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南亚课堂
- 格式:ppt
- 大小:11.26 MB
- 文档页数:7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区域地理南亚课件教案2. 学科领域:地理3. 适用年级:高中4. 教学课时:1课时5. 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城市分布等地理特征。
(3) 分析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2. 教学难点:(1) 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探讨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图片和视频。
(2) 地图:提供南亚的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
(3) 数据表格:展示南亚地区的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吗?南亚包括哪些国家?2. 讲解:(1) 讲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3) 讲解南亚的主要国家、人口、宗教、文化等情况。
3. 互动:(1)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南亚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吗?(2) 邀请同学分享对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看法。
4. 案例分析:(1) 分析南亚地区的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情况。
(2)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的角度分析案例。
区域地理南亚课件区域地理南亚课件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共8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部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南亚次大陆。
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
南亚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丰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印度: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面,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印度洋三面环绕,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0亿,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是世界上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之一。
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最大的城市和麻纺工业中心,盂买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印度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巴基斯坦:为灌溉农业发达的国家,首都是伊斯兰堡,卡拉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海港和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位于南部沿海。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⑴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⑵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