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位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40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治疗方法,治疗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应该吃什么药。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怎么治疗?*一、西医1、第一产程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胎头下降、宫颈扩张程度、宫缩强弱及胎心有无改变,应估计到产程要长,需保证产妇充分的营养与休息,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
若宫缩欠佳,应尽早静脉滴注催产素。
宫口开全之前,嘱产妇不要过早屏气用力,以免引起宫颈前唇水肿而阻碍产程进展。
若产程无明显进展,胎头较高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考虑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第二产程若第二产程进展缓慢,初产妇已近2小时,经产妇已近1小时,应行阴道检查。
当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时,可先行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使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或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低位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
若转成枕前位有困难时,也可向后转成正枕后位,再以产钳助产。
若以枕后位娩出时,需作较大的会阴侧切,以免造成会阴裂伤。
若胎头位置较高,疑有头盆不称,则需行剖宫产术,中位产钳不宜使用。
3、第三产程因产程延长,容易发生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故胎盘娩出后应立即肌注子宫收缩剂,以防发生产后出血。
有软产道裂伤者,应及时修补。
新生儿应重点监护。
凡行手术助产及有软产道裂伤者,产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中医*1、中医疗法:1)验方自疗法①车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温水吞服。
1周后复查,未转胎,再服1次。
最多服3次。
无效改用它法。
②苏叶、黄苓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③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川断、枳壳、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 6克。
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外治自疗法①用艾条(或用香烟)温灸至阴穴。
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
灸时放松裤带,腹部宜放松。
点燃艾条后,将火端靠近足中趾,趾甲外侧角处(穴位),保持不被烫伤的温热感,或用后指甲陷压至阴穴。
持续性枕后位180例剖宫产分娩体会持续性枕后位是指产妇正式临产直至分娩结束时,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称持续性枕后位。
此种胎方位常导致:产妇临产后由于宫缩乏力或胎先露不能紧贴宫颈,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又因胎儿枕骨位于骨盆后方,直接压迫直肠,未待宫口开全,产妇即有肛门下坠或排便感,过早地屏气,致使宫颈水肿。
持续性枕后位如无头盆不称,产力正常,部分枕后位可向前旋转135°,形成枕前位自然分娩,胎头亦可向后旋转45°,形成正直后位,即正枕后位,若胎儿不大,产力好,无头盆不称,亦可经阴道分娩。
持续性枕后位一般不能经阴道正常分娩,现将2008年8月~2010年12月经剖宫产分娩的180例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病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80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岁,初产妇128例,经产妇52例,孕周38~43周。
所有病例B超提示:胎头双顶径87~98cm,平均92.5cm,股骨长66~80cm,平均73cm,羊水指数在正常范围,无脐带绕颈,胎盘成熟度Ⅲ度,130例B超提示:枕后位23例,枕横位27例。
无其他剖宫产指征。
146例自动发动宫缩,34例静滴缩宫素后发动宫缩。
分娩方法:所有病例宫缩规律后观察产程进展,80例潜伏期延长(>16小时),采用支持疗法,补充营养,保证休息,肌注度冷丁100mg或安定10mg积极处理,产程仍不进展,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63例潜伏期进展顺利,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4~6cm,产程图提示胎头下降曲线与宫口扩张曲线不相交或宫口扩张延缓,阴道检查为枕后位,观察1~2小时产程无进展考虑持续性枕后位枕后梗阻,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37例第1产程进展顺利,进入第2产程胎头1小时不下降,阴道检查徒手转头位无效,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所有病例均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均满意。
术式选择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手术方法如下:取下腹部正中骼前上棘连线下2~3cm横切口长12~13cm,切开皮肤、真皮层,伤口正中切开皮下脂肪2~3cm,暴露腹直肌筋膜,伤口正中横向切开筋膜约2cm,直剪裁开筋膜,提起筋膜的上下缘,向上下方游离筋膜,分离腹直肌,剪开腹白线,双手重叠钝性分离撕开腹直肌,抠洞纵向或横向撕开腹膜,撕开时伤口上方稍用力弧形向外上方撕开,下方不用力,使撕开腹膜避开膀胱,有利于防止膀胱损伤。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标准
枕后位是一种特殊的体位,它不仅仅可以测试脊髓相关的神经系统,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治疗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标准(RPWD)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和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枕后位中症状背后的潜在病因。
RPWD是一种以枕后位检查为基础的系统性诊断标准,旨在识别和排除枕后位中可能的疾病和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脊柱、骨盆、腰椎、腰椎间盘、腱神经、肌肉、关节、血管、神经系统和智力功能紊乱。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
