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书法下册 木字旁字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02 KB
- 文档页数:3
“木”字旁写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木字及木字旁的书写,使学生掌握木字旁的写法及在不同字的位置字形
要有变化,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木字做偏旁时,笔画的变化。
教学难点:木字旁的汉字两部分的合理搭配。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一、谈话导入:
出示象形字“木”复习“木”的写法,引出课题“木字旁”。
二、指导写字
1、复习写字五步法
2、教学写字“枝”
“桌”
“杏”
(1)教写“枝”
①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枝”字,它的左右两边位置大小有何不同?
②生交流:左边稍短,右边稍长。
左边的点和右边的撇注意穿插避让。
最后一捺
要拉长。
左边窄,横、撇要收缩,右边宽,横长、捺舒展。
③师小结:木字在左形窄长,横画变短轻上扬,一竖穿横要偏右,斜捺变点垂下方。
师范写:横画起笔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画偏右,竖的收笔要有力,右边的横和左边差不多高,竖稍长,撇要伸到点的下面,一捺要舒展。
生练习书写枝。
④评价
2人:左右横画差不多高,点撇注意穿插。
再次练习描一个写两个。
(2)教写“桌”字
①观察字形,说说结构。
木字旁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木字旁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木字旁的基本形状和构造。
2. 认识并掌握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木字旁的基本形状和构造。
2. 认读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掌握并运用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图片或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大家知道什么是木字旁吗?它长什么样子?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吧!”Step 2:学习木字旁的形状和构造(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或白板上绘制木字旁的形状,向学生介绍木字旁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木字旁的形状。
Step 3:认读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15分钟)教师通过课本或教具展示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例如“森林、树、材料、枝、板等”,并帮助学生逐个认读这些汉字。
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通过拼音或字形等方式进行认读。
Step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木字旁相关的练习题或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汉字,学生根据字形判断是否含有木字旁,或者教师口头描述一个汉字,学生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汉字。
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木字旁的形状和构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让学生练习书写与木字旁相关的汉字,或者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含有木字旁的汉字,并写出其拼音和意思。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并分享更多含有木字旁的汉字,拓展学生的汉字知识面。
三年级书法下册木字旁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木字旁字;2.熟练掌握组合书写木字旁字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木字旁字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认真的书写习惯。
教学内容1.木字旁字的基本结构及笔画;2.木字旁与其他部首的组合;3.识别并练习常见的木字旁字。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木字旁字1.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关于木字旁字的字体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木字旁字;2.图像讲解:通过图像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木字旁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3.练习:教学现场板书一些常见的木字旁字,让学生识别并模仿。
第二课:木字旁与其他部首的组合1.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常见的木字旁字组合的字体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木字旁字与其他部首的组合;2.图像讲解:通过图像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木字旁字与其他部首的组合的书写方法;3.练习:教学现场板书一些常见的木字旁字组合,让学生模仿书写。
第三课:识别并练习常见的木字旁字1.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常见的木字旁字的字体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木字旁字;2.图像讲解:通过图像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木字旁字的结构、笔画和特点;3.练习:教学现场板书一些常见的木字旁字,让学生识别并模仿书写。
第四课:木字旁字书写练习1.引入:通过上几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木字旁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方法,以及识别常见的木字旁字;2.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让学生体验到书写的快乐;3.点评:老师对学生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书写中的问题。
总结与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木字旁字的基本结构和书写方法,还练习了组合书写、细致认真的书写习惯。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巩固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木字旁书法教案教案标题:木字旁书法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汉字中的木字旁,并了解其在汉字中的常见位置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书写木字旁相关的汉字。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书写木字旁相关的汉字,提高书写技巧和美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书法毛笔、墨汁和宣纸。
2. 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向学生展示木字旁在不同汉字中的常见位置和形态,并解释其意义。
2.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包含木字旁的汉字,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讲解:1.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书写木字旁。
2.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木字旁相关的汉字,并逐个讲解其结构和笔画顺序。
