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51
三年级下册书法——横折的写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横折的基本写法,能够在书写过程中正确运用横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书法线条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横折的基本概念:横折是指在书写过程中,横画与竖画相接的部分。
横折的写法直接影响到字的美观和书写速度。
2. 横折的写法:起笔、转笔、收笔。
3. 横折在字体中的应用:观察和分析不同字体中横折的特点,学会在书写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的基本写法,能够在书写过程中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横折的转笔技巧,以及在不同字体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横折在字体中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横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横折的基本概念和写法,结合示范,让学生了解横折的起笔、转笔、收笔过程。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横折的写法,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力度。
(3)展示不同字体中的横折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书写过程中灵活运用。
3. 实践环节: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含有横折的字,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横折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横折写法的掌握情况。
2. 书写作品: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书写质量,关注横折的写法和字体美感。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书法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很多人都认为书法只适合高年级学生,但事实上,从早期开始教孩子学习书法是极其重要的。
三年级下册是学生书法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始迈向成为一名艺术家和优秀书法家的关键时刻。
此时,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如何制定一份出色的书法教案,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书法基础和发展他们的书法技能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提供几个精选的范例,这些教案能够帮助三年级学生成为出色的书法家。
第一节课:基本书写技巧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正确地握笔、写字和控制力度。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技巧,可以选择以下练习:1.握笔练习: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握笔,尝试写出一组简单的字母,例如“A、B、C”,重点在于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力度以及稳定性。
2.写字练习:让学生按照模板练习写一些中文基础字,例如“一、二、三”,老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3.控制力度练习:让学生尝试写出一组简单字母,例如“H、I、J”,逐渐加大或减小力度,帮助学生掌握力度的变化。
第二节课:行书、楷书的介绍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了解到行书与楷书的不同之处,并且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指导学生:1.说故事:将相关书法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书法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
2.比较:让学生对比行书和楷书的不同特点,分清它们的差异。
3.写字练习: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来练习行书和楷书,并逐渐加强练习的难度。
第三节课:掌握笔画的技巧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掌握基本的笔画技巧。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可以选择以下练习:1.简单笔画:让学生练习一些最基本的笔画,例如“点、横、竖”,以及一些常用的笔画组合。
2.复杂笔画:让学生尝试练习一些较为复杂的笔画,例如“撇、捺、折”,以及一些基础的笔画组合。
3.变化笔画:让学生练习如何利用手中的笔创造出一些更豪华、复杂的笔画。
第四节课:书法的基本结构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正确地写出单个汉字,以及书法作品的整体结构。
《竖提》教学设计人美版书法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笔画的写法(三)第一课:竖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至第3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竖提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技能技巧。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书法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竖提笔画的写法,掌握例字结构,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难点竖和提的转换处的处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中国书法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精华之一,在上学期我们对毛笔书法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与学习,今天让我们再次拿起手中的毛笔,为传承、弘扬中国的书法艺术而努力学习吧!二.复习旧知1.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保障,书写前调整好“双姿”: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姿势: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2.掌握汉字笔画的写法是学好毛笔字的基础,现在我们来复习下我们学过的基本笔画,请描红以下笔画:横垂露竖悬针竖撇捺强调:书写时应注意运笔方向,笔画的粗细变化。
小结:从复习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完成的还不错,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满载而归。
三.新课讲授今天我们学习新笔画:竖提这是从碑刻中提取出来的汉字“改”,一起说说该字的笔画笔顺(边说边在空中比划)。
其中这部分便是今天要学习的“竖提”请思考:竖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竖提是由竖和提组成,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竖向左侧略微倾斜。
请讨论:竖提如何运笔,在白纸上体验,试着画出运笔路线。
请选择正确的运笔路线,在纸上如何体现呢,请欣赏视频。
视频示范:同时老师讲解:1.确定好起笔位置,毛笔向上逆锋入纸。
2.顿笔调锋后向下方行笔,竖画稍短一些,然后提笔转向左下方。
3.顿笔,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书写时注意:夹角角度和笔画形态一起读一读书写要领(教材)在不同的汉字中,“竖提”的形态是一模一样的吗?观察下面的例字,比较例字中竖提的形态差别,尝试描红。
小结:在这三个例字中,竖提的形态略有不同,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先观察、领悟再下笔。
四.巩固练习临摹下面的例字,注意竖提的书写要领(先摹后临)五.评价与赏析1.小组间互评并且选出本小组最棒的一个作品粘贴于黑板展示。
三年级硬笔书法课教课设计【篇一:三年级硬笔书法课教课设计】(教育部最新规定)小学三年级硬笔书法教课设计全册第一课时教课目的: 1 、正确书写脱、躲、冻、溪四个字。
2、培育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4、经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加强学生察看、剖析、比较的能力,而且学会审美。
