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专题二、研究性学习模拟采访评价量规欧洲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学习评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念与意义,了解音乐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方式与标准,并能初步运用评价方法对自身及同学的音乐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提高其音乐鉴赏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音乐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和多元性,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评价标准对自身及他人音乐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并能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记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学习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如学生音乐作品样本、教师评价表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音乐作品音频或视频等。
3. 准备课堂互动工具,如小组讨论记录表、个人反思日志等。
4.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课内容,了解基本概念和常见评价方式。
通过这个预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提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预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途径,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评价方式有初步的掌握。
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更加专注于理解教师的讲解,并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记录一些个人反思日志或制作记录表来辅助预习和复习过程。
通过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疑惑和发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自己的学习弱点并加以改进。
记录表则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
总的来说,预习和记录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音乐导入:教师首先播放一首欢快的初中音乐课经典曲目,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然后通过询问学生平时对音乐课程的喜好与认知,简短交流中调动学生情感。
提问激发兴趣:问学生们平时在音乐学习中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有没有一些自我评价的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评价的初步思考。
上表中“┄┄┄”表示不评价,总分为100分。
根据最后的总计分,75~100为非常优秀,60~75为优秀,40~60为良,4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
3.2 使用“量规表”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每一单元进行适当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研究的热情,并为学习者下一步的研究活动作引导,利于学习者更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更广阔的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以定性为主的评价。
在这方面,江苏省射阳县陈洋中学王延富同志制定的量规表可以借鉴:
课题名称: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年级:xxx年级
小组参加成员:xxx xxx xxx
课题研究开始日期:x年x月
结题日期:x年x月
评价要点:成果综合评价
这种评价,学生和教师全员参与,综合所有人员的评价结论,最后定性成综合结论。
当然,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所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比较肤浅,相信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会有更系统、更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的出现,我们将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 2010-6-11 10:35:00 | By: liming ]10推荐表6-8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数学与生活》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自我问答小学数学节约用水教学班级情况:本班21人,在8--12岁之间,学生学习数学热情高但基础较查。
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评价表1自评内容方式(1) 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 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3) 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 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评价表2 同学互评互评内容方式(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 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 作克服困难的?(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评价表3 教师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次(星级评定)1、活动态度方面A 、态度是否积极, 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
B 、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
C 、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
D 、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2、 知识技能方面A 、查阅资料技能。
B 、实地观察记录能力。
C 、调查研究能力。
D 、整理材料能力。
3、 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A 、运用工具能力。
B 、交往与表达能力。
C 、分析总结能力。
《学习评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评价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初中音乐课程的第一课时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及音乐表现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知识梳理:学生需回顾第一课时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以及本课时所学的歌曲背景和作者简介等。
2. 歌曲演唱准备:选择本课时学习的歌曲,进行歌曲的演唱准备。
学生需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并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3. 创作与改编: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歌曲的旋律或节奏进行简单的创作或改编,可以是对原曲的延伸,也可以是全新的创作。
这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小组合作表演: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或表演。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对待:学生需认真对待本次作业,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2. 注重质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注意细节,确保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准确性,提高作品的质量。
3. 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表演环节,学生应积极与组内成员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同时,也应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4. 创新与发挥:在创作与改编环节,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新的音乐表现方式。
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原曲的基本框架和旋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表现质量、合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同学互评:鼓励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价,可以是对演唱技巧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创作与改编的看法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及时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 互动交流:在反馈环节,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音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