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国演义读书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581.00 KB
- 文档页数:24
《三国演义》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历总结。
下面是的《三国演义》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代是烽火连天,战事不断,但也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关羽……这个时期就是三国。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罗贯中写的。
它详细记载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
这本书虽说不是正史,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为其如此,《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我非常喜欢读《三国演义》,读了一遍又一遍,却百读不厌。
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刘备被曹操追赶到长坂这个地方,他为了尽快逃离,将自己的妻小托付给大将赵云,单独带着关羽和张飞杀到长板桥对岸。
这时,又一拨曹军冲了上来,刘备的妻小和赵云分散了,赵云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最终,赵云将甘夫人和阿斗成功送到刘备身边,糜夫人不幸牺牲。
赵云打得曹军人人胆战个个心惊。
张飞为了掩护赵云单独站在桥头大喝一声,吓得曹军倒退几十里,可惜他考虑问题不周,拆了长板桥,这使曹操知道了刘备的虚实,他连忙派人修好长坂桥继续追击,这一次差一点儿就抓住了刘备,幸亏关羽前来迎接,才是刘备他们成功逃离曹军的追赶,赶到夏口。
这个故事鲜明的比照出刘备得弱小和曹操得强大,我感受到了刘备以人为本得仁慈品性和赵云、张飞得勇猛。
作者能将如此的场面描写的这样的栩栩如生,这让我非常惊叹。
我很佩服曹操,谁能想得到,他小时候竟是一个好飞鹰走狗、游手好闲的小顽皮。
长大后的他,志向越来越远大。
而且他有实际的行动,所以走上了成功的舞台。
仔细品味他的事迹,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三国演义》交流活动设计同学们,大家好!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读了《三国演义》,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欢迎大家来到《三国演义》的交流活动。
一、总结全书《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所写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小说描写了许多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猇亭之战;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爱民如子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小说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三气周瑜;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智慧的书,是一本有趣的书,是一本能够让人百读不厌的书。
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吧!二、交流话题一(说英雄故事)《三国演义》中讲述了许多故事,相信你在阅读过程中一定有了许多积累,现在,请同学们讲一讲你积累的英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有同学喜欢的故事是:长坂坡威震敌胆。
长坂坡之战时,曹操大军追杀而来,张飞挺矛立马于长坂桥上,厉声大喝:“我是燕人张翼德,谁敢前来和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听了,吓得两腿发抖,站立不住。
张飞又喊道:“不战不退,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话音未落,曹操身边的夏候杰被惊得肝胆碎裂摔于马下,于是曹军掉转马头撤逃了。
有同学喜欢的故事是:煮酒论英雄。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恰逢煮酒正熟,派人请刘备到小亭一会。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曹操突然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认为袁术,袁绍,刘表,刘璋等人都算不上英雄。
刘备问:那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如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弘扬三国文化培养合作意识一.活动背景《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这些故事,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已经熟知,不久前,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品三国”,妙味横生的故事,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再次成为同学们谈论的焦点。
升入九年级以来,我们又学习了出自《三国演义》的三篇文章:《杨修之死》、《隆中对》、《出师表》,更加激起了同学们阅读探究《三国演义》的热情。
加之各大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新版,学生通过看电视剧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更为熟悉,借此机会,对《三国演义》中感兴趣的问题采取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研究,以便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弘扬三国文化,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目的:1、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强调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表达能力;弘扬个性,展示自我表演才能;积淀文化底蕴。
4、采用小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活动准备:1、阅读《三国演义》和与之相关的文章。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通过上网查询,到读书馆借阅各种相关的书籍、资料,收集与三国有关的诗词、成语、以及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俗语、歇后语,和三国题材的戏曲、音乐,如京剧、川剧的三国脸谱等3、熟知精彩的三国故事和你最喜欢的三国英雄,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4.利用周日时间,排练课本剧或练习演唱各种剧种的《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5、分好小组,分工具体。
(1)班内竞争各组组长,竞争加入各活动小组。
(2) 6人一组。
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成员分工要明确;行动要有计划、有步骤。
(3)每一小组出一人当评委。
(4)选拔主持人两名:男、女各一人。
6.活动准备时间:一个月7.活动具体时间:作文课(两节)四.活动主题:弘扬三国文化培养合作意识五.活动过程:开场白:(播放背景音乐古筝《历史的天空》)男、女主持人: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篇《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其作者为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戏曲家罗贯中。
