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F-FDG PETCT对肉芽肿性炎的诊断价值
- 格式:ppt
- 大小:12.57 MB
- 文档页数:48
18F—FDGPET/CT仪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PET-CT仪是最先进的分子影像医疗设备,配合显像剂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及高分辨率CT,可早期准确的发现、定位肿瘤组织,其在临床中有诸多方面的应用。
标签: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分子影像[Abstract]PET-CT machine is the most advanced molecular imaging medical equipment.Cooperate with the Imaging agent 18 F-fluorodeoxyglucose and high resolution CT,we could got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tumor tissue and early detection.It had many applications in the clinical.[Key words]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echnique;Tomography;X-ray computer;Molecular imaging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可以在分子水平反应组织的代谢及功能状态[1]。
最为常用的显像剂为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其可准确反应组织的糖代谢,从而在早期就能准确的发现肿瘤组织;配合高分辨率的螺旋CT,更能实现准确定位肿瘤和了解细微解剖结构。
是当今检测肿瘤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里程碑。
1 18F-FDG PET-CT显像原理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2],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18F基团取代葡萄糖分子的一个OH基团,形成18F-FDG;其与葡萄糖拥有几乎相同的分子结构,因此,可参与体内的葡萄糖代谢;通过静脉注射的18F-FDG可经过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内部;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被磷酸化为6磷酸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6-P),但由于其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无法进一步参与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原合成与分解等代谢过程,因此,大量的18F-FDG-6-P会积存于细胞内,之后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催化下,转变为18F-FDG,排出体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这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反应于代谢方面就是葡萄糖的代谢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远远高于正常的组织,这就使得18F-FDG大量分布于肿瘤细胞中。
18F—FDGPET—CT扫描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8-F双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象(18F-FDGPET-CT)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4例各种疑难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PET-CT全身或局部扫描,结合内镜、腹部CT、MRI、手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评价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34例患者中PET-CT结果与临床符合26例,符合率76.7%;与临床不符合5例,不符合率14.7%;肿瘤部位不符合3例,占8.82%;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未确诊3例,占8.82%。
术前疑恶性12例,经PET-CT和临床随访,结果为良性8例,恶性4例。
明确和未明确原发灶各1例。
34例患者中30例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疑恶性16例,恶性6例,良性8例,经PET-CT确诊10例,其中恶性4例,提高62.5%,未确诊6例;15例行MRI检查,疑恶性4例,恶性8例,良性3例,经PET-CT确诊2例,提高50%。
结论PET-CT在消化道疑难疾病诊断中有较高临床价值,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标签:18F-FDG消化道诊断肿瘤近20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一般预后较好,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直接影响临床的诊疗效果及治疗方案的制定[1]。
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内镜、CT、MRI等在肿瘤的诊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确有少部分病例难以确诊。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rotelTomographyPET-CT)是将形态学的CT 图像和功能影像PET图像相结合,形成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从而显示出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潜力。
[2]对34例临床诊断经常规检查手段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评价其在诊断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消化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各种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经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56.9113.62岁,临床表现各异。
18F-FDG PET-CT 对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杜迎节;王克善;徐建伟;刘然然【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8F-FDG PET-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ecurrence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ytology and pathology,18F-FDG PET-CT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16 pa-tients,12 patients with anastomotic local metabolis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ith the 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 ≥2. 5 for positive diagnosis standar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18F-FDG PET-CT for local recurrence of were 100% and 80% . Conclusion 18F-FDG PET-CT has good diagnostic value for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the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目的:评估18F-FDG PET-CT 在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
