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酿造工艺学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34
黄酒酿造实验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黄酒酿造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黄酒酿造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情况,学习黄酒酿造的工艺和技术。
通过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观察物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变化和转化,最终产生黄酒特殊风味的过程。
二、实验材料及器具糯米、酒曲、水等纱布、漏勺、电磁炉、不锈钢锅、糖度计、标签纸三、工艺流程1.糯米→浸泡(4~8h)→沥干、平衡水分→电磁炉蒸煮→淋饭冷却→拌曲(1kg米加200g红曲或1%的酒药)→培养(25-28℃)→微生物增殖(2-3天)→检测糖度→加水(没过原料表面)→糖化发酵→榨汁→后发酵(静置、密封)→陈酿2.对酿造过程进行感官、理化检测四、检测指标1.理化检测:糖度计检测醪液糖度;密度法检测酒精度;分光光度法检测澄清度;酸度计检测醪液酸度。
2.感官评价:对产品的外观组织、形态、风味、口感、香气等进行评价。
五、操作要点蒸饭时间:10~15分钟,要求饭芯蒸透,不能太过,否则米易糊、粘;操作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带入杂菌;使用之前不锈钢锅用热水烫过,或用洁净的冷开水洗涤;拌曲时饭和曲要均匀;搭好窝后需用洗过的纱布将不锈钢锅盖好;糖度计检测好后用滤纸吸水,不能擦拭,以免磨花镜面。
六、思考题1.为了避免黄酒酿造过程出现酒变酸的情况,请分析操作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2.黄酒酿造过程操作重点和难点是哪些步骤七、实验要求期间请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出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老师汇报;实验结束后,清点仪器,清理好实验台,经实验老师和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去;由于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期间同学们在9:00-10:00,15:00-16:00之间自行去实验室对实验进行观测,观测结束后经实验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去;实验前请认真准备预习报告,仅仅拷贝模板的报告需要重写,没有书写预习报告的同学取消实验资格;主动参与实验,对酿造过程认真、细致地进行感官、理化方面的检测,并详细地记录;实验失败允许重做;实验结束后,将预习报告、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报告整理好上交,作为实验成绩的评分标准实验报告的书写1.实验目的和意义2.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建立3.材料与方法4.实验结果与计算5.结论与讨论6.感想与建议。
黄酒的工艺流程
《黄酒的工艺流程》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酿造酒品,其工艺流程相当繁复。
首先,需要挑选优质的大米、小麦、糯米等作为原料,然后将这些原料淘洗干净,晾干备用。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将原料浸泡、蒸煮、凉干等工艺处理,通过发酵、曲水的过程,将糯米、小麦、大米这些主要原料转化成酒精、酸类和氨类等有机物,形成独特的风味,在整个流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发酵时间,以保证酿造出来的黄酒品质优良。
接着,需要将发酵后的酒糟通过过滤、压榨、蒸馏等步骤分离,最终提炼出黄酒酒体的主要成分。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储存和调配,将提炼出来的黄酒进行陈放、勾兑等程序,以确保黄酒的香味和口感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黄酒的工艺流程可以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酿酒师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才能酿造出一瓶优质的黄酒。
而正是这种传统的手工工艺,才使得中国黄酒在世界酒类市场上独具特色。
黄酒的生产工艺
黄酒,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酒类,历史悠久,口感独特,备受人们喜爱。
黄酒的生产工艺独特,经过多道工序,才能酿造出优质的黄酒。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酒的生产工艺。
黄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选料、浸泡、蒸煮、发酵、陈酿等环节。
首先是选料,选用优质的糯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为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清洗、浸泡后,研磨成浆,然后加水蒸煮成糊状。
接着将糊状物冷却至适宜的温度,加入酒曲和酵母,进行发酵。
发酵是黄酒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黄酒口感的重要因素。
在发酵的过程中,酵母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时间一般为15-30天,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发酵效果。
发酵完成后,黄酒需要进行陈酿。
陈酿是黄酒赋予独特风味的过程,也是黄酒与其他酒类的区别所在。
黄酒陈酿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3个月至3年不等。
陈酿的过程中,黄酒会逐渐变得清澈、香醇、醇厚。
除了以上主要工艺,黄酒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环节需要注意。
比如,在浸泡原料的过程中,要保证水质干净,避免杂质影响发酵效果;在蒸煮糊状物时,需要控制好火候,避免烧焦或糊底;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搅拌糊状物,促进发酵均匀。
总的来说,黄酒的生产工艺虽然繁复,但只有经过这些环节的精心制作,才能酿造出口感独特的黄酒。
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都需要工匠们用心呵护,才能酿造出一瓶瓶香醇可口的黄酒。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黄酒的生产工艺,感受到黄酒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黄酒生产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黄酒生产工艺二、对象:酿酒技术专业学生三、课时:136四、学分:8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应用技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掌握正确的生物术语,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能了解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基本过程,以及传统和现代两种技术的比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酒母、曲、酒药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
●掌握黄酒的原料和处理方法.。
●了解黄酒的概况●熟悉实验室工作安全制度、实验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洗涤、使用及注意事项,学会一般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制备、有效成份分离。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就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酿酒生产工艺为主线,根据各个模块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展开,穿插古今中外的酿酒文化和知识,着重在原料和工艺上详细介绍,期中的实验在本课程中不安排,但是在微生物和食品安全中均有安排。
本课程还要让学生学会一个市场调查,作出分析。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八、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针对黄酒专业的理论性课程,因此该课程评价应以理论为主,在课程评价中,理论部分以理论占80%、市场调查占20%比例核定其总评成绩。
而理论部分则以平日30%期中30%期末40%定。
九、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基础理论采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由胡志明、谢广发主编《黄酒》,吸收黄酒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加入黄酒行业的文化和现状。
(二)教学建议(1)以理论为主,并辅以市场调查等(2)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食品安全、相应法律法规等。
(三)其它说明。
黄酒的生产工艺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
黄酒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选料、糖化、酿造、发酵和储存。
首先是选料。
黄酒的原料主要有高粱、糯米、小麦、红曲等。
这些原料中,高粱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黄酒的主要发酵物质。
选料时要选择质量优良、无霉变和虫蛀的原料。
接下来是糖化。
选好的原料要经过蒸煮或煮熟处理,使其含有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分。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糖化效果的最大化。
然后是酿造。
糖化后的原料要与黄酒酿造的菌种混合,这些菌种包括曲霉、酵母等。
曲霉是黄酒酿造中的关键,它能够分解淀粉并产生淀粉酶,使得糖化效果更好。
酵母则负责发酵过程,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是黄酒生产的核心步骤。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及适当的通风条件。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在发酵过程中,黄酒的味道和香气会逐渐形成,酒精度数也会逐渐提高。
最后是储存。
发酵完成后,黄酒需要进行储存,以便使其口感更加醇厚。
黄酒的储存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年。
储存过程中,黄酒的味道会不断演化和提升。
总结起来,黄酒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料、糖化、酿造、发酵和储存。
每个步骤都需要掌握好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确保黄酒的质量和口感。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其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大家通过了解黄酒的生产工艺,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这种美味的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