教课重点:经过本课教课,稳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忱。
教课难点:横折钩、竖折钩的写法。
教课时数: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写脱、躲、冻、溪四个字二、课前沟通,赏识引趣 1、导入:赏识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在赏识漂亮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观点,激发写字兴趣。
三、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齐唱《写字歌》。
四、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日我们学习写识字 8 中的 4 个生字。
2、学写脱。
(1)察看:什么构造?你以为哪一笔比较难写?(2)指导练写脱。
学生说脱的笔顺。
教师示范写字并作解说。
学生练习(描红两个,仿影一个,而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双姿)。
(3)师生互动:对学生写字作品进行评论,教师适机评论,对好的奖赏画星。
(4)小结:左右构造的字要把部首写小点,难度大的笔划要写正确、正直。
3、学写脱、躲、冻、溪。
(1)察看比较:有什么差别?( 2)冻的左右两边的第二笔要持平。
(3)溪字要左窄右宽。
(4)躲字的左侧地点要摆放适合,不可以太偏上或许偏下,这样布局字才雅观。
三个字逐一读帖(读帖是写好字的重点),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提示注意点,而后学生描红、仿影,再练习写 2 个。
教师巡视指导。
初评,再练习,再评。
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实时加圈赐予必定,鼓舞学生把字越写越好。
五、创作练习,稳固兴趣 1、学生达成书签( 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制作的书签,赏识。
(2)学生自己达成书签。
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呵而就,不可以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三年级书法下册教学设计《第6课竖提》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三年级学生,教材为北师大版书法下册。
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为第6课《竖提》。
教学目标1.掌握笔画「提(ti)」的书写方法;2.练习「提(ti)」在不同字和词中的应用;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笔画「提(ti)」的书写方法;2.掌握提在不同字和词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在「提(ti)」的书写中把握好提的长度和位置;2.在运用提的过程中注意笔画的连续性。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把一些书法作品的图案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在某些字中出现了课堂要学习的「提(ti)」,并引导学生思考「提(ti)」在书法中的应用,并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介绍「提(ti)」的书写方法(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提(ti)」的基本写法,要求学生大声跟着老师念起来。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在纸上反复书写提一笔,并观察、体会提一笔的长度和位置,并依次指导学生修正书写姿势。
最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一组提的书写训练,并检查学生的书写效果,发现问题并纠正。
3. 练习单个字的书写(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常见的带提的单个汉字,如:石、池、扯、折、楚等,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干笔在纸上反复描摹。
在学生练习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书写,指导学生们正确、熟练地书写出带提的单个汉字。
4. 练习多个字的连写(20分钟)在单个字的书写练习过程中,教师逐渐过渡到多字的书写。
将练习的焦点放在提的连接美感上,让学生从字中识提,从提中认字,通过各种不同组合的字,锤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提(ti)」的基本写法是什么?「提(ti)」用在什么地方?。
「提(ti)」的书写注意事项有哪些?等。
并对学生完成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夸奖优秀的学生,并提出意见指导其余学生继续努力。
同时,预告下节课要学习书写「捺(na)」的方法。
三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1课横竖组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横、竖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
2.能够理解并运用横、竖组合形成新的汉字和词语。
3.通过练习提高对书法的认识和技巧,提高写字水平。
4.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在书法中体验美好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横、竖的正确书写和组合形成新的汉字和词语。
2.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汉字中的“横撇捺”、“竖提竖”等结构。
三、教学准备1.教案。
2.书法作品集。
3.教学PPT。
4.书法练习纸、笔、墨汁。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展示一些有关横、竖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书法艺术。
2.引导学生理解横、竖的基本笔画,加深对笔画结构的认识。
2. 讲解和示范1.通过教学PPT讲解横、竖的正确书写方法和组合形成新的汉字和词语的意义。
2.对汉字中的“横撇捺”、“竖提竖”等结构进行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加深对笔画结构的理解。
3.通过示范和练习纸上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筆劃。
3. 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写出横、竖的基本笔画。
2.带领学生通过搭配组合的方式,写出一些常用的汉字和词语。
3.引导学生探索创新,用横、竖的基本笔画设计出自己的优美书法作品。
4. 作品展示和总结1.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写字水平,打造个人的书法风格。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汉字和词语书写作业。
2.练习自己设计的书法作品。
3.在家中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用横、竖的基本笔画写出具有创意的书法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横、竖的基本笔画结构,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组合技巧,提高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技巧水平。
在课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书法中体验美好的精神境界。
同时,课堂上教师注重练习,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字的技巧和美感,通过书法的练习,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第1课长点教学目的: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2、在观测、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长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长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长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一、导入:比比谁的“双姿”最对的。
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长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长点由圆点变化而来,用笔方法与圆点相近,起笔为顺锋,再逐渐下按,行笔过程比圆点长,收笔与圆点相同。
长点多用在字的右部,替代捺用。
