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浅表射频消融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93
㊃178㊀㊃JournalofHena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2021,40(3)文章编号:1672-7606(2021)03-0178-03超声引导下双人操作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郭予1,孙厉文2,尤国华1,刘俊锋11.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科,河南新乡453000;2.新乡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新乡453000摘㊀要: 目的 探讨双人操作的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㊂ 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的5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双人操作患者资料,随访至术后1a,分析双人操作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㊂ 结果 消融6mon㊁1a,结节分别由术前的(10355ʃ5069)mm3缩小至(3001ʃ2862)mm3㊁(1348ʃ1299)mm3㊂结节缩小率分别为(66ʃ24)%㊁(84ʃ14)%,P<0.05㊂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明显并发症㊂ 结论 双人操作的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明确,安全性好㊂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超声引导;结节缩小率中图分类号:R736.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收稿日期:2021⁃05⁃18㊀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2018020927)㊀作者简介:郭予(1973⁃),男,副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甲状腺及乳腺肿瘤外科㊂Analysisoftheefficacyandsafetyofradiofrequencyablationofbenignthyroidnodulesguidedbytwo⁃personoperationGUOYu1 SUNLiwen2 YOUGuohua1 LIUJunfeng11.DepartmentofHead NeckandBreastSurgery XinxiangCentralHospital Xinxiang453000 China 2.DepartmentofUltrasoundMedicire XinxiangCentralHospital Xinxiang45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double⁃operatedradiofrequencyablationinthetreatmentofbenignthyroidnodules. Methods A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dataof56patientswithbenignthyroidtumorsundergoingradiofrequencyablationunderultrasoundguidancefromJanuary2018toDecember2018inXinxiangcentralhospitalwasfollowedupfor1yearaftersurgery.Analyzetheeffectoftwo⁃personradiofrequencyablation. Results After6monthsand1yearofablation thenoduleswerereducedfrom 10355ʃ5069 mm3beforesurgeryto 3001ʃ2862 mm3and 1348ʃ1299 mm3 respectively andthenodulereductionrateswere 66ʃ24 % 84ʃ14 % P<0.05.Theclinicalsymptomsimprovedsignificantlywithoutobvious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wo⁃personradiofrequencyablationhasaclearcurativeeffectandgoodsafetyinthetreatmentofthyroidnodules.Keywords benignthyroidnodules radiofrequencyablation ultrasoundguidance nodulereductionrate㊀㊀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持续增高,使用高分辨率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 76%,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患病率为5% 15%[1]㊂对合适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原位介入治疗,它利用射频交变电流,经射频针传达后,组织中带电粒子将会产生高达15万次的高频振荡,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蛋白质在温度达到45 50ħ时将会凝固变性,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固缩脱落,达到无菌性坏死的目的[2]㊂该手术创伤小㊁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患者颈部形体美的要求,并具有保护甲状腺功能的作用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双人操作的超声引导下对甲状2021,40(3)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㊃179㊀㊃腺良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㊂其中,男性7例㊁女性49例;年龄17 74岁,平均(46.62ʃ12.58)岁;甲状腺单侧结节36例(其中单侧单发结节35例,单侧多发结节3例),双侧结节20例(其中双侧各侧叶均单发10例,双侧叶多发结节10例);单个结节最大径67mm,单个结节体积最大值27741mm3,多发结节者中单个体积最小值22mm3;实性结节或者囊实性结节,囊性成分比例没有限制,细针穿刺病理为良性病变,结节内没有钙化,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凝血功能异常,无严重心肺脑疾病,血压控制良好㊂患者意识清醒,理解能力好,术中可良好配合㊂1.2㊀方法1.2.1㊀仪器与设备西门子ACUSONOXANA3彩色超声诊断仪,9.0MHz高频探头㊂韩国STARmed公司VRS01单极/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射频输出功率0 200W,工作频率(480ʃ0.10)kHz,温度控制范围50 