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4
课时备课(三)科学实践活动——析离盐水1、往蒸发皿里倒入少许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播放实脸操作。
2、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火柴、护目镜、蒸发皿、浓盐水3、实验步骤①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不要超过蒸发皿三分之二,放在三脚架上。
②加热。
等看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时,要用玻璃棒慢慢地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4、温馨提示①正确使用酒精灯。
②要在盐水还未蒸发掉之前熄灭酒精灯。
防止在临近蒸干时,盐因局部过热发生迸溅。
③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
④加热后的器皿会很烫,注意安全。
⑤加热时,要戴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
5、根据实验,说一说怎样把食盐析出来的?明确:将食盐制成浓的食盐水,然后利用加热蒸发掉水分析出食盐。
6、小结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于水中的食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海水晒盐。
预设:学生看实验演示,认识实验材料。
按步骤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掌握分离盐水中食盐和水的方法,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三、知识拓展(一)课堂拓展——生活中的食盐从哪里来1、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2、阅读相关资料,填写表格。
线产地簿武旭£以海欢王期1.天a.I1i≡.IZ宁由为南花氏小谢B.T I9⅞1J B由灌水X∙PE15塾分受Bi11.ra,4北:TW安电预设:学生阅读资料,搜集信息。
设计意图:了解各种盐的形成与分布。
(二)课后拓展。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技教案【教案】纽玩具活动目的: 1、了解纽玩具的基本原理. 2、学会动手制作纽玩具。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
4、增强学生的想象、探究、操作等能力. 活动准备:纽、塑料吸管、塑料瓶盖、硬纸板、缝衣针、棉索线、剪刀、锥子。
活动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1)大家知道一种叫做“咕咕叫"的玩具吗?你们玩过吗?想看看吗? (2)教师演示(3)多么有趣的游戏呀!咱们今天就来动手做一做吧!2、学习制作“咕咕叫”(1)教师演示活动方法l同学们请看,我先找一颗4眼(或2眼)的大纽,在其斜对着的眼中穿过一根棉索线,将索线的线头结在一起,使纽处在环形棉索线的中心。
l然后将棉索线穿在两只手上撑开,用力地旋绕纽,使手中的棉索线不断向前缠绕;然后,两只手用力向外侧拉棉索线,一拉一松,纽就一正一反的旋转起来,发出像鸣叫的“咕咕”声。
(2)谁来说说制作“咕咕叫”的方法?(3)教师将以上方法小结(4)学生开始动手制作“咕咕叫"。
3、纽玩具小研究(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纽玩具(2)讨论:这些“咕咕叫”的叫声是怎么发出来的?(3)小结(教师可将“咕咕叫”的发声原理讲解一下。
)4、学生动手制作纽玩具(1)学生将现有材料准备齐. (2)分小组制作纽玩具。
(3)上台演示,说说自己的想法。
5、评价(1)说一说:通过这个活动,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 (2)评一评:你对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3)填一填:活动评价6、总结与拓展同学们今天都学会了制作纽玩具,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出了自己的探究意识,真棒! 课后,大家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更加好的纽玩具,下节课咱们再交流,好吗?空中飞盘活动目的:1、通过制作与玩耍,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幼儿沿边剪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学习用圆形卡纸制作飞盘并进行创造性装饰。
活动准备:剪刀、小刀、硬纸板、木筷、橡筋圈、彩笔.活动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 1、大家知道一种叫“飞盘”的玩具吗?玩过吗?想看看吗? 2、教师演示3、多好玩的玩具呀!我们一起做一个,好吗?二、学习制作空中飞盘1、教师指导制作飞盘先在硬纸板上画一个碗口大小的圆,用剪刀把它剪下,在圆的边上剪一个小口;用细线把橡筋圈固定在筷子的一端,作为弹射棒;再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使它更加漂亮. 2、学生制作 3、教师演示玩法。
绪论课——做科学,从身边开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
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讨论与讲述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学过程:一、引题入课: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
例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表以外,你知道还能有哪些办法知道时间吗?2、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记录时间的吗?①首先,学生说一说:②教师补充:3、说说你现在知道时间的办法有哪些?三、小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你觉得科学课有意思吗,喜欢吗?四、作业设计:1、古代,人们用了哪些计时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火计时,沙漏计时,机械钟表……2、现在,你知道有哪些计时的方法?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数字表、原子钟……现在,你有哪些知道时间的方法?看钟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电视……教学反思:本节课图片资源的动太性资源缺乏,没达到较佳的效果。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第1课我们在生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认识自我。
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2、过程与方法:观察、测量、比较、讨论3、情感价值观: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人生的科学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题:1、你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还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仔细看看。
2、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玩过的玩具吗?认真看看。
绪论课——做科学,从身旁开始教课目:1、知与技术:认识人的量程。
认识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程。
2、程与方法:与述3、感情价:通的量的,激学生学科学和“做”科学的趣。
教课重点:学生科学趣的激与培育。
教课程:一、引入:每每刻,在我身都有多事物在化,有多象在生。
比如:太阳清晨从方升起,夜晚从西落下;我吃、看、打球、睡⋯⋯当些事物和象行察和思虑,我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存心思,你喜?我一同来学好科学。
二、新1、我每日都要与打交道,除了用表之外,你知道能有哪些法知道?2、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量的?①第一,学生一:②教充:3、你在知道的法有哪些?三、小:学了本,你理解了什么?你得科学存心思,喜?四、作:1、古代,人用了哪些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水,火,沙漏,机械表⋯⋯2、在,你知道有哪些的方法?子表、石英表、数字表、原子⋯⋯在,你有哪些知道的方法?看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教课反省:本片源的太性源缺乏,没达到佳的成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品第 1我在生教课目:1、知与技术:通自己身体的察、量,并与去行比,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生了明的化,哪些没有明的化,进而深入自我。
