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84 KB
- 文档页数:1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各课知识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可爱的校园:
认识1、 2、 3、 4、 5、 6、 7、 8、 9这9个数。
动手指一指并数一数,做到手口统一。
能用数字准确表述每种物体的个数。
一、快乐的家园:
认识物体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手口一致地数数。
理解数的数量属性和叙述属性。
能分清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玩具;
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书写1、 2、 3、 4、 5这5个数字。
三、小猫钓鱼
认识“0”,理解0的意义。
知道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尺子上的“0”和开关上的“0”)和分界点(温度计上的“0”)。
会正确的书写0 。
四、文具
正确数出6——10的物体的个数,会书写6、 7、 8、 9、 10这5个数字.
五、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
通过学习理解一一对应关系,能认清物体个数的多少,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导语】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
以下是我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一、在○里填上"="">"或""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第二单元《比拟》】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拟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拟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类
一、分类的含义
分类:把具有同一属性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分类方法
1.分类标准是指不同物品所具有的共同属性。
2.分类时先判断所给的物品中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用途等,再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三、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将多个物品进行分类时,可能会有多个分类标准。
2.确定分类标准的方法要寻找某些物品的共同属性。
3.将物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也不同。
4.确定的分类标准必须包含了所有物品,没有遗漏的。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各单元)
小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在平时要及时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
精心准备了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生活中的数学
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比较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导语】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
以下是我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3单元)》,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一、在○里填上“=”“>”或“”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第二单元《比较》】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汇总第一单元加与减〔一〕1、口诀表〔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 =和如: 3+13=16 中, 3 和 13 是加数,和是16.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9+2=118+3=117+4=116+5=115+6=114+7=113+8=112+9=11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9+4=138+5=137+6=136+7=135+8=134+9=139+5=148+6=147+7=146+8=145+9=149+6=158+7=157+8=156+9=159+7=168+8=167+9=169+8=178+9=179+9=18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局部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19 是被减数, 6 是减数,差是13.被减数-减数=差如: 19-6=13中,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10-1=911-2=912-3=913-4=914-5=915-6=916-7=917-8=918-9=9 10-2=811-3=812-4=813-5=814-6=815-7=816-8=817-9=810-3=711-4=712-5=713-6=714-7=715-8=716-9=710-4=611-5=612-6=613-7=614-8=615-9=610-5=511-6=512-7=513-8=514-9=510-6=411-7=412-8=413-9=410-7=311-8=312-9=310-8=211-9=210-9=1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第一种方法: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 和几,用10 减 9 或 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二种方法:拆减数:把 9 分解为几加一个数,再依次与十几相减,如12-9 ,可把 9 看成 2+7,再用 12-2=10 ,再用10-7=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一年级上册1.认识1-10的数字2.比较大小:使用等于、大于、小于符号,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3.加减法(一):使用加减号,计算1-10的加减4.分类:整理房间、动物、水果、文具、玩具、衣帽和书包5.位置与顺序:前面、后面、第几、加减计算-排序、上下、左右和前后上下左右方向6.认识物体:物体分类,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7.加减法(二):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想一想、直尺上的数字、个位和十位8.整理与复9.认识钟表:时针、分针和读时间10.统计:简单统计图和计算数量11.迎新年12.总复一年级下册1.生活中的数:数一数、圈一圈、数豆子(估计)、个位、十位和比一比2.观察与测量:看图角度图像、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和量一量3.加与减(一):1-99的加减,摆一摆和算一算4.有趣的图形: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折纸、拼图、七巧板图形、欣赏图案、涂图案和摆一摆5.加与减(二):满十进一、拨一拨、算一算和使用竖式计算6.购物:认识圆角分、认识人民币、付钱和找钱7.加与减(三):三个以上数字的加减、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买东西8.统计:绘制统计图和观察对比9.整理与复10.总复二年级上册1.数一数与乘法:1-9的乘法2.乘法口诀(一):1-5的乘法口诀3.观察物体:上面、正面和右面4.分一分与除法5.方向与位置:辨认东西南北、太阳东升西落、线路图和室内的8个方向6.时、分、秒:时分秒的换算和图示辨认、时间差计算7.乘法口诀(二):乘法口诀和9×9的乘法表8.除法9.统计与猜测10.趣味运动会11.总复二年级下册1.除法:减法与除法、除式、租船和派车(大小)问题2.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方向与路线:辨认方向、室内的8个方向和认识线路4.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和比一比5.测量:先估一估、量一量、米、分米、厘米、毫米(m、dm、cm、mm)和千米换算10的倍数和因数,质因数分解。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20以内的数字会读会写。
(1)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书写:(3)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4)单数:1、3、5、7、9、11、13、15、17、19。
(5)双数:2、4、6、8、10、12、14、16、18、20。
(6)五个五个数:5、10、15、2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例如: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另一种说法是: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十。
16:个位上是6,表示6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
