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发现》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春天里的发现教学反思《春天里的发现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春天里的发现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
所以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积极地思考、想象、发言。
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
对于生活在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春天的变化感觉不明显,所以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春天里的新发现时他们只会说书本上的内容。
针对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播放了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这些贴近生活,似曾相识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更加高涨,交际的欲望和主动性自然会激发起来,畅谈春天便水到渠成,观看课件后我及时启发学生:春天里的景色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光,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学生有话可说了。
如:欣赏了图,我发现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在报告春天到了。
看着粉红的桃花,我好像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好。
我发现小蜜蜂在辛勤地劳动,知道春天来了。
发现燕子飞来飞去,让我感到春天到了。
多媒体课件的绚烂多彩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情境交融,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从而达到了口语交际的目标。
2、音乐课《把心儿种在春天里》的教学反思高年级学生在歌唱时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这样才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表现整首歌曲,在五年级上次的这首《把心儿种在春天里》教学中,怎样把情感和强弱处理到位,的确很重要。
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不同的.是,这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歌曲中也出现了许多力度记号。
春天的发现
本学期第三周中,我上了二年级语文园地一的写话训练课《春天的发现》。
我将本节写话课设了两个教学目标。
即:1、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中《春天的发现》里自己的观察发现在小组里再说一说。
2、学生能将自己在春天用里的发现,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写下来。
就目标达成情况看,在课堂中多数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观察了身边春天,并能将自己观察发现,用几句话介绍给本组的其他同学听,但还有十几个同学根本没有按要求去观察,只能坐着陪听。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将自己的发现用几句话写下来,有写自己家果园里的变化,有的写上学路上,路边树木的变化,有的写校园里树木的变化,还有的写校园中孩子们穿着的变化等等春天的发现。
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首先,我能让学生在写话之前回顾并交流了春天里的发现,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学生没有写,学生有了写话的活水源头,写起来哪怕是不够通顺也不至于无从下笔。
其次能注意到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交流时能指导学生在把话说清楚,有意识的在为写话做铺垫,写话前提示学生把自己交流的话写下来即可,要求学生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因此,多数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能把话写通顺,不通顺的也写了几句话,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写话后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展示评价,让更多的学生都知道该怎样写《春天里的发现》,春天里有一些什么变化。
再次教师应该在学生交流时多引导,让
学生说得更全面些,写的时候,还可提醒一下写的顺序。