90ħ,18⁃07s07F单针单极式射频消融针,射频工作尖端7mm㊂1.2.2㊀手术方法患者入院后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细针穿刺㊂明确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者,充分告知征得同意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㊂术前彩超再次检查确定甲状腺肿物部位㊁大小㊁数量㊁囊实性㊁瘤内及瘤周血流情况,确定肿物与气管㊁食管㊁颈总动脉㊁甲状腺前后背膜的关系㊂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㊂消毒范围,上至颏下,下至乳头线水平㊂铺巾,0.3%利多卡因注射液(含1ʒ50万肾上腺素注射液)颈部皮下㊁甲状腺腹侧被膜㊁甲状腺与颈总动脉之间局部浸润麻醉,于甲状腺背侧被膜与椎前筋膜和食管之间注射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含1ʒ50万肾上腺素注射液)形成液体隔离带[3]㊂如果囊液较多,先抽取出甲状腺囊液,如果囊液较黏稠,可行生理盐水置换冲洗后抽出,特别大的没有囊腔内间隔的单一囊肿抽出囊液后以无水乙醇适量冲洗数次㊂超声医师操作探头置于甲状腺及气管前引导,手术医师从胸锁乳突肌前进射频消融针,消融左侧甲状腺肿瘤时从左侧胸锁乳突肌前进针,消融右侧甲状腺肿瘤时从右侧胸锁乳突肌前进针㊂进针至靶结节底部,自内向外,自后向前,自下向上,功率25 60W,至工作尖端出现明显的高回声汽化区,逐渐移动消融完全覆盖一个切面的肿物边缘或略微超过,再重复消融下一个切面,直至完成㊂超声医师检查评估结节大小㊁回声改变㊁结节内外血流变化是否完全消失,记录肿物消融后即时体积㊂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患者疼痛不适及声音变化㊂消融部位冷敷2h,术后应用地塞米松针5 10mg减轻术区肿胀及炎症反应,酌情口服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0.3g㊂1.3㊀观察指标1)记录每例手术前结节体积㊁消融时应用总能量㊁工作时间以及消融后的即时体积㊂2)术后1㊁3㊁6㊁12mon复查彩超,记录结节变化情况及结节内外血流变化情况,并计算结节体积㊁结节缩小率(VRR)㊂甲状腺结节体积=0.479ˑAˑBˑC(A㊁B㊁C分别是结节互相垂直的3个最大径线),VRR=[(治疗前体积-随访时体积)]/治疗前体积)ˑ100%㊂3)术后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㊂1.4㊀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疗效评估56例患者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术㊂消融前结节平均体积为(10355ʃ5069)mm3;消融治疗总能量4.27 97.4kJ,平均26.79ʃ20.34kJ,中位数21.01kJ;消融治疗时间2.85 30min,平均(11.81ʃ7.71)min,中位数9.60min㊂消融后即时结节平均体积为(12802ʃ8388)mm3,VRR为(-97ʃ260)%;消融后1mon结节平均体积为(7111ʃ5031)mm3,VRR为(2ʃ58)%;消融后3mon结节平均体积为(4576ʃ3962)mm3,VRR为(42ʃ33)%;消融后6mon结节平均体积为(3001ʃ2862)mm3,VRR为(66ʃ24)%;消融1a后平均体积为(1348ʃ1299)mm3,VRR为(84ʃ14)%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消融后结节内及周边血流消失,随访期间无血流恢复㊂通过对治疗时应用总能量㊁消融工作时间㊁患者年龄㊁性别,甲状腺初始结节大小和结节缩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术后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2㊀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颈部血肿,无皮肤烫伤,无局部感染,无气管㊁食道㊁周围大血管㊁颈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㊂多数患者术后感到颈部肿胀,吞咽短时间不顺畅,2 6h后吞咽恢复正常㊂5例患者术中短时间声音改变,1h左右恢复㊂2例患者术后2d㊃180㊀㊃JournalofHena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2021,40(3)声音逐渐沙哑,2周后完全恢复㊂3㊀讨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减小甲状腺结节体积效果可靠,据文献报告,消融后1mon甲状腺良性结节缩小率约33% 58%,6mon结节缩小率约51% 92%[4]㊂韩国放射协会比较了21项研究(总计150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1.9mon)后发现,结节平均VRR为80.1%(64.9% 93.9%)[5]㊂消融后结节的缩小率受到结节大小的影响,这可能与消融灶坏死范围及周围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程度有关㊂消融术后穿刺活检显示消融灶中心滤泡呈萎缩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周边见巨噬细胞㊁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消融灶缩小的过程就是巨噬细胞等炎细胞吞噬清除变性坏死组织的过程,甲状腺结节越大,变性坏死组织越多,被吞噬清除的过程就越长㊂本组56例患者,术后即时体积较术前体积相比,17.9%患者的体积较术前缩小㊂术后1mon59.0%患者结节体积较术前体积缩小;术后3mon87.5%患者结节体积较术前体积缩小;术后6mon复查时,所有患者的结节体积较术前体积缩小;至术后1a,结节持续缩小,4例患者(7.1%)结节完全消失㊂本组患者在术后即时甲状腺结节增大,术后1㊁3monVRR较文献差,但术后6mon㊁1aVRR与文献接近㊂国内多数文献报告消融治疗由同一医师操作彩超及消融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㊂受条件和技术所限,本组患者治疗时超声医师与手术医师互相配合,由超声医师引导,手术医师操作局部麻醉㊁注射液体隔离㊁穿刺消融,并通过超声医师检查治疗后的结节体积变化㊁判断血流的改变,虽然没有应用超声造影,但通过双方密切配合,做到了结节内及周边的血流完全破坏㊂只是这种模式的操作需要双方良好配合,操作时间较长㊂为避免热量传导引起周围重要组织损伤,术中需监测消融区域的温度,尤其是靠近甲状腺后背膜及气管壁的部分,发现消融后的区域温度升高,则需要应用消融针的冷循环系统降温治疗,进一步延长[6]治疗的总时间㊂能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并没有带来VRR的明显增加,反而延长了结节的吸收时间,至术后半年才获得明显疗效㊂有研究[6]提示,男性获得的疗效优于女性,结节基线体积与VRR负相关㊂本组患者未进一步详细分组,没有区分单侧㊁双侧㊁单发㊁多发㊁大小㊁实性结节㊁囊性不同比例结节,男性比例低,未发现上述相关关系㊂张秀芳等[7]对1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分别采用微波消融和传统手术切除,亦未发现性别之间受益的差别㊂在麻醉及液体隔离时,已经注意到使用稀释后的0.3%利多卡因麻醉,在甲状腺后背膜喉返神经走形区以不含利多卡因的液体进行隔离,仍有5例患者在术中短时间出现声音部分改变,1h左右声音恢复㊂据我们分析,发生原因不是射频消融术中的损伤引起,而是与患者结节较大,在颈总动脉与甲状腺之间以0.3%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时药液不能有效扩散,可能使迷走神经短时麻醉引起有关㊂另外2例术后第2天逐渐出现声音沙哑,2周后恢复的病例,可能是甲状腺结节靠近后背膜,手术后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对喉返神经的功能产生了部分影响,2周后炎症反应减轻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㊂通过1a的随访,所有结节明显缩小,无增大复发,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甲状腺功能正常,避免了手术切除甲状腺可能带来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避免了颈部瘢痕,疗效满意㊂参考文献:[1]李帅,湛喜梅,张冠男,等.