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
- 格式:ppt
- 大小:776.50 KB
- 文档页数:7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问题在学界已获得一定程度的讨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颇具实践性色彩的研究课题。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问题的研究若仍停留在回应实践操作之需要层面,再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不断累积的现实状态,该议题的研究势必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为突破经验层面碎片化的研究瓶颈,将研究深入到更具宏观理论视域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中,学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议题,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议题上,尽管很多学者认识到该议题研究中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但现有研究似乎还是缺乏自觉而有效的理论基础。
本文尝试在梳理、评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建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属性、体系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现状和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专门性成果几乎没有,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研究成果中,也有一部分存在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成果中。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态: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比如,有学者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该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物质生活关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整体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结构的矛盾关系体;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
并认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用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
[1]显然,这样的“理论基础意识”是学界普遍具有的研究自觉,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规范性要求。
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生成、发展创新的依据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中,很多研究成果都会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视为理论基础,如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2]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讨论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层次性【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层次结构、发展途径、实施策略和重要性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目标,阐述了其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知识层面、情感层面、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强调了层次性对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然后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途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互动作用。
接着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强调了个性化教育、情感教育等方法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内涵与目标、层次结构、发展途径、实施策略、重要性、引言概述、结论总结1. 引言1.1 引言概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体现在不同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层面。
通过不同的层次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道德情操,提高社会责任感。
只有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积极思想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将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认识社会规律,培养正确的人生追求和道德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信任,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还存在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相适应的环节和问题。
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中图分类号:g63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保证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教师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的研究既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又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基本含义及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品德、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多维立体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情、意、信、行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各方面基本条件的总和,它既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结构。
[1]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第一,坚定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首先具备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核心。
第二,过硬的能力素质。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以知识为基础但又不等于知识,它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
第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塑造和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示范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深厚的知识理论素质。
深厚的知识理论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专业基础。
第五,精湛的教育艺术素质。
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的层次结构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关系,其层次的划分和把握是一个既相当重要、又极其复杂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不同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心理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是最基础、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思想教育是最经常、最普遍的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则是最高层次、最为艰巨的教育内容;从具体来看,同一内容形态也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次构成的,而是有低有高、有浅有深的多层面构成的复合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层次结构【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6)09-0058-05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并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或组合,而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地构成一个内容体系或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并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从“归纳分类”的视角来考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表现,又要注重动态研究,即通过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关系,以“分析解构”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结构,从而合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具有不同性质形态即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和状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定的形态。
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态有不同的归类和划分。
传统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方面,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发挥不同的作用,有着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具有不同的教育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标结构、内容结构。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称基本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发动者、实施者。
其根本特点是主体性。
主体性表现为: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主体性即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导性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和⽀配作⽤,创造性:在教育活动中勇于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超越性:既⽴⾜现实⼜超于现实,引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类型分为两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群体。
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
客体的根本特点是客体性。
表现为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般的客体不⽤,其在接受教育、内化的过程中不是被被动接受,⼆⽽是具有主体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介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互动联系、相互作⽤的中介因素。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信息内容和教育⽅式。
介体的根本特点是中介性。
中介性表现为关联性、传导性和互动性。
介体的类型:从属性看,可分为物质介体和精神介体从发挥作⽤看,可分为直接介体和间接介体从介体的历史发展看,可分为传统介体和现代介体(四)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环体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对⼈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影响的外部因素。
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之⼀。
环体的根本特点是:条件性。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定环境中进⾏的,没有⼀定环境,就不能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环体的条件性表现为具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历史性。
具体性是指不是抽象的,综合性是指环境提供的条件因素不是单⽅⾯的,⽽是综合的。
开放性是指环境不是封闭的,历史性是指环境在⼀定条件下进⾏的,不是⼀成不变的,⽽是发展的。
环体的类型:⼤环境和⼩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1. 本文概述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核心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通常指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或集体,如教师、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等,而客体则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如学生、公众等。
概述中应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再次,概述应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文章可能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概述中可以提及文章的预期目标和意义。
通过研究,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分析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互动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文章共分为若干部分,首先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然后分析主体与客体的角色定位和相互作用,最后探讨提高教育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分析在深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并非单一,而是多元化的。
这主要包括教育者、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个层面。
这些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结构。
教育者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体。
他们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日常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结构论纲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结构论纲引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构建与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项任务。
新时代要求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实现全面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探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结构,为我们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指导。
一、理论构架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自主创新的文化范式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开拓进取。
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全方位地开展,既要关注学校教育,也要注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步。
二、实践路径1.建设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开设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如创立思政教育网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便利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开展全社会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责任。
我们要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民主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效地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