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_外植体的选择和灭菌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6
目录摘要 (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 (1)1 污染 (2)1.1 污染的种类 (2)1.2 污染的因素 (2)1.2.1 外植体本身 (2)1.2.2 外植体灭菌 (2)1.2.3 接种和培养环境 (3)2 褐化 (3)2.1 褐化原因 (3)2.2 影响褐变的因素 (3)2.3 防止褐变的方法 (4)2.3.1 外植体的选择 (4)2.3.2 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2.3.3 加入抗氧化剂和吸附剂 (4)2.3.4 反复转接 (4)3 玻璃化 (4)3.1 玻璃化苗的特点与发生原因 (4)3.1.1 玻璃化苗的特点 (4)3.1.2 发生原因 (4)3.2 影响玻璃化苗的因素 (5)3.2.1 生长调节剂 (5)3.2.2 温度 (5)3.2.3 湿度 (5)3.2.4 消毒方法 (5)3.2.5 光照时间 (5)3.2.6 培养基 (5)3.2.7 继代次数 (5)4 其他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5)4.1 初始培养阶段 (5)4.2 继代培养阶段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浅析植物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摘要探讨了影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污染、褐变、玻璃化及其他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认为:污染主要是由灭菌不彻底和环境不洁造成的,加强外植体和培养基的灭菌,对培养环境及其用具彻底消毒,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植物品种、取材部位及环境条件与褐变的发生密切相关,选择适宜的外植体,进行外植体,调价抗氧化剂和吸附剂等可有效控制褐变。
培养基的种类、温度、通气状况等会影响玻璃苗的发生,选择适当培养基,降低温度,增强光照,改善通风等可使玻璃化率降低。
关键词组织培养;污染,褐化,玻璃化According to the rapid propagation process of in vitro incommon problemAbstract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lu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and other common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Think: pollu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sterilization is not complete and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unclean, strengthen the explant and culture medium sterilization for training 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ance disinfec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ate of pollution. Plant variety, based sit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Browning closely related,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explant, explant, introduce antioxidants and adsorbent, etc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rowning. The kinds of culture medium, temperature and ventilation situ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glass seedlings, choose proper culture medium, reduce the temperature, and enhance the illumination, improve ventilation can make glass transition rate to decrease.KeywordsTissue culture; Pollu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1 污染污染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外界真菌、细菌或植物材料的内生菌所侵染,从而使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
百合组培快繁(二)---外植体的选取、灭菌与接种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组织培养材料的选取、表面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技术,并掌握各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和改进方法。
二、实验材料百合成株、子球等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皿、镊子、解剖刀、剪刀、酒精灯;无菌水、乙醇、0.1%升汞;超净工作台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一)培养材料的灭菌未受病害、虫害侵袭的植物组织块内部被看作是无菌的。
因此,只要用化学灭菌剂对植物材料进行表面灭菌,便成为无菌材料。
常规灭菌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材料的选取与清洗(1)选择无病斑,虫害植株作为取材母株。
(2)剪取所需叶片(整片)与茎段(2~3~m长)。
一般为茎尖、嫩叶、花蕾等幼嫩部位。
(3)除去老叶,把上述材料先置于烧杯中,然后放在自来水下,用流水冲洗20-60分钟,而后用无菌水冲洗1-3次。
2、表面灭菌(1)将植物材料放在有盖容器中,倒入75%酒精使之没过外植体,并轻晃以除去气泡,经过10-20秒,将乙醇倾去,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
因为酒精的渗透力很强,不宜灭菌时间过长。
(2)接着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外植体5~10分钟,处理过程中要轻摇2-3次,将外植体表面的气泡除去。
(3)灭菌结束后,倒出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3-6次。
沥干水分备用。
如果材料本身带菌,则可在培养基内加入少量抗生素,如橄榄霉素20ppm,氨苄青霉素50-500 PPm与适量制霉菌素。
以便控制细菌与霉菌的生长,在抗菌素培养基上经多次继代培养,可使植物组织无菌化。
常用的灭菌剂及其效果详见下表(2—1)。
(二)无菌操作1、花卉组织培养常用的接种工具和试剂有镊子、剪刀、解剖刀、解剖针、酒精灯、酒精棉、消毒剂、无菌水等。
这些工具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
2、接种前,无菌室要用紫外灯或化学杀菌剂(如甲醛、来苏水等)消毒,紫外灯照射要在30min以上。
在进行室内消毒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过敏反应,比如,要防止紫外灯长时间照射和甲醛等化学试剂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绪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等类型.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3、1902年, 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为一门新兴学科。
二、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由于培养材料已脱离了母体,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Plant culture in vitro)。
园艺植物离体培育学的大体含义1.植物离体培育指通过无菌操作,使植物体的各类结构材料(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育基上,在人工操纵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离体培育的一套技术与方式,通常称之为植物组织培育式植物的细胞与组织培育。
2.离体培育技术体系胚胎培育及以胚胎为基础的培育技术器官及器官原基培育组织培育细胞培育原生质培育及以原生质体为基础的培育技术3.离体培育的应用多种的繁育与脱毒种质资源的贮存细胞次生代谢物质的生产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生物技术育种遗传学和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园艺植物离体培育学的形成与进展(一)、植物离体培育的渊源及其初期的实践1902年、haber 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观点,并第一次进行植物细胞培育实验。
(二)、植物离体培育大体技术体系的形成1934年white第一次成立了番茄的无性繁衍系1937年white发觉b族微生物素和吲保乙酸对离体培育的作用1934—1939年white等人初步成立起植物离体培育的大体方式1943年white发表了第一部植物离体培育专著《植物组织培育手册》又从头提出了细胞全能性。
1957年skaog成立了器官分化的激素配比模式。
1953年muir报导了细胞悬浮培育法。
(三)园林植物离体培育学科的成立一、完善离体培育技术、探讨理论基础1964—1966年诱杀未成熟花粉形成单位体植株。
1960年分离番茄动根原生质体取得成功,1978年第一取得了体细胞杂种——“potamato”.植物细胞全能性为基因转化提供方便。
二、开拓应用研究生产上应用最普遍,最成功的领域是离体快速繁衍。
植物离体培育学与园艺科学的关系(一)、离体培育与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二)、离体培育与园艺植物育种学(三)、离体培育与园艺植物基础学科第一章离体培育的大体操作方式通过学习,明白得和把握离体培育的大体操作方式包括:一样的材料选取、无菌技术、培育基配置和环境条件调控为园林植物快繁技术打下基础。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置外植体植物离体培育中的各类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