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6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习任务单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回顾,熟知关系1.口算。
57÷10=25÷2=1819÷24=523÷26=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解决问题。
小明20分钟走了1000 m,他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米?(1)学生独立解答。
(2)说明解题依据。
(速度=路程÷时间)3.自己编写一道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的应用题。
然后在白板上展示,并说明解题依据。
操作指导通过习题,复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编写求速度的应用题,进一步明确在行程问题中“速度=路程÷时间”这一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板块二 自学探究,总结算法活动1 自主学习,完成转化 1.把下面的整数转化成分数。
4 85 3生:4=41,8=81,5=51,3=31。
师: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时,可以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
那么,当除数是分数时,怎么计算呢?今天,老师把学习任务交给大家,相信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一定能完成老师交给你们的学习任务。
2.自学探究,理解转化。
(1)课件出示教材31页例2。
小明23小时走了2 km ,小红512小时走了56 km ,谁走得快些? (2)课件出示自学提纲:①要求谁走得快,需要比较他们的(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②理解线段图,知道23小时的路程是2 km ,那么13小时的路程就是2 km 的12,求小明的速度就是求1小时的路程,用13小时的路程乘3,所以2÷23=2×12×3= =3(km)。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 2一个数除以分数第2课时(苏教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3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2课时,主要讲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果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除法计算法则:1. 将除法转化为乘法2. 倒数相乘七、作业设计(1) 8 ÷ 2/3 = ?(2) 15 ÷ 3/5 = ?(3) 12 ÷ 4/6 = ?2. 思考题: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如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1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布置一些适当的练习题,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需要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包括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以及倒数相乘的技巧,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
六年级上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六年级上第 2 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的除法运算,也了解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那么,当我们遇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又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小明有 2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1/2 个人,那么每个人能得到多少个苹果呢?这其实就是一个2 除以 1/2 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直观地表示。
以刚才的例子为例,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 2 个苹果,然后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1/2 份。
这时我们会发现,因为 1/2 份实际上就是 2 份,所以 2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就是 4 个苹果。
这也就说明了 2÷1/2 = 4。
那如果是 3÷1/3 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
画一条线段表示 3 个单位,然后要平均分成 1/3 份。
因为 1/3 份实际上是 3 份,所以3 个单位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就是 9 个单位。
通过这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来理解。
比如,2÷1/2 可以理解为:“已知一个数的 1/2 是 2,求这个数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这个数应该是 2×2 = 4。
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几道例题来巩固一下这个计算方法。
例 1:4÷2/3因为 2/3 的倒数是 3/2,所以 4÷2/3 = 4×3/2 = 6例 2:5/6÷5/125/12 的倒数是 12/5,所以 5/6÷5/12 = 5/6×12/5 = 2在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优质课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除以分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除以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理解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并总结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教师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解答,巩固和运用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5.小组讨论: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