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现代主义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36.35 KB
- 文档页数:1
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文学特点佛兰茨·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十分杰出的代表,在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十分强烈的现代主义意识。
卡夫卡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将自身的现代主义情绪表现出来,带给了读者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在实际中,对卡夫卡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时,就需要深入感悟其文学作品中的现代主义特点,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卡夫卡文学作品特点。
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标签:卡夫卡;小说;文学特点;现代主义前言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文学作家之一。
在卡夫卡的文学作品中,深刻揭示了19世纪由于工业文明发展而引起的异化现象。
这也使得卡夫成为了西方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者。
在进行卡夫卡文学作品鉴赏时,需要对其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特点进行剖析,只有把握了卡夫卡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意识,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其文学作品内涵。
1.现代主义的相关概述对于现代主义,并不是某一种文学流派、一种创作主张,而是由诸多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形成的一种文艺现象,其涉及到美术、文学、建筑等多个领域。
现代主义也可以被称作是现代派,卡夫卡文学作品属于现代派中的“表现主义”流派,其认为,人依靠感官认知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偶然的,是不真实的,不能看做是文学创作的对象。
其反对注重形式的印象主义写作,也不提倡琐碎的自然主义写作,认为文学应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人的灵魂、内心真实情感进行揭示。
因此,在卡夫卡的文学作品中,会着力表现人在社会中的陌生、恐惧、孤独,作品大多显得灰暗、阴冷。
2.卡夫卡小说中的文学特点2.1细腻的内心世界挖掘对卡夫卡的小说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任何一部都是指向了作家的内心,在处理人与外界关系上,卡夫卡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及内心。
卡夫卡認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于对主题思想的细致挖掘,人的主观臆想、生存体验是事物的本质,作家应该努力表现这一本质。
因此,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很难找出具有显眼的时代标志,反而像是一个个置于四海的寓言,读者不管身在何处,都能从中读出自身的不安、迷惘。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小职员格里高靠自己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在工作和生活的强压下,格里高终于不堪忍受在一天早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公司抛弃了他,家人也嫌弃害怕他,只有妹妹照顾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也不能再忍受了。
终于在一天,处处为家里着想努力工作的格里高在孤独与失望中死去了。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在变形记中的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与变形记之前,我想要先谈谈对卡夫卡的观点。
卡夫卡说道:"为了我的文学创作我须要寂寞,不是'像是一个归隐者',仅仅这样就是比较的,而是像是一个死去人。
文学创作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一种更酣的呼吸,即为丧生,正像人们不能也不能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一样,也不可能将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打响。
"正是这样的见解并使他丧失了享用普通生活的欢乐,他一生距了三次婚,将自己困于在寂寞里,有人说道杰出的作家都就是寂寞的,我不敢苟同。
但不得不宣称,卡夫卡很杰出,他的变形记奇特,深刻,冷酷,却充满著令人深思的意味。
使人感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
卡夫卡就在变形记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格里高的内心世界,这些心理描写对主人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使我更能体会格里高的痛苦、善良与无奈。
“我选择的是多么辛苦的职业啊,我日复一日地处在旅途之中。
在外面,业务上的提振,较之在家、在公司必须大得多。
此外,还要忍受旅途的劳累,必须考量火车的中转,喝茶没规律性,伙食又高,频密更迭的车马交通,一点也没人情味,没温馨之美感,使这种旅差劳务用尽方法回去吧!”,整体表现了格里低工作压力之小,生活之艰辛,但他仍然为了家庭在不懈努力奋争。
他立刻辨认出,他目前显然无法动弹了,他以前真的用那些细小的腿跳跃行进很不自然,如今也不以为鬼。
西方现代主义中的“卡夫卡神话”摘要:现代主义属于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卡夫卡作为时代的代表,他的成功和不平凡,不在于他在某一艺术方法和审美特征的追求上达到了极致,而在于他对急速变革和逐步形成中的属于整个大时代的美学风貌作了全景式的呈现,创造了卡夫卡式的”神话”。
关键词: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卡夫卡;”卡夫卡神话”;荒诞西方现代主义有着和传统文学部同的思想特征和审美倾向。
重主观、非理性、反传统是其最基本的思想特征。
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全面的异化的现象。