20: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3)数字的读作和写作。
例如:19:读作:十九,写作:19。
3、给数字排队。
5、9、6、15、10、3、20、14、17,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20、17、15、14、10、9、6、5、3。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3、5、6、9、10、14、15、17、20。
做题时最好是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9比11大,写作:19>11,读作:19大于11。
12比17大,写作:12<17,读作:12小于17。
5、“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例如:比9小5的数是(4),比2多7的数是(9)。
6、几和第几。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几个圈起来;把右边第几个圈起来。
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1.快乐的家园: 用□、△等符号表示数。
2.玩具: 1-5的书写笔画和书写姿势。
(1像小棒斜着放, 2像小鸭嘎嘎叫, 3像耳朵弯又弯,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铁钩多个横。
)3.小猫钓鱼: 认+写0, 0的意义: ①一个也没有②起点③分界④占位第二章 4.文具: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正确读书。
第三章 5、快乐的午餐: 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理解一样多, 谁比谁多或少.第四章6、动物乐园:认识>、=、<, 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第五章比较1.过生日: 比较大小, 理解大小是相对的第六章 2.下课啦: 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 理解比较高矮或长短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第七章 3、跷跷板:三种物体间的比较, 最重最轻(轻重、厚薄、大小)第八章加与减(一)1.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含义, 读写加法算式(5以内的加法)2.还剩下多少: 5以内的减法, 减法的含义。
3、可爱的小猫:5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得数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
练习一4.猜数游戏: 熟练计算6的加减法, 对6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
5.背土豆: 7的加减法6.跳绳: 8的加减法、9的加减法7、可爱的企鹅: 复习6.7、8、9的加减法8、小鸡吃食: 10的加减法9、乘车:三个数的加减法, 说出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练习二10、做个加法表(0-10)11.做个减法表(0-10)整理与复习第九章分类1.整理房间: 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第十章 2、一起来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标准不同, 结果不同。
第十一章位置与顺序1.前后2.上下3.左右第十二章 4.教室第十三章认识图形1.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第十四章 2、我说你做:运用方向摆放几何模型, 强化几何特征。
第十五章加与减(二)1.古人计数: 11-20 掌握顺序, 初步认识十位, 各位。
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2.搭积木: 20以内的直加直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1、读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 数的组成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数,第二位是十数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4、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导语】体会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摸索是数学的核心,发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华,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加与减1、口诀表(20之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20之内进位加法口诀表9+1=108+2=107+3=106+4=105+5=104+6=102+8=101+9=109+2=118+3=113+7=107+4=116+5=115+6=114+7=113+8=112+9=11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9+4= 138+5=137+6=136+7=135+8=134+9=139+5=148+6=146+8=145+9=149+6=158+7=157+8=156+9=159+7=168+8=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20之内退位减法口诀表10-1=911-2=912-3=913-4=914-5=915-6=916-7=917-8=918-9=910-2=811-3=812-4=813-5=814-6=815-7=816-8=817-9=810-3=711-4=712-5=713-6=714-7=715-8=716-9=710-4=611-5=612-6=613-7=614-8=615-9=610-5=511-6=512-7=513-8=514-9=510-6=411-7=412-8=413-9=410-7=312-9=310-8=211-9=210-9=111-8=3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第一种方法: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2. 数的组成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数,第二位是十数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
一、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三、加减法(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数与代数 五、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人民币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连加和连减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统计与概率 1、 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实践活动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二、观察与测量 【知识框架】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知识点】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 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三 加减法(一) 【知识框架】
加减法(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并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才是计算的结果。 3、应用方法熟练的进行口算。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计算,明白列竖式的方法,知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列出算式后进行准确的计算. 我和小树一起长 【知识点】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巩固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100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求“比多、比少”问题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列式计算。 4、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5、复习观察物体的知识,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有趣的图形 【知识框架】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知识点】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1、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2、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3、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1、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五 加减法(二) 【知识框架】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