这本小说非常吸引我,在假期里,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并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和智慧。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国演义读书活动心得体会,欢迎来查阅三国演义读书活动心得体会1《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明代作者罗贯中成功刻画了近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关羽和诸葛亮。
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每每读起有关关羽的故事,都让我感慨万千。
关羽攻打樊城时,不慎被毒箭射中,毒侵入骨头,据说后请来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
刮骨疗伤定要先去其肉,这种痛已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何况还要刮骨,每每想起都觉得寒颤。
可关羽仍饮酒吃肉,还和别人下棋。
周围的人都吓得捂住眼睛,血流了一盆,关羽依然从容不迫,一声都没叫出来,仿佛刮骨疗伤的不是他,可见关羽的气魄雄浑,威猛刚毅。
想起我以前打针、输水时,就好像要了我的命,“雨”哗啦啦地流,真是太惭愧了,相比关羽刮骨疗伤的痛,我的痛根本不值一提。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腿痛,嘴边总挂着:“哎呦,痛死了。
”之类的话,搞得家里人个个担心不已。
哎,我真是太不坚强了,一点点小痛就呻吟,还搞得家里人不安生。
关羽的从容不迫值得我好好学习。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因为有了诸葛亮出谋划策,,刘备才能在那个混乱时期立足。
有一回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意耍计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明知是周瑜故意刁难自己,但他没有生气。
那时,只是东吴和蜀打算联手打败曹操。
如果这时挑破周瑜的诡计,必定要伤了两军和气,所以诸葛亮便答应了这屋里要求。
可十万支箭,即使从早做到晚,也未必能做好,怎么办呢?这时,诸葛亮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耍个草船借箭,轻松拿到十万支箭,周瑜的计谋没能实现。
诸葛亮的沉着冷静,顾全大局真是无人能及。
精心整理“纵横三国”读书主题班会读《三国演义》主题队会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 3活动准备1 2 1 2 3 4 5 6 (一)主持人讲话。
a :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
你们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吗?(学生齐答)b :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次《三国演义》品读交流活动!(二)说三国a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七嘴八舌说三国。
b:《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着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
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吧!学生举手交流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
(三)演三国b: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还真不少,看得出大家读了不少书,花了不少心思。
a:是呀,如果说三国争霸是个在舞台,我们今天的“读《三国演义》”主题队会就是个小舞台,我们将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读书的快乐,读书的心得。
让我们各显神通“演三国”。
bababababa:同学们,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b: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a:让我们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吧!b:到那时,你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生活是如此多姿,学习是多么快乐。
中队辅导员讲话。
退旗仪式(略)。
下页更精彩12345下一页“纵横三国”读书主题班会相关文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主题班会“美德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祖国,您好!”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纵横三国”读书主题班会庆祝“六一”儿童节班级活动主题班会查看更多>>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摘要: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接受文学和艺术的熏陶,课题组成员组织指导了一次成功的语文活动课──《走进<三国演义>》。
整堂活动课,由学生编自导自演,内容有:演三国《群英会蒋干中计》、辩三国“刘备和曹操,谁是真正的英雄?”、说三国《诸葛亮,我想对你说》。
活动课,由学生主持。
课上,穿插了配乐朗诵、电视连续剧片断放映、电视剧主题曲的演唱,将声、乐、画、光、色集于一体, 营造出一种古典的、纯美的意境,带领观众一同走进名著《三国演义》,具有强烈感染力。
教学设想:1、源于对教材的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四册的阅读教材,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源于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分析,新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指出课程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同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展示自我,塑造自信,促进人的全面健康成长。
3、源于对学生现状的分析。
我校高中学生大多知识面较为狭窄, 文化底蕴不足。
由于没考上省重点中学,他们在学习中较为自卑和消级。
基于以上三个因素,我决定在本学期,以故事精彩、人物性格鲜明的《三国演义》为突破口点,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上一堂语文活动课:走进《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古典名著,拓宽知识面,丰富文化积累。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朗读、表演、辩论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
3.德育目标:在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认识自我,塑造自信。
课前准备:1、阅读指导。
本学期开始,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学生每天阅读一个章回,老师每周上一堂鉴赏课,并教会学生在书上进行画线和做简要的点评。
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纳入常规的语文教学。
2、语文活动课前的指导。
①、指导朗诵。
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并让学生模仿名家朗诵,⑵、指导表演。
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群英会蒋干中计》。
读书活动三国演义打草稿
尊敬的xx: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书中描写的一个个活龙活现的人物,精心策划的计谋深深地吸引了我,最使我感动的是诸葛亮了,他一出山就显示了他的非凡才能,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提出联吴抗魏的主张,开创了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这说明他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远见,从青少年起就胸怀大志,否则他高卧隆中,怎能知道天下大局呢?他除了非常聪明,还勤奋实干,任劳任怨,行军打仗,属他最操心,他太辛苦了,就跟周恩来一样,整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
