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浅表射频消融
- 格式:ppt
- 大小:15.26 MB
- 文档页数:41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但是在生活中还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困扰。
目前有很多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方法,其中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
那么这两种方法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上有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极置入病变组织内,通过高频交流电流产生的热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形成坏死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变组织,避免损伤到周围正常组织,提高治疗的效果。
乙醇消融治疗也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是通过穿刺直接将乙醇注入到病变组织内,从而引起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坏死,实现治疗目的。
乙醇消融治疗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创伤小,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恢复期短。
那么,这两种方法在疗效上有何不同呢?根据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
射频消融可以更加彻底地破坏病变组织,并且对于较大的肿块也有较好的疗效。
而乙醇消融治疗在小的结节方面疗效也很好,而且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对于一些较小的结节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低的复发率,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恢复较快。
而乙醇消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不适感相对较轻,操作简单,对于一些对手术有顾虑的患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适用于一些较大、较复杂的结节。
而乙醇消融治疗则在小的结节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一些对手术有顾虑的患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患者来说,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对治疗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在进行前应首先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大小,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非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汪佳旭张巍韩天韩林霖杨秀华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射频消融术后靶静脉再通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10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68条患肢),均采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浅表静脉的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行超声随访,评价治疗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射频闭合率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及诊断效能。
结果168条患肢术后6个月随访,共23条患肢仍需手术干预,其中12条患肢射频靶静脉段出现再通,2条患肢再发侧支静脉曲张,4条患肢再发小隐静脉曲张,5条患肢出现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术后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4条患肢超声显示皮下软组织水肿。
联合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隐静脉术前直径是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后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性别、CEAP分级、血压、血糖均与之无关。
ROC曲线分析显示,导致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靶静脉再通的大隐静脉术前直径的截断值为8.5mm,影响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0.764(0.623~0.905),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0.8%。
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点式剥脱治疗交通支静脉和泡沫硬化处理小腿部浅表静脉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大隐静脉术前直径是超声引导射频消融靶静脉再通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肢静脉曲张;交通支静脉;射频消融;大隐静脉直径,术前[中图法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influence factors of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lower extremity venous insufficiencyWANG Jiaxu,ZHANG Wei,HAN Tian,HAN Linlin,YANG XiuhuaDepartment of Abdominal Ultrasound,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stripping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incompetent perforator veins and foam sclerosis for shallow veins.An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osure rate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trunk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ies(168limbs)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ombination therapy of ultrasound 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stripping surgery for incompetent perforator veins and foam sclerosis for shallow veins.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6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diofrequency closure rate.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curve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cut-off value and diagnostic efficacy of related factors.Results A total of23limbs still need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after6months follow up.Among them,12limbs had recanalization in the radiofrequency-target vein segment,2limbs had recurrent collateral varices,4limbs had recurrent small saphenous varices,and5limbs had dysfunctional communicating veins.No serious complication was found after the operation,and4limbs had subcutaneous soft tissue edema.The successful rate of combined therapy was87%.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of great saphenous vein before operation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recanalization after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0.05),while the factors including age,gender,CEAP grading,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closure rate.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ut-off value of preoperative diameter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was8.5mm,and the area作者单位:150000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通讯作者:杨秀华,Email:********************.cn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 )也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26%[1]。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肌层。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其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微波射频消融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肌瘤组织,实现非侵入性治疗。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传统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本性地治愈肌瘤;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完全切除肌瘤,但侵入性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相比之下,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稳定等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多个研究的证实。
一项回顾性研究对73例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率为78%。
研究还发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例如月经量的减少、子宫出血的减少等。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仍然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长期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超声引导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对比一、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射频电极置入肿瘤组织,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坏死。
该技术适用于直径小于3cm的甲状腺癌,且不适合多发性肿瘤。
其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无需全身麻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恢复快。
射频消融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肿瘤的定位和尺寸有一定的要求,术者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加热使之坏死的治疗方式。
