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质量成本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22
质量成本统计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质量成本统计方法是企业评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质量成本统计方法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质量成本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分类、计算及应用。
一、质量成本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统计方法是一种用来度量、分析和评估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成本的方法。
质量成本可分为四大类:内部失效成本、外部失效成本、预防成本和评价成本。
内部失效成本是因为产品或服务在内部被检测到缺陷而产生的成本,例如废品、重工和报废费用;外部失效成本是因为产品或服务在客户端被检测到缺陷而产生的成本,例如退货、维修和赔偿费用;预防成本是为了预防内部和外部失效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的成本,例如培训、检验和改进程序;评价成本是用于测量、检验和审查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成本,例如检验设备和实验室费用。
根据质量成本的性质和作用,质量成本统计方法可分为传统质量成本和现代质量成本。
传统质量成本主要关注产品质量的内、外部失效和预防成本,是企业质量管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现代质量成本则更注重过程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对评价成本的影响也较大。
还有基于质量活动的质量成本、基于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成本和基于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成本等不同分类方法。
在进行质量成本统计时,企业首先需要确定各项质量成本的具体数据。
然后按照计算公式进行累加得出总质量成本。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内部失效成本=废品成本+重工成本+报废费用2. 外部失效成本=退货成本+维修成本+赔偿费用3. 预防成本=培训费用+检验费用+改进程序费用4. 评价成本=检验设备费用+实验室费用质量成本统计方法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企业可以发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找出引起成本增加的根本原因,为改进产品设计、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供应商质量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编号:
质量成本统计分析表(QR/GLZDB/E0/8.4-01-25)
部
售后服务费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为客户服务及在客户现场维修时发生的费用。
1.服务人员差旅费用;2.产品维修过程中物料损耗费;3.服务用品表存储费、运输费等。
服务部统计,财务确认
服务部
诉讼费
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的诉讼费
后勤统计,财务确认后勤部
降价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问题降价损失的费用
各销售大区统计销售大区延迟付款
及坏帐损
失费
由质量问题引起的延
迟付款及坏帐的损失
各销售大区统计
销售大区内部损失成本累计:
外部损失费用累计:
总计
外
部损失费
用
预防成本及鉴定
二、质量成本构成
质量成本构成
80000
60000
40000
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