s 0~1.5KT(0-36)1.5KT~2.5KT(36-59)要求:1、仪器灵敏度调校频次:每工作班内每4小时校验灵敏度一次,交接班时也应校验,并做好调校记录。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的板材、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的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和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和其他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等.1.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2。
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波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
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和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
1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艺编制具体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 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
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
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
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
7 根据检测结果和委托单,填写相应的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
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和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φ42×4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工艺卡
工艺参数
工件名称φ42×4小径管工艺编号UT-11-0131 工件编号13 编制日期2011-9-15 材质牌号20# 工件尺寸Ф42×4
热处理状态焊后毛面检验工序周面轴向检测波型横波探头型号5P 8×12 K2.5 耦合剂30#机油验收标准JB4730-2005 工作频率5MHZ 检测方式周面轴向检测扫查方式周面轴向锯齿形扫查表面补偿+4dB
试块CS—3 仪器
CTS—22型或CTS—23型或PXUT-27
检测标准JB4730-2005
工件草图
检测面对接焊缝接头两侧检测范围大于距焊缝边缘20mm处检测灵敏度不低于最大声程处的评定线灵敏度
编制校对审核批准
参数选择说明
焊缝超声检测报告
编号:UT—11—0131 报告日期:2011-9-26委托单位××检验日期2011-9-24 检验单位××报告日期2011-9-26 工件编号13 数量 1 规格Ф42×4
工件名称φ42×4小径管材料牌号20#
坡口形式V型扫查范围25mm
焊缝类别对接焊缝材料状态焊后毛面
检验标准JB4730-2005 验收标准JB4730-2005
检测条件仪器型号PXUT—27型探头类型
5P8×12K2.5直
探头
耦合剂30#机油表面补偿+4dB
试块型号。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一般要求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检测人员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范围、方法和质量分级等。
1.1.2 本规程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仪器对钢板和焊缝进行检测。
1.1.3 本规程按JB4730编制,符合《容规》和GB150的要求。
1.1.4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其检测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1.2 引用标准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150 《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 4126 《超声检测用钢制试块的制造和控制》ZBJ 04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ZBY 230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 232 《超声探伤用Ⅰ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Y 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1.3 检测人员1.3.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 经理论和实际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检测由Ⅱ级以上人员进行, Ⅰ级人员仅作检测的辅助工作。
1.3.2 检测人员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1.0。
1.4 仪器、探头和试块1.4.1 现使用仪器型号见表1。
a.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大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10dB。
b.衰减器精度: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1dB。
c.水平线性: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d.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e.探头(1)晶片有效面积一般不应超过50 mm,且任一边长不大于25 mm。
(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o,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f.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ZBJ04001和ZBY231的规定进行测试。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1.1人员资格1.1.1检测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原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还应持有经业主认定的专业培训合格的岗位证。
1.1.2检测人员较正视力不得低于1.0。
1.2仪器、探头、试块和耦合剂1.2.1超声波探伤仪a 使用PXUT-350A型脉冲反射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为4-5MHZ,仪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不大于5%,其余指标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b超声波探伤仪能储存100幅以上图形,且能清晰打印出探伤发现的缺陷波形图。
1.2.2探头选用频率为2.5MHz和5MHz两种单斜探头,晶片有效面积不大于500mm2,且任意一边长不大于25mm,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前沿距离不应大于10 mm,且探头的接触面应与管壁对中,吻合良好,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双峰。
按照管道实际壁厚选择探头K值。
1.2.3试块选用SGB-5、6标准试块和SRB未焊透对比试块。
1.2.4耦合剂使用化学浆糊耦合剂,均匀涂布在焊缝两侧探头移动区,保证良好的透声性能。
1.3检测方法1.3.1距离-波幅曲线:用SGB—5试块测绘距离—波幅曲线,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满足下表:1.3.2检测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扫查灵敏度在基准灵敏度的基础上提高4dB。
1.3.3探伤表面探头移动区应平滑,无飞溅、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证良好的声学接触。
如需检验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
探头移动区:T=5~30时,P≥nKT+50P--探头移动区mm;T—单壁厚度mm;K为探头K值; n--反射次数1.3.4探测方式和扫查方式a探测方式以一种K值探头用一、二次波在焊缝单面双侧进行探测。