在察程中,会借助工具来得正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应自己的生状况。
2、程与方法:察、量、比、3、感情价:感觉研究自己成化来的趣,人生的科学生活确立基。
教课重点:量与比研究。
教课程:一、提引:1、你知道你小候是什么的?有你小候的照片?仔看看。
2、有小候穿的衣物、玩的玩具?真看看。
二、新:1、你,我的身体生了哪些主要化?哪些地方基本没有?学生一,教充。
2、地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量后,要修业生自己并保留以便此后做比。
3、剖析自己的主要特色:4、教此后的生育。
并重点一下养与。
三、作:1、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生了明化,哪些方面没有?体形、身高、体重生了明化;指、血型、 DNA 等没有化。
2、我今年,我的在的身高是,体重是,日期:。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目录“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 (1)1我们在成长 (1)2食物的色香味 (4)3食物从哪里来 (6)4食物的营养 (8)5设计一日食谱 (10)6食物的消化 (12)7食物的变质 (14)第二单元饮用水 (16)8水是什么样的 (16)9怎样使水变清 (18)10烧开水 (20)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22)12水是怎样变热的 (24)13糖到哪里去了 (27)14水与生命 (29)自由研究 (31)第三单元身边的玩具 (32)15玩具大集合 (32)16磁铁玩具 (35)17玩小车 (39)18小车的运动 (45)自由研究 (49)第四单元家养小动物 (50)19鸡 (50)20鸭和鸡 (52)21猫 (55)22兔与猫 (57)自由研究 (59)“做”科学,从身边开始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1我们在成长教学目标 :1、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
2、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
2、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
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
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
第一部分的教学以“说”为主。
可以把教材中最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
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
“做”科学,从身边开始【教学目标】1.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
2.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3.学习讨论与讲述方法。
4.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学过程】(一)引题入课:师: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
例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新课:1.师: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表)以外,你知道还能有哪些办法知道时间吗?2.师: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记录时间的吗?(1)学生说一说:点香、影子……(2)教师补充。
3.师:说说你现在知道时间的办法有哪些?4.实验:用想到的办法测量并记录时间。
(三)小结:师:学习了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你觉得科学课有意思吗,喜欢吗?(学生回答)【作业布置】1.古代,人们用了哪些计时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火计时,沙漏计时,机械钟表……2.现在,你知道有哪些计时的方法?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数字表、原子钟……3.现在,你有哪些知道时间的方法?看钟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电视……【板书设计】“做”科学,从身边开始1.身边的科学2.测量时间的方法3.实验:测量时间我们在生长【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认识自我。
2.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3.学会观察、测量、比较、讨论等方法。
4.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科学的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准备】学生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皮尺、白纸、电子称、印泥、近期全身照。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下载
简介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下载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进行的一份教案资源,涵盖了全册的教案,方便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
内容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下载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
1.能量用途
2.变化中的水
3.磁铁和磁力
4.木制品的工艺和用途
5.植物的吸收作用
6.物质的性质
每个单元的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
2.教学内容:罗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引导;
3.教学步骤:具体阐述教学步骤,解决每个环节的难点;
4.课堂练习:提供相应的课堂练习,巩固与拓展学生的知识;
5.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反思和总结。
同时,教案还给出了相应的知识链接,供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
下载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下载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
1.百度网盘:访问链接(提供下载);
2.视频网站:访问视频网站,搜索“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
案DOC下载”,即可获取。
使用
下载后的教案DOC文件可直接进行编辑、打印等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其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的上线,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
对于学生,可通过课堂练习等形式,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全册)2010年03月05日16:19:38 来源:肖堰镇花庄完全小学【字体:大中小】鄂教版三上科学课教案(全册)教师:周金龙绪论课——做科学,从身边开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
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讨论与讲述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学过程:一、引题入课: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
例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表以外,你知道还能有哪些办法知道时间吗?2、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记录时间的吗?①首先,学生说一说:②教师补充:3、说说你现在知道时间的办法有哪些?三、小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你觉得科学课有意思吗,喜欢吗?四、作业设计:1、古代,人们用了哪些计时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火计时,沙漏计时,机械钟表……2、现在,你知道有哪些计时的方法?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数字表、原子钟……现在,你有哪些知道时间的方法?看钟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电视……教学反思:本节课图片资源的动太性资源缺乏,没达到较佳的效果。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第1课我们在生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认识自我。
