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66
试述序数论的消费者均衡论序数论是主张序数词表示效用大小的理论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能够用最少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状态包括收为已定时,使效用为最大;效用为已定时,使支出为最小。
实现:在几何图形中,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确定;在数学中,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正好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1.2=P1/P2.从主观方面说,消费者可作出多种多样的选择以得到满足,这种选择由无差异曲线表示出来;从客观方面说,消费者又必然受到货币收入和价格的限制,这种限制由预算线表示出来。
如何把客观限制和主观选择结合起来以求得消费的最大满足,或者说,如何以有限的货币收入在可买到的商品间作合理的配置以求得最大效用,是一个消费行为如何达到最佳境界的问题,消费行为的最佳境界称为消费者均衡(Consumer-equilibrium)。
在序数效用论中研究消费者均衡所用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分析证明,在无差异曲线图上能够使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即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之点恰是预算线同它可能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点。
在切点上所代表的两种商品的量就是消费者用一定的货币收入所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最优购买量的组合说图1-1在图1-1中预算线MN与一条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I2的相切之点E就是消费者的均衡点,在这一点,消费者既用尽了既定的货币收入,又得到了最大的效用满足。
当然,在图1-1中无差异曲线I3代表的效用水平更高,但受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现行商品价格的影响,这是不能实现的,I1与预算线MN虽然有C、D 两个交点它能够实现,但I1给消费者提供的满足水平要小于I2所提供的满足水平,因而是不足取的。
只有在无差异曲线I2与预算线MN的相切之点E,才是消费者行为的最佳境界。
在这一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正好相等。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的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ΔY /ΔX=MU X / MU Y = P X/P Y调整得:MU X/P X= MU Y/ P Y采用本章第一节消费者均衡的求解方法,我们同样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证明这一结论(证明过程在这里略去)。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消费者剩余效用的含义与特点效用评价理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
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
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含义条件消费者均衡点的确定关键在于寻找两条线的切点限制条件均衡条件消费者买进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消费支出= 既定收入消费者均衡就是指消费者在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通过购买、消费,获得最大效用的一种状态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用序数词表示其大小、高低的顺序主张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分析问题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词来表示,衡量并加总求和主张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含义特点效用是人们从消费物品中获得的满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吉芬物品: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2)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同一种商品对同一个人的效用也会因占用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效用只能自身相比,不能人与人比(1)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2)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3)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正常物品补偿性预算线(1)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2)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张影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某商品价格下降,那么消费者会多消费该商品去代替其他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含义: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从收入消费曲线引出恩格尔曲线含义:在消费者的收入(支出)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时,因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恩格尔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支出)的变化与某一商品购买量变化间的关系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致需求量的变化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含义原因对消费者的意义偏好和选择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随着对它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边际效用会递减的原因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预算线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物品用途的多样性欲望的有限性定义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位移价格不变,收入变化,会平行移动收入不变,价格比率变化,会以一端为轴心移动预算线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负值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1)凸向原点,两种物品可以替代,但又不能完全替代(2)呈直角形,两种物品一点不能替代,是完全互补的商品(3)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两种物品可以完全替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样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
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
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知识点】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知识点】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图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P1/P2其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切点C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例题25•2019单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C.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D.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答案】B【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知识点】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例题26:2019多选】按照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前提条件包括()。
A.价格不变B.收入不变C.边际效用不变D.偏好不变E.边际效用为0【答案】 ABD【解析】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是:价格不变,收入不变,偏好不变。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不变,并假设X2商品价格不变,只有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如图,某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而收入不动,导致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把这些消费者均衡点MNP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价格-消费曲线PCC。
消费者均衡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消费者均衡的两个公式:
限制条件:M=PXX+PYY;
均衡条件:MUX/PX =MUY/PY。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
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假设消费者收入一定,并全部用于消费,同时假定商品X与Y的价格不变,那么消费者可能消费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必须等于消费者收入,在平面坐标上会形成一条线ABAB线上在任一点,都是消费者收入(或预算)在许可的条件下两种商品可能的组合,所以AB线被称为消费者可能线。
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