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每个汉字的平衡和比例,以及书写时的笔画顺序和连贯性。
练习:1. 学生使用笔和纸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书写木字旁。
2. 学生逐渐增加难度,练习书写包含木字旁的汉字。
3. 学生互相交流并互相评价彼此的书写作品,以促进学习和进步。
创作:1. 学生选择一个包含木字旁的汉字,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用毛笔和墨汁在宣纸上书写,也可以选择用其他工具进行书写。
3.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书写技巧。
2. 教师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练习书写木字旁相关的汉字。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书写木字旁相关的汉字,并尝试书写一些较为复杂的汉字。
2. 学生可以研究其他字旁的书法,并与木字旁进行比较和对比。
3. 学生可以尝试用书法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木字旁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评估:1.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创作展示,展示了对木字旁的理解和正确书写能力。
2. 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评价中展示了对书法美感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展示了对书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创作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将木字旁书法教案与其他字旁的书法教案相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教学目的:1.学写木字旁。
2.学写木字旁的字。
3.掌握正确的双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准备:1.田字格纸2.课件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激趣导入)1.观看几组大树图,欣赏大树的形态美。
2、出示“ ”,让学生联系大树比较得出:“木”的写法。
3、小结:“木”的“丨”要直,像树杆。
“ ”“ ”要舒展,像撑开的树枝。
4、练习书写两个“木”。
5、师生互评(要点:“丨”要直, 要舒展。
)二、学写“木”字旁出示:1、观察:“木”与“”有什么不同2、交流得出:“木”的捺画形如大刀“”的点形如蒜瓣3、总结:斜捺收缩要出锋,斜捺变点头下垂,位置比撇低一些4、写一写:“”5、同桌互评6、再练三、学写木字旁的字。
出示:1、师:怎样才能把木字旁的字写好看呢2、小组讨论:a.木字旁的字到底有何特点b.左右两部分是怎样和谐搭配的3、交流总结:木字旁形体窄长,左窄右宽左右基本齐平,右半部有些笔画穿插在木字旁右下方,使结构紧凑,就像这些树一样,长得相互谦让,相互穿插。
桃杏梨4、师送秘诀:生读木字形体窄而长,左窄右宽上下平,左右紧凑保平衡,笔画疏密应均匀。
5、师范写6、写一写(放轻音乐)师巡视:a.纠正双姿b.圈出生美观、端正的字7、请一组同学到台前点评方法:先说说同桌字的优点,再提出合适的建议。
8、再练,自评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写了木字旁的字,只要我们记住了写字秘诀,认认真真地练习,一定要写好它们。
五、作业你能准确地把木字旁填到下面字的右边吗再练一练。
带木字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木字旁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书写和运用带木字旁的汉字。
2. 学生通过学习带木字旁的汉字,培养对木材、森林等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加深对带木字旁的记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带木字旁的识别、书写和运用。
2.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形态的带木字旁汉字的辨识和记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木字旁的卡片、黑板、彩色粉笔、作品展板、电脑或投影仪等。
2. 材料准备: 书籍或图片资料关于木材和森林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有哪些木制品,如木桌、木椅、木地板等,并与学生谈论木材的来源和重要性。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关于森林和木材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学习带木字旁的汉字(10分钟)教师出示带木字旁的汉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汉字,帮助他们找到共同的特点,然后请学生报出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3. 认识带木字旁的词语(10分钟)教师设计图片或单词卡片,让学生辨识带木字旁的词语,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阅读和理解。
4. 课堂互动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互动游戏环节,如汉字接龙、找出相同木字旁的词语等。
学生可以两两合作,相互检查和指正,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5. 书写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带有木字旁的汉字,学生可以用彩色笔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练习。
教师可以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对写得不错的学生进行表扬。
6. 拓展学习(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一些关于木材和森林的知识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制作成展板或口头报告,与同学们分享。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梳理带木字旁的汉字,然后进行小测验或评价。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写字练习、创作句子等。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外出参观木材加工厂、植树造林活动等方式,亲身了解和体验木材和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木字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演变;2.掌握木字旁的基本笔画和读音;3.能够正确书写和识别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4.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木字旁的基本笔画和读音;2.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
三、教学难点1.木字旁的读音和书写;2.区分不同木字旁组成的汉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思,引导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木字旁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木字旁的形状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木字旁的基本构造和演变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木字旁的基本笔画,练习书写。
3. 学习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思和读音。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书写这些汉字,加深对它们的记忆和理解。