相比于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的温度更高、能量更强,因此能够更加迅速地破坏肿瘤组织。
微波消融还具有治疗范围大、治疗时间短、可控性好等特点。
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中,微波消融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对比分析在超声引导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方面,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在长期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但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肿瘤残留率等方面,微波消融显著优于射频消融。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更倾向于选择微波消融治疗方式。
四、总结超声引导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且微波消融在一些指标上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但需注意的是,该两种治疗方式均需要在临床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射频与微波消融治疗方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作用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应用。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摘要】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并发症。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在缩小结节体积和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乙醇消融在治疗过程中的操作简便性和成本方面表现更为优异。
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也存在差异,需要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进行权衡。
综合分析显示,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方面各具优势,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最佳选择。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超声引导、疗效比较、优势、并发症、超声引导下治疗、比较结果1. 引言1.1 背景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良性肿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在体检或超声检查中发现。
囊实性结节的主要特征是囊壁增厚,囊内为实性成分,可能伴有乳头状突出或钙化等特征。
虽然绝大多数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良性的,但一些患者仍然会感到担忧,因为囊实性结节有可能发生恶变。
为了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甲状腺内注射治疗、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等。
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是相对较新的无创治疗方法,通过将射频电极或注射针导入囊实性结节内,并利用高温或乙醇溶解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两种治疗方式都能有效缩小囊实性结节的体积,降低患者的症状和无需手术。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与乙醇消融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增多,以期找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通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甲状腺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有关甲状腺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显示其潜在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甲状腺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采用触诊的方法进行筛查,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在5%左右,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其患病率可高达30%-67%。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并随访观察、乙醇注射的硬化治疗、组织间激光消融治疗、手术治疗[1]。
自1997年起自1997 年hussher 等[2]报道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以来,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减少了手术瘢痕的形成,美观得以提高,但手术创伤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为了追求进一步的微创效果,借鉴深部脏器的射频消融技术,b超引导下甲状腺介入技术也逐渐在临床开展,现将相关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射频消融技术的原理射频消融(rfa)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1990 年rossi和mc gahan等[3,4]最先报道rfa 应用于动物肝脏组织的消融,随后用这一技术治疗人类的肝脏肿瘤。
目前,rfa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多种器官的疾病,除了可以灭活肿瘤,还能减少瘤负荷达到止痛、降低激素分泌等目的,此外还有研究将其应用于非肿瘤疾病如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等。
rfa 是一种肿瘤热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肿瘤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和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
同时,射频热效应能使周围组织的血管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供血而防止肿瘤转移。
另外,rfa 不但可以杀灭肿瘤,也可以增强t 淋巴细胞、nk 细胞、红细胞等免疫状态,从而起到非特异性肿瘤杀灭作用[5]。
2甲状腺射频消融的动物实验研究2000年hajime kanauchi等首先在一头重20kg的猪身上进行b 超引导下的甲状腺射频消融的动物实验,当时仅仅对甲状腺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了简单的观察[6]。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作者:姜涛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4例,给予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
结果: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的治愈率分别为73.58%、72.22%、100%,总治愈率为79.3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安全可靠。
关键词超声;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子宫不正常出血、经量异常增加、盆腔疼痛等症状。
以往治疗发现,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切除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且对生殖器官及生育功能影响较大,患者接受度较低。
随着子宫动脉栓塞、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本研究采取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并分析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年龄(41.20±4.96)岁,单发子宫肌瘤62例,多发子宫肌瘤12例,肌瘤共92个。
肌瘤部位:肌壁间肌瘤53个,黏膜下肌瘤滞蒂黏膜下肌瘤除外)21个,浆膜下肌瘤18个。
肌瘤直径1~4 cm。
方法:用GE公司的LogiqP5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4.0 MHz,阴式探头频率5.0 MHz。
BBT-RF-E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550±40)kHz,输出功率20~40 W。
术前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肌瘤情况,包括个数、形态、位置等,制定射频消融术治疗方案。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1周,术前进行静脉或腰麻,取截石位,连接射频消融仪,射频仪功率设置25 W。
消毒外阴阴道,铺好无菌巾单,使宫颈充分暴露,并使用钳夹固定,探查宫腔深度,并常规刮诊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是指甲状腺内有一种组织增生的囊肿,临床上多见于女性。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和超声引导下乙醇消融治疗。
本文将重点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和超声引导下乙醇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方面的疗效。
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导入结节内,利用高频交流电使射频电极产生热能,将结节中的细胞破坏,达到缩小或消失结节的治疗方法。
与手术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全麻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极产生的高温热能,使结节内的细胞凝固、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相关症状,如颈部压迫感、吞咽困难等,同时对结节的缩小和消失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乙醇消融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注入乙醇溶液使结节内的细胞坏死,达到治疗的效果。
研究表明,乙醇消融治疗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也具有良好的疗效。
通过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和注入乙醇溶液,可以有效地缩小结节的体积,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和超声引导下乙醇消融治疗在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方面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在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结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作为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有效方法,不仅具有较低的创伤和较快的康复速度,而且疗效良好。