特种设备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 --------------------------------------------------------------------------------------------------------- 22 适用范围 --------------------------------------------------------------------------------------------------- 23 引用标准 --------------------------------------------------------------------------------------------------- 24 检测准备 --------------------------------------------------------------------------------------------------- 2 4.1 工艺准备 --------------------------------------------------------------------------------------------------- 2 4.2 检测作业人员 --------------------------------------------------------------------------------------------- 2 4.3 检测设备与器材 ------------------------------------------------------------------------------------------ 34.4 作业条件 --------------------------------------------------------------------------------------------------- 45 检测实施 --------------------------------------------------------------------------------------------------- 4 5.1 检测操纵流程图(见图5-1)---------------------------------------------------------------------------- 4 5.2 钢板超声波检测 ------------------------------------------------------------------------------------------ 4 5.3 钢制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65.4 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 86 质量检查 --------------------------------------------------------------------------------------------------- 8 6.1 质量检查要求与方法 ------------------------------------------------------------------------------------ 8 6.2 质量检验标准 --------------------------------------------------------------------------------------------- 9 6.3 质量操纵点 ------------------------------------------------------------------------------------------------ 9 6.4 质量记录 --------------------------------------------------------------------------------------------------- 96.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 9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 10 7.1 职业健康安全要紧操纵措施-------------------------------------------------------------------------- 10 7.2 环境管理要紧操纵措施 -------------------------------------------------------------------------------- 10图5-1 检测操纵流程图 ------------------------------------------------------------------------------------- 10沁北电厂三期工程脱硫汲取塔、事故浆液箱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沁北电厂三期工程脱硫汲取塔、事故浆液箱超声波检测工作,保证超声波检测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超声检测工艺卡一台现场组焊反应器,材质为16MnR,壁厚42mm。
现要求对其主体对接环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技术等级为C级),请按JB/T4730-2005填写下表检测工艺超声波探伤工艺卡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超声波探伤工艺卡四.工艺题(填写工艺卡并回答问题,共30分)1、表1为某高压气体贮罐超声波检测工艺卡,请将工艺卡中的空白项填写完毕。
(15分,每空1分)2、根据JB/T4730-2005标准规定,超声波检测时,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对仪器和探头系统进行重新核查?(5分)答:(1)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2)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3)连续工作4h以上时;(4)工作结束时。
3.根据JB/T4730-2005标准规定,该工件的纵、环焊缝是否需要作横向检测,如何进行横向检测?(5分)答:应进行斜平行扫查,并把各线的灵敏度均调高6dB.4、如果在该容器超声波检测中发现有裂纹存在,应如何处理?(5分)答:(1)首先应将裂纹打磨至肉眼不可见,必要时可进行表面检测,以确认裂纹消除干净;(2)返修后应采用同样的工艺进行超声检测,以确认是否产生新的超标缺陷;(3)根据相关规程(《容规》、《检规》)应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扩探。
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3.2.2.1 探伤仪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3.2.2.2 探头3.2.2.2.1 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3.2.2.2.2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2.2.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3.2.2.3.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3.2.2.3.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2.2.3.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3.2.2.3.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2.2.3.5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21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检测面的确定,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均能得到充分检查。
3.3.1.3 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测合格。
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等都应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检测要求。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做适当的处理。
3.3.2 扫查覆盖率为确保检测时超声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探头的移动速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
当采用自动报警装置扫查时,不受此限。
3.3.4 扫查灵敏度扫查灵敏度通常不得低于基准灵敏度。
3.3.5 耦合剂应采用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的耦合剂,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3.3.6 灵敏度补偿a) 耦合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b) 衰减补偿。