三、书写“长点”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测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教师讲解执笔要点)四、巩固深化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不”、“令”的写法,学生仔细观测。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第2课左行点教学目的: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2、在观测、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左行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左行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左行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一、导入:比比谁的“双姿”最对的。
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左行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1、顺锋起笔。
2、由轻到重行笔。
3、顿笔,稍停,然后圆转回锋。
4、聚锋收笔。
三、书写“左行点”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测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教师讲解执笔要点)四、巩固深化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惟”、“尉”的写法,学生仔细观测。
2 、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第3课上挑点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写好“上挑点”,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具有“上挑点”的字“小”、“江”。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4课横折弯钩》西泠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横折弯钩在书法中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和写法;
3.学习运用横折弯钩进行汉字书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和写法;
•教学难点:运用横折弯钩进行汉字书写。
三、教学准备
1.西泠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材;
2.笔、毛巾、墨汁、宣纸等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展示横折弯钩的字体样本,让学生感受到横折弯钩的美;
•引导学生思考:横折弯钩在书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2.讲解(15分钟)
•介绍横折弯钩的概念和特点;
•画出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
•指导学生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
3.操练(25分钟)
•练习用横折弯钩写出单独的字、词;
•练习用横折弯钩写出短句和长句。
4.作品欣赏(10分钟)
•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亮点;
•让学生欣赏、感受,并进行学习。
5.课堂总结(5分钟)
•比较学习前后的进步,并指出还需继续努力的方面;
•复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和特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横折弯钩,如字体样本展示、横折弯钩基本笔画的画出、操练等。
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思考横折弯钩在书法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横折弯钩。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书写出单个字、词、短句和长句。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书写中存在失误,需要加强练习。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的加强练习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基础知识。
苏少版三年级书法下册《8 卧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
2.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模仿的学习态度。
3.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
2. 卧钩在汉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卧钩的书写方法及在汉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卧钩的起笔、转折和收笔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卧钩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
(2)示范卧钩的书写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卧钩。
(2)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拓展环节:让学生观察卧钩在汉字中的应用,了解其在书法作品中的美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卧钩的书写要点。
五、作业布置1. 练习书写卧钩,每个学生至少练习10个。
2. 观察卧钩在生活中的应用,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将卧钩应用于书法作品。
3. 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卧钩的书写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2.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从而提高书法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内容学习”和“练习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掌握卧钩书写方法的关键步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新课内容学习1. 卧钩的笔画特点及书写方法在讲解卧钩的笔画特点时,应详细说明卧钩的起笔、转折和收笔的技巧。
起笔时,笔尖轻轻触纸,向右下方斜切,力度要轻;转折时,笔尖稍向右上提起,再向左下方行笔,形成钩状;收笔时,笔尖向左上方轻轻提出,与起笔处相呼应。
三年级下册书法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陶冶情操。
3. 引导学生通过书法练习,养成细致、专注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书法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学习书法结构:字体、章法、布局等。
3. 欣赏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大家及其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法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 难点:字体、章法、布局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
2. 讲解法:教师讲解书法技巧和理论知识。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欣赏法: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毛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
2. 书法教材或相关资料。
3. 书法作品示例。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进程:1. 第一周:学习书法基本笔画——横、竖。
2. 第二周:学习书法基本笔画——撇、捺。
3. 第三周:学习书法基本笔画——折。
4. 第四周:学习书法结构——字体。
5. 第五周:学习书法结构——章法。
6. 第六周:学习书法结构——布局。
7. 第七周:欣赏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大家及其故事。
8. 第八周:书法作品创作与展示。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书法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4. 学生通过书法学习,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为学生示范。