即”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
现代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的美学思想史主观表现论。
认为文学应该开掘人类的内心世界,写潜意识、性本能、梦幻、变态心理等。
它不像传统文学那样忠实于客观世界的细致描绘,而是经常运用象征、暗示、荒诞和意识流等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注重形式上合技巧上的不断创新,打破”正统”追求先锋,形成”新、奇、怪”的艺术风格。
”它并不反映大垄断资产阶级的意志,也不代表无产阶级的愿望,而是一种表达西方中小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现状不满的文学”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潮,现代主义被广泛的运用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说卡夫卡是一个”神话”,就其表层以为而言,主要表现为他生前孤寂的遭遇与其生后与日俱增的声誉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个生前仅出版过几个短篇和一些随笔的人,居然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代宗师;一个悲哀的自认为”一切障碍在摧毁我”的人,现在却被认为是真正的现代”人”的典范;一个始终对自己的写作状况极度不满意,并欲销毁自己所有手稿的人,其生前所留下的文字今日几乎都已成了经典;一个终生蛰居在布拉格的人,其声名已远播在东西方各国,成了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弗朗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写作风格1. 简介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是一位捷克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写作风格及其特点。
2. 写作特点2.1 迷离的情节结构卡夫卡的小说往往具有复杂而迷离的情节结构。
他倾向于使用非线性叙事,并将读者带入令人费解的世界。
这种模糊和故意模棱两可常常使读者感到困惑和无助,反映出现代人面对不确定性和存在问题时的心理状态。
2.2 孤独与脆弱孤独和脆弱是卡夫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他刻画了众多虚弱、被边缘化或陷入绝望境地的角色。
这些角色常常面对非人性化的官僚机构、无情社会环境或存在的困境,他们的内心世界常常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
2.3 符号隐喻与象征意义卡夫卡擅长利用符号、隐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
他经常使用迷宫、城堡、洞穴等意象,代表着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种符号隐喻使读者进入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理解方式,加深了作品的含义和感染力。
2.4 虚无主义思想卡夫卡的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虚无主义思想。
他对人类存在意义和生活途径进行了深刻而悲观的反思。
通过对非理性和荒诞局面的描绘,卡夫卡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困境。
3. 影响与价值3.1 文学影响卡夫卡以其独特而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当代作家受到他的启发,尤其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
他模糊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挑战了传统叙事形式,探索了新的写作方式。
3.2 思想价值卡夫卡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影响,也对哲学和社会思潮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他关注人类存在的困境和个体在宏大机构下的边缘地位,从而引发人们对权力、自由、个体认同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 总结弗朗茨·卡夫卡以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他迷离复杂的情节结构、孤独脆弱的角色形象、符号隐喻与象征意义以及浓厚的虚无主义思想都使得他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140《名家名作》·研究郝 敏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化研究共存,国家间、文化间、学科间通过对话和沟通相互渗透、包容,最后达到共融,这是未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叙事学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兴起,其研究迅速影响并扩展到其他国家,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叙事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潮流。
西方现代文学起步于19世纪末期,而卡夫卡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出生在优渥的家庭,且在学生时期主修法学与文学,这也让卡夫卡在学生时期形成了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观察眼光。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卡夫卡将自身的生活感悟以别样的形象融入文学作品中,并且将自己的人生思考也贯穿到作品体系中。
可以说,小说不仅是卡夫卡对外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更是其洞悉社会现实、搭建自身思想体系的有效路径。
卡夫卡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发展中沉重的现实作为小说创作的主题,在营造出压抑的小说氛围的基础上,通过滑稽和荒诞的描写,调节了作品本身的基调,同时也时常令读者寻味。
从目前国内对卡夫卡的研究来看,对其生平的研究较多,真正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的不算多。
要真正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不但要有情感上的共鸣,更应有理性的分析与把握。