4. 练习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木字旁组成的汉字,让学生辨认和书写。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木字旁组成的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木字旁的基本构造和演变过程,以及常用的木字旁组成的汉字。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木字旁组成的汉字,让学生辨认和书写,检测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木字旁组成的汉字,检测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木旁的书写教案[001]一、教学目标•掌握木旁的书写方法;•熟练掌握“木”、“本”、“桌”、“林”等常见字的字形和书写规律;•了解木旁在构成字时的常见位置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木旁的书写方法;•常见字在构成中的木旁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以“木”字为例,了解“木”字在构成中的不同形态。
四、教学内容1.木旁的构造和基本笔画“木”旁是由一横一点构成,其基本笔画包括横折、竖折、钩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
2.“木”旁的书写方法(1)先写木旁的竖线,再写旁边的横线;(2)先写木旁的横线,再写旁边的竖线。
3.常见字在构成中的木旁位置和作用(1)“木”旁在字的左边时,一般表示与树木相关的事物,如“林”、“树”等;(2)“木”旁在字的右边时,一般表示与书籍相关的事物,如“本”、“桌”等。
五、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展示、自觉练习、教师点评、同龄互评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木旁的书写。
六、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向学生介绍木旁的构造和基本笔画。
2.示范教学:“木”、“本”、“桌”、“林”等常见字的写法。
3.讲解常见字在构成中的木旁位置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对比等方式认识。
4.教师布置书写练习作业,学生在练字前先模拟教师的书写进行自我练习,然后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改进,最后进行同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七、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木”旁的构造和书写方法,掌握了“木”、“本”、“桌”、“林”等常见字的书写规律,同时也了解了木旁在构成字时的常见位置和作用。
在训练书写技能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木字旁一、教学目标1、掌握走木字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木字旁的字“穿插避让”的结构特点及一般书写规律。
3、将“枯”、“杨”、“杉”、“杆”书写正确、美观。
二、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习字卡三、教学流程:课首三分钟:1、出示两—四个偏旁,背诵偏旁儿歌(一)导入新课伴随着精彩的课首三分钟,我们今天的写字课就要开始了。
1、揭示本节课习字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以木字旁的字为例,寻找书写规律,从而将本册教材中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书写的正确、规范、美观。
(齐读课题)(二)习字指导1、偏旁指导,学生读帖,提取书写要领,学写木字旁。
请同学们出声读木字旁书写儿歌,提取书写要领。
重点指导:横画右上倾斜走势,横要做到左长右短。
学生读帖汇报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描红练习。
过渡:掌握了走之旁的书写规则,我们继续来学习书写带有木字旁的字。
本单元中有“枯、杨、杉、杆”四个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2、根据字源,了解字义。
请同学们默读写字卡上这四个字整字解析部分,提取你感兴趣的字理内容,与大家分享。
“枯”“杨”“杉”“杆”都是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声。
过渡:我们通过整字解析了解了字理和字义,就能更准确的记忆和运用这个字。
接下来我们读帖学写这几个字。
3、指导读帖、总结书写规律。
(1)单字指导:“枯”学生读帖自由练说----指生指导----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展示评价。
主要从字的结构特点,首笔起笔位置及部件对应点,压线笔画,呼应点四方面观察进行交流。
枯:结构特点是左斜右正,“木”与“古”要做到左斜右正,左斜为乎,右正为应,左动而右稳。
“木”横与“古”横穿插避让。
揭示木字旁字书写规律:左斜右正(出示课件)(2)根据发现的规律,同桌交流读帖学写“杨”,指生汇报,师范写生书空,评价交流。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华书法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字书写艺术。
接下来,我们观看一段视频,放松休息一下。
课间休息:观看“文化中国---书法”(3)归类指导:整体观察“枯、杨、杉、杆”四个字,发现共同书写规律:四个字都是左斜右正的特点,木字旁占位基本不变,只需要关注里“古、易、干”书写变化及与木字旁的呼应点或对应点即可。
木字旁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木字旁、写法及带木字旁的字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写好木字旁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难点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毛笔、墨、毛边纸画毡
教学过程:
教师:书法艺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书法是文字与线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下面老师带着同学们去感受一下线条的魅力。
2 欣赏名家作品教师讲解(课件播放视频)。
3 拼字游戏
同学门看老师手中,有几个拆开的文字,需要同学们帮助老师合理的组成文字。
(用木字旁来进行组字并组成新的字。
)
出示部首:口木林(杏呆林森)
4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说“木”字)板书。
木子旁的字
林呆杏森
(左小右大) (上小下大) (上大下小)(上小下大)
(弱双羽属于同字异形体)(杂朵杀)(努哲沓)(品晶淼)
5.例字:“林”字(教师讲解林字)
师:看,这是什么字?对,二木林,林子怎么写规范?仔细观察一,两个木字有什么不同呢?虽愿意说一说?
左边稍短,右边稍长。
左边的点和右边的撇注意穿插避让。
最后一撇要拉长。
左边窄,横、撇要收缩,右边宽,横长捺舒展。
教师范写:横画起笔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画偏右,竖的收笔要有力。
右边的横和左边差不多高,竖稍长,撇要伸到点的下面,一撇要舒展。
学生练习书写林。
7.例字:“杏”字(教师讲解杏字)学生练习
8.师生分析并讲解:“杏”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扁,木字作上部时,横画下面的竖变短,下面的“口”字要写得稍微扁些,成倒体形,左竖稍微细,又竖稍粗。
(教师边作示范并讲解“杏”字用笔等。
9.课后延伸:请同学在课后找到有木字旁的字,下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木字变化不止这些。
(出示字)让我们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了解这些字。
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希望大家从小认真学写字,将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课后反思:讲完课时感觉最失败的莫过于时间的把握,环节还不够精炼,以后应更加精炼紧凑,写字课重视实效,就要多写多练,而不能讲得太多,或说得太多。
也深刻体会到备课和讲课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看来在以后的上课时还要多家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