甲状腺全切与颈Ⅵ区淋巴结清扫联用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2):135⁃138+142.[2]宋海红,陈鲜霞,黎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对TTF⁃1表达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11):972⁃975.[3]范友杰,王付钦,王小磊,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实性结节的疗效[J].临床医学,2020,40(10):29⁃31.[4]石太英,尚缜邈,张琪茹.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近远期疗效及对TSH㊁FT3㊁FT4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6):390⁃393.[5]阎琳,罗渝昆.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0,17(6):583⁃586.[6]杜军威,付利军,焦赞,等.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12):814⁃818.[7]张秀芳,胡健,马金秋,等.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1237⁃1240.[责任编辑㊀段金卯]。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
方法整群选取48例2013年7月―2014年4月进入该院接受甲状腺结节肿瘤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1 mm,在结节中心部位射频针穿刺并开启射频,控制应用能量为4~6 W,中心温度95℃。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RFA手术,术中未产生明显并发症。
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结节的体积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9%(23/48)患者结节消失,27.1%(13/48)患者结节与术前比较缩小超过50%,25.0%(13/48)患者结节与术前比较缩小了20%~50%。
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肿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一般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是采用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剧烈、剥离面大而不能称之为微创手术,反而是一种创伤很大的手术[1]。
该研究整群选取48例2013年7月―2014年4月进入该院接受甲状腺结节肿瘤治疗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群选取48例进入该院接受甲状腺结节肿瘤治疗的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为18~55岁,平均年龄33岁。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有40例患者颈部可触摸到肿块,凸起影响美观,有8例患者颈部能感到疼痛及异物存在;肿瘤大小为1.1~2.3 cm,平均1.6 cm;其中,多发结节患者34例,单发结节患者14例;囊性13例,囊实性17例,实性18例。
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经结节穿刺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为甲状腺结节肿瘤。
选择病例应符合的要求:经结节穿刺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结节肿瘤,甲状腺功能正常,术前检查显示结节肿瘤为良性,周围组织没有受到病变部位的影响,颈部没有淋巴结肿大,病变处没有明显砂粒样钙化,肿瘤大小需直径大于1 cm[2]。
甲状腺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有关甲状腺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显示其潜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甲状腺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采用触诊的方法进行筛查,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在5%左右,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其患病率可高达30%-67%。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并随访观察、乙醇注射的硬化治疗、组织间激光消融治疗、手术治疗[1]。
自1997年起自1997 年hussher 等[2]报道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以来,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减少了手术瘢痕的形成,美观得以提高,但手术创伤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为了追求进一步的微创效果,借鉴深部脏器的射频消融技术,b超引导下甲状腺介入技术也逐渐在临床开展,现将相关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射频消融技术的原理射频消融(rfa)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1990 年rossi和mc gahan等[3,4]最先报道rfa 应用于动物肝脏组织的消融,随后用这一技术治疗人类的肝脏肿瘤。
目前,rfa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多种器官的疾病,除了可以灭活肿瘤,还能减少瘤负荷达到止痛、降低激素分泌等目的,此外还有研究将其应用于非肿瘤疾病如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等。
rfa 是一种肿瘤热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肿瘤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和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
同时,射频热效应能使周围组织的血管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供血而防止肿瘤转移。
另外,rfa 不但可以杀灭肿瘤,也可以增强t 淋巴细胞、nk 细胞、红细胞等免疫状态,从而起到非特异性肿瘤杀灭作用[5]。
2甲状腺射频消融的动物实验研究2000年hajime kanauchi等首先在一头重20kg的猪身上进行b 超引导下的甲状腺射频消融的动物实验,当时仅仅对甲状腺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了简单的观察[6]。
B超引导局部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近期疗效观察陈涛蔡忠红田伏洲(成都市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目前对于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
