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测量系统基本特性.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9
3测量系统的特性3.1 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 )是测试装置静态特性的基本参数。
(A) 阻尼系数;(B)灵敏度;(C) 单应脉冲响时间;(D)时间常数2、对于二阶系统,用相频特性φ(ω)=–90º所对应的频率ω估计系统的固有频率ωn ,该ωn 值与系统阻尼比的大小( )。
(A)无关 ;(B)依概率完全相关;(C) 依概率相关;(D)成线性关系3、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H (j ω)是装置动态特性的( )描述。
(A) 幅值域; (B)频域 ;(C) 复频域;(D)相位域4、用一阶系统作测量装置,为了获得较佳的工作性能,其时间常数原则上( )。
(A)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应大于信号周期;(D) 应小于信号周期5、( )是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
(A) 固有频率;(B) 线性;(C) 时间常数;(D) 阻尼比6、线性度表示标定曲线( )的程度。
(A)接近真值;(B) 偏离其拟合直线;(C) 加载和卸载时不重合 ;(D) 在多次测量时的重复7、传感器的滞后表示标定曲线( )的程度。
(A)接近真值;(B) 偏离其拟合直线;(C) 加载和卸载时不重合 ;(D) 在多次测量时的重复8、已知一个线性系统的与输入x (t )对应的输出为y (t ),若要求该系统的输出为u (t )= k p [y (t )+tt y T t t y T t d )(d d )(10d i ⎰+](k p ,T i ,T d 为常数),那么相应的输入函数为( )。
(A) k p [x (t )+tt x T t t x T t d )(d d )(10d i ⎰+] (B) k p [x (t )+id T T ] (C) kk p [x (t+t 0)+tt x T t t x T t d )(d d )(10d i ⎰+] (k ,t 0为常数,t 0≠0) (D) kk p [x (t )+t t x T t t x T t d )(d d )(10d i ⎰+]3.2 填空题1、若线性系统的输入为某一频率的简谐信号,则其稳态响应必为()的简谐信号。
第3章 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3.1概述测量的目的是通过检测传感、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和记录,将被测的物理量提供给测量者。
测量系统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和装置的组合。
为了正确描述或反映被测的物理量,实现不失真测量,获取和分析测量系统特性尤为重要。
测量系统示意图见图3-1所示,其中x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入量, y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出量,h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三者之间一般有如下关系:1) 测量系统传递特性已知,输出可测,则由此可推断导致该输出的输入量。
工程上称为载荷识别或环境预估。
2) 测量系统传递特性和输入已知,则可推断和估计系统的输出量。
工程上称为响应预估。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测取或已知,推断系统的传递特性。
这个过程称为系统辨识或参数识别。
图3-1测量系统框图理想的测量系统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且输入输出之间呈线性关系。
然而,大多数实际测量系统都不可能在较大的工作范围内完全保持线性,而只能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和误差允许范围内近似的作为线性处理。
如果测量系统的输入x (t )和输出y (t )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3-1)当a n ,a n-1,…,a 0和b n ,b n-1,…,b 0均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时,则被描述的系统称)()()()()()()()(0111101111t x b dtt dx b dt t x d b dt t x d b t y a dt t dy a dt t y d a dt t y d a m m m m m m n n n n n n ++⋅⋅⋅++=++⋅⋅⋅++------为时不变系统或定常系统,且该系统满足单值性并具有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即满足理想系统的要求。
但是严格地说,许多实际测量系统都是时变的。
因为构成系统的材料和元部件的特性并非稳定。
例如电子元件中电阻、半导体器件,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等都会受温度影响而随时间产生变化,它们的不稳定会导致上述微分方程中系数的时变性。
三坐标测量机探测系统的分类及特点三坐标测量机的探测系统是由测座、测头、探针组成的系统,测头是测量机探测时发送信号的装置,它可以输出开关信号,亦可以输出与探针偏转角度成正比的比例信号,它是坐标测量机的关键部件,测头精度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测量机的测量重复性及精度;不同零件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测头进行测量。
1、测头的分类◆触发测头:触发测头(Trigger Probe):又称为开关测头,测头的主要任务是探测零件并发出锁存信号,实时的锁存被测表面坐标点的三维坐标值。
触发测头一般发出的为跳变的方波电信号,利用电信号的前缘跳变作为锁存信号,由于前缘信号很陡,一般在微秒级,因此保证了锁存坐标值的实时性。
◆扫描测头(Scanning Probe):又称为比例测头或模拟测头,此类测头不仅能作触发测头使用,更重要的是能输出与探针的偏转成比例的信号(模拟电压或数字信号),由计算机同时读入探针偏转及测量机的三维坐标信号(作触发测头时则锁存探测表面坐标点的三维坐标值),以保证实时的得到被探测点的三维坐标,由于取点时没有测量机的机械往复运动,因此采点率大大提高,扫描测头用于离散点测量时,由于探针的三维运动可以确定该点所在表面的法矢方向,因此更适于曲面的测量。
◆接触式测头与非接触式测头:接触式测头(Contact Probe):需与待测表面发生实体接触的探测系统。
非接触式测头(Non-Contact Probe):不需与待测表面发生实体接触的探测系统,例如光学探测系统、激光扫描探测系统等。
2、分度测座◆集成测头的手动旋转测座特征:基本型,经济实用的集成式测头和测座系统,可以手动定位内置测头的方位,从而在空间内完成工件所有特征的测量。
◆集成测头的手动分度式测座两个自由度的集成测头和测座系统,允许以设定的可重复分度在空间内手动定位其内置的测头,提高了手动和机动测量机的灵活性。
◆自动可分度测座特征:两个自由度的测座,可在空间内以良好的重复性自动定位测头,能够自动更换测量传感器,旋转后不需重新校准测头,因此针对工件的表面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角度测量。
⼯程测试技术答案(第三版)孔德仁主编第1章测量的基础知识书本:1-1.欲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是什么答:①⽤来做⽐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认的;②进⾏⽐较的测量系统必须是⼯作稳定的,经得起检验的。
1-2.⾮电量电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基本思想:⾸先要将输⼊物理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再进⾏必要的调节、转换、运算,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输出。
1-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其基本量及其单位是什么答:国际单位制是国际计量会议为了统⼀各国的计量单位⽽建⽴的统⼀国际单位制,简称SI,SI制由SI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
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学温度、发光强度,其单位分别为⽶、千克、秒、安培、开尔⽂、坎德拉、摩尔。
1-4.⼀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个环节分别说明其作⽤答:⼀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为传感器、信号调理和测量电路、指⽰仪器、记录仪器、数据处理仪器及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传感器是整个测试系统实现测试与⾃动控制的⾸要关键环节,作⽤是将被测⾮电量转换成便于放⼤、记录的电量;中间变换(信号调理)与测量电路依测量任务的不同⽽有很⼤的伸缩性,在简单的测量中可完全省略,将传感器的输出直接进⾏显⽰或记录;信号的转换(放⼤、滤波、调制和解调);显⽰和记录仪器的作⽤是将中间变换与测量电路出来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不失真地显⽰和记录出来;数据处理仪器、打印机、绘图仪是上述测试系统的延伸部分,它们能对测试系统输出的信号作进⼀步处理,以便使所需的信号更为明确。
1-5.举例说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可分为直接⽐较和间接⽐较两种。
直接将被测量和标准量进⾏⽐较的测量⽅法称为直接⽐较;利⽤仪器仪表把原始形态的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变换成与之保持已知函数关系的另⼀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以⼈的感官所能接收的形式,在测量系统的输出端显⽰出来,弹簧测⼒。
间接测量是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