查结果,分析和识别枕后位可能有关的器官系统,来帮助医生找到病因,并为临床治疗和手术提供参考。
它非常重要,因为有效治疗疾病的关键是尽早发现病因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首先,在进行枕后位检查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对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进行细致的调查。
这不仅可以让医生收集有关病人身体状况的资料,而且也可以让医生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评估枕后位可能潜在的病因。
其次,进行枕后位检查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每一类病因及病因也可能导致的各种检查结果,利用枕后位图像分析等技术,进行系统的评估和诊断,并通过综合鉴别和排除诊断,最终确定有可能的病因。
最后,当通过枕后位检查得出可能的病因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潜在的病因和治疗计划。
总的来说,持续性枕后位诊断标准是一种重要的、高效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有效地诊断枕后位中可能的病因,从而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常见的症状有哪些,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的早期症状介绍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的常见症状排便感、疲劳、临产后阵痛剧烈、宫颈水肿、乏力持续性枕后位难产有什么症状一、症状常见如下症状:(1)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宫颈及子宫下段,常导致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及宫颈扩张缓慢。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2)因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致使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容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
(3)产妇易疲劳:与产妇未至宫口开全即不自觉屏气用力有关。
(4)宫颈水肿,产程进展缓慢。
持续性枕后位常致第二产程延长。
争取于产程早期发现枕后位,这样才能及时处理避免产程延长。
(5)若在阴道口见到胎发,经过多次宫缩及屏气用力仍不见胎头继续下降,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6)背部疼痛:产妇临产后不久即感背部疼痛,随子宫收缩而出现,随产程进展而加剧。
(7)产妇提前出现下屏:当活跃早期宫颈口仅张开3~5cm时产妇即有下屏感,这是由于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压迫直肠所致。
(8)宫颈前唇常出现水肿:宫颈口扩张至8~9cm停滞,不易开全。
(9)肛门坠胀:第二产程时产妇肛门坠胀严重。
(10)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图表现各种异常情况:据报道15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图,除1例正常外,149例均有不同类型的异常;①胎头被阻于骨盆入口,多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或(和)活跃早期(宫颈扩张3~5cm时)宫颈扩张延缓或阻滞;②活跃晚期(宫颈扩张8~9cm时)宫颈扩张延缓或(和)阻滞,可表现为活跃期延长或减速期延长;③宫颈口开全后出现胎头下降延缓或(和)阻滞,致使第二产程延长。
(11)漏斗形骨盆:易出现持续性枕后位凡漏斗形骨盆(包括男型及猿型骨盆),在临床早期若发现胎头取枕后位衔接,应警惕持续性枕后位的可能性。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枕后位一般不难确诊,必要时可以结合B超检查,利用超声影像了解胎头颜面及枕部位置,可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无须反复肛查和阴道检查。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分析持续性枕后位(Continuous Lateral Rotation Therapy,简称CLRT)是一种通过床上医疗设备实现的机械辅助翻身治疗方法。
它通过定时定速地将病人的身体自动悬挂在床上同时完成翻身和位动作,以缓解长期卧床患者可能产生的肺部感染、心血管功能下降、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CLRT与传统的手工翻身比较,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性可控等特点。
它适用于如下情况的病人:1)危重患者:包括重症监护患者、创伤患者、颅脑损伤患者等,这类患者因伤情严重、疼痛较重,无法主动进行有效的翻身,通过机械辅助翻身可以减轻其痛苦,帮助其迅速康复。
2)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例如术后患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等,这类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易发生压疮、肺炎等并发症,通过机械辅助翻身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CLRT的机制主要通过模拟正常体位的运动原理来实现。
当人类处于直立或坐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
而当人类处于侧卧位时,压力会相对较小。
通过机械辅助翻身,病人的身体可以定期变换为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特定部位的压力,帮助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一个具体的临床案例来说明CLRT在实践中的应用。
某医院的ICU收治了一位因严重颅脑损伤而昏迷的患者。
在最初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意识不清,无法主动进行有效的翻身,加之长时间卧床,他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决定将患者纳入CLRT治疗。
治疗仪器会定期将患者的身体翻至侧卧位,并保持一段时间。
经过数次疗程后,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好转。
肺部感染获得控制,呼吸功能逐渐恢复,肌肉也开始有所增长。
最终,该患者成功康复出院。
CLRT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患者的并发症,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每年有大量的资源用于处理由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例如治疗感染、压疮等,而机械辅助翻身不仅减少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节约了医疗资源。