分析 ~(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 18F-FDG 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行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灵敏度为 99.2%(127/128),特异度为 75.6%(31/41),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食管癌;复发;转移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占癌症相关病死率的第6位,并且食管癌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发生较大改观,食管癌患者人数不断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国,新发病的患者每年可高达30万,约为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以上。
国内外学者对食管癌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食管癌作为一种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转移, 导致手术时已为中期或晚期,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5年的生存率小于25%[1-2]。
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案, 一般会选择手术治疗。
处于早期的食管癌,肿瘤病灶仅发生在食道壁的黏膜层,处于此期的食管癌患者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但此时患者通常仅仅有消化不良、胸骨后不适、吞咽不畅等症状,早期发现较困难,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
检测阳性,仅提示既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尚不能诊断 肠结核(因无病原学依据),因此抗结核治疗无效。
总之.肠克罗恩病的诊断是临床上的难题,如并发机会 性感染:11:会增加鉴别诊断及治疗的难度。
因此,临床上肠 克罗恩病诊断常需多学科协作,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1] Torres J, Mehandru S» Colombel JF, et al. Crohn’s disease.Lancet, 2017, 389 (10080):174M755. doi:10. 1016/S0140-6736(16)31711-1.[2] Li N, Shi RH. Updated review on immune factors in pathogenesis of Crohny s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24(1): 15-22. doi:10.3748/wjg. v24.il. 15.[3] Gajendran M,Loganathan P, Catinella AP,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update on Crohn ’ s disease. Dis Mon,2018,64(2):20-57. doi: 10. 1016/j. disamonth. 2017. 07. 001. [4] Feuerstein JD, Cheifetz AS. Crohn Disease:Epidem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ayo Clin Proc,2017,92(7):1088-1103. doi: 10. 1016/j. mayocp. 2017. 04. 010.[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肖书渊,叶子茵,等.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20, 40(3): 180-185. doi:10. 3760/cma. j. issn. 0254-1432.2020. 03. 009.[6]周丽峰,缪应雷.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学活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 19(31) :3229-3236.[7]叶子茵,林原,薛玲.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病理鉴别诊断.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8, 29(3): 195-197. doi: 10. 3760/cma. j.issn. 2096-367X. 2018. 03. 007.[8] Rao N, Kumar S, Taylor S, et al. Diagnostic pathways inCrohn’s disease. Clin Radiol,2019,74 (8): 578-591. doi: 10.1016/j. crad. 2019. 03. 013.[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4):303-316. doi: 10. 19538/j. nk2017040109.[10]娄丽萍,张文迪.石蜡包埋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 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3):74-76.doi: 10. 13847/j. cnki. lnmu. 2019. 03. 023.[11]喻梅文,吴登助,李珍,等.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致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的诊治及护理.中国防痨杂志,2020,42 (11 ):1258-1260. doi:10. 3969/j. issn. 1000-6621.2020.11.021.(收稿日期= 2021-01-17)(本文编辑:范永德)PET-C T辅助诊断以全身多处肉芽肿为特征的结核病一例刘新冰程俊捃向玲亚以斯玛曲俊彦目前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非常困难.主要根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微生物学及影像学检査综合评估,虽然有多种检测 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
2021年做好肉芽肿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全文)肉芽肿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均需要病理检查,在肉芽肿性疾病中病理检查的作用有两方面,其一,需要病理明确是肉芽肿病变:在临床及影像上肉芽肿性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与肿瘤性疾病相似,特别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上,肉芽肿性病变呈高摄取,标准化摄取值(SUV)类似恶性肿瘤,需要与肿瘤性疾病鉴别,如:结节病由于肺内多发沿淋巴道分布的结节及多发淋巴结肿大,高SUV值,PET-CT常提示淋巴瘤或转移癌;其二,是鉴别不同的肉芽肿疾病:肉芽肿性肺疾病包括一大组疾病,疾病谱广泛,病因多种多样,可以是感染性,也可以是非感染性,治疗截然不同,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其诊断及鉴别有时比较容易,如: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阳性,从而做出结核感染的诊断。
更多的时候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肉芽肿病变常常是一些小活检标本,如支气管镜活检、穿刺肺活检、EBUS等,病变局限,极具挑战性。
要做好肉芽肿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搞清楚肉芽肿性病变包括哪些疾病?这些疾病各有哪些临床及病理特征?当遇到肉芽肿病变时应该进一步做什么工作?如何检测病原菌,鉴别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诊断逻辑及流程等等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病理科医生及临床医生都会遇到,虽然侧重点不同,都需要深入思考及掌握。
关于这些方面内容专题探讨及指导性共识文献较少,需要引起关注。
对于病理科医生来说,要对肉芽肿包括哪些不同疾病及其病理形态特征了然于胸。
除非因为标本太小,仅仅诊断肉芽肿病变是不够的;虽然结核在我国是常见的肉芽肿性疾病,但看到肉芽肿,就诊断(或不除外)结核,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显然是不应该的。
