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表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表格一、背景介绍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监督指导与评估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以确保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二、监督指导与评估目标1. 监督指导目标:a. 确保相关机构和人员了解并遵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政策和标准操作流程;b. 促进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措施的全面落实;c.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监督指导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2. 评估目标:a. 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b. 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c. 评估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绩效。
三、监督指导与评估内容1. 监督指导内容:a. 政策宣传和培训:向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政策要求和标准操作流程;b. 资源分配和管理:监督相关机构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所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c. 工作计划和进度:监督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定期评估工作发展情况;d. 技术支持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监督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e.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督相关机构和人员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评估内容:a. 工作实施情况评估:评估相关机构和人员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宣传、资源分配、工作计划等方面;b. 效果评估: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包括感染率的变化、服务覆盖率等指标;c. 问题发现和改进建议:发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d. 人员绩效评估:评估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工作质量和绩效。
四、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法1. 监督指导方法:a.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传达政策要求、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b. 现场指导和辅导:派遣专业人员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确保工作按照要求进行;c. 技术支持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监督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d. 文件和资料审核:对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交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政策要求和标准操作流程。
五十镇中心学校预防治艾滋病教育终期评估报告依照青教体(2015)15号《关于开展<中国遏制与防止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终期评估的通知》,我校认真对照通知要求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自查评估工作,现报告如下:一、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湛守邦副组长:杨俊新杨启平组员:赵东庆刘祖颐赵国安贺文明曹连珊小组成员责任分明,分工合作,在组长的领导下按计划有序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
二、主要工作:第一、每年围绕“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我校多管齐下,开展一系列的预防艾滋病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同学们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
1、我校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初中6课时,先后有健康教育老师、生物教师结合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时事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
经检查他们都精心准备教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有常规的教学;有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幻灯片教学;有指导学生制作艾滋病毒模型,布置学生收集艾滋病相关知识撰写“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演讲稿,组织开展演讲活动;还有组织学生观看宣传教育片等;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每年学校德育处专门印发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材料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常识”,共1100多份,做到人手一份,同时让学生把材料带回家,让每个家长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把预防艾滋病知识传输给每一个学生及家长,发放率达100%,并由班主任利用班晨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认识艾滋病,提高学生的预防艾滋病能力。
3、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校园有一块固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栏。
(2)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湛副校长亲自组织召开全校师生的晨会,在国旗下的进行动员讲话,各班在出版“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题黑板报,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
(3)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4)给学生发放艾滋病教育宣传资料,并要求学生带回家向父母家人宣传。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卫生局、医院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卫生局、妇幼保健院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宣传、广电、文化、新闻各单位
单位:公安系统
单位:司法系统各单位
单位:教育系统各单位
单位:红十字会
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各组织
单位:交通各单位、车站
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工商行政管理、旅游、服务部门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建设单位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单位:各街道办、格苏木、赛乌苏科技园区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考核表
单位:组织、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财政、民政、商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上海市花木社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15~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约为1.5万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中学生、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增长率达35%。
青年学生已然成了艾滋病病毒侵入的重点对象。
因此,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1]。
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9—10月,开展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花木社区辖区内6所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班级,共505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1.2.1 问卷调查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3部分。
1.2.2 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对研究对象实施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
讲座内容包含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态度的正确认知等。
1.2.3 效果评价研究对象在听取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前自行完成问卷调查,3个月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再次向研究对象发放相同问卷,实施干预效果评估。
各知识点干预前后比较采用知晓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总体情况干预前后比较采用总得分,总得分共有9个题目,答对1题得1分,满分为9分。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EpiData 3.2软件录入整理,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干预前后率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干预前后知识得分比较,经Agostino D检验为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2.1 一般情况调查对象505人,年龄为12~18岁,平均年龄14.7岁,性别比为1.17∶1。
初中生325人(64.36%),其中男生171人,女生154人;高中生180人(35.64%),其中男生101人,女生79人。
表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
与评估评分表
与评估情况汇总表
与评估有关指标
表4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与评估标准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门诊登记簿
年
单位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门诊登记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检测登记簿
年
单位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检测诊登记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免疫球蛋白使用登记簿
年
单位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免疫球蛋白使用登记。
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表
班级姓名日期
评价指标(100分)
优秀
(100-85)
良好
(84-70)
继续努力
(小于70)
生评师评
资料收集(30分)收集的资料完整,准确,
系统并根据结果作出结
论。
(25—30分)
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准
确,系统并根据结果作出
结论。
(15—24分)
收集的资料无法提炼出
结论,说明不了问题。
(0—14分)
资料内容(30分)通过学习掌握了艾滋病的
知识:
1、正确认识艾滋病、艾滋
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艾滋病的方法。
2、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
状,认识艾滋病的危害。
3、
知道潜伏期的概念和艾滋
病病毒的检测方法
4、关注防治艾滋病的新进
展。
(25—30分)
通过学习掌握了艾滋病
的知识:
1、认识艾滋病、艾滋病
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艾滋病的方法。
2、一定程度了解艾滋病
的流行现状,认识艾滋病
的危害。
3、知道潜伏期的概念和
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方法。
(15—24分)
通过学习掌握了艾滋病
的知识:
1、认识艾滋病、艾滋病
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艾滋病的方法。
2、初步了解艾滋病的流
行现状,认识艾滋病的
危害。
3、初步知道潜伏期的概
念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
方法。
(0—14分)
小组合作(20分)小组分工合理、协同完成,
能和他人一起协作,或帮
助他人一起完成项目。
(16
—20分)
大部分成员能参与小组
活动,将自己的资料共
享。
(10—15分)
少部分成员参与小组活
动,少数成员能将自己
的资料共享。
(0—9分)
资料展示(20分)1.内容中有自己独特的理
解内容。
有创新,令人耳
目一新。
2.采用的超链接合理、有
效,使用的幻灯片较多。
3.底色或背景图案选择较
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
性。
(16—20分)
1.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中包含1-2点自己的
感受。
2.采用的超链接比较勉
强,使用的幻灯片较少。
3.底色或背景图案选择恰
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
欣赏性。
(10—15分)
1.完全引用资料的内
容,内容中没有自己的
独特的见解。
2.采用的超链接不合理
或无效,使用的幻灯片
很少。
3.无背景或底色或者背
景或底色无助于文稿的
可欣赏性。
(0—9分)
加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