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南亚
- 格式:pptx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36
南 亚一. 人口与宗教文化1、人口:南亚人口有12亿多,超过1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
其中, 印度(国家)人口仅次于中国,位于世界人口第二位。
2、宗教(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除斯里兰卡信奉佛教之外,其他国家信奉佛教的人已不多;印度、尼泊尔等国大多数居民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二. 南亚位置和范围1、 亚洲南部,印度洋的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2、 南亚的范围:①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②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③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南亚的地形与河流1、南亚的地形特征: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四.南亚的气候1、以热带季风为主的气候2、冬季风向:东北季风;夏季风向:西南季风3、冬季,南亚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分析其原因答:受北面高大山地的阻挡,冬季风对南亚地区影响较小。
4、思考:南亚东北部降水较多,而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导致两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南亚东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受非洲大陆的影响,西南季风作用小,降水稀少。
历史时期因过度砍伐,原始森林遭到破坏5、受季风影响,一年分旱季 和雨季旱季:(10~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雨季:(6~9月)盛行西南风6、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西南季风来得晚,或去得早或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_旱_灾。
②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涝灾。
为抗御水旱灾害南亚人民修筑了许多水利工程。
印度一、印度农业的发展印度作为世界主要的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呢?①自然条件:耕地面积广大(耕地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水热充足;②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不利条件有哪些呢?①自然条件:南亚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旱涝灾害频发②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水平低,该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过快,使人均产量不足二、发展中的印度民族工业1、资源丰富①印度的资源丰富,拥有发展轻重工业的多种原料。
南亚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节南亚一.位置与范围(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南邻印度洋。
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3)国家①印度②巴基斯坦③孟加拉国④尼泊尔⑤不丹⑥斯里兰卡⑦马尔代夫⑧克什米尔地区(4)南亚次大陆:南亚因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山脉以南的大陆部分成为南亚次大陆。
二.地形与河流①地形共分为3部分。
北部:A喜马拉雅山脉中部:B恒河平原还有印度河平原南部:C德干高原②河流:名称发源地主要流经国家注入海洋A恒河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印度、孟加拉国孟加拉湾B印度河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海依据河流流向,判定德干高原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3.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特征:一年分三季热季,3-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雨季, 6-10月,西南季风,高温多雨,雨极:乞拉朋齐主要原因西南季风和地形影响凉季, 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凉爽宜人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农业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少雨的地区经济作物:黄麻以恒河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5.宗教与社会: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斯里兰卡与不丹信仰佛教印度与尼泊尔信仰印度教印度有世界称为七大建筑奇迹的泰姬陵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信奉伊斯兰教6.人口与经济: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居世界第 2,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印度,近年来,该国软件产业在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南亚印度1国家和地区:A___________、K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
2河流: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________(上游被称为_______)。
3海、海湾: G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4重要城市d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e______5在图上填上喜马拉雅山、东西高止山、印度河平原、恒和平原、德干高原二重要知识思考题1、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南亚主要位于赤道~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①印度洋,②阿拉伯海,③孟加拉湾。
(3)交通位置: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思考2:南亚的地形被称为哪“三大地形区”,还有哪些地区被称为“三大地形区”?印度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东部高原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东部大分水岭山地思考3印度有哪三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北部高原山地气候;西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其它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题4:根据课本30页图2-2-18(1)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大体自西向东先急剧减少,再逐渐增多,沿海多,内陆少(2)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 位于山地迎风坡上,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抬升(3)分析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东西两侧高止之山的阻挡,来自印度洋水汽难以进入(4)分析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西侧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上(5)描述孟买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夏季降水多的原因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降水集中在6-9月夏季,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降水多,同时孟买又在西南季风迎风坡山多地形雨,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风降水少。
区域地理南亚知识点总结一、地貌和地理条件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等国家,总面积约为520万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主要位于亚洲次大陆的南部,西部和东部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其它高山所包围。
1.1山脉南亚地区的著名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锡金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其垂直高度超过8000米,珠穆朗玛峰就位于此地区。
喀喇昆仑山脉是南亚地区的西部边界,锡金山脉则位于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之间。
1.2平原南亚地区也有一些平原地区,例如印度次大陆平原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它们是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业区。
这些平原地区呈现着富饶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
1.3河流南亚地区有一些著名的河流系统,如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
这些河流系统在南亚地区扮演着起源的地理作用,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给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
二、气候和季风南亚地区的气候主要由两个季风系统影响,分别是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
夏季季风从印度洋的南部吹来,在夏季带来了多雨的气候。
这里的气温和湿度都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冬季季风则来自靠近西伯利亚的地区,它使得南亚地区在冬季比较干燥和冷,气温明显下降。
由于季风的影响,南亚地区的气候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夏季和冬季之间的温度和降水量有较大的差异。
此外,这里还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和季节性台风的影响,这些天气系统在南亚地区会带来大风和降雨。
因此,南亚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
三、自然资源3.1水资源南亚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由于其拥有世界上著名的河流系统。
这里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它们为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2矿产资源南亚地区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其中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是这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
区域地理——南亚1、经纬度位置:北纬10-30,东经60-902、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3、地形特征: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为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地势平坦,有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为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两侧为东、西高止山脉。
4、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山脉等。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附: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②夏季风西南风影响较小,风主要来自陆地;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需记忆)季风环流:夏季西南季风(成因:夏季是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冬季东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寒冷干燥。
乞拉朋齐有“世界雨极”之称,原因:成因:位于山地和丘陵的迎风坡位置,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5、重要河流:(1)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水文特征:印度河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汛期为4-9月,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大;无结冰期;(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区),水能资源丰富。
(2)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
水文特征:恒河河水流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汛期为夏季,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3)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
水文特征:河水水量大,且季节变化显著;汛期其中在夏季,以大气降水补给;含沙量大;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
6、人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过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_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南亚专题复习⑴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连)。
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⑵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传自西藏,转化成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南季风难引发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到影响最小。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在西南季风的波浪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特别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存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⑴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⑵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小,热量充裕,土壤富饶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分散雨季,干季降水稀疏,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小,水旱灾害频密,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关键。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原产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