有些小标本,标本局限,难以仅仅依靠病理切片表现鉴别不同疾病,常常需要描述性诊断。
在描述性诊断中,病理医生应尽可能挖掘肉芽肿以外具有鉴别意义的其他病变,这些病变可能不能单独做出某种疾病诊断,但具有提示某种疾病意义,需要在描述性诊断中说明,以便临床医生参考,结合临床其他线索综合诊断。
18F-FDG PET-CT 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诊断,以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统计患者病理检查与18F-FDG PET-CT结果。
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数据与之非常接近,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技术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
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后期生存状态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肺癌;18F-FDG PET-CT;诊断价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26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新增、死亡病例数均居于首位。
并且,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5%以下,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临床上,需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便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科学、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血清学检查等方式来诊断肺癌,但均具有一定的不足、缺陷。
近年来,PET-CT检查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相较于常规CT,PET-CT的显像过程更为复杂,属于代谢定量显像技术的一种。
临床上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为18F-FDG,属于葡萄糖类似物的一种。
本文旨在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18F-FDG PET-CT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中,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13例。
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59.32±6.21)岁。
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全部内容,并已签署入组同意书。
18F—FDGPET—CT和增强CT用于胰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目的:研究并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增强CT 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入组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增强CT扫描,以穿刺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增强CT对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18F-FDG PET-CT、增强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比较18F-FDG PET-CT、增强CT对胰腺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穿刺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系数也高于增强CT。
18F-FDG PET-CT、增强CT对胰腺癌Ⅰ期、Ⅱ期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胰腺癌Ⅲ期、Ⅳ期诊断时,18F-FDG PET-CT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分期评估中,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的准确性优于单纯增强CT扫描,临床上应结合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标签:胰腺癌;诊断;18F-FDG PET-CT;增强CT18F-FDG PET-CT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断层显像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有所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和增强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组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因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腹部包塊等症状而就诊,经临床诊断初步判断为胰腺病变,可疑为胰腺癌,年龄25~67岁,平均(46.19±18.73)岁,男69例(53.08%),女61例(46.92%)。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月 第3卷第16期3 讨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冠心病发病急,死亡率较高,部分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常规诊断方法中不容易被发现,容易造成病情的延误[2]。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容易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患者难以承受多次检查,具有限制性。
心电图更为安全有效,可多次检查,费用低,并且临床诊断有效性更高[3]。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出现了显著差异。
实验组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达到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3.88%;实验组检验冠心病患者短阵室上速84.38%,室性心律失常87.50%,房室传导阻滞34.38%,房性心律失常31.25%,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态心电图具有灵敏性和全面性,能够综合24小时的动静状态下的指标,通过系统处理,得出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参考性。
而常规心电图不够灵活,检验受到静态的局限,虽然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精准判断。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优势更为凸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隋鑫,赵东旭,金慧鹏,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17):364-364.[2]游梅.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2):152-153.[3]罗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N].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2):3544-3546.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在国内大约占所有淋巴瘤的40%。