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c) 曲面补偿。
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曲率补偿。
3.4 系统校准和复核3.4.1 一般要求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探头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获得稳定的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3.4.2 仪器校准每隔三个月至少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测定方法按JB/T 10061的规定进行。
3.4.3 新购探头测定新购探头应有探头性能参数说明书,新探头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主要参数的测定。
测定应按JB/T 10062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满足其要求。
3.4.4 检测前仪器和探头系统测定3.4.4.1 使用仪器-斜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前沿距离、K值和主声束偏离,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3.4.4.2 使用仪器-直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
3.4.5 检测过程中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遇有下述情况应对系统进行复核:a)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b) 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c)连续工作4h以上时;d) 工作结束时。
3.4.6 检测结束前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a)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
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b)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
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不应少于3点。
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3.4.7 校准、复核的有关注意事项校准、复核和对仪器进行线性检测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
a) 钢板用标准试块:CBⅠ、CBⅡ;b) 锻件用标准试块:CSⅠ、CSⅡ、CSⅢ;c) 焊接接头用标准试块:CSK-ⅠA 、CSK-ⅡA、CSK-ⅢA、CSK-ⅣA。
a) 钢板用标准试块:CBⅠ、CBⅡ;b) 锻件用标准试块:CSⅠ、CSⅡ、CSⅢ;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焊接接头用标准试块:CSK-ⅠA 、CSK-ⅡA、CSK-ⅢA、CSK-ⅣA。
5.1.2 超声检测技术等级5.1.2.1 超声检测技术等级选择超声检测技术等级分为A、B、C三个检测级别。
超声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在用等有关规范、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
5.1.2.2 不同检测技术等级的要求5.1.2.2.1 A级仅适用于母材厚度≥8mm~46mm的对接焊接接头。
可用一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对接焊接接头的单面单侧进行检测。
一般不要求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
5.1.2.2.2 B级检测:a) 母材厚度≥8mm~46mm时,一般用一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对接焊接接头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
b) 母材厚度大于46mm~120mm时,一般用一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进行检测,如受几何条件限制,也可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检测。
c) 母材厚度大于120mm~400mm时,一般用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进行检测。
两种探头的折射角相差应不小于10°。
d) 应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
检测时,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见图12。
如焊接接头余高磨平,探头应在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见图13。
5.1.2.2.3 C级检测:采用C级检测时应将焊接接头的余高磨平,对焊接接头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区域要用直探头进行检测,检测方法见5.1.4.4。
a)母材厚度≥8mm~46mm时,一般用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
两种探头的折射角相差应不小于10°,其中一个折射角应为45°。
b)母材厚度大于46mm~400mm时,一般用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进行检测。
两种探头的折射角相差应不小于10°。
对于单侧坡口角度小于5°的窄间隙焊缝,如有可能应增加对检测与坡口表面平行缺陷有效的检测方法。
c)应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
检测时,将探头放在与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见图13。
图12 斜平行扫查图13 平行扫查⏹标准规定A、B、C三个检测技术等级,是为了便于根据承压设备产品的重要程度进行选用,原则上按相关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A级检测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焊缝检测⏹B级检测适用于一般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对接焊缝检测⏹C级检测适用于重要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对接焊缝检测⏹主要区别有以下6个方面⏹厚度范围,A级适用于母材厚度≥8-46mm,B级和C级适用于母材厚度≥8-400mm⏹探头数量,A级用一种K值探头,B级用一种或两种K值探头,C级用两种K值探头⏹检测面,A级为单面单侧,B级和C级为单面双侧或双面双侧⏹对横向缺陷的检测,A级一般不需要检测横向缺陷,B级和C级应检测横向缺陷⏹对焊接接头余高的要求,A级、B级不要求将焊接接头的余高磨平,而C级要求将焊接接头的余高磨平⏹对扫查区母材的检测,C级要求用直探头对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区域进行检测。
A级、B级则不需要⏹CSK-ⅠA、CSK-ⅡA和CSK-ⅢA试块适用壁厚范围为6mm~120mm的焊接接头,CSK-ⅠA和CSK-ⅣA系列试块适用壁厚范围大于120mm~400mm的焊接接头。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时,试块上的人工反射体根据检测需要可采取其他布置形式或添加,也可采用其他型式的等效试块。
检测区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为5mm,最大为10 mm,见图18。
采用一次反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大于或等于1.25P:P=2TK…………采用直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或等于0.75P。
5.1.4.2 探头K值(角度)斜探头的K值(角度)选取可参照表18的规定。
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K值探头。
表18 推荐采用的斜探头K值5.1.4.3 检测频率检测频率一般为2MHz~5MHz。
对于C级检测,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先用直探头检测,以便检测是否有影响斜探头检测结果的分层或其他种类缺陷存在。
表19 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b)壁厚大于120mm~400mm的焊接接头,其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按表20的规定。
表20 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