一、卡夫卡:精神感受和文化人格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犹太民族经历了沉重的发展历史,联想到千年以来犹太民族在西方国家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当下西方国家以及其他种族人群对犹太民族的异样眼光,卡夫卡内心不断积郁为为民族伸冤与对不平的呻吟,而这种对民族发展的危机感,也自然地成了卡夫卡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进一步凝结成了卡夫卡阴郁悲观的文学气质,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想去拥抱生活,但是又带着累累的伤痕,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否定。
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新富裕的资产阶级代表,比较专横和不近人情,母亲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他自己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如下是有关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卡夫卡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以及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
后世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鼻祖。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深刻地反映了卡夫卡小说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情节中带有荒诞色彩“荒诞”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他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荒诞意识除了引领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外,还在现代艺术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荒诞观念和意识。
这种荒诞感被现代文学家引入创作,就表现为一种20世纪特有的荒诞风格的荒诞文学。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描述了一个个荒诞的情节,在《变形记》中推销员格里高尔的“变形”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形”后,起初也以为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他殷切地盼望今天的幻觉会逐渐消失,他也深信,他之所以变声音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重感冒的征兆,这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
但“变形”却维持到他的生命的终点,死后仍是只大甲虫。
对卡夫卡而言,采用“变形的”手法并非只在于追求神奇,而是在于以此揭示荒诞。
(2)寓言式小说蕴含深刻的内涵作者在《变形记》中使主人公变形而不是成为一个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这样就能使人的真实感情暴露无遗。
若是对待一个人,即使对他烦的要命,恨的切肤,至少作为父亲也不可能用烂苹果掷儿子,用脚踩他,妹妹也不可能几天忘了给他送饭。
而现在面对的是一只甲虫,一个不再能用语言表达他的情感的“虫”,所以人就无须用任何虚假的态度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厌恶之感了。
甲虫使他从人的世界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与任何动物没有本质差别的“非人”。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就被鲜明而强烈地揭示了出来。
在现代社会里,这种现象似乎太普遍了,以至于人们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里作者却以一个惊人的事件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日常存在。
对卡夫卡的描写
卡夫卡,即弗朗茨·卡夫卡,生于1883年,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戏剧性的情节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下面将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简要的描写。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探讨人类存在的主题。
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与自身内心的斗争。
他以细腻且敏锐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以荒诞和离奇的情节为特点。
他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扭曲的现实世界。
他的小说中常常有匪夷所思的事件和令人难以理解的情节,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和困惑感。
卡夫卡的语言风格独特而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意和隐喻。
他的叙述方式简洁
而精确,每个词语都被精心选择,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深思熟虑和精神层面的探索。
卡夫卡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启发了许多现代主义作家,例如加缪和博尔赫斯等。
他的小说通过对人类存在的探索和对社会的批判,引起了读者对个体与社会关系、人性和权力的反思。
总之,卡夫卡是一位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戏剧性的情节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的现代主义作家。
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主题,以荒诞和离奇的情节为特点。
他的语言风格独特而富有诗意,对后世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是一场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探索。
卡夫卡创作的思想艺术特征高靖晋(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文系)摘要:文章选取了卡夫卡的部分文学作品,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心理对其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