在今后的写话训练中希望自己能尽量避免这节课中的缺憾,让写话课堂出现更亮丽的风采。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春天里的发现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过了欢乐、祥和的春节,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崭新的迷人的春天。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在绿枝、新芽、花蕾、清风的簇拥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小草探出了脑袋,蝌蚪快活地游泳,小鸟在欢乐地唱歌,人们在田野里踏青,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春天多美啊!选择研究这个主题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呼唤着学生——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了解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感受春天的美,学会用心感受,学会留心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课题介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亲身去发现大自然观察春天,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通过收集与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诗歌、歌曲、图片,用背诵、绘画、摄影等方式把观察到的春天表现出来。
使学生发现的过程上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2)学会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中,感知春天,认识春天,体会春天的美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的环抱中去的情趣。
(2)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给大地万物带来的变化。
《春天里的发现》识字写字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整体识字写字。
一首春天的小诗导入新课,紧扣单元主题。
让学生去“发现”词语奥秘,和主题“春天里的发现”相吻合,后面也是遵循“发现”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体现了整体教学理念。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将词语进行了归类,学生能积极去发现规律,感受词语的奥妙,更有效地进行词语积累。
学生在朗读时也读出了词语的美感和节奏感。
写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也更好地体现了我校的书法教育特色。
汉字“春”的形体演变让学生对中国的汉字文化有些许了解,激发学生学好汉字的兴趣,选择“春”字也是切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写字教学进行了分类指导。
写好独体字是写好合体字的基础,此环节要求学生把主笔写得强劲有力,汉字才能重心平稳。
针对横竖多的汉字,要做到布白均匀。
自己选了比较有难度的“世”进行范写,有的学生在书写时往往顾此失彼,有的注意了主笔突出醒目,却忽略了布白均匀,有的做到了布白均匀,主笔横写的又不够长。
点评时,学生都能发现优点,指出不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达到了理想效果。
在评价学生书写时,引导学生从本节课写字教学的重点去评价,如:独体字主笔是否醒目,布白是否均匀;左右结构的字中,窄长形部首的字不收写得是否窄长,窄短形部首的字部首是否写得窄短等,让学生从书法的角度去学会评价。
在教学“荣菜芽”这一环节时,渗透了字形,字义教学,让学生说说它们为什么是草字头,“荣”字怎么和植物有关呢,用“荣”字组词等。
写字教学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书写”教学,还是音形义的巧妙结合。
引导学生观察草字头在不同的汉字里宽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写字时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部首宽窄,长短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而是有微妙变化的。
汉字是灵动的,是有生命的。
由于预设不够充分,学生希望写“荣”和“芽”时,出示了“菜”,范写了“菜”字。
现在想来,当时写“荣”或“芽”也是可以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想写的字,学生表现很好,很多学生注意到了草字头在不同汉字中的宽窄变化,并且表现了出来。
春天里的发现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非常好很好需要加油师指标1
课前预习(30分)能够很好的预习课文,并
且记住不认识的生字,并
搜集资料。
课前熟读课文,记住生
字。
能够熟读课文,对生字和
资料的掌握不全面。
指标2
学习文章的过程(30分)找出文章重点句子,能够
很好的分析文章的中心
句,加以概括,并且说出
自己的体会。
正确的朗读课文,找出文
章的中心句,简单说说自
己的体会。
课文朗读不流利,能找出
中心句,但不能说清楚自
己的体会。
指标3
总结全文(40分)通读全文,情感真挚,语
调赋予变化,能很好的理
解和感悟全文。
通读全文,语调没有过多
变化,对全文的理解有较
好的感悟。
通读全文,语调平平,对
课文领悟水平一般。
总分和评语。
教学目标:1、掌握看图写话的观察顺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细心观察并乐于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交流春天里的发现。
2、指导看图,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3、合作练说,让学生合作练说在图上看到的容。
4、文引路,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
5、写作训练,让学生选择一幅图练习看图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看:有顺序地看;想:有根据地想;说:有条理地说;写:有主次地写〞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情境法、例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播放春天在哪里》【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刚刚的那首歌唱的是春天,第一单元我们也学了很多写春天的课文。