2. 注重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
3.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提高书写能力。
4. 组织书法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课后作业:1. 按照课堂所学,回家练习书法。
2. 观看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大家的故事。
3. 家长签字,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书法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设计个性化设计竖钩教学目标1.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能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3.欣赏祖国的艺术瑰宝,学习书法家学习时的刻苦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难点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1.在楷书的书写中,钩包括竖钩横钩斜钩和卧钩等。
竖钩在一个字中往往是主笔,起支撑作用。
它由竖和钩组成,竖画劲挺,钩画近似三角形。
书写要领:(1)起笔与竖画相同。
(2)行至竖画末端,微微向左下行笔。
(3)稍顿,回锋向左上行笔,边行边提。
(4)出锋收笔。
虽然竖钩的竖画是直的,但是为了平衡字的重心,表现字的势态,有时会向左挺出,有时会向右弯曲。
2.练习。
3.习字指导:水、可、来。
水:竖钩逆风起笔,钩出锋向左上,竖钩两边的笔画左收右放、左轻右重。
可:长横略向右上斜。
“口”靠上。
竖钩在竖中线略偏右处。
来:左右基本对称,点、撇、捺均聚向中央。
撇捺舒展,撇轻捺重。
4. 练习。
竖提教学目标1.认识竖提,并能书写美观大方。
2.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3.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难点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讲授新知:1.竖提的写法与竖折相似,不同的是先写竖接着写提。
竖提看似两个笔画,其实一笔写成。
2.书写要领:(1)起笔写法与竖画相同。
(2)至竖画末端,向左下提笔运行。
(3)与提画起笔相同,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
(4)收笔与提画相同。
3.练习。
4. 习字指导:即、以、衣。
即:左高右低。
竖提的出锋指向中央。
悬针竖挺直。
以:左边部件略低,提画与米字格的斜线平行,点画向下一笔的方向出锋。
右撇向左穿插。
衣:点写成短横,叫横点。
提画有力,让右。
短撇与捺交叉,捺画由轻到重,向右下出锋。
5. 练习。
6.笔法指导:常用笔法有:逆锋、中锋、回锋。
逆锋:指笔画起笔时锋尖不露出来,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教学设计)1000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并书写田字格、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
2)学习并书写“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生肖名称。
3)学习并书写常用汉字、成语等。
4)了解基本装饰线条及其运用。
2.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正确握笔;2)发展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视觉空间感知能力及书写速度和规范性。
3)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要认真讲解每个字的结构、笔画及书写方法,全程手写示范,提高学生观摩和速写的能力。
2.反馈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各次作业的优缺点并给出改进意见,增加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境法:通过将书法与生活、人文、自然环境相结合,创造情境,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1 自由写生。
1.2 查看中华字经。
2. 学习逐渐递进2.1 了解和书写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等,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能。
2.2 学习和书写生肖名称,通过画图、默写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
2.3 学习和书写常用汉字,如“人、古、今、世、家、师、友、爱、美、九、十、百、千”等,通过练习字形,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4 学习和书写常见成语,如“苦心积累、志在千里、千里迢迢”等,通过学习成语的出处、用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的能力。
2.5 学习和运用基本装饰线条,如“横钩、点画、回钩、转弯、插针、顶针”等,通过让学生运用装饰线条,培养其审美和创作能力。
3. 课内外扩展3.1 给学生发放书法习字帖,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3.2 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展览,参观书法作品的展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材:《三年级下册书法》,黑龙江出版社,2008年。
学生自备:毛笔、墨汁或水彩笔、字帖。
五、教学评价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既要在每节课中注意学生的课堂笔迹和练习情况,及时进行矫正和评价,又要在学期末对学生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人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课竖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
2. 竖提在汉字中的应用。
3. 竖提的审美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竖提在汉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竖提的书写要领,竖提的审美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优美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书法的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书法中的竖提笔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竖提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要领(1)教师示范竖提的书写方法,讲解书写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竖提,体会书写要领。
(3)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3. 练习竖提的书写(1)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竖提,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书写成果,互相学习。
4. 学习竖提在汉字中的应用(1)教师展示一些含有竖提笔画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学生尝试书写这些汉字,体会竖提在汉字中的应用。
5. 欣赏书法作品,感受竖提的审美特点(1)展示一些优美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书法的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书法中的竖提笔画,体会竖提的审美特点。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竖提的书写要领和审美特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书写进步。
2. 书写作品: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关注竖提的书写规范和审美特点。
3. 学习心得: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了解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斜钩第2课卧钩第3课竖弯钩第4课横折钩第二单元第5课提第6课竖提第7课撇点第8课集字练习第三单元第9课两横并排第10课两竖并列第11课横竖组合第12课撇捺组合第四单元第13课左右相对点第14课左撇右点第15课四点分散第16课集字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斜钩教学目的:1、掌握斜钩的书写规律,体会斜钩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汉字初步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