然而对于多数肝脏肿瘤病人,当最后确诊时,限于肿瘤的位置、范围、对重要血管及远处脏器的侵犯与转移,以及病人肝脏功能储备与全身情况无法耐受手术等原因,根治性切除已不可能进行。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已有一些新技术应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治疗,包括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及化疗药物、冷冻治疗以及热固化治疗等。
我院采用RF—2000射频治疗仪对86例中、晚期肝脏肿瘤病人在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RFA)近期疗效较好,现将有关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1、材料与方法:2000年2~6月,对86例原发性及转移性肝脏肿瘤病人采用B超引导局部介入射频消融治疗,男性5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6。
1岁(23~77岁)。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71例(82。
6%),其中AFP>400ng/ml者51例(71。
8%)。
转移性肝脏肿瘤15例(17。
4%)。
71例HCC病人中16例(22。
5%)为切除术后复发,63例HCC病人伴有肝硬化,肝脏功能Child A级13例,Child B级42例,Child C级16例。
15例肝脏转移性肿瘤病人,11例原发灶位于结、直肠,3例胆管细胞癌,平滑肌肉瘤肝转移1例。
合并黄疸、腹水者16例,合并肺转移者3例。
全部病人均有AFP和(或)病理诊断。
治疗前采用CT 或MRI测定肿瘤位置及三维直径,肿瘤直径2。
7~22cm,平均7。
3cm。
采用B 超引导局部介入RFA对总共419个瘤灶进行治疗,病人瘤灶数目3~12个。
RFA 术后1d和7d进行血清学检测,1个月后复查CT/MRI,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
2、治疗系统组成:RF—2000射频治疗系统由Radio Therapeutics Corp。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实施射频消融术,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效果。
结果:所有的肌瘤类型(肌壁间和黏膜下子宫肌瘤)治愈疗效效果均良好有效,总体治疗有效率均高。
组间差异比较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3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有27例,治疗总有效率占96.67%。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且对卵巢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标签: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多发年龄在35~50岁的女性[1];临床上根据症状及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决定治疗方案,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有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有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等副作用,已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疗效好等优点,其手术在对于治疗有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术后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3];为进一步探析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行本次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都为女性,且无心肺功能、肾脏功能不全以及重度贫血者,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0.5±4.6)岁,子宫肌瘤大小1.5~5.0cm,平均大小为(2.69±0.87)cm,其中肌壁间肌瘤有22例,黏膜下肌瘤有8例,比较全部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得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文章编号:WHR201910125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孙志强山东省邹城市城前镇尚河卫生院超声科,山东邹城 273500【摘 要】目的:对在超声引导下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100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其中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另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以及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短,手术中出血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罹患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可以使其手术时间缩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下肢静脉曲张 绝大多数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出现病变,会使人们感觉下肢没有力气,疲惫不堪,并且会有酸胀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
以往一旦患者被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并且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传统手术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而且手术后出血比较多,并发症也比较多,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成为一大热点,尤其是射频消融术更是成为众多医生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为了知晓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本院特进行了此项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这次研究,对照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
1.2 方法观察组:为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将穿刺点定为患肢的大隐静脉膝盖下方5cm,使用超声对穿刺点进行定位[2],然后在穿刺点进行穿刺,将射频消融装置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