他是后人学习的傍样。
谢谢大家!。
三国演义阅读活动方案英文回答:Reading Activity Plan f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Introduction:"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a classic Chinese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by Luo Guanzhong. It depicts the turbulent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ancient China and is filled with fascinating characters, epic battles, and intricate political plots. To engage readers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asterpiece, I have designed a reading activity plan that combine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elements.Objectiv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ading activity plan is topromot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exploring its themes, characters, andhistorical context. It aims to encourage participants to actively engage with the text, share their insight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Activity 1: Character Analysis.In this activity, participants will be asked to choose a character from the novel and analyze their personality, motivations, and role in the story. They can write a short essay or create a presentation to share their findings. For example, I may choos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 of Zhuge Liang, a brilliant strategist known as the "Sleeping Dragon." I would discuss his intelligence, his famous strategies such as the "Empty Fort Strategy," and his unwavering loyalty to Liu Bei.活动一,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三国演义》人物的理解,体会《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精彩。
2.分享同伴的阅读感受,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增加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或原著。
活动过程:一、导入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英雄的歌。
1、诗歌欣赏这首词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所写,也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这首词很好的诠释了《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就走进三国进行读书交流会,一起感受一下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情怀。
2、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二、“三国”知识知多少?《三国》大家已经读完了,那么大家觉得自己对三国的一些知识,典故都了解了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大家分为4组,来个竞赛,看看哪个组得分最高?注意,举手了要我喊他回答才算,自己说的不算哦~ 要是没有回答对,其他组的还可以再回答。
(一)侃侃而谈说英雄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而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2、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同学错误地读偏旁,或者随便读个音,这些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就是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家长等,掌握正确的读音)3、考考你:《三国》中的一些“拦路虎”,你会读了吗?方天画戟千里走单骑刘禅夏侯惇马谡糜夫人(领读一遍。
然后讲解):大家注意这个多音字。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an(第4声)。
在刘禅之前,刘备收了一个干儿子,取名刘封。
后来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取了这个名字,将二人名字连起来便是“封禅”。
在古代,有“封禅”的说法,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记一次《三国演义》读书交流课活动记一次《三国演义》读书交流课活动“叮铃铃”上课了,这是语文老师的课,同学们可不敢怠慢。
只见老师走了进来,却没有带课本。
老师清了清嗓子,说:“这几个月,我们全班同学共同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三国演义》读书交流”。
…………老师问:“《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你最欣赏谁?”同学甲:“诸葛亮!”同学乙:“关羽!”同学丙:“赵云!”同学丁:“刘备!”老师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说的都是蜀国的人物。
老师最欣赏的其实是曹操。
曹操和诸葛亮的智慧都很超群,但就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诸葛亮当了天使,曹操就要去做魔鬼。
只不过老师很欣赏的则是曹操。
请看屏幕。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才华横溢的才子哟,你们令我朝思暮想。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门下,我将吹奏乐器宴请他们。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要是人才,多多益善啊!我会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老师:你们从中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曹操?请再看屏幕。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写的《观沧海》,请读一读。
”同学们齐声朗读。
老师发问了:“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同学甲:“感到气势磅礴!”同学乙:“我好像听过这首诗,有人认为这首诗可以在中国诗史上排上第一名。
”老师说:“为什么呢?你从中又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曹操呢?…………至此,老师又展示了下面的内容: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