18 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应用刘飞;汪世存;潘博;展凤鳞;倪明;刘昕【摘要】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18 F-FDG PET-CT in the surveillance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the 18 F-FDG PET-CT information of 1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 with MHF, and then determine the diagnosis effectiveness by clinical follow-up.Results In all 10 postoperative MFH patients treated with 18 F-FDG PET-CT , 4 cases of residual or recurrence and 15 cases of metastasis are confirmed by clinical follow-up.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PV and NPV of 18 F-FDG PET-CT in detecting postoperative residual,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MFH are 94.7%, 90.9%, 96.6%,94.7%and 10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18 F-FDG PET-C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eillance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MFH.It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monito-ring method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18 F-FDG PET-CT延迟显像在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在肺部良恶性结节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最终均随访手术后病理结果或经正规治疗后临床诊断结果的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和延迟显像的PET-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PET-CT图像和同机PET-CT延迟显像病灶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情况,同时测量其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比较其SUVmax的变化情况,并且记录其CT形态学表现。
结果 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21例,SUVmax在1.3-14.6之间,其中腺癌9例,鳞癌10例,小细胞肺癌2例;良性病变39例,SUVmax在0.9-25.3之间,其中炎性病变21例,结核8例,炎性假瘤3例,肺脓肿3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错构瘤2例。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中,良性病变居多(39例/60例),恶性病变少(21例/60例)。
恶性病变中大多数患者(18例/21例)延迟显像后SUV值增高,仅3例恶性病变表现为延迟显像后SUV降低,病理类型分别为粘液性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高分化腺癌1例;良性病变大多数病例(28例/39例)延迟显像后SUV值增高,少数病例(11例/39例)延迟显像后SUV降低。
结论延迟显像在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诊断时要密切结合CT图像特点、病人的序列影像学资料观察结节是否变化、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诊断。
联合应用PET-CT初次显像和延迟显像的SUVmax变化情况,在诊断肺部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上优于单独CT或单独PET-CT。
【关键词】肺部良恶性结节;18氟-脱氧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Application of 18F-FDG PET-CT delay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isolated pulmonary nodulesLi Jin-ling,Sheng Xin,Chen Xu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Beidahuang Group General Hospit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88【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18F-FDG PET-CT delay scanin diagnos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lung nodules of applicationvalue.Methods 60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the final follow-up after surgery pathological findings or after treatment with formal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ulmonary nodules of PET-CT image and delayed imaging in patients. Record the PET-CT image and PET-CT delay scan distribution of radionuclide imaging lesions. Measuring th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SUVmax) taken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 the changes of the SUVmax. Records its CT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Results 21 cases of 60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SUVmax between 1.3 to 14.6; 39 cases of benign nodules, SUVmax between 0.9 to 25.3. In th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mostly in the benign nodules (39 cases / 60 cases), malignant tumor (21 cases / 60 cases). Malignant tumor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18 cases / 21 cases) after delayed imaging SUV higher value, only 3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characterized by delayed imaging SUV is reduced. Benign nodules in most cases (28cases / 39 cases) SUV values increased after delayed imaging, a few cases(11cases/ 39cases) after delayed imaging SUV is reduced. Conclusion Delayed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T image, the patient during the diagnosis to the sequence of image information to observe whether changes, the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diagnosis. Combined use of PET-CT imaging changes and delayed imaging SUVmax, on the accuracy of the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ung nodules is superior to CT orPET - CT.【 key words 】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lung nodules; 18 fluorine - deoxidization glucos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肺部病变的良恶性判断问题一直是影像诊断中的难点,尤其是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