教师要大家到大自然里去发现春天,我也去了,你们看,这些都是我去过的地方。
〔出示多春景图〕激情朗读:春天来了,桃花笑红了脸,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布谷鸟欢乐地歌唱,小溪丁丁冬冬地流淌。
多美好的春光啊!【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开掘课程资源,力求让学生从课一开场对整节课更感兴趣,提高学习的欲望。
三、分享春天里的发现1、出示柳条。
2、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春天里的发现剪纸,畅谈春天里的发现。
3、把自己制作的春天里的发现剪纸,贴到黑板上。
〔板书课题:春天里的发现〕【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开掘课程资源,并且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突出实践性的根底上力争实现规化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看图1、欣赏春景图。
〔出示图片〕2、教师给大家提出看图要求——认真看图〔板书:认真看图〕3、学生看图,看看自己在这幅图中都有些什么春天里的发现。
4、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
〔板书:景——人远——近……〕5、引导学生看图时可发挥想象。
《春天里的发现》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评
价指标评价标准
权
重
评价等级及分值得分
A(5分) B(4分) C(3分) D(2分) 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
活动态度
积极参与活
动,主动提出
合理建议,出
谋划策,关心
小组工作进
展,尽职尽责,
不缺席,善始
善终。
x1
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提
出合理建议,出谋划策,
关心小组工作进展,尽
职尽责,不缺席,善始
善终。
主动参与活动,能
提出建议,关心小
组工作,不缺席。
能参与活动,不
缺席;只关心自
己工作进展,不
关心小组工作。
参与活动比较
被动,有缺席现
象,对工作漠不
关心。
5 5 4 4.67
主题确定小组研讨后确
定研究《春天
里的发现》的
研究主题,并
且得到小组成
员的一致认
同。
x1
小组研讨后确定研究课
题,并且得到小组成员
的一直认同。
具有科学
性、可行性,符合本次
主题的范畴。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
定课题,大部分成
员认同研究主题并
具有科学性、可行
性,符合主题范畴。
教师确定主题,
小组成员对研
究主题有些被
动,没有完全从
思想上认同。
课
题具有符合主
题范畴。
学生未能自主
选择课题,必须
由老师帮助才
能基本确定课
题。
4 4 4 4.00
知识技能发现大自然在
春天发生的美
妙变化,感受
春天的美;学
会收集有关春
天的资料;热
爱春天,从观
察发现中感受
春天的美,增
强保护环境的
意识。
x3
发现大自然在春天发生
的美妙变化,感受春天
的美;学会收集有关春
天的资料;热爱春天,
从观察发现中感受春天
的美,增强保护环境的
意识。
发现大自然在春天
发生的美妙变化,
感受春天的美;学
会收集有关春天的
资料;热爱春天,
从观察发现中感受
春天的美。
发现大自然在
春天发生的美
妙变化,感受春
天的美;学会收
集有关春天的
资料。
发现大自然在
春天发生的美
妙变化,感受春
天的美。
4 5 3 4.00
搜集资料运用多种渠道
多方位收集资
料,收集的资
料丰富且与研
究主题《春天
里的发现》密
切相关,并熟
练对收集资料
进行整理。
x1
运用多种渠道,搜集大
量资料,所有的都和主
题相关,资料丰富完整,
很有价值,整理归类有
条理。
运用网络或书籍,
搜集一些基本资
料,大都和主题相
关,资料比较丰富
完整,大部分有价
值;能归类整理。
单一渠道,搜集
部分资料,和主
题部分相关,资
料少,不完整,
少量价值,不能
归类整理。
不懂得渠道搜
集,搜集资料有
限,和主题没有
关系,资料无价
值,不能归类整
理。
4 4 4 4.00
协作精神小组成员之间
相互合作协
调。
小组成员
正确评述自己
和他人,并论
述自己的探究
过程和结果,
对他人探究结
果质疑。
x2
与小组成员合作愉快,
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
能力。
具有很强的交流
意识,能正确评述自己
和他人,并论述自己的
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很
好的解答他人提问,对
他人探究结果展开民主
讨论。
能够主动合作,积
极配合,有交流意
识,对自己的探究
过程和结果大致能
进行解释和评价,
有时能够解答他人
提问并做以解释。
能对他人探究结果
质疑。
能够与小组成
员合作,偶尔有
离群表现。
在交
流评价过程较
少发表自己观
点,一般都跟随
某人观点,能简
单回答一些问
题但不能进行
解释。
被动合作甚至
不合作,是交流
与评价的旁观
者,不能解说自
己的探究,不会
对探究过程结
果进行评价。
4 3 3 3.33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形式
多样,具有创
新性,研究问
题得到有效解
决,实现了学
习目标。
x2
成果展示形式具有多样
性、创新性,数量多,
研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实现了课题目标。
成果展示形式、数
量较多,基本能解
决研究问题,基本
实现了课题目标。
成果展示形式、
数量较少,不能
完全实现课题
目标。
成果展示很少,
不能解决问题
或不能实现课
题目标。
4 3 3 3.33
小
计
25 24 21 70
注:1、评价方式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三种。
2、总分=(自评+互评+师评)÷3。
3、总分80-100分为“优秀”等级;60-79分为“良好”等级;60分以下为“需努力”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