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学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发展的情况;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文献的内容影响;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后期的防御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理解农民阶级为什么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课堂导学】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和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
(2)兴起○1准备:为准备起义,洪秀全创立教。
○2起义:1851年,在广西起义,不久,功可永安。
,分封王爵,政权。
年攻克南京,正式建立同清王朝的政权。
(3)发展:1853——1856年,经过、,太平军打破了江南、江北大营。
达到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年颁布。
○2内容:涉及和分配。
○3意义和局限,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的强烈愿望,但体现了思想,根本无法。
(2)《资政新篇》○1年提出。
目的是为了,。
○2内容:涉及、、方面。
○3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
1、太平天国的失败(1)转折:年(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目的是,提拔青年将领和,让总理朝政(3)防御战:1858年战役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年湘军攻破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
【问题探究】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真正实施,其根本原因是否相同?。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丰富栏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3)评价:①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③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三、教学设计①导入设计教师可以利用本课导言,通过历史人物导入。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前,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与清朝官府的矛盾就比较尖锐。
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量的连年激增、和由参战各省分摊、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加之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组织原因:洪秀全组织,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3.策源地:广西。
因为广西地瘠民贫,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二、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以哪一事件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51年1月——1864年7月。
以年9—11月发生的天京事变分为两个阶段。
三、太平天国前期大体情况如何?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挥师北上,相继攻克广西、、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浩浩荡荡,沿东下。
1853年3月,攻克,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进行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先后在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四、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该事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如何?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定都天京后,上层领导集团腐化堕落,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军心涣散,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五、太平天国后期情况如何?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指挥军事。
任命洪仁干主持朝政。
洪仁干提出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B.自学存疑【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无疑是英国的大炮。
”这主要是说()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C.“大爆炸”影响深远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B.自然灾害的严重C.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D.阶级矛盾严重3.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天国兴起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二、天国的发展历程1、兴起:金田起义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2、重振国威3、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2、《导与练》第41页探究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评价拓展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姓名班级【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过程,《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知识体系】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主观原因: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1)标志:1851年起义,建号“天平天国”(2)初建政权: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3)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国都2、高潮(1)北伐: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的意义:(2)西征: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时间内容目的评价3、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2)经过4、失败(1)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 和 ,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 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2)后期防御:1858年 、 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又取得三河镇大捷。
1860年他们又攻破清军驻扎的 。
李秀成东征,在进攻上海时, 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
湘军攻陷安庆, 被俘,英勇就义。
(3)失败:失败标志:失败原因:教训:★《资政新篇》时间内容洪秀全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⑥走 ⑦灭 韦昌辉 石达开 杨秀清评价三、如何评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1)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当堂训练】1、 李大钊说: 的一个 ()A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I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I 2、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 重要的原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学习目标】1. 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 天国兴起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二、 天国的发展历程1、 兴起:金田起义2、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 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 天国悲剧1、 天京变乱2、 重振国威3、 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 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拓展二:(连连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历史文献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3.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预习梳理】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_________和_______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2)表现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
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互动探究】激疑: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教圣经给世人描绘的生活理想。
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
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呢?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
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问题: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1.2.3.材料四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问题: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依据“预习梳理”,整理运动的经过(要简单几句话说明)。
2.天京变乱材料一天王府图片材料二1851年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已有姬妾十五六人,突围永安时“娘娘”增至36位。
当上天王时设立三宫六院,老婆有88个。
在穿戴装饰上。
洪秀全追求华丽奢侈之风,其衣服的金纽扣和八斤重的黄冠堪称无价之宝。
材料三“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腐化与内讧问题,那么,内讧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农民战争中能否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提示: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入手。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天朝田亩制度》问题:结合课文和材料,回答(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土地分配产品分配(2)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上的什么要求?(3)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4)据以上,应该如何认识这一革命纲领?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2.《资政新篇》设问1:结合课文内容,说明《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再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设问2:结合课文内容,从内容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进步性:空想性: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失败原因设问:为什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早起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到最后却失败了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失败原因结合天京变乱、北伐斗争以及后期防御战中的力量对比来考虑;启示结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特点?连线完成起义时代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治国方案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担负任务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失败原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所属范围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效果检测】1.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2.下列关于定都天京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B.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C.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D.标志着太平天国转折点3.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4.《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巩固练习】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2.洪仁干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
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从材料中分析洪仁干的主张是()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3.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4.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5.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6.“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此歌谣反映出()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9.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A.是指“天京变乱”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参考答案:【效果检测】1.B 2.B 3.B 4.B【巩固练习】1—5:ABBBA 6—9:A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