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寨,消肿止痛、吸毒排脓效果的一种疗法.[适应范围]1.缓解风寒所致的腰背酸痛、头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症、胃肠巴达干性赫依,子宫寒性赫依,关节黄水病等。
2.用于毒疮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禁忌]1.严重心胜病、高热抽搐及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
2.弥漫性皮肤疾病,全身浮肿患者及大血管处、肌肉失去弹性的地方。
3.妊娠妇女股部、腰低部。
[评估]1.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对流风,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2.惠者合作程度。
3.患者主要临证、生命体征、既往病史。
4.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5.惠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6.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7.患者年龄及心理状况。
8.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
[告知患者]1.解释拔罐疗法的目的及过程,取得患者合作。
2.个别患者施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3.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力的作用、局部皮肤出现与龈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物品准备]1.治疗盘、玻璃罐或铜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治疗碗(内置少许水)、纱布。
2.治疗单.消手液、记录本。
[操作程序]1.核对医唰,评估病室环境及患者情况,做好施疗解释工作。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一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协助思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4.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5.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另一手持火罐,将燃烧的酒精棉球深人罐内中下端,环绕瓶内壁1-2秒后抽出,迅速将罐口拔在选定部位(穴位)上,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皮肤情况井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6.常规留迷10-15分钟后起罐。
7.施疗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取舒透体位,鏊理床单,安抚患者。
8.再次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9.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清洁火罐井消毒。
10,洗手、记录、签名。
平衡火罐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20 分)1、环境准备(5 分)治疗室整洁、安静、温度适宜(2 分)。
若环境杂乱、温度不适宜扣 1 2 分。
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烟雾积聚(3 分)。
通风不良扣 1 2 分。
2、物品准备(10 分)火罐数量齐全,无破损(3 分)。
数量不足或有破损酌情扣分。
准备好酒精、棉球、打火机、镊子、润滑剂等(5 分)。
每缺一项扣 1 分。
治疗床整洁,铺有一次性治疗巾(2 分)。
未达到要求扣 1 2 分。
3、操作者准备(5 分)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3 分)。
未按要求着装或未洗手、戴口罩扣 1 2 分。
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 分)。
不熟悉酌情扣分。
二、操作流程(60 分)1、患者体位(5 分)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肢体摆放舒适(3 分)。
体位不当或患者不舒适扣 1 2 分。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 分)。
未保护隐私扣 1 2 分。
2、闪罐(15 分)用镊子夹取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 1 2 圈后迅速退出,将罐吸附于背部皮肤(5 分)。
操作不熟练或罐吸附不牢扣 1 3 分。
迅速起罐,重复上述操作,在背部不同部位闪罐5 10 次(5 分)。
次数不足或部位不准确扣 1 3 分。
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5 分)。
未观察扣 3 分,发现异常未处理扣 2 分。
3、揉罐(10 分)用罐底在背部皮肤上沿经络走向轻轻揉动,力度适中(5 分)。
力度过大或过小扣 1 3 分。
揉罐时间和范围符合要求(5 分)。
时间不足或范围不准确扣 1 3 分。
4、走罐(15 分)在背部涂上适量润滑剂(3 分)。
未涂润滑剂或量不足扣 1 2 分。
用罐吸附皮肤后,沿经络或肌肉走向来回推动,以皮肤发红为度(8 分)。
推动不顺畅或皮肤发红不明显扣 2 5 分。
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4 分)。
未观察患者反应扣 2 3 分。
5、留罐(5 分)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留罐部位和时间(3 分)。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1.3心理状况2.目标2.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3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3.禁忌症3.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3.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告知4.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4.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4.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5.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6.操作程序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6.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6.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6.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清理用物,做好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7.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7.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7.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肤扣2分,强拉扣3分按摩不到位扣1分1.评分标准在进行拔火罐操作考核时,需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如果某项操作不合格,则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衣帽整齐,鞋、仪表符合要求(化淡妆):3分洗手(演示七步洗手法):2分双人核对医嘱及治疗单,准确无误:3分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尾卡、询问现病史、既往史:1分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有无溃疡、水肿,评估患者血倾向、远离大血管)及疼痛耐受程度:2分心理状况:2分协助患者入厕(口述留罐10分钟):2分选穴遵医嘱(选穴应当与疾病相一致,阿是穴应有按压疼痛点的手法):2分操作规范,用物齐全(血钳、盛有清水的治疗碗、火罐(至少2个)、95%酒精棉球干湿适中、治疗盘、打火机、毛毯):5分留罐部位正确,个数正确,留罐时间正确:5分起罐操作规范,不强拉,适当按摩皮肤:8分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观察皮肤以紫红色为佳,询问患者有无局部皮肤疼痛或过紧,若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注意保暖:3分检查操作后再次检查,记录留罐部位、个数、留罐时间、签名:2分2.操作流程在进行拔火罐操作时,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准备工作:衣帽整齐,鞋、仪表符合要求(化淡妆)洗手(演示七步洗手法)双人核对医嘱及治疗单,准确无误操作步骤: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尾卡、询问现病史、既往史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有无溃疡、水肿,评估患者血倾向、远离大血管)及疼痛耐受程度心理状况协助患者入厕(口述留罐10分钟)选穴遵医嘱(选穴应当与疾病相一致,阿是穴应有按压疼痛点的手法)操作规范,用物齐全(血钳、盛有清水的治疗碗、火罐(至少2个)、95%酒精棉球干湿适中、治疗盘、打火机、毛毯)留罐部位正确,个数正确,留罐时间正确起罐操作规范,不强拉,适当按摩皮肤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观察皮肤以紫红色为佳,询问患者有无局部皮肤疼痛或过紧,若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注意保暖检查操作后再次检查,记录留罐部位、个数、留罐时间、签名3.扣分标准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则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一项不合格:扣1分一步不正确或漏一项:扣1分未核对医嘱不得分少一项:扣1分,未核对则扣2分未口述洗手:扣1分棉球过湿或过干:扣2分无检查动作:扣2分用物少一个:扣1分卧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不充分则扣1分选穴错误:不得分一次未吸住罐:扣5分,作拔罐部位上不动。
拔火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附:拔火罐法的目的、禁忌症、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嗽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2.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4.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5.防止烫伤和烧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固定。
6.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处理,擦干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