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治疗效果较快和对结节清晰度要求较低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费用和技术要求;而乙醇消融治疗在结节体积缩小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但对结节的精确定位和技术要求较高。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唐小丽;刘英;郑立红;李胜平;熊丁;孙进【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08(18)5【摘要】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探讨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愿接受射频消融自凝刀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粘膜下肌瘤9例,壁间肌瘤51例,在超声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3、6个月,瘤体缩小率100%.9例粘膜下肌瘤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26例壁间肌瘤经量增多者中,术后3、6个月经量恢复正常者达83.3%、95.4%.结论:射频消融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并保留子宫的好方法,方法简单、安全、易推广.【总页数】3页(P647-649)【作者】唐小丽;刘英;郑立红;李胜平;熊丁;孙进【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4【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J], 游芳;何春妮;洪新如2.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J], 姜涛;高定平;汪锦兰3.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陈保华; 桂雄建; 毛英; 王建荣; 缪玖麟4.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J], 秦海英; 张燕妮5.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价值研究 [J], 孙健;曾燕敏;陈军霞;肖文庭;王琼;刘全英;张烨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1. 引言1.1 背景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存在创伤大、复发率高等问题,而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技术的发展为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提供了新的选择。
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热量,通过导管将能量传导至病灶部位,引起凝固坏死,乙醇消融则通过直接注射乙醇使细胞蛋白变性、凝固坏死。
两种消融技术均具有微创、无创伤、疗效确切等优点,但在具体疗效和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
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探讨其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随访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提高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者体积增大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颈部外观改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以及疗效差异尚未得到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对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提供更为客观的治疗选择。
通过此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建议,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带来更多帮助。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差异性【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差异性分析。
方法于本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中筛选80例,摸球法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两组1年内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组间对比无明显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肝癌应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相比来说应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小肝癌[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laparoscopic partial hep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partial hepatectomy and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1-year survival rat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partial hepatectomy and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 obtain go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 application ofultrasound-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aparoscopic partial hepatectomy;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中癌结节长径最大值不高于3cm称之为小肝癌,临床针对本种疾病最选择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存活时间理想,但是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且具有一定复发率【1】。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1. 引言1.1 背景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临床上多见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一般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少困扰。
目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甲状腺激素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乙醇消融治疗等。
传统手术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操作风险大,创伤明显,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这两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合一些手术高风险的患者。
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治疗选择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不同患者特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通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
由于其容易导致颈部肿块,造成外观上的不美观,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社会负担。
当前,行业内存在对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的争议。
开展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
通过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和临床资料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可靠的治疗建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实施射频消融术,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效果。
结果:所有的肌瘤类型(肌壁间和黏膜下子宫肌瘤)治愈疗效效果均良好有效,总体治疗有效率均高。
组间差异比较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3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有27例,治疗总有效率占96.67%。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且对卵巢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标签: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多发年龄在35~50岁的女性[1];临床上根据症状及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决定治疗方案,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有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有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等副作用,已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疗效好等优点,其手术在对于治疗有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术后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3];为进一步探析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行本次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都为女性,且无心肺功能、肾脏功能不全以及重度贫血者,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0.5±4.6)岁,子宫肌瘤大小1.5~5.0cm,平均大小为(2.69±0.87)cm,其中肌壁间肌瘤有22例,黏膜下肌瘤有8例,比较全部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得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比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
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常见方法。
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对超声引导下射频与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进行比较。
一、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是利用射频电极在超声引导下直接插入结节组织内,释放高频电能将组织加热至60-100摄氏度,使得细胞蛋白变性,最终达到破坏组织细胞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乙醇消融是将乙醇注射到结节组织内,通过刺激细胞膜和蛋白质,进而使细胞坏死和脱落。
与射频消融相比,乙醇消融具有更低的费用和更简便的操作过程,但是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疗效比较1. 临床疗效近年来,多个研究团队对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一项研究发现,射频消融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醇消融,分别为89.2%和72.5%。
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治疗的结节体积缩小率也明显高于乙醇消融。
2. 并发症风险尽管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较好,但其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一些研究数据显示,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风险高于乙醇消融,如声音变化、颈部疼痛和皮肤灼伤等。
而乙醇消融则具有更低的并发症风险,临床安全性较高。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和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各有优劣。
射频消融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结节体积缩小率,适用于治疗较大且需要快速缩小的囊实性结节。
而乙醇消融具有更低的费用、更简便的操作过程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适用于治疗结节较小且对手术风险敏感的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完善相关标准化操作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更好地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