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2、过程与方法:观察、测量、比较、讨论3、情感价值观: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人生的科学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题:1、你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还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仔细看看。
2、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玩过的玩具吗?认真看看。
二、新课:1、你认为,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哪些地方基本没有变?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2、实地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测量后,要求学生自己记录并保存以便今后做比较。
3、分析自己的主要特征:4、教师说说今后的生长发育趋势。
并简要点一下营养与锻炼问题。
三、作业设计:1、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变?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今年岁,我的现在的身高是,体重是,记录日期:。
教学反思:本节课仍然缺少鲜活的东西。
第2课食物的色香味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3.情感与价值观: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简单,其重点内容为认识物体,已超出了认识食品的范畴。
第3课食物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
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能按照食物的来源对常见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教学准备鸡蛋(熟)、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教学过程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归纳提示学生注意: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并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可以直接吃的食品。
2、认识食物来源于哪些动植物(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动物和植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学生反馈注意:A、食物来源要说出具体的动物和植物名称。
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写。
(3)、问: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那几类?动物类和植物类3、对食物进行分类(1)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2)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3)交流并修正(4)总结归纳: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混合食物:4、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强调了混合性食物的认识。
第4课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
能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等3、情感与价值观: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观念。
教学准备1、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2、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3、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1、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研究。
3、揭示课题二: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1、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2、实验:(1)实验要求:将自己所带食物分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
(2)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三、归纳实验现象问: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
米饭、馒头、土豆——滴碘酒了变成蓝色肥肉、花生——在纸上按压有油迹蔬菜——有水分四、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
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脂肪和淀粉为人们提供能量。
五、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1、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
2、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六、拓展、运用1、阅读书中的资料。
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
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教学反思:本课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偏高;实验过程中,课堂不大好控制。
第5课设计一日食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
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2、过程与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为什么?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设计一日食谱二、学生设计一日食谱(1)讨论: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
(2)出示课件: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日食谱的信息。
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
(3)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
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交流设计的“一日食谱”(1)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理的食谱。
(2)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
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
(3)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
四、引导学生统计进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习惯。
(1)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
(2)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
(3)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
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食习惯。
五、总结教学反思:本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得有趣,且对人生很有益。
第6课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的组成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2、过程与方法:资料影片法、讨论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