18F-FDG及18F-FLTPET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对⽐研究学位论⽂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授权书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作所取得的真实成果。
除⽂中已注明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写):__________ 导师签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电⼦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学位论⽂全⽂数据库》等)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福建医科⼤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保密的学位论⽂需办理相关⼿续,在解密后适⽤本授权书)作者签名(⼿写):__________ 导师签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录英⽂缩略词表 (4)中⽂摘要 (5)英⽂摘要 (7)前⾔ (9)材料和⽅法 (12)结果 (17)讨论 (24)结论 (28)参考⽂献 (29)综述 (33)致谢 (44)缩略词表英⽂缩写英⽂全称中⽂译名18F-FDG18F-fluorodeoxyglucose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T 3′deoxy-3′-18F-fluorothymidine 3′-脱氧-3′-18F-氟代胸苷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 y 正电⼦发射型断层显像仪CT computed tomography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UV Standardized up take value 标准摄取值SUVmax the maximums of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最⼤标准摄取值ROI Region of interesting 感兴趣区OSEM 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最⼤期望值迭代法11C-CHO 11C-choline 11C-胆碱11C-AC 11C-acetate 11C-⼄酸11C-MET 11C-methionine 11C-蛋氨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TK-1 Thymidine kinase-1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 SPASS Statistical Paekage for Social Seience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摘要18F-FDG和18F-FLT PET/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对⽐研究研究⽬的18F-FDG是⽬前应⽤最为⼴泛的代谢类⽰踪剂,但它并不是恶性肿瘤特异性显像剂,临床迫切需要新的特异性更强的显像药物来弥补18F-FDG PET显像的不⾜。
17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6月 第20卷 第06期 总第152期【通讯作者】刘 昕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2, Vol.20, No.06 Total No.152表1 18F-FDG PET/CT检查的皮肤淋巴瘤患者资料编号 性别 年龄(岁) 就诊时皮肤受累表现 病理类型1 男 37 背部及大腿皮肤包块及皮疹,伴瘙痒 外周T细胞淋巴瘤2 男 73 躯干部皮下多发包块及皮疹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 男 67 下肢及背部可见片状皮疹伴瘙痒,右胸壁可见陈旧性疱疹伴破溃,部分结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 女 65 全身皮下可见散在包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 女 28 最初为双下肢弥漫性皮疹,后皮疹范围进行性扩大,且局部出现破溃,伴有少量渗液及结痂 NK/T细胞淋巴瘤6 女 16 初始为躯干部位皮肤皮疹,后逐渐波及全身,表面变红伴明显瘙痒 外周T细胞淋巴瘤7 男 55 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及水泡,部分皮疹伴糜烂及结痂,少许渗出;局部皮疹处有疼痛感 NK/T细胞淋巴瘤8 男 73 左侧腋下及右侧背部包块,前胸壁可见分散分布皮疹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9 女 48 全身多发包块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0 男 70 全身皮下多发包块及皮疹 套细胞淋巴瘤11 男 15 头皮下可触及多个质韧包块,左侧背部及左腰部可触及质中等包块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2 女 34 无意中发现左小腿包块,后左侧大腿、左肩部、左侧胸壁相继出现包块 NK/T细胞淋巴瘤13 男 36 左上肢及下肢皮肤结节,表面溃烂、结痂 NK/T细胞淋巴瘤14 男 70 四肢及胸壁多发包块,进行性增大 NK/T细胞淋巴瘤续表1编号 PET/CT显像皮肤表现1 全身皮下及肌间隙内多发斑片状、絮状、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23.102 躯干部皮下及肌肉内多发结节、团块影,SUV max20.393 躯干部及四肢皮下、肌间隙内多发斑片状、絮状、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26.764 胸腹部、四肢皮下多发斑片及结节影,SUV max4.765 四肢及躯干部皮下多发斑片、结节影,SUV max7.656 四肢及躯干部皮下多发斑片影,SUV max5.477 四肢及躯干部皮下多发斑片、絮状影,SUV max12.388 躯干部皮下多发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10.109 左颈根、右肩部、双侧胸部、左侧臀部、双上肢近端、双下肢皮下多发斑片及结节影,SUV max9.2910 躯干部及四肢皮下多发斑片影,SUV max6.4411 躯干及四肢皮下、肌肉内多发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21.9112 左侧胸壁、左上肢及双下肢皮下及左下肢肌间隙内斑片及结节影,SUV max12.4013 左上肢、双下肢及左背部皮下斑片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6.6014 四肢及躯干部皮下多发斑片状、絮状、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SUV max10.89续表1编号 其他部位受累情况1 右腹股沟淋巴结、脾脏、骨骼、左肺2 全身多处淋巴结、骨骼、鼻咽、甲状腺、双肺、心包、肝包膜、双肾、肠道、双侧睾丸3 全身多处淋巴结、甲状腺、心包、胸膜4 全身多处淋巴结、骨骼、双肺、肝脏、胸膜、左侧乳腺5 全身多处淋巴结、脾脏、骨骼、鼻腔、双侧乳腺、肝脏、双肾、双侧附件6 全身多处淋巴结、脾脏、骨骼、左侧肾上腺7 鼻咽后壁及上颚8 左锁骨上区及双侧腋窝淋巴结、左肺、胸膜、左肾上腺9 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胸膜10 全身多处淋巴结、脾脏、右侧筛窦、鼻咽及舌根部、胃肠道、胰腺、胸膜及腹膜11 全身多处淋巴结、脾脏、骨骼、左侧上颌窦、鼻咽、舌根部、双肺、胰腺12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骨骼13 左上肢皮下及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14 全身多处淋巴结、脾脏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71172·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6月 第20卷 第06期 总第152期一般扫描7~8个床位,2.0min/床位;部分患者行双下肢扫描,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双下肢,一般根据下肢长度扫描6~7床位,1.5min/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