卡夫卡创作的思想特征是孤独意识、负罪意识、阻碍意识和恐惧意识;他的创作主题表现为生存的荒诞与人性的异化。
卡夫卡创作的艺术特征具有荒诞性、寓言性,并运用了象征、隐喻和悖谬等各种独特手法,为现代文学开创了先河。
通过理解和分析他的思想艺术特征,可以使读者对现代文学的文艺理论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卡夫卡;思想特征;创作主题;艺术特征弗兰兹·卡夫卡是20世纪现代小说的重要人物,他在西方现代文学史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美学、哲学、宗教及社会观念等方面被后世学者广泛地争论,也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通过对其作品的研读和深入分析,可以理解卡夫卡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思想艺术特征,进而去探究这位艺术家是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将他的思想释放出来的。
这对于理解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卡夫卡创作的思想特征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与自我思考的过程,卡夫卡的艺术创作也离不开他日常所见所闻,根据对他的文学作品的研读,我发现了在他的作品中存在四种不同的思想意识特征,即孤独意识、负罪意识、恐惧意识和阻碍意识。
这四种意识影响了卡夫卡本人的生活以及他作品中所塑造人物的种种命运。
1.四大意识的表达(1)孤独意识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本人的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
这种隔绝并不是隐士一般的身处世外桃源,而是心灵上的距离感,卡夫卡终生生活在这种痛苦与孤独之中。
由于不接受世俗观念,难于与人沟通,他甚至在自己的家庭里也感觉到“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他曾经在一封致他第一个未婚妻菲莉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小时候我经常孤独,但那多半是被迫的,很少是自己等来的快乐。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12 Mar. 2016 MAGAZINE从某种程度上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一直被公认为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但是,随着人们对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认识,发现卡夫卡作品中也带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为此,本文笔者便以《卡夫卡》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进行分析,以此更好地加强对作品的认识。
一、前言从某种程度上看,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卡夫卡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在精神、思维方面等方面与后现代具有相通的,若是我们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卡夫卡的作品。
二、《变形记》中的人物形象零散化表达(一)主体的死亡在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中,主体已经逐渐丧失了中心地位,没有追求绝对和真理,更没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乌托邦冲动,作为主体的人物,已经逐渐消失了。
在《变形记》中,一开始便写道格里高尔一早上便醒来了,逐渐发现了自己已经变成大甲虫,并且对于自身的行为已经不能受到控制,作为主体中的格里高尔已经死亡了,与现实之间没有联系了,但是他没有对自己的表现很关心,而是马上联想到自己的差使,那就是人必须要要足够的睡眠。
在笔者看格里高尔的人物形象,他长期忙于工作,因为担心被老板责罚,对于生病都不允许,他只是机械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在他的眼中,日常生活没有了任何的工作、工作职责,这样的生存使得人无疑是像物体一般存在,而且,在小说中,很多次都写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在他的眼前进行晃动,而这种甲虫的小腿就是日常生活的琐事,最终使得格里高尔的生命逐渐走到尽头。
(二)历史断裂的分析从某种程度上看,历史的断裂,这是后现代主义小数中对于主体意识消亡的一种特征,并且随着作品人物主体性的消弱,使得其历史感逐渐蜕变。
在历史感的消失后,便引起了后现代时间意识的变化。
而且,从现在是过去发展,并逐渐呈现出来的结果,但是,在后现代的时间意识中,历史感的逐渐消失已经打断了时间的连续性,过去和未来从时间上的链条上逐渐消失。
卡夫卡的现代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语言的强烈追求。
卡夫卡认为语言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是人类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曾多次强调,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作家,首先就要掌握好语言。
2. 对真实的执着追求。
卡夫卡认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说不应该脱离现实,而应该反映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他曾说过:“我最喜欢的小说是能够反映现实的小说。
”
3. 对技巧的崇拜。
卡夫卡认为,一个好的作家首先要掌握好写作技巧,只有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才能够写出好的小说。
他说过:“一个好的作家应该首先掌握好写作技巧。
”
4. 对小说的热爱。
卡夫卡对小说充满了热爱,他曾说过:“小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比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要杰出。
”
5. 对人物刻画的喜爱。
卡夫卡对人物刻画颇具天赋,他能够抓住人物的精髓,勾勒出人物的鲜活形象。
他说过:“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掌握好人物刻画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