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关系记录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
实验结论: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
速度比小齿轮慢。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柱形纸筒中,圆柱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桥梁承受力是不同的。
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厚
实验结论: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遇酸反映等方面各有特征。
实验内容:认识矿物的特征(第三单元)
课题:2、认识矿物的性质
实验器材:矿物标本盒、16K白纸1张、放大镜、玻璃片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各有特
实验结论: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一旦嗅觉失灵,品味的能力就会下降许多。
二、实验过程:
1.组装小车(棉线两端分别系在小车和回形针上,回形针完成挂钩状);
2.定好小车行驶路程(起点A——终点B),保持直线行驶;
3.将小车前轮对齐A点,将棉线拉直,回形针挂钩自然垂在桌边;
4.开始时按住小车,往挂钩上添加一个垫圈,准备好后开始释放,观察小车运动快慢;
5.同样的方法,观察挂钩上有2、3、4个垫圈时,小车运动快慢(写在实验表格中)
【观看微课后进行小组实验】
根据实验得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 让小车运动起来》教学设计1.(1)请你想一想,怎样使静止的自行车运动,使运动的自行车静止呢?(2)那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2.请观察下面不同类型的车,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运动的。
怎样使静止的自行车运动,使运动的自行车静止呢?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2.【图片展示马车、推车、火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等各种动力类型的车。
】教师提问: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学生思考:提出各种各样车的类型和动力。
3.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进行板书。
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意图说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不用类型的小车有不同的动力,意识到要使小车运动起来必须依靠力,为后续用拉力做动力小车的研究奠定认知基础。
环节二:组装动力小车(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1.请你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尝试思考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并把设计图画下来。
2.请你按照设计图组装器材,实验并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2)你知道这个力是如何产生的吗?(圈出动力来源)教师活动21.教师提问:(出示材料)不靠手去推或拉小车,只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小车在桌面上动起来,并且让运动的小车停止下来。
2.教师提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小车启动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交流想法,总结归纳绳子的长度不可过长或过短;垫圈的重力,使得绳子产生拉力,带动小车运动。
活动意图说明: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感知材料,使得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取使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尝试更多,比如垫圈如何使车运动起来,试着增加垫圈数会怎样等有价值的问题。
环节三: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指向目标4)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的探究,以实验数据作为证据论证观点,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环节五:拓展(指向目标1,2,3,4)学生活动51.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快或慢,启动或停止)?请你用“运动与力”的关系来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导》
1、小车的运动
实验题目: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计时器(手表、闹钟)、小车、尺子、垫圈(或用螺丝帽、曲别针)、细线
实验过程:
1.用1个垫圈(能拉动即可)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一定距离(一般50厘米)使用的时间。
2.增加垫圈数量(如:5个),测试小车走过同样距离使用的时间。
3.继续增加垫圈数量,测试小车走过同样距离使用的时间。
注意问题:1.尽可能使小车运动的距离长一些,便于计时。
2.每次增加垫圈数量要多,否则效果不明显。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实验原理:垫圈个数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之实验探究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1.实验目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在敲击的时候()(会"或"不会")发出声音。
这说明物体必须()才会发出声音。
2.下面是四(1)班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器材,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探究题1.如下图,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
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会看到水()(A.迅速上升 B.溅起水花 C.没有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将()发出声音(填"会"或"不会"),因为音叉不再()。
研究的物体研究的方法物体的状态鼓按压不振动敲击振动2.看下面这幅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
(1)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
A.甲B.乙C.无法比较(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
A.桌面B.空气C.笔三、实验探究题如右图,小明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了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问题。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绿豆,黄豆等)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缺一不可。
实验结论:1科学实验报告单2五年级上册班次时间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实验目的: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东西:绿豆三粒、塑料杯、餐巾纸、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阐发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绿豆芽的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45茎绿色,叶也是绿色。
45茎白色,叶嫩黄色。
细长粗壮实验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窥察到的现象: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实验结论:2科学实验敷陈单3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者实验组别实验名称:光和影实验目的: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长方体木块3块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翻开手电筒开关,从分歧位置映照。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间隔不一样),翻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翻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窥察到的现象:影子的是非和()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斜射的水平越大,影子就()影子的大小和()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力与运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2.发现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之间的关系,知道磁力能改变铁质玩具小汽车的运动方向。
3.能够在学习中提升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习准备:小车、钩码、滑轮、棉线、秒表、铁质玩具汽车、磁铁。
学习过程:一、视频导入课件播放风车视频,让孩子说说:你认为这么大的风车为什么会转起来的呢。
二、认识力的作用过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不仅要让静止物体动起来,还要让运动物体静止下来,看看这组图片,思考它们是怎么动起来,又是怎么静下来的?活动一:认识力的作用1.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片。
2.想一想:独立思考,要达到图片上的要求我们可以怎么做。
3.说一说: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1.出示活动单,学生读活动要求,了解活动的步骤。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组内交流。
3.小结得出: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方向。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板书)三、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过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那么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
活动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1.组装实验装置;2.在棉线下端分别挂上1、2、3个钩码,用秒表记录小车前进到指定位置所用的时间,完成活动单上的记录表:3.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1.出示活动单,学生读活动要求,了解活动的步骤。
2.完成实验,师巡视指导。
3.交流得出: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板书)4.思考:如果拉力不变,而往小车里加重物,那么小车前进的速度又会有什么变化?(拉力一定,小车越重,速度越慢。
)(板书)四、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铁质玩具小汽车的运动方向。
过渡:在上一个活动中我们用棉线连接在小车上,直接对小车产生拉力,让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如果不接触小车,是否也能让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呢,来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磁铁,铁质小车)一起来完成活动三的探究。
小学科学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___年级___班
实验者
实验名称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时间
11.20
实验器材:小车、线、小塑料袋、玻璃珠、秒表1只
我的猜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小塑料袋,小塑料袋悬空.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我认为: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疑问:为什么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螺帽的小钩子一个、铁螺帽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拎水桶游戏(1)规则:将水桶从起点拎到终点(等距离),中途水桶不能落地,水不能洒出,比谁的速度快?(2)如何比较速度的快慢?(秒表计时、目测等)(3)秒表如何使用?(生上台交流)(4)游戏。
(每次由3人计时)(5)汇报时间。
比较快慢,并说说这样比较的理由。
2.“重力”(1)回忆“重力”。
★拎水桶时有什么感觉?(手很酸、很重、手被往下拉)★平时什么时候会有类似的感觉?(背书包……)★多媒体出示“重力”的概念: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任何一个物体都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称为重力。
二.安装一辆用拉力作动力的小缆车1.回忆各种车的动力(马车:马力,自行车:人力,火车:电力)2.认识缆车坐过缆车吗?在哪里坐的?有什么感觉?它是靠什么动力来运动的呢?(要求学生观察小缆车的结构,并结合学生回答,明确:缆车是利用缆绳的拉力来运动的)3.安装一辆小缆车(1)给你这些材料:小车、绳子、钩子、垫圈,如何安装一辆小缆车?(生上台介绍方法)(2)评价安装方法。
(3)小组讨论如何安装?(4)交流方法,统一安装方法。
要求:小缆车要开直,并且不让它掉下桌去。
(5)生安装。
(6)交流:动了吗?用什么方法让他动起来的?(利用垫圈的重力,推,拉,吹)小车能开直吗?为什么开不直?怎样解决小车不掉下去的问题?(用手挡)三.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1.足够的拉力才能让小缆车动起来★猜测:要挂几个垫圈,才能刚好让小车动起来?“刚好动起来”是什么意思?怎样证明猜测的正确与否?垫圈每次加几个?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实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