3、体验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斜钩的书写技法。
教学难点:既要掌握方法又要达到形似。
课前准备:练字纸、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秘密武器,大家猜猜看。
会是什么?出示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古代的兵器戈,戈是一种盛行于先秦时期的长柄格斗兵器。
今天我们学习的笔画就和这个武器有关。
引出课题:斜钩二、分析斜钩的变化1、斜钩的方向2、斜钩的轻重变化3、出钩的方向三、示范斜钩1、横切或略向右下斜切下笔后,向右下行笔,略作弧形。
2、至斜向笔画末端略停,向右上顺势钩出。
3、钩尖指向右上方。
四、练一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示范氏字的书写并讲解1、每一个笔画起笔的位置2、主笔突出六、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点评八、总结:1、斜钩通常是一个汉字的主笔。
因此要写长一些2、写斜钩时还要注意笔画的方向。
3、斜钩要有粗细变化。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卧勾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必”字结构和笔顺。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必”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1)审美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必”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的审美能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2)德育目标:通过学用“心”“必”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必”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 “必”字的结构教学。
冀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竖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竖弯的基本写法,学会欣赏书法作品,提高书写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竖弯的基本写法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竖弯的书写要领和美感表现。
3. 教学课时:2课时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竖弯在作品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讲解竖弯的基本写法和书写要领,示范竖弯的书写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实践学生独立书写竖弯,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掌握竖弯的书写要领。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竖弯的书写要领和美感表现。
2.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竖弯的掌握情况。
(2)提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书法作品中竖弯的美感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实践学生尝试在作品中运用竖弯,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竖弯在书法作品中的运用和美感表现。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书写作业:评价学生的竖弯书写是否规范、美观。
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的创意和美感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书法作品欣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竖弯的美感。
2. 书写示范视频:录制竖弯的书写示范视频,方便学生学习和模仿。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竖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竖提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竖提在书法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竖提的书写方法2. 竖提的书写要领3. 竖提在书法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竖提的书写方法与要领2. 教学难点:竖提的书写技巧与美感表现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竖提在书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竖提的书写方法a. 讲解竖提的基本笔画b. 讲解竖提的起笔、转折、收笔等要领c. 示范竖提的书写过程(2)学生练习a.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竖提的基本笔画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c.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3. 拓展与应用(1)讲解竖提在书法中的应用a. 讲解竖提在不同字体中的应用b. 讲解竖提在作品布局中的应用c. 示范竖提在作品中的应用(2)学生实践a. 学生运用竖提创作书法作品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c.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与不足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与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进步,以及作品的规范性和美观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2. 书法用品:毛笔、墨汁、宣纸等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晋人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5课横折的写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横折字的基本结构、笔画及写法;
2.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横折字的写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横折字的笔画结构,掌握横折字的写法,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横折字的结构和笔画;
2.横折字的写法。
难点
1.横折字结构的掌握;
2.横折字笔画顺序的理解;
3.集中注意力,保持心态的平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回忆“横撇捺竖”四个部分的结构和写法,为学习本节课打下基础。
2. 学习
(1)知识点讲解与示范
•讲解横折字的结构和笔画;
•示例一下横折字壹的写法。
(2)练习
•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反复练习,预估课时:40分钟
3. 巩固
•老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书写感受,为大家提供对比和反思的机会;
•最终在黑板上集中展示一下不同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收尾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横折字的笔画结构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课堂上,学生操作较为流畅,老师及时纠正了一些不规范的写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一些学生写作业的时候,仍然存在基本技巧不够熟练的情况,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六、思考题
1.你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是否切合实际,有哪些瑕疵?
2.